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生态足迹方法是一种评价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生物物理评价方法。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甘肃省2000-2008年的生态足迹进行说明,衡量了甘肃省生态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程度,结果表明:甘肃省对自然的依赖比较大,属于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4个子系统为核心,提出了我国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CESDIS,构建了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CESDED。应用CESDED模型,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温州市1998-2003年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指出了温州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其它城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近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华  邓明旺  马明 《甘肃科技》2011,27(1):1-3,54
以甘肃省近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应用定量评价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新方法--生态足迹的方法计算和分析了近年甘肃省生态足迹.结果表明:2007年甘肃省人均生态足迹为2.19305hm2,对甘肃省近年生态足迹研究表明,人均生态足迹出现了增长趋势,说明甘肃省最近人类负荷逐渐增大,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最后提出了缓解...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量度方法探讨——以深圳市为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城市地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生态足迹计算模型通过比较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与区域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平衡程度以衡量区域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状态。在介绍生态足迹的理论和计算模型的基础之上,对深圳市2000年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了实例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2000年的人均生态赤字为1.9751hm2/人,深圳城市生态处于非可持续发展状态,以消耗自身生态资源和转移生态压力作为城市发展代价。进一步分析了深圳市的生态赤字构成,生态压力的空间分布,并与国内部分城市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在城市区域应用的优缺点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减少深圳市的生态赤字,降低深圳市对外部生态系统的依赖性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以温州市生态城市建设为例,参照宋永昌等提出的生态城市评价方法,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个方面构建了温州市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并对该市生态化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态足迹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测度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定量测度和评价是加强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前提和基础。生态足迹法是定量测度可持续发展程度的一种有效方法 ,本文对生态足迹法的概念和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作了简单述评 ,对生态足迹的指标体系与计算方法作了详细介绍 ,最后分析了生态足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周华  钱谊  徐惠  蒋明康  郑麟  李升峰 《河南科学》2006,24(1):138-142
生态足迹方法在森林自然保护区的研究中尚不多见,本次研究在生态足迹方法引入到鹞落坪森林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问题研究中的同时,从生态环境特征以及生态管理角度考虑,以安徽省为背景重新进行生态足迹分析.结果发现在全球背景下及安徽省背景下,总生态承载力都是满足总生态足迹的,但是林地部分生态足迹超过了林地的生态承载力.要想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当地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目前该地区只是处于亚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依据goal-orientedconcept方法,以生态可持续性、茶叶产业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机制等多目标集所构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定量评价的标准,通过对各指标体系量化,对河南省信阳茶叶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初步的定量评价研究,得出河南省信阳茶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处于中等偏上的状况.根据量化结果与上述目标集分别对照,可以看出生态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较强,相对产业经济可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机制方面相对较弱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为准确把握安徽省林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状态,从资源、生态、经济和社会4个维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模糊物元理论及方法,建立安徽省林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模糊物元评价模型,以2005—2016年安徽省林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评价。结果表明:2005—2016年安徽省林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整体水平逐年提高,RρH(欧氏贴近度)值年均提高1.265 6个百分点,而各个子系统的ρH值也呈现不同程度的提高,资源可持续发展系统年均提高1.255 6个百分点,生态、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的ρH值呈现波浪式变化特征,年均提高0.378 3,0.665 7和0.372 8个百分点,安徽省林业生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存在一定的压力,建议安徽省采取措施提高林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应用生态足迹评价方法,以湖北省2005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对该省2004年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分析,评价研究了湖北省可持续发展状况,指出目前湖北省的发展模式正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生态安全受到胁迫.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保障湖北省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积极建设生态型城市;保护和重建自然生态资源环境;控制人口数量和过度的城市化进程;发展外向型经济和集约型经济.  相似文献   

11.
