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猪主要寄生虫的种类、危害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寄生虫病不仅是影响猪健康生长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养猪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只有掌握猪感染不同寄生虫病的症状,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做好寄生虫病的防治和检测工作,才能促进猪的健康成长,提高养猪场的经济效益.本文对我国猪主要寄生虫的种类、危害及防治加以概述,为猪寄生虫病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鸟禽类寄生线虫常影响鸟禽类的肥育和产卵量,加重传染病,引起鸟禽类的大量死亡,给养禽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我们想从鸟禽类寄生线虫与宿主间的相互关系中找出一些规律,为防治经济禽类寄生虫病提供一些参考资料。我国鸟禽类寄生线虫已经报导的有19科,41属,88种。作为宿主的鸟禽类已经报导的有12目,25科,75种。为了便于兽医和寄生虫工作同志在诊断鸟禽类寄生病时查阅,  相似文献   

3.
危害规模化养猪场的主要寄生虫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害规模化养猪场的主要寄生虫有猪疥螨、猪线虫和猪血虱 .这些寄生虫感染造成的主要危害是降低饲料报酬和生长速度 ,并可能诱发其他疾病 .胃肠道线虫的最常用诊断方法是粪便检验 ,计算粪便中虫卵种类和数量 ;猪疥螨的诊断则需以临床症状为基础 ,检查皮肤的碎屑或进行血清学检查 .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预防为主 ,加强饲养管理 ,选用适当的抗寄生虫药物 (如通灭 ) ,优化驱虫方案  相似文献   

4.
寄生虫病是潜伏性危害养猪业的疾病,给规模化养猪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但这种潜在的损失往往为许多猪场所忽视,在现代化程度很高、管理良好的猪场里寄生虫的感染依然存在。即使是轻微的感染,也能引起大量的损失,包括饲料利用率的降低、生长速度的下降,由于蛔虫、鞭虫等内寄生虫的移行造成内脏的损伤和机体免疫系统的损害等方面所引起经济效益的下降。规模化猪场的猪群,在封闭和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生活,虽然较少与中间宿主接触,减少了感染寄生虫病的机会,但由于饲养密度大,猪群周转频繁,以及引种等因素的影响,寄生虫病的危害仍然存在,特别是在高温的环境条件下,表现更为明显。应从改善饲养管理、加强猪群驱虫等方面着手,采取综合性措施,减少猪只寄生虫的发生,尽量减少猪只的慢性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在我市广大农村生猪生产过程中,寄生虫病对猪的危害不容忽视,感染寄生虫的猪轻者发育不良,生长缓慢,重者形成僵猪甚至死亡。驱虫,是猪病防治的重要环节,因此,应根据猪只的年龄、体质、病情和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采取不同方法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6.
<正> 骆驼是西北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生活和生产资料。而骆驼寄生虫病是兽医防治的重点疫病之一。关于骆驼寄虫生病的调查仅有少数地区有过报道。但对西北地区骆驼寄生虫的感染强度、流行、分布与危害情况,特别是因寄生虫病引起的病理形态学变化,还未曾见有报道。为了提供较全面的、可靠的防治措施,我们于一九八五年底到一九八六年初在阿右旗,对骆驼寄生虫病进行了调查研究。从剖检的10峰骆驼体内,收集虫体,采集病理材料,对所采集的病料作了大体病变及显微病变的检查,并对寄生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不同虫体进行了鉴定。见表1。  相似文献   

7.
志凡  涤凡 《今日科技》1997,(6):11-11
畜禽的寄生虫种类繁多,且极难除净,已成为影响畜牧业发展的重大病害之一。目前对寄生虫病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药物,但由于化学药物有毒副作用,在动物体内残留,干扰动物对寄生虫的抗虫免疫力,加上虫体易产生耐药性等,从而使药物防治寄生虫处于被动状态。  相似文献   

8.
玛多县常见并且危害较为严重的家畜寄生虫病有牛羊肝片吸虫病、腹腔吸虫病、前后盘吸虫病,牛羊绦虫病,棘球蚴病(包虫病),脑包虫病,牛羊胃肠道线虫病、肺线虫病、牛皮蝇幼虫病、羊鼻蝇幼虫病。牛羊外寄生虫病主要由蜱、螨、虱蝇、虱、蠕形蚤、虻等引起,其中牛羊胃肠线道线虫病、肺线虫病、牛皮蝇幼虫病、牛羊外寄生虫病、棘球蚴病在全县普遍流行,并且对畜牧业的危害也最为严重,近几年来玛多地区经常性开展的几项防治寄生虫病方面的工作就是针对以上疾病进行。一是应用冬季驱虫技术进行绵羊及幼羊牦牛驱虫;二是应用喷洒或药浴杀灭牛羊外寄生虫技术。此二项技术应重点掌握和应用,以下进行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我国犬的主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常见和危害严重的细菌包括沙门氏菌和布氏杆菌。病毒包括狂犬病病毒、犬细小病毒、犬瘟热病毒和传染性犬肝炎病毒。寄生虫包括耳痒螨、犬蠕形螨、栉首蚤、钩口线虫、复孔绦虫、犬弓蛔虫和弓形体等。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制定的实验犬微生物学、寄生虫学质量标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与国外有关标准接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家畜寄生虫病是危害畜禽生产严重的一类流行病。它可导致牲畜的生长发育受阻,肉、奶、蛋、毛等质与量下降,甚至造成大批死亡。役畜的使役能力降低,使役年限缩短,从而造成饲料的严重浪费。家畜寄生虫病还可降低畜禽的抗病能力,诱发多种疾病。一些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囊虫病和旋毛虫病,给公共卫生造成很大危胁。因此,加强畜禽寄生虫病的研究,对发展畜牧业,保护人类的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家畜寄生虫学的研究和寄生虫病的防治取得了  相似文献   

