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缺氧后不同时段小鼠脑匀浆提取液对儿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影响,为筛选MSCs的最佳移植时间提供依据.方法:制作缺氧小鼠模型;并制取缺氧不同时间段脑匀浆提取液;诱导儿童MSCs;比较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阳性率.结果:缺氧后1、4,7、10、13 d小鼠脑匀浆提取液均可将MSCs诱导成神经元样细胞,经免疫学鉴定NES染色强阳性;但各组阳性率不同,以缺氧10 d后阳性率(21.02±3.38)%最高,与其他各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缺氧后小鼠脑匀浆提取液可诱导儿童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缺氧后10 d的分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神经干细胞已在成年哺乳动物中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分离成功。神经干细胞的最基本特征是具有分化为神经元、星状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潜能,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足以维持整个大脑所需。神经干细胞在修复受伤神经组织及治疗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和亨庭顿病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在达到临床实际应用之前仍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最首要的是搞清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机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人们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体外可经生长因子诱导,抗氧化剂诱导,中药诱导,增加细胞内cAMP等不同途径的诱导方法,分化为神经外胚层来源的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因此一些研究者尝试以上诱导途径使MSCs分化为视网膜神经样细胞,用于体内相关疾病的细胞替代治疗,为多种疾病带来了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4.
将携带4种转录因子的逆转录病毒共同感染HeLa细胞,感染后的细胞铺到滋养层细胞MEF上培养,细胞长出类似胚胎干细胞的克隆团,这种克隆团可以扩增,并进一步诱导分化为神经元,同时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分化不同天数后Pax6,Sox1和βⅢ-tubulin的表达.结果表明,肿瘤细胞HeLa在Oct4、Sox2、c-Myc、Klf4等4种转录因子的作用下成功重编程为多能干细胞,同时可进一步分化为神经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对小鼠胚胎不同阶段神经干细胞(NSCs)的诱导分化情况.方法:分离孕12.5d及15.5d的胚胎小鼠脑皮质.取第3代NSCs,用含1μmol·L-1的全反式维甲酸在体外诱导小鼠胚胎不同阶段的NSCs.诱导5d后,通过神经元微管相关蛋白2(MAP2)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blots检测NSCs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全反式维甲酸可明显提高神经元分化的比例.E12.5干细胞和E15.5胚胎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分别为30%±1.47%和16.21%±1.36%.结论全反式维甲酸具有显著的促神经干细胞分化成神经元的效应,并对胚胎不同阶段神经干细胞的诱导作用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一些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胚胎和成年哺乳动物脑内存在能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细胞干细胞,从成年脑和胚脑分离的神经干细胞能在体外分裂并进一步分化成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许多生长因子,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等都参与了这一分裂、分化过程。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及分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在不同的情况下,它们对增殖及分化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对海马神经干细胞活性的影响和分化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别接种于96孔板和12孔板,96孔板细胞按三七总皂苷不同浓度梯度和同一浓度的不同时间点进行干预,应用MTT法检测海马神经干细胞的OD值,观察三七总皂苷对海马神经干细胞活性的影响;12细胞孔板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神经元新生特异抗原(Tuj-1)和胶质细胞新生抗原(Vimentin)的表达,以观察三七总皂苷对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1)一定浓度范围内三七总皂苷能增强海马神经干细胞活性;(2)三七总皂苷能促进海马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方向分化。结论三七总皂苷能增强海马神经干细胞的活性并能促进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对海马神经干细胞活性的影响和分化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别接种于96孔板和12孔板,96孔板细胞按三七总皂苷不同浓度梯度和同一浓度的不同时间点进行干预,应用MTT法检测海马神经干细胞的OD值,观察三七总皂苷对海马神经干细胞活性的影响;12细胞孔板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神经元新生特异抗原(Tuj-1)和胶质细胞新生抗原(Vimentin)的表达,以观察三七总皂苷对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1)一定浓度范围内三七总皂苷能增强海马神经干细胞活性;(2)三七总皂苷能促进海马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方向分化。结论三七总皂苷能增强海马神经干细胞的活性并能促进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9.
