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炭”与“碳”字用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与“炭”是与不少学科都有关的常用字 ,长期以来使用十分混乱 ,加之此二字的跨多学科 (行业 )性 ,给规范化工作带来困难。本刊曾于 1 999年第 4期 ,及2 0 0 1年第 4期刊登过一部分讨论如何规范化的文章。本期我们特再次约请几位专家进行书面讨论 ,谈谈他们的意见 ,供读者分析、比较。全国科技名词委将进行专题研究 ,力争拿出比较可行的规范化意见 ,改变“无所遵循”的混乱状况。欢迎有关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2.
“碳”、“炭”用法之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与“炭”是与不少学科都有关的常用字 ,长期以来使用十分混乱 ,加之此二字的跨多学科 (行业 )性 ,给规范化工作带来困难。本刊曾于 1 999年第 4期 ,及2 0 0 1年第 4期刊登过一部分讨论如何规范化的文章。本期我们特再次约请几位专家进行书面讨论 ,谈谈他们的意见 ,供读者分析、比较。全国科技名词委将进行专题研究 ,力争拿出比较可行的规范化意见 ,改变“无所遵循”的混乱状况。欢迎有关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3.
“碳”与“炭”是与不少学科都有关的常用字 ,长期以来使用十分混乱 ,加之此二字的跨多学科 (行业 )性 ,给规范化工作带来困难。本刊曾于 1 999年第 4期 ,及2 0 0 1年第 4期刊登过一部分讨论如何规范化的文章。本期我们特再次约请几位专家进行书面讨论 ,谈谈他们的意见 ,供读者分析、比较。全国科技名词委将进行专题研究 ,力争拿出比较可行的规范化意见 ,改变“无所遵循”的混乱状况。欢迎有关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4.
“碳”与“炭”是多学科使用的常用字,由它们组成的一些名词长期以来使用较为混乱,不利于科技交流。本刊曾组织了“碳”与“炭”用法的讨论,刊登在2002年第4期上,之后又广泛征求意见,得到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和语言文字工作者的大力支持。现将部分来稿和反馈意见刊出,以供参阅。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术语》编辑部:拜读《中国科技术语》2007年第5期36~38页《地理学概念的规范和更新》一文,其中38页第18行蔡运龙教授提及台湾学者表达为“地境”,疑为笔误,应是“地景”。兹补充本人意见如下,提请各方讨论:  相似文献   

6.
“碳”与“炭”在科技界由于用法界定不清,涉及的学科及行业领域较多,长期以来使用比较混乱,给科技人员,特别是新闻、出版及规范、标准、教育等部门的工作带来困难。《科技术语研究》编辑部在广泛听取了各相关学科科技人员的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协调,现提出以下意见,以  相似文献   

7.
《科技术语研究》杂志 2 0 0 2年第 4期刊登了黄润华先生撰写的《对“年代”表示法的建议》一文。我赞同这个建议 ,特别在使用频率较高、要求表述简洁的场合 ,把英文里的诸如“1 890s”和“1 990s”译写作“1 890年代”和“1 990年代”。笔者看到 ,日本出版物中就常使用这种写法。我国也有少数作、译者采用这一形式。黄文结尾说 :“笔者在一些著作和译文中已采取本文所述的写法 ,得到一些编者和读者的认可。希望能尽快将其规范化和标准化。”我不清楚这里所说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意味着什么 ,但希望不要在接纳了“××××年代”的写法后…  相似文献   

8.
“朊病毒”这一译名已成大势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prion是美国科学家S.B.Prusiner(S.B.布鲁西纳)发现的一种新病原物,被认为是疯牛病、羊瘙痒病的致病因子。Prusiner因此发现而获得1997年度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此词的中文名一直比较混乱,曾出现过朊病毒、朊蛋白、毒蛋白、蛋白病毒、蛋白粒子、蛋白感染粒子、蛋白侵染因子、感染蛋白子、朊毒体、锯蛋白、普利昂、普恩蛋白、普赖子等。 全国科技名词委曾组织prion中文名的讨论,得到很多专家学者的积极响应,有的赞同朊病毒,有的提出了普朊、感染朊、染朊子、朊、朊毒等名称。 全国科技名词委2006年公布的《遗传学名词》(第二版)将pfion定名为“普里昂”,又称“朊粒”。但在其他学科名词审定过程中,专家们对此词的中文名仍有很多不同意见,赞同“朊病毒”等译名的也比较多。同时,近年科技界对prion本质的理解仍存在分歧,这对如何定中文名也有一定影响。名词使用混乱必然影响科技的交流,定名不统一将使使用者无所适从。为规范prion的中文名,全国科技名词委拟研讨协调此问题,征询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并在本刊展开书面讨论,作进一步探讨。本刊欢迎专家、读者来稿来函提出pnon的中文定名意见。这里先发表部分专家意见。[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教学》2000年第6期刊登了《生物与生物学辨析》一文,就中学生物课程应叫“生物”还是“生物学”从名词辨析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接着,该刊2002年第5期又刊载了《生命科学的教材取名(生物)名不副实》和《中学生物学课程不能以“生物”作为教材名称》两篇文章,也一边倒地认为中学生物课程应取名“生物学”而不是“生物”。于是,生物学科名称之争再度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兴趣。虽然如此,但教育界对这两个概念的使用仍非常混乱,人们似乎并没有理会这些争论。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术语》在2007年第4期和2008年第1期展开的关于prion定名的讨论,体现了学术界的百家争鸣,目的是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很好。在讨论中,笔者写了一篇题为《“朊病毒”比其他译名好》的短文。文末也指出:其他译名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现在,阅读了贵刊登载的一系列讨论文章后,笔者归纳得到下列看法,并建议不要再争论了。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术语》在2007年第4期和2008年第1期展开的关于prion定名的讨论,体现了学术界的百家争鸣,目的是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很好。在讨论中,笔者写了一篇题为《“朊病毒”比其他译名好》的短文。文末也指出:其他译名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现在,阅读了贵刊登载的一系列讨论文章后,笔者归纳得到下列看法,并建议不要再争论了。  相似文献   