旅游环境资源是指自然存在或历史形成的产物,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对其开发绩效进行评估可以了解其目前发展状态,科学指导政策制定方向。首先基于利益相关者满意度视角构建了旅游环境资源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了指标权重,然后以大连市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旅游环境资源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大连旅游环境资源开发绩效总体较好,其中旅游企业和旅游者视角的经营绩效和市场绩效很好,而社区居民视角的社会绩效较差,指明了未来政策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2.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为旅游地的建设和发展带来契机的同时,又在不同程度上对生态旅游区的自然资源造成严重的破坏.进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对于指导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协调旅游活动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而迫切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济南、泰安、曲阜的“山、水、圣人”生态旅游区,尝试建立区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定量研究干旱区典型绿洲乌苏市生态足迹演变及可持续发展进程。方法采用衡量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模型方法。结果乌苏市从1990年到2003年,人均生态足迹不断增加,人均生态承载力不断减少,该地区13a间人均生态足迹供需经历了盈余、赤字、逐年恶化的变化;资源利用效益、生态足迹多样性、发展能力等稳步提高;当前乌苏市生态经济系统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结论乌苏市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动态变化在西北干旱区较为典型,西北干旱区各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多年以来,基本经历了人均生态足迹不断增加、人均生态承载力却不断减少、人均生态足迹供需由盈余到出现赤字且逐年恶化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贵州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定量测度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目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和前沿领域.其核心是确定人类是否生存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内.本文介绍了Wackemagel M等1996年以来提出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度方法——生态足迹法,并运用此方法计算和分析了贵州省2001年的生态足迹.其生态足迹由三个部分组成:1)生物资源;2)能源消费;3)贸易调整.按照这种方法计算,贵州省2001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49525hm^2,人均生态足迹赤字为1.153433hm^2.反映出目前贵州的生产、生活强度已经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和压力之下.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提高贵州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途径,最后还讨论了方法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15.
张掖市黑河湿地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地是可提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极为重要的生态系统,张掖市黑河湿地面积广阔、类型多样、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目前张掖市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的研究基础较薄弱,理论体系不够健全,因而在湿地管理与开发的过程中导致湿地污染加剧、天然湿地急剧减少、湿地功能和效益不断下降等问题,制约了湿地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探讨湿地保护策略,将利于湿地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关于城市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一直以来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但基于能值理论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定量研究多集中在某一年度或某不连续的几个年度,缺乏对某一地区的持续动态研究,使得研究具有很大偶然性和预见性[1].以2005年~2014年的威海市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能值理论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分析.从系统能值流10 a的动态变化中发现:1)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总量、经济反馈输出能值、不可更新资源能值总体呈现快速增加的态势,可更新资源能值和经济反馈输入能值变化不大;2)环境负载率从2005年的1.21上升到2014年2.11,2008年达到十年中环境负载率的最大值2.18,总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3)ESI的数值在3.5~7.5之间波动,EISD的数值在1~3之间波动,两个指标在数值上总体波动较大,并且总体态势呈现下降的趋势.上述发现表明:1)威海市生态经济系统中的高品质的能值不断流出,虽然整个系统的能值总量在增加但是系统真正获得能值财富在相对减少;2)威海市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自然生态系统正在承受着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应该引起重视;3)威海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一般并且在反复波动中呈现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福州内河环境治理与生态城市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阐述福州内河污染及治理现状的基础上,对内河整治存在的生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可以从加强内河水环境科学研究、倡导生态治河、建设城市滨水空间、恢复生物多样性以及开发内河旅游等方面对现有河流进行综合治理,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是世界范围内各国城市发展建设的基本共识,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为基础,通过分析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进程和城市建设面临的困境,融合生态、绿色概念,总结出可持续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原则,从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空间形态、管控治理4个维度,提出具有实效性的可持续城市设计策略,指出城市建设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城市研究的重难点问题,为中国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分别计算彭阳县1983—2008年的生态足迹和1999—2005年的生态承载力的基础上,得到了彭阳县近年的可持续发展指标.结果表明,在1983—2008年中,彭阳县人均生态足迹总体处于增长趋势,由1983年的0.504 7hm2增加到2008年的2.796 7hm2,增加了5.54倍,草地、化石能源和耕地是生态足迹的主要供给部分;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999年的1.196 2hm2降低到2005年的0.900 5hm2,耕地、林地和草地是生态承载力的主要供给部分.2001年是彭阳县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转折点,此前彭阳县的可持续发展指标大于0,其发展是可持续的,而此后可持续发展指标小于0,其发展状态是不可持续的,即彭阳县从此出现了生态赤字.  相似文献   

20.
基于修正的生态足迹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的生态足迹模型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存在的不足,将其分为消费性生态足迹和生产性生态足迹,并以苏州为案例,计算分析了其1993年~2002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测算了其历年的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结果表明:苏州十年的人均生产性生态赤字均小于全球人均生态赤字0.4 hm2,人均消费性生态赤字则均大于0.4 hm2,其生态环境是区域可持续、全球不可持续型,且生态效率逐年提高;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逐年上升,增加生态足迹多样性是增强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修正后的生态足迹模型及采用的发展能力测算方法可较准确评价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