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子》是战国晚期出现的一部重要作,它包含着丰富的经济思想,其中的消费思想比较独特,除了主张节俭之外,还有一反传统的侈靡消费观。作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奢侈消费对调节经济生活、推动社会进步和巩固国家政权的重要作用。通过其主俭、主侈两个方面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管子》真正提倡的是俭侈有度的适度消费观。  相似文献   

2.
命运最是神奇,最是奈何不得。早年,杨忠帮助宇文氏建立了北周政权,立下赫赫战功,儿子杨坚却夺了宇文氏的帝位,做了隋文帝。若干年后,杨坚的儿子杨广又在第三次巡游江南时被宇文氏活活勒死。历史在这里转了个弯,谁也不欠谁的了。  相似文献   

3.
隋文帝在经济方面实行的主要措施是推行均田制。他是中国历史上在全国推行均田制的第一人。对此事的评价,目前中国史学界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均田制的实行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隋文帝时经济繁荣,均田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另一种观点认为,隋文帝时期所推行的均田制、以及输样定籍等措施,并没有使社会经济得到发展。我认为后一种观点坚持者虽是少数,但是符合历史实际。隋文帝的大搞均田,“砍掉田里长得太高的谷穗”,既不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也不利于中国以后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敦煌张氏归义军政权的第三代统治者张承奉,在唐朝已经灭亡、外患方殷的形势下,在原地方政权基础上于910年建立起具有高度独立性的西汉金山国政权,使原来一直奉唐正朔的张氏政权由此蜕变为割据性独立政权。其立国之举虽不乏民众基础,但加剧了与周边政权特别是甘州回鹘政权关系的紧张。此举道义上的欠缺和策略上的失误,暴露出统治者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离心倾向,但不能完全否认其自存自保的现实意义,而上层及民众中普遍存在的中原情结,表露出敦煌地方与中原血脉相连的精神实质,这正是汉民族文化认同的巨大张力和国家统一必然性的反映,也是西汉金山国政权特殊性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5.
求真、求善、求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坚持以传统文化的精髓滋养科技道德成长,是确保科技沿着有利于人类的正确方向前行的有效路径。求真,弘扬传统文化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杜绝学术造假行为,倡行学术诚信文化;求善,弘扬传统文化从善如流的人格精神,杜绝科技危害人类,倡行学术利民精神;求美,弘扬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精神,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倡行平等的生态伦理意识。  相似文献   

6.
"平民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1923年"三大"期间提出的政权主张的新提法,之后一直出现与二、三十年代中共中央的文件、宣言、报告、决议中。这一口号,既延续了"二大"所提出的"由一个或数个革命的党派共同执政"的政权观点,也为稍后中国共产党"革命民众联合政权"、"建立一个工农小资产阶级独裁制"以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政权方案提供了一个总体思路。在中国上世纪20年代复杂多变的历史背景下,它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内涵。文章追寻这一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轨迹,为进一步研究中共早期政权思想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由于杨吴政权内部政治形势的发展和全国割据局面的变化,扬州作为政治中心的地位目益受到位于其西部昇州的挑战。杨吴政权政治中心逐渐向昇州转移是与徐温专杨吴之政,其养子徐知诰(李昪)又夺徐氏之权,以及他们父子二人均将金陵作为自己统治中心而加以苦心经营密不可分的。在这一转移过程中,金陵城也得到了重建。  相似文献   

8.
评价隋文帝不能采取单一价值取向,不能简单依据物化和短时态一个标准,隋文帝其人在灭陈问题、均田问题、行政制度交更、司法,以及文化诸方面都有严重历史局限性.隋文帝在上述问题上所表现出的反人类性暨专制性,人们应该有所认识和警惕.  相似文献   

9.
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节俭是否道德、企业漠视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以及两面人等几个复杂的伦理学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看法,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些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墨子的节俭消费观日益显示其现代价值,针对当今社会高校新校区建设出现的奢侈浪费、互相攀比的现象,吸取墨家的文化精髓,运用墨家的节俭思想提出其在新校建设过程当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合理的引导,并提出如何在高校新校区建设中实施节俭原则。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历史文献,对隋文帝“不悦儒术”这一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笔者以为,隋文帝统治期间,十分重视儒学思想的教化作用,并在儒学教育方面有许多革新;他晚年精减官学的根本原因,是当时的学校没有培养出合格的专门人才。“不悦儒术”这一观点,纯属封建史家的政治偏见,应予否定。  相似文献   

