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半A不B”“不A不B”“非A不B”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三种格式,它们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都有异同。并列结构的“不A不B”与“半A不B”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互换。偏正结构的“不A不B”与“非A不B”近似,三种格式共用的语用价值:凸显焦点,突出强调。  相似文献   

2.
汉语中的“不A不B“式是一种常见的格式,从结构上看,A、B可以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可以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可以表示普通事物或方位或表示的事物临时具有动态性质;AB可以成词(或语)或不成词(或语)。从语义上看,A、B可以是同义(或近义)、反义或类义;“不A“和“不B“可以是条件关系和并列关系两种。关键词:“不A不B“式;结构特点:语义特点  相似文献   

3.
“没A没B”是现代汉语口语中常用的一种固定格式.从A、B的语义聚合关系看,该格式的语义内涵分别是“既没A,也没B,也没……”,“既没A,又没B,而是C(C是A、B的中间项)”,“不分A、B”,“不管A、B”,“没有一点儿A、B”等;其语义特征可归纳为[+否定]、[+适中]、[-区分]和[-分寸].从语用上看,该格式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该格式结构精练、内涵丰富,符合会话的经济性原则;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能产性.  相似文献   

4.
"A and B"是最常见的词组形式,也是最简单的常用组词结构.对其作语法分析很容易,作正确又清晰的语义分析却不容易.  相似文献   

5.
留学生汉语教学中,"比"字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句式.然而留学生甚至学到高年级还会犯"比"字句的错误.学生犯错往往出现在"比"字句的否定形式上,常用"A 不比 B VP"代替"A 没有 B VP,,作为"比"字句的一般否定形式.本文分析了其原因,把"A 不比 B VP"细分为"A不比B·VP","A不比B·VP 数量"、"A比B·VP不 数量"三种句式,对它们的语义从预设的角度作了详细的解释和比较,建议在对外汉语教材中增加"A 不比 B VP"句式的讲解和练习.  相似文献   

6.
“V成”结构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结构,是指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V成”将所叙述的A和B联系在一起而构成的结构,有常规和变异之分。在变异性“V成”结构中,A、B之间的语义关系十分复杂,主要有相似、相关、相容、对立、相反五种关系。  相似文献   

7.
数学中为了证明命题“若 A 则 B”为真,有时要采用反证法.所谓反证法,是要证明这个命题的否定形式为假.这里就有一个正确写出命题“若 A 则 B”的否定形式的问题.然而有很多人把一个命题的否定形式与这个命题的否命题混淆,因而把命题“若 A 则”(简记为“A→B”)的否定形式错误地写成它的否命题:“若 A 则非 B”(简记为“A→B”).这类错误在一些已出版的书籍中也时有所见.下面摘录一段某书在证明原命题和它的逆否命  相似文献   

8.
“既然A,那么B”句式的认知层面剖析包括:主观推测层面,“既然A,那么B”因果复句所反映的认识是0.5<P{B/A}≤1;客观反映层面,“既然A,那么B”因果复句所反映的认识是P{B/A}=1.通过对“既然A,那么B”进行主观推测和客观反映的分析,来反映大脑思维这两种不同的认知层面所具有的这种不一致关系.  相似文献   

9.
将体貌与时态分开研究只是为了更好的认识“才A就B”句式,而不是说体貌可以脱离时态而单独存在。体貌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意义都无法脱离时态而单独存在。时体系统在“才A就B”超前句式中的投射主要表现为:时态的选择:既可以用于过去时,也可以用于现在时,但不能用于将来时;体貌的选择:由于句子功能的制约,A、B在体貌方面的选择是一致的,二者都只能选择实现体。  相似文献   

10.
“A不AB”是现代汉语正反问句中常用的一种正反对举格式。“A不AB”是受到格式本身的语言条件、人们的语用习惯、语言文化心理、语言发展和方言渗透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1.
红楼不是用什么“主义”创作的,而是用灵性创造的,红楼是曹雪芹灵性的绝唱。从红楼看灵性,可以感悟到灵性的无穷奥秘;用灵性观红楼,可以发现红楼是灵性的海洋。  相似文献   

12.
史料表明,1930年出版的郑太朴先生的作《物理学小史》,是我国最早的一本物理学史专,该书不仅介绍了物理学发展史的大致概况,而且还对我国古代的物理知识与成就作了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1979年版、1989年版、1999年版《辞海》中的“毛泽东”辞条总评部分进行了对照分析,提出了该辞条总评部分应定为“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的见解,此不失为一家之说。  相似文献   

14.
朱厄特是美国文学史上擅长描写新英格兰地方色彩的作家。《白苍鹭》是她的一篇短篇小说佳作。在该小说中,作者为叙述中出现的部分人和物取了普通的名字,并且巧妙地通过特定的语境赋予了它们丰富的象征意义,从而大大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读起来意蕴深长,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5.
民间文化是近年来文化界所关注的一个大课题.什么是民间文化?其价值何在?通过截取民间文化的一个方面——民间文学,探讨民间文学对《红楼梦》形式和内容的影响来阐明民间文化的价值及保存和传承民间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明水地区的硬质高岭土俗称焦宝石,即我国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申的“A”层铝土。明水地区的“A”层铝土具有耐火度高,化学成分稳定等特点,广泛用于日用陶瓷、电器、耐火材料等工业部门,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A”层铝土在华北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中分布普遍,层位稳定,其经济价值不低于煤,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特别是煤田地质勘探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亿·泡女郎》引发了广泛的争议。面对类似《一个亿·泡女郎》的当代艺术作品,无论是猛烈抨击,还是高度赞扬都是片面的。在多元的经济、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并存的时代背景中,观众应以宽容的态度,辩证地看待当代艺术家的艺术结晶。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中,"姑娘"一词出现了一千多处,然而其所指称或表示的含义却不尽相同,本文对此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归类,并在与《红楼梦》的两种英译本,即Hawks和杨宪益对该词的翻译比较的基础上,探讨中西方由于文化背景和风俗传统不同而引起的称谓差异,以及此差异所暗含的人物间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在《红楼梦》和《儿女英雄传》中曹雪芹和文康怀着同样的救世之心,寄寓了深刻的人文关怀。两部作品呈现双峰对峙、双水分流的审美对抗,但它们的立足点却不同,〈红楼梦〉批判封建社会,以彻底的大悲剧结尾,(JL女英雄传)则对社会进行粉饰,以圆满的大团圆作结。旨在对两部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儿女英雄传)与〈红楼梦)审美对抗中的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A领"式名词的意义与来源、造词方式与词义特征的分析描写,着重阐释"A领"式名词的语义变异及其整合路径,揭示现代汉语新生类义词的生成特点与造词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