人胎肝MSCs的分离、鉴定及其向脂肪和成骨细胞的分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离纯化人胎肝中的间充质样干细胞(mesenchymal-like stem cells,MSCs),观察化学因子诱导其定向分化的作用,并初步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二步离心法、羟乙基淀粉沉淀法及细胞差速贴壁生长特性分离纯化人胎肝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周期和表面标志;添加常规诱导液诱导其向脂肪、成骨细胞分化并加以鉴定.结果:从人胎肝中成功分离纯化得到MSCs,P3代细胞有91.2%的细胞处于GO/G1期;表达CD29、CD44、CD105和CD166,不表达造血细胞标志CD15、CD34、CD45,不表达与GVHD相关的HLA-DR、CD80、CD86、CD40、CD40L.在经典诱导条件下,人胎肝MSCs可向脂肪及成骨细胞分化.结论:人胎肝中含有较丰富的MSCs,人胎肝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且免疫原性弱,是组织工程和细胞治疗较为理想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表达酪氨酸羟化酶,为帕金森病细胞移植替代治疗提供特异性分化的细胞.方法:在无菌条件下从SD大鼠的股骨中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传3代后,用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抗坏血酸诱导MSCs 表达酪氨酸羟化酶.在镜下,观察MSCs 在诱导前后的形态变化;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酪氨酸羟化酶的表达.结果:MSCs经诱导分化后,胞体逐渐变圆,并伸出神经轴突、树突样突起;免疫荧光化学表明细胞酪氨酸羟化酶染色呈强阳性反应.结论: 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能被定向诱导表达酪氨酸羟化酶,有可能为帕金森病治疗提供特异性分化的细胞.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神经发育模型,探究不同发育时期神经元胞体和突起的动力规律.方法:采用正常人iPSC神经发育模型,将iPSC诱导成神经前体细胞(NPC),再分化为神经元,取贴壁分化到第5天的神经元(早期)和贴壁分化到第15天的神经元(中晚期),对两组神经元胞体和突起进行5 h动态追踪.结果:在神经发...  相似文献   

12.
运用慢病毒(Lentivirus)载体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FP)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中的转染体系,检测转染后MSCs的表型和增殖能力,并诱导其向成肌细胞分化,检测此转染体系对MSCs细胞表型、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影响.骨髓细胞悬液破红后贴壁法培养MSCs,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面标记,鉴定MSCs纯度;Lentivirus-GFP以1、10、50和100的感染复数(MOI)转染MSCs,作用48h后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荧光法检测转染效率和表达的荧光强度;MTT法检测转染后MSCs的细胞活力.诱导MSCs-GFP向成肌细胞分化,蛋白印记法(WB)检测成肌细胞特异性蛋白desmin和α-SM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培养的MSCs表达CD44、CD90和CD105,不表达CD34、CD45和CD188,符合干细胞特性.MOI为1、10、50和100的转染效率分别为23.45%、93.51%、95.44%和95.55%,MOI为10时,转染效率较高,且对MSCs活力无明显影响.MSCs-GFP体外经成肌细胞诱导分化后,表达特异性抗原desmin和α-SMA.表明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小鼠骨髓来源MSCs的Lentivirus-GFP转染体系,有效标记了MSCs细胞,且此标记对MSCs的表型、增殖和分化能力等细胞生物学特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观察miRNAs在人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以从骨髓中分离培养的MSCs及成骨诱导培养后的细胞为实验对象,利用基因芯片检测miRNAs的表达情况,由SAM分析得到MSCs较其诱导培养细胞中差异表达的miRNAs,再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离培养出的MSCs经成骨诱导培养14 d后,已具有成骨细胞特性;经芯片检测并SAM分析,成骨诱导培养的细胞较MSCs高表达的miRNAs有7个:hsa-miR-363*、hsa-miR-483、hsa-miR-590、hsa-miR-130a、hsa-miR-15b、hsa-miR-30c、hsa-miR-663;成骨诱导培养的细胞较MSCs低表达的miRNAs有6个:hsa-miR-192、hsa-miR-210、hsa-miR-128a、hsa-miR-224、hsa-miR-106a、hsa-miR-494。利用TargetScan预测其靶基因,并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其中hsa-miR-130a、hsa-miR-15b和hsa-miR-30c的预测靶基因多为维持干细胞特性的基因;而hsa-miR-106a和hsa-miR-494的预测靶基因多为参与骨形成及成骨分化的基因。为证明miRNAs参与调控MSCs的成骨分化过程提供了直接证据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到肝部分切除模型大鼠体内能否存活并分化为肝样细胞.方法:用胶原酶消化法从人的脐带分离出MSCs,培养并检测人脐带来源的MSCs的细胞表面标志.取第5代人脐带MSCs用PKH26标记,制作大鼠肝部分切除模型,将标记的细胞经门静脉植入大鼠体内,观察移植后第1、2、3周细胞能否存活,以及移植细胞能否向肝样细胞分化,表达肝细胞的标记物白蛋白.结果:人脐带MSCs能在体外大量扩增,移植到肝部分切除模型大鼠肝脏后细胞能存活,并表达肝细胞标记物白蛋白,PKH26标记后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发红色荧光,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肝脏冰冻切片中散在分布的标记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大多数标记细胞白蛋白染色阳性,并发绿色荧光.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至大鼠体内能够存活并分化为肝样细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能作为肝细胞移植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5.