12.
魏晋作为中原重要政权,其畜牧业与同为汉族的汉唐政权相较大为逊色,这主要是与魏晋政权对牧场的设置有关。魏晋官营牧场分布于黄河下游两岸。这里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区,其畜牧条件远逊于汉唐在凉州的这一天然畜牧场所。但魏晋官营牧场的布局却是受时代因素——军事部置、人口锐减、少数民族内涉以及自然环境等诸因素制约下的必然选择。这种布局虽然影响魏晋畜牧业的规模,但却能满足国家对畜牧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任何政权条件下的行政区划都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要求的表现,是为当时的统治集团巩固政权、发展经济提供组织保障的空间格局。古代中国政治的根本特性就在于对大一统政治结构的持续追求,正是这一追求导致了其政治统治区域内多元性的存在。“因俗而治”型政区的存在、发展和演变,为“政治一体”与“社会多元”的互动提供了空间构架。也使“一体”与“多元”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了实际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4.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个盛行“节俭风”的时代,第二届南京青奥会将付诸怎样的行动来践行这一节俭理念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通过对节俭意义的具体分析,结合第二届南京青奥会,从节俭的理念创新和节俭的实践创新两方面展开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希望第二届南京青奥会在贯彻节俭理念的前提下,最终实现“让体育盛会回归体育本源”的青奥定位.  相似文献   

15.
中国、越南的壮族、布依族、侬岱族等台语支民族广泛使用经汉字改造的记录本民族语言的方块字,经研究,这一文字系统有一定的区域性,麽公是此类文献的主要著作者,而麽公起先主要是为少数民族地方政权服务,与土司政权关系密切,主操祭祀活动,后来也逐步服务于普通百姓。  相似文献   

16.
《隋书·高祖纪下》曰:“其草创元勋及有功诸将,诛夷罪退,罕有存者。”旧史学据此指责隋文帝残暴,而现在一些史学工作者则认为是隋文帝打击门阀士族的重要措施之一。对此,笔者难以苟同,特辩述如下。隋文帝的确杀掉过一些“佐命功臣”,也用贬斥、免职,废官爵等手段来对待一些曾为他出力的将相大臣。据《隋书》记载,被隋文帝先后诛杀是:王谊、刘昉、梁士彦、宇文忻、元谐、虞庆则、刘昶、王景、王世积、元旻、史万岁、李彻和燕荣等。我们先论述这些“佐命功臣”被杀的原因。王谊是周末隋初的重要大臣,尉迟迥等三方作难时,他是平定司马消难的主要指挥者,  相似文献   

17.
一从公元420年东晋灭亡到589年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的一百七十年间,我国历史上形成南北对峙的政治局面,称南北朝。所谓北朝,包括北魏和禅代更替的北齐、北周以及南北统一以前的隋。整个北朝政权,差不多是鲜卑族贵族的天下。鲜卑,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属东胡的一支,有慕容、乞伏、禿发、宇文、拓跋等部。《魏书·序纪》记述拓跋鲜卑的祖先,说最初“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次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通过组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和课堂交流活动,培养学生搜集与整理信息的意识与能力,使其能分析数据,并从数据中发现与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小公民意识,从小树立反腐倡廉的思想意识,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9.
泰始元年(公元265年),晋式帝司马炎即位为帝,成功实现了魏晋皇权的更替。为了奖励禅代功臣,巩固统治,晋武帝即位后就对成熙元年创立的五等爵制进行改革。从成熙元年到泰始元年五等爵制的变化,充分说明了封爵制就是统治者手中掌握的、为统治服务的一大法宝这一特性,同时也反映了司马氏从篡夺政权到巩固政权的政治使命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任辉  李波 《枣庄师专学报》2009,26(4):109-112
鲁南丧葬文化属于传统儒家大文化背景下的一个亚文化系统,其礼仪程序及其内容典型地反映了世俗道德准则的不确定性、不可靠性和他律性以及道德情感的实用性、功利性特征。所以,鲁南丧葬文化所显示出来的基本伦理特征是功用性、外在性和随机性。与之相较,宗教道德与理性道德虽则各自有不同特点,但也具备自律性、稳定性的这样的共性,以及道德观念的严肃性、理智性和情感的真实性等共同性特征。虽然这两者之间的道德本质也有区别,但是在丧葬形式上,节制与节俭则构成了他们的共性和一致性。其实质在于其道德信念的本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