12.
政府采购和招标领域中的“废标”和“流标”没有被严格地区分,导致采购与招标过程中产生一些混乱现象,故有必要对它们进行比较、区分,以避免误用。  相似文献   

13.
政府采购和招标领域中的“废标”和“流标”没有被严格地区分,导致采购与招标过程中产生一些混乱现象,故有必要对它们进行比较、区分,以避免误用.  相似文献   

14.
正确使用科技术语,对语言文字规范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术语本身有误,就会让使用者感到困惑,继而造成使用上的混乱。“抽薹”误作“抽苔”便是其中一例。文章分析了错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确使用科技术语,对语言文字规范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术语本身有误,就会让使用者感到困惑,继而造成使用上的混乱。“抽薹”误作“抽苔”便是其中一例。文章分析了错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再谈汉语姓名外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术语研究》2 0 0 0年第 1期发表了笔者等人吁请解决中文姓名外译混乱的 4篇文章之后 ,在 2 0 0 2年第 2期又集中发表了 10多篇有关论文 ,反映了不同领域的作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使中文姓名外译问题得到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讨论。看了这些文章之后 ,笔者受到很大启发 ,而感受最深 ,或者说认为最重要的有如下几点 ,与大家进一步交流。一、汉语拼音是规范中国人姓名外译的基础许多文章的作者都认为 1974年 5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的“中国人名汉语拼音拼写法”(以下简称“拼音法”)基本上是科学、合理和容易接受的。它在规范中国…  相似文献   

17.
本刊编辑部收到罗庆文同志的《宇观过程的本质——与戴文赛同志商榷》一稿,对戴文赛同志的两篇文章《宇观的物质过程》(原载《哲学研究》1962年第4期)、《宇观过程的特征》[原载《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第8卷第1期(1964年)]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术语>编辑部: 拜读<中国科技术语>2007年第5期36~38页<地理学概念的规范和更新>一文,其中38页第18行蔡运龙教授提及台湾学者表达为"地境",疑为笔误,应是"地景".兹补充本人意见如下,提请各方讨论: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国家语委于1986年10月重新发表了《简化字总表》,其中关于“象”与“像”的用法说明“像”不再作“象”的繁体字处理,但对其内涵未作明确规定,此后在各种报刊、文章中两个字使用混乱。为了在我委员会公布的名词中统一此二字的用法,名委办公室通过组织专家座谈、调查访问、多次研讨,在征得语委 象(像)是科技术语中的常用字,很多科技术语的涵义与“象”(或像)有关,近年来此二字用法较混乱。在五十年代汉字简化方案中曾规定以“象”代“像”;1964年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的脚注中注明:“在象和像意义可能混淆时,像仍用像。”此后科技术语中音象、显象、显象管、象散、象点等均用象,在用字上一般不存在混淆不清的问题和分歧意见;1986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恢复了“像”字,“像不再作象的繁体字处理”。但对此二字的字义分工未作规定,有些科技术语中字义还有交叉,近来使用上较混乱。科技术语中有一批以“象”(像)作为名词性词素构成的复合词,应该选用哪个字,需要统一。为此,我委员会于1990年8月14日召开讨论会,应邀出席会议的有国家语委副主任曹先擢同志以及语言学、物理学、测绘学和编辑出版界的专家们就此二字的内涵和外延,如何规定简便易行并有理据性的判据,怎样考虑历史的和当前约定俗成的现况等问题进行了充分地讨论,根据到会多数人的意见,名词委员会再次进行了研究,并征得国家语委有关同志的同意,提出以下意见:1.“象”、“像”的内涵分别是:[象]① 一种哺乳动物:大象。② 形状。作名词性词素构成的复合词例:现~,形~,印~,迹~,假~,表~,景~,物~,气~,星~,图~,虚~,实~,析~,~频,~宽,影~,映~,成~,录~,音~,显~管,摄~机,~差,~散,~移,~素,~征,~点。③ 仿效,摹拟。作动词性词素例:~形,~声。[像]① 比照人物制成的形象。例:人~,画~,~章,肖~,遗~,头~。② 相似(动词)。例:他~他的哥哥。③ 比如,如同(介词)。例:~要……。④ 好像:~要下雨了。2.目前社会上音象、录象、摄象等词常写作音像、录像、摄像,科技人员也有少数这样用的。这样类推,将使其他与此二字有关的复合词也造成混乱。为了统一科技术语,经研究提出上述意见,即今后作表“形状”义的词素时一律用“象”。3.以上意见考虑了绝大多数语言、专业工具书的用法;语言学家的论著,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广大科技人员约定俗成的实际(习惯用法无矛盾、混乱和不便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学术界和出版界,付费出版学术专著与交版面费发表论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已经成为流行的做法,甚至成为学术界默认的游戏规则,并号称是与国际接轨。本刊在“《自然辩证法通讯》创刊三十周年纪念专辑”的“编者按”(本刊2008年第1期)中曾就这个问题表达了某些看法,从而引起批评(本刊2008年第3期)和反批评(本刊2008年第4期)。这些举动引起学术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