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克沙 《创新科技》2015,(12):70-72
IT治理是信息系统建设快速发展的产物,同时IT治理也是信息化建设监管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IT治理的现状及必要性,并从对IT治理的认识出发,结合对IT治理的时间,对我国开展IT治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IT治理是针对信息化建设、管理的科学理论与方法。用一句话表示,IT治理要求对信息化建设、管理做出组织化、制度化的安排。本刊记者走进上海浦东,通过与相关领导者、建设者、应用者、研究者等不同人士的访谈,探析浦东政府信息化IT治理的建设特色和实践经验,试图通过对应用实践的分析研究,总结归纳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IT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让IT治理取代经验型管理,以IT治理构建高效管理体制构建和谐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3.
要强化信息化建设管理中的领导力和执行力,急需在实践层面上探索一套可执行的、有效的、符合国情的IT治理标准和模式。上海浦东新区就是靠着一套本土化IT治理标准体系,并通过与管理制度有效结合和全面实践,使之在电子政务建设向智慧政府战略目标迈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IT治理存在"理论探究热、实践操作冷"的怪圈,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本土化IT治理标准的缺失。IT治理虽然  相似文献   

4.
论IT治理及其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IT系统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并且它们对IT系统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IT系统正在从传统的后台支持转变为业务发展的直接驱动力。IT系统也越来越繁杂,涉及企业的战略、组织、流程、人员等,IT系统的重要性与复杂性又使得它本身成为一个巨大的威胁。随着这种风险的来临,IT治理应运而生。人们应关注这个新兴领域,为IT产业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提供全新的视角。分析了IT治理的定义,论述了IT治理的作用及实现,并展望了IT治理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浅谈IT治理与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IT治理机制使得IT战略与企业战略目标保持一致,提升IT投资的回报率,使得IT的决策、实施、服务、监督等流程置于企业控制之下,IT的各类资源和信息与企业战略和目标紧密关联。目前国外IT治理标准及辅助手段主要有COBIT、ITIL、ISO/IEC17799、PRINCE2、CMM。借鉴国外IT治理的思想和框架,科学系统地对信息技术及应用进行管理,逐步建立IT治理机制,对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持续有序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COBIT的IT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天添 《科技信息》2009,(5):21-21,11
IT系统是否可以支持企业的财务报告流程和内部控制机制,是企业在IT治理中必须面对的问题。IT系统与企业的业务需求密切相关,建立IT控制体系,目的在于使IT系统支持业务目标的实现和业务流程的实施。COBIT是一种开发式的IT治理框架,基于COBIT设计和实施IT控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选取COBIT框架研究IT控制,探索如何建设企业的IT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7.
“我感觉就像是当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列主义一样,国外IT治理、IT运维管理的理念与最佳实践必将给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一场管理上的革命。我们终于找到了多年来一直探寻的电子政务建设中至关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国家财政部信息网络中心相关领导在2003年第一次听到关于IT治理、IT运维管理介绍时激动地说。  相似文献   

8.
基于IT治理的电子政务流程再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政务流程再造是电子政务实施能否成功的关键,是政府信息化的重要举措。本文将诞生于企业的IT治理理念引入电子政务流程再造,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IT治理的电子政务流程再造的观点,并对此观点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和探讨,以期能为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提供某些借鉴。  相似文献   

9.
该文首先阐述IT服务管理的概念,并对三种IT治理模型进行了比较,选择合适的工具构建数字校园IT服务管理的治理框架。之后,以我院为例,通过分析我院数字校园IT服务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把IT治理相关内容引入到数字化校园中。并从IT治理的内容和意义以及多种模型的选择等方面入手,从IT治理的制度和资源共享等两个方面展开,探讨如何构建师生所需的数字化校园的整体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闪兰魁  刘吉成 《科技资讯》2007,(17):109-110
IT与信息化应用已步入了深化、整合、转型和创新的关键时期,信息系统的安全、审计、管理、风险与控制日益成为突出问题。电力行业所属各单位围绕“信息中心”存在了近10年的IT规划、建设和运营的内部职能划分,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各组织业务发展的需要,合理改进组织架构非常必要。针对我国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借鉴COBIT的IT治理思想和框架,科学、系统地对信息及相关技术进行管理,逐步试行建立IT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电子政务IT治理是为鼓励IT在政府信息化应用中的期望行为,明确政务信息化决策权的归属和责任担当的框架。电子政务IT治理的定义扼要阐明IT治理最简单的部分一决策权和责任,以及最复杂的部分——在每个政府组织中各不相同的期望行为。电子政务IT治理是决定由谁来进行决策。  相似文献   