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干细胞治疗研究中,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hiPSC)体外分化的神经元比较脆弱,移植到体内后容易死亡,是干细胞治疗亟需攻克的难题.条件性表达Bmi-1(BlymphomaMo-MLVinsertionregion1)的hiPSC细胞系(UH10-Dsred+Bmi-1)能够有效抵抗细胞凋亡、显著提高种间嵌合效率,为检测Bmi-1对hiPSC诱导的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本研究在UH10-Dsred+Bmi-1细胞系基础上,转入Tet-on系统调控运动神经元转录因子Ngn2-Isl1-Lhx3(NIL)的表达.在加入强力霉素(Doxycycline,Dox)后,同时诱导Bmi-1和NIL的表达,获得过表达Bmi-1的神经元.研究表明,过表达Bmi-1的神经元能够抵抗传代应激引起的神经元凋亡、降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lateral sclerosis,ALS)基因突变的小鼠神经胶质细胞(Glia)诱导的神经元毒性,从而有效提高神经元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的诱导分化机制。方法:本文就Nscs的来源、分布、诱导分化的调控机制和因素以及其应用前景作一综述。结果:神经干细胞可从鼠、人的胚胎和成年中枢神经系统(CNS)成功分离并培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分化潜能,经体外诱导或植入体内后均能分化为成熟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结论:神经干细胞的发现和研究的深入为神经发育研究及中枢神经功能重建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β样细胞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胰岛β样细胞分化。方法:在无菌条件下从正常成人骨髓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传3代后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β-巯基乙醇和高糖培养基诱导MSCs向胰岛β样细胞分化。观察MSCs在诱导前后的形态变化;用胰岛素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胰岛素的表达;用双硫腙染色鉴定胰岛β样细胞。结果:未经诱导的MSCs在培养体系中呈贴壁生长,长梭形,经诱导分化后,细胞逐渐变圆,并聚集成团;胰岛素免疫细胞化学表明细胞团内的细胞呈胰岛素染色强阳性反应:双硫腙染色阳性。结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体外被定向诱导分化为胰岛β样细胞。  相似文献   

18.
成年神经干细胞(adult neural stem cells ANSCs)起源于人脑室管膜下层、海马的齿状回和嗅回。它具有增殖、多向分化的潜能,能分化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并迁移到相应的脑区整合在神经网络中。这为利用神经干细胞治疗脑的损伤、退行性病变、帕金森氏综合症(Parkinson’s)、老年性痴呆、多发性硬化症等带来了十分诱人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纹状体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脑内存在有能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神经干细胞 .在表皮生长因子 (EGF)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存在的条件下 ,从 14d胎鼠纹状体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 ,并通过间接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对其鉴定 ,发现大量呈 Nestin抗原阳性的干细胞团的形成 ,EGF和 b FGF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及分化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它们对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是有差别的 .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缺氧损伤模型,观察缺氧损伤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用MTT,LDH等方法比较95%N2,5%CO2比率的缺氧气体分别培养1,2,4,6,8 h神经干细胞的变化。结果三天内的大鼠海马存在大量神经干细胞,可分化为神经元、胶质细胞等神经细胞类型,95%N2,5%CO2比率的缺氧气体培养6 h后神经干细胞OD值由缺氧前0.369±0.352降至0.270±0.229,LDH 漏出量由缺氧前10.374±0.390 unit/ml.min增加到14.710±1.337 unit/ml.min,差异显著。结论证实了新生大鼠海马内提取的细胞为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缺氧培养6 h可以建立神经干细胞缺氧损伤模型,但短时间缺氧培养对细胞分化类型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