11.
包头地区鱼类寄生虫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包头地区鱼类寄生虫29种,隶属12目15科16属,重点记述了对养殖鱼类危害较大的8种鱼类寄生虫病,对今后鱼病的防治提供了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动物寄生虫标本室的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寄生虫标本是动物寄生虫病学系列课程开展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材料。文中介绍了动物蠕虫、动物原虫以及节肢动物等寄生虫标本的采集、保存与规范化管理的方法与经验,丰富的动物寄生虫标本为动物寄生虫病学系列课程实验的开设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3.
我国当前重要人体食源性寄生虫病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我国当前重要人体食源性寄生虫病原的种类、新的流行感染方式和感染途径.本文论述了我国近几年出现的重要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原种类,介绍病原的感染来源、感染途径和感染方式.结果经统计发现有29种食源性寄生虫病原.这些寄生虫病原的感染来源主要通过日常食物污染,经口随食物感染,并且多数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原.  相似文献   

14.
郑斌  尹志奎 《科技信息》2010,(23):194-194,193
人体寄生虫学是临床医学尤其是预防医学的重要基础课程。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现代人体寄生虫学与传统人体寄生虫学有着很大的变化。本文以我国的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和寄生虫学的发展为出发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对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人体寄生虫病是一类营寄生生活的低等动物寄生并伤害人体所引起的疾病,也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疾病,由于这类疾病分布很广、危害很大,像疟疾、血吸虫病等寄生虫病一样是全球性防治的重点疾病.我国在防治日本血吸虫病、丝虫病、疟疾和黑热病等寄生虫病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寄生虫病的种类繁多,各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及生活习惯等不同,某些地方尤其是边远或农村地区,寄生虫病仍然严重地危害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16.
我县为纯牧业县,畜牧业是主体产业,也是广大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动物防疫和家畜内外寄生虫病防治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关键措施,我县的家畜内外寄生虫病日益严重,给畜牧业生产带来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近几年驱虫时,选用单一的驱虫药物,如阿维菌素、依维菌素和丙硫咪唑等,只能对某种寄生虫有杀灭的防治作用,而不能对内外寄生虫都有驱除作用,特别是丙硫咪唑只能对内寄生虫有作用,而对外寄生虫没有任何效果。为此选用安全、高效、广谱的驱虫药物是我们的根本目标,笔者应用复方依维菌素与其它驱虫药物驱除羔羊内外寄生虫试验,现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针对农村中猪、牛、羊等家畜寄生虫病发生普遍的状况,介绍了家畜体内外寄生虫种类、危害症状和治疗方法。根据临床实践,用伊维菌素皮下注射,可一次治愈,严重者15—30天后再复治一次,并列举治疗病例。  相似文献   

18.
五泉动物园饲养的野生动物多是稀有珍贯动物.为了查明寄生虫的危害情况,我们于1990年4月在五泉动物园实习期间,对31种48头(只)野生动物及禽类,用粪学诊断法检查,发现18头感染有线虫和球虫,感染率为37.5%。并用广谱驱虫药丙硫苯咪唑(肠虫清)进行驱虫,除毛首线虫外,虫卵转阴率均达100%,取得了明显驱虫效果。  相似文献   

19.
旋毛虫病猪及病肉的诊断检验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猪的旋毛虫病是世界性的寄生虫病,也属国际检疫对象。该病是由毛形科(Trichinellidae)毛形属(Trichinella Raillet)旋毛虫(又称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引起的寄生虫传染病,而且是人畜共患的疾病,危害极大。在动物中除猪为易感染者外,鼠、狗、猫、野猪等也能感染发病。同时发现草食动物中的麂子、黄牛、竹鼠也能感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有效地控制寄生虫病的发生.结果:不同种类的寄生虫具有不同的亲和性,可在机体的不同脏器或组织寄生.当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寄生虫感染时,它们通过相互协同或相互拮抗,共同参与寄生虫抗宿主反应,引起机械性损伤、营养不良、变态反应等.同时,机体对入侵的寄生虫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及时清除入侵的寄生虫,并具有抵抗再感染的能力,或形成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