12.
IT治理已成为我国服务型企业必须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介绍国内外IT治理研究现状及我国服务型企业IT治理现状基础上.计对各类服务型企业IT治理存在的共性问题,结合IT治理成熟度评价的主要内容,提出服务型企业IT治理规划的框架模型。模型主要从流程及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等方面进行设计,提出了信息化组织设置.IT治理机制设计及IT绩效体系设计的实现方法及思路。  相似文献   

13.
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Information Systems Audit and Control)又称信息系统治理(简称IT治理),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保障。为了保证信息系统的可靠、安全及有效,需要开展由独立的第三方进行的IT治理。IT治理的使命是:保持IT与业务目标一致,推动业务发展,促使收益最大化,合理利用IT资源,适当管理与IT相关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企业董事会和CEO是否明确了“I”(信息)的基本原则,是否参与到治理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去,是IT治理执行得好坏的关键。只有在明确了“I”的基础上,企业才能建立起与企业的战略和业务相配套的、合理的IT治理构架。通常人们看IT都是把“I(Informa-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资源。信息系统广泛深入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成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乃至社会一切领域的基础。那么对IT治理也就提到了人们的思考日程上。IT治理的研究自从提出就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IT投入越来越多,对IT的治理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目前,IT治理的主要模型包括ITIL、ISO/IEC17799/27002、Prince2、COBIT。每个模型都有各自的优势,适用于不同的领域。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一些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也愈发凸显:信息化给我们带来什么?如何充分利用IT资源?如何管理好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和运维?如何把IT风险降到最低?如何提升IT投资回报?早在十年前,我国两院资深院士张效祥先生在一次国际OA高层研讨会上就曾语重心长地讲过:"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应该通过IT治理防范风险,提高建设绩效。"  相似文献   

17.
李慧 《科技信息》2010,(18):I0394-I0394,I0396
供应链管理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因其在压缩库存、降低成本、改善客户服务等方面为企业开辟的广阔空间而倍受瞩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供应链管理思想的成熟,建筑业供应链管理将是行业未来的主要管理模式。本文从IT治理的角度,分析了IT治理的管理思想和IT治理的运作机制在建筑产品供应链中的运用,从而提升建筑产品供应链的管理水平,提高建筑供应链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一卡通数据分析存在的不足,表层原因是原始数据质量不高、数据分析结果真实性值得商榷、管理或服务需求不足、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分析工具等,但根源是缺乏数据治理.本文指出数据治理是IT治理的一部分,是为了让数据资产发挥最大效益,对齐IT治理目标,解决数据间的协同与共享,而设计的与数据资产管理有关的决策、激励和约束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明确一卡通数据分析的目标,加强顶层设计,指定部门和专人负责一卡通数据的管理与共享,以管理和服务的需求为导向,精细化基础数据,加强数据共享机制建设等优化建议,促进一卡通数据分析真正地辅助实现高校的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19.
企业IT治理和规划是企业在作业、管理和经营等各环节和层次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作业、经营、管理和决策能力,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利润水平。本文从概念上表述了IT治理及规划,并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电子政务逐渐的进入到了人们的视野当中。从客观的角度来说,电子政务对我国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积极影响。但是,目前的工作重点在于,电子政务的IT治理模式和过程。由于电子政务的要求较高,并且借助了互联网和计算机等一系列的IT技术来完成,在目前的发展和应用当中还不是特别的完善。研究电子政务IT治理模式和过程,能够对日后的相关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并且最大限度的避免电子政务出现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