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品德课堂中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体验生活、领悟道理,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要把品德课堂教学置于学生生活之中,提升学生生活经验和生活能力。只有积极探索和实施活动化教学,才能保证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那么,我们在课堂中怎样有效地来创设情境,提高教学的实效呢?本文将结合日常教学与探索实践,谈谈对巧设课堂情境的一些粗浅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明确指出: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是一门注重学生主体性发展,通过活动实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使小学生在了解社会、认知社会的前提下参与社会活动,从而发展他们的认知行为能力的课程。本文通过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案例中创设情境,让学生的现实生活走进课堂,在开放、形式灵活的教学环境中,回归生活,亲近生活,丰富自己的社会体验,使他们在生活中去发展,在发展中去生活,让学生在民主,自主的环境中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3.
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生活环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形成道德认知;注重社会现实变化,让学生在认识中激发道德情感;创设生活实践情景,让学生在体验中养成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4.
品德课程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它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的价值在于引领学生提升道德境界,启迪人生智慧,享受生命的喜悦。只有以课改的要求为目标,以新的教育理念为基础,有效激活学生生活,品德教学的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式要面向生活开放,才能使品德课堂教学充满生命和活力,才能使学生在宽松、和谐、愉悦的环境中健康地、快乐地成长,也才能真正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语言充满激情,将凝固的教材文本演化成了生动的课堂,让我们惊喜的看到,每堂课的孩子们都已走进文本,做到回归生活,体验深刻.教学内容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地制宜的;不是老调重弹的,而是与时俱进的.《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在课程价值上具有多元性,注重道德行为和意志品质的构建性,侧重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体验.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区,达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成为了真正主人后,让我们看到了无穷无尽的力量.这堂课再次印证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6.
王勇 《科技信息》2011,(1):269-269
综观当前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不少教师一味追求课堂教学的新奇,而忽略了课堂教学的真实性。我们认为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教学目标力求切合实际,教学形式讲究务实高效,教学内容贴近现实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还课堂教学一个真实性。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提倡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感受生活,受到教育.因此本人在课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主要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平时生活中的经验,采用“点面结合”、层层递进的教学策略,通过观察了解身边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了解国家和社会为方便老弱病残者生活所付出的努力,进而体会到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重视和关怀,激发他们的爱心,引导他们懂得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友爱之手.  相似文献   

8.
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生活环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形成道德认知;注重社会现实变化,让学生在认识中激发道德情感;创设生活实践情景,让学生在体验中养成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9.
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课程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是课堂。思想品德课教学如果割断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它将是空洞的、抽象的、苍白的。那么,如何使教学生活化、生活教育化呢?其基本步骤可以归纳为“生活一教学—生活”的循环。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下面我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际,就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体现生活化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本节课成功地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让品德回归生活这一思想。教学中教师避免纯学科化的德育和生硬的说教,更加重视品德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追求“使学生受到教育并避免学生感觉有人在教育他”这样一种“润物无声”的意境。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找准贴近儿童实际生活的切入点设计教学活动,活动形式新颖有趣并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自主体验、感悟。在体验、感悟中感受到自己家庭生活的幸福快乐,学会关爱家人和与家人沟通的方法,从而达到了这个主题活动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个人品德建设”。小学阶段是学生个人品德形成的关键期,为了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我校从06年开始,以班级为教育单位,以遵守社会公德为伦理底线,制定明确具体的班级“一日规训”,将社会公德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情境之中,通过反复规训,评比激励,督察检查,让社会公德在“一日自律行动”中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成为学生个人品德建设的基石。  相似文献   

12.
应试教育如何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教育教学工作者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指出应试教育的弊端,从化学教学实践中探索向素质教育转化的几点做法,即寓教于实验中,既能激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又能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注重让学生获得掌握认识真理的一般方法;寓教于教材分析中,既能启发学生思维,又有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习惯,注重让学生拓宽思维空间,发展学生创造性;寓教于活动课中,既联系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又渗透“纲外”知识,注重让学生提高运用知识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多种交际功能:概括事物意义,与人交流感情,影响教育他人,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创遣新经验等。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育的“半壁江山”,具备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方面。只要我们有意识地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就能随时随地获取丰富的习作素材。激活学生日记,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从而提高作文能力,让作文轻松地携日记的脚步前行,把日记写作视为“道德长跑”,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不失为是一条好途径。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天真浪漫,他们的生活是如此丰富多彩,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业应该象孩子们的生活一样丰富多彩。但目前的教学中,很多思品课上,学生感觉不到生活的丰富多彩。那么如何能使小学《品德与社会》拥有多彩的课堂呢?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多彩课堂要通过教师精心设置,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会体会生活的真谛;引导同学进行辩论、共同探索事件的正误;积极开展课外实践、走出课本探究、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如果真能做到这些方面,小学的思品课一定会有一番新天地。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就《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它们既不是神喻,也不是人们凭空构架、制造出来的,它们都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我们的课程理念是: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宗旨是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发展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之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为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而奠基。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学是为学生生活服务的,小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理论知识,能在生活中减少走弯路,在各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为社会作贡献。同时生活也是小学生最容易接受的一个方面。因此,我认为,把小学语文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减轻学生负担,让小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地投入到学习,还能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在中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方面应把握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8.
《新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标》)的颁布和实施,使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了语文的本来面目。学语文,不能只靠课堂,还要走向生活实际。社会时时是语文课堂,处处有语文信息,只有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使语文活学活用,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还语文以本来的面貌,让语文“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综合,走向智慧”,引领语文走向返璞归真之路。让学生充分享受语文,享受快乐。让语文的知识魅力吸引学生;人文魅力倾倒学生;智慧魅力熏陶学生,使语文成为学生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愫。  相似文献   

19.
美术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整合是开展素质教育的一个好办法,美术教育对人的性格的塑造有着重要影响,对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精神,能动能静的禀性等都是有益处的。美术课不单要教会学生技能,更重要的是为了育人,只要我们能够明确教育教学目的,深化美术教育改革,在美术教育中加强渗入学生品德修养教育,就能培养出人格健全、适应新世纪发展需要的社会新人。  相似文献   

20.
贾娜 《科技咨询导报》2014,(18):130-130
现在的教育越来越注重于学生能否将学到的书本知识和我们的实际生活相结合,灵活的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也成了广大人民教师及家长、社会的密切关切点。但是,如何在我们的日常物理教学中教会学生可以实际应用学到的知识就成为了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物理教师要学会实施情景教学,让学生们在情景中感受到书本知识与实际情况密切相关。该文将探讨一下如何实施高中物理情景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