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辽地区猪链球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弄清通辽市地区屠宰猪携带猪链球菌的情况,随机抽取30个猪胴体采集咽喉部扁桃体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及鉴定.结果表明,有4分检样猪链球菌检测阳性,链球菌携带率为13.3%. 相似文献
2.
从河南洛阳和甘肃兰州的某屠宰场采集猪鼻液和颌下淋巴结等样品共791份,分离出13株链球菌.经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兰氏分群A-G诊断试剂鉴定,其中发现C群链球菌5株,D群链球菌7株,F群链球菌1株.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氨苄西林、万古霉素、氯霉素和菌必治高度敏感;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红霉素、奥复星、丙氟哌酸中度敏感;对青霉素、复方新诺明、链霉素、氟哌酸、氯洁霉素、四环素等药物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猪链球菌(Streptococcosis suis)是由链球菌C、D、E及L、R、S等群引起的多种疾病的总称,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危害养猪业的发展和从业人员及消费者的安全,养猪业发达同家如美、英、荷及爱尔兰等常有本病发生。 相似文献
4.
猪链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来自河南许昌、开封、新乡、周口、郑州等地的疑似猪链球菌病的送检病料进行分离、纯化,结合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鉴定为猪链球菌,并对分离的14个典型菌株进行了系统的生化分群.结果表明,猪链球菌病主要由C群(3/14),D群(5/14),E群(3/14)和L群(2/14)链球菌引起,一些菌株对小白鼠具有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链球菌对阿米卡星、强力霉素和利福平敏感,对链霉素、四环素、头孢氨苄、杆菌肽低敏. 相似文献
5.
从石家庄市地区各县市猪场送检的疑似病例中分离得到72株猪源链球菌,选择其中具有一定区域、特定致病类型的代表性菌株18株,进行了病原分离和分群鉴定,并与标准株进行了对比试验.初步证实本地区流行菌株仍以兰氏分群C群及D群居多,以C群链球菌为主占50%,但D群有上升趋势占33.3%,此外还出现1株G群占5.6%,另有2株未定群的猪链球菌,其分布无明显的地域性.为检测石家庄地区SS分离株的毒力因子,选取了猪链球菌8种主要毒力因子基因,设计并合成8对引物,用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已知21株SS2菌株中90.5%表现为cps2/gdh+/gapdh+/ef+/mrp+/sly+/fbps+/orf2+;送检的疑似SS2的病例中,仅有10%左右表现为cps2/gdh+/gapdh+/ef+/mrp+/sly+/fbps+/orf2+.可见,石家庄地区的猪链球菌与国内其他地区SS2分离株的基因型不同,表明石家庄目前SS2的主要流行菌株是具有部分毒力因子的弱毒菌株. 相似文献
6.
猪链球菌病与猪链球菌2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陆承平 《科技导报(北京)》2005,23(9):9-10
猪链球菌2型引发猪链球菌病,不仅可致猪患败血症突然死亡,还可感染与猪密切接触皮肤有伤口的人群,并可致人死亡。2005年7月,我国四川爆发了猪链球菌病,经对疫区采取封锁、隔离、消毒以及及时确诊病人等措施,并紧急生产、迅速使用猪链球菌2型灭活疫苗后,该病的流行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介绍了猪链球菌病的病原、流行特点等,以及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广东省河源市某猪场的发病猪组织样本进行细菌分离,为该猪场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与防控措施。[方法]通过形态观察和16S rRNA基因扩增、测序进行细菌鉴定,随后对其进行血清型分型,毒力基因检测,小鼠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该分离株在TSA平板上呈现为灰白色、半透明的光滑圆形,在血平板培养基上菌落周围形成α溶血环,染色显示该菌为革兰氏阳性的短链或长链球菌;16S rRNA基因的PCR扩增和测序分析显示该分离株为猪链球菌,血清型鉴定为猪链球菌9型,毒力基因检测显示菌株毒力基因型为epf+。致病性试验显示,攻毒6 h后试验组小鼠均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部分小鼠死亡,存活小鼠在48 h后症状有所缓解,表明该菌株具有显著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西丁等表现出高度敏感性。[结论]以上结果可为预防和控制猪链球菌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唐山某养猪场流行的一种以腿部关节肿大为特征的慢性疾病,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纯化、形态和培养特性观察、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和动物感染试验,发现此病是由α溶血型链球菌引起的猪链球菌病,此细菌具有致病性,但是细菌的种群未测定出。建议猪场采取积极措施进行药物治疗和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9.
10.
无菌采取病死乌鸡肝、肺、脾及关节液等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分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诊断,确诊为乌鸡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1.
12.
使用MRS培养基从泡菜中分离出的菌株经接触酶实验,葡萄糖产酸产气实验,淀粉水解实验和革兰氏染色镜检鉴定该菌株是植物乳酸杆菌,该实验为研究乳酸菌催化亚油酸(Linoleic acid,LA)转化为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一株土壤源高产植酸酶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南省不同地点采集的45份土样,利用分离培养基对产植酸酶芽孢杆菌进行分离和纯化,采用钒钼酸铵法测定其酶活,结合菌落和显微形态、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鉴定其种属。鉴定结果表明:从分离的80余株菌中筛选获得一株有较大植酸酶酶活的菌株B.Ld2-C,植酸酶酶活为552 U/mL。经鉴定为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B.sphaericus),能形成芽孢,而且该菌株能够耐受较强的酸、胆盐和高温,为研究其作为饲料添加剂菌种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新城疫是引起很多禽类发病并致死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本研究通过对内蒙古分离株TL1株应用SPF鸡胚传代、电镜形态学观察、HA及HI试验、毒力鉴定、血凝解脱及血凝素热稳定性试验、动物感染试验等进行了研究。发现TL1株属于新城疫病毒强毒株,血凝素热稳定性较差,属快速血凝解脱型. 相似文献
15.
迟戈夫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0(6):700-701
通过对急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镜检、细菌分离培养、生化特性、药敏试验和致病性分析后分离鉴定出克雷伯氏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头孢哌酮、丁胺卡那霉索较敏感.在临床小儿感染性腹泻的诊治中,应注意肺炎克雷伯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和选用敏感抗生素对症治疗,以防止滥用广谱抗生紊及耐药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富营养化水体中光合细菌的分离、鉴定与生长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富集、分离方法将富营养化养殖水体中的光合细菌筛选出来,并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初步鉴定为荚膜红假单胞菌和球型红假单胞菌.在不同的pH、温度、光照强度、搅拌等生长条件下对荚膜红假单胞菌进行培养,以菌液浓度为指标,研究不同的生长条件对荚膜红假单胞菌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荚膜红假单胞菌在pH6.0-8.0、温度25-30℃、光照强度2000-5000 lx时,均能良好生长.其最适合的生长条件为:pH7.0,温度30℃时,5000 lx,并辅以适当震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