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柏邵春  刘万清  石贤民  贺林 《科学通报》1999,44(22):2398-2401
荧光通用引物差异显示PCR(FLUPD-DD-PCR)是以荧光通用引物和相应10碱基随机引物进行DD-PCR扩增,在荧光自动测序仪上进行电泳。通过对电泳图谱的分析进行特异条带的确定,使准确度和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尤其对于表达量上有差异的cDNA片段,这一方法比传统的DD-PCR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2.
李雷  刘松梅  胡鸢雷  林忠平 《科学通报》2000,45(12):1313-1317
通过PCR技术扩增玉米10ku醇溶蛋白基因编码序列和马铃薯Patatin classⅠ启动子。构建了Patatin classⅠ启动子驱动此醇溶蛋白基因的表达载体,经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马铃薯。PCR和NPTⅡ活性分析证明,10ku醇溶蛋白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中。RT-PCR分析表明,10ku醇溶蛋白基因在转基因马铃薯块茎中得到表达。气生块茎和大田块茎的氨基酸分析发现,转基因马铃薯块茎中含硫  相似文献   

3.
黑麦A,B染色体着丝粒区同源性的荧光原位杂交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显微切割了4条黑素B染色体着丝粒区片段,用连接接头扩增方法(linker adapter PCR,LA-PCR)扩增,得到100 ̄2000bp的扩增产物,用DIG-11-dUTP标记PCR产物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结果表明,此PCR产物来源于黑麦B染色体着丝粒区且和A染色体着丝粒区有较高的同源性,为探讨B染色体起源于A染色体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4.
将小鼠Cacng2基因的编码区与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性分析,得到一个与小鼠Cacng2基因在 435 bp中有 75%同源的 EST(GenBank: W29095).在该 EST中设计引物与 cDNA文库载体臂上引物行巢式 PCR和 RACE反应,在人脑前叶皮质 cDNA文库和人脑 Ready cDNA中获得 cDNA序列 1545 bp,其中包含一个 948 bp的可读框,编码 315个氨基酸.该可读框经确证命名为 CACNG3.CACNG3基因与大规模测序中定位于16p12-p13.1的BAC克隆AC004125完全一致,从而将该基因定位于16p12-p13.1,并由此获得它的基因组结构,编码区由4个外显子组成.经RT-PCR分析,CACNG3在成人脑和胎脑有表达.运用PCR-SSCP在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视网膜色素变性伴耳聋和癫痫家系进行突变检测,未检测到突变.  相似文献   

5.
肌肉电针介导VEGF基因治疗大鼠闭塞性血管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电针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治疗实验性外周血管闭塞症大鼠,以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VEGF基因的表达,通过血管造影技术观察VEGF基因导入大鼠体内后的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6.
用低能氩离子束介导将水稻几丁质酶基因导入小麦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吴丽芳  李红  冯慧云  吴李君  余增亮 《科学通报》2000,45(21):2316-2321
用低能氩离子束介导将构建的pCAMBIA1308质粒载体上携带的几丁质酶基因(RCH8)导入3个小麦栽培品种扬麦158,皖9210,皖麦32号的成熟胚细胞,来自成熟胚的初生愈伤组织转Hm浓度为10-20mg/L潮霉素(hygromycin,Hm)的培养的筛选培养,获得的抗性伤组织转入Hm浓度为10-20mg/L的培养基上进行分化培养,3个小麦品种都获得了再生植株,再生苗PCR和PCR-Southe  相似文献   

7.
通过异双功能基3-(2-吡啶联巯基)丙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合成了R-藻红蛋白与C-藻蓝蛋白的共价复合物R-PE-C-PC。  相似文献   

8.
普通小麦7B染色体的显微分离和低拷贝专化DNA序列的克隆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以普通小麦“中国春”7B单体的花粉母细胞为材料,显微分离出7B染色体。经蛋白酶K和DNA拓扑异构酶I处理后进行1 ̄3轮DOP-PCR扩增,产生了150 ̄700bp的连续DNA片段。基因组Southern杂交证实扩增的DNA源自小麦基因组。将大于200bp的第3轮PCR扩增产物(50μL)克隆后,可产生20000个重组克隆。对随机选取的50个克隆分析表明,其中21个克隆产生了大小为240 ̄600bp  相似文献   

9.
线性及超支化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光物理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庆国  林童  白凤莲 《科学通报》2000,45(22):2376-2382
利用Witting反应合成了超支化PPV及线性PPV(包括对位和间位PPV),产物经FTIR,^H-NMR,^13C-NMR,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它们在溶液和薄膜状态下的光物理性质。在二氯甲烷溶液中,超支化PPV和具有间位结构的线性PPV的最大吸收和发射波长的位置基本相同,都在对位PPV吸收和发射的短波方向。说明超支化PPV分子的电子结构与对位PPV明显不同,处在一种特殊  相似文献   

10.
春化相关基因ver203F cDNA 3′末端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差异筛选技术克隆到的春化相关基因cDNA verc203为基础,设计5’端引物,利用RACE克隆策略,通过RT-PCR扩增得到cDNA的3‘末端序列ver203F(1197bp),Northern blot分析表明其全长约2.0kb,且其表达具有春化处理的特异性。检索表明该基因序列(AB012103)与一大麦茉莉酸诱导基因有部分同源性,推测该基因在调控开花过程中可能参与茉莉酸介质的信号传导途径。  相似文献   

11.
实时功能磁共振成像通过技术手段将数据分析所需的时间缩短到可与数据采集时间相比拟的程度,从而能在实验进程中将大脑皮层活动情况即刻反馈给受试者,构成一个闭合的神经反馈回路.近年来随着数据采集技术与图像重建算法的改进以及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提高,实时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日趋成熟并在诸多方面得到应用.凭借实时功能磁共振成像提供的神经反馈,受试者能够自主调节相关脑区的激活水平,与被调节脑区相关的认知过程或行为也会随之变化,这为认知神经科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实时功能磁共振成像还可以用作具备优良空间分辨率和全脑覆盖性的脑机接口,通过对大脑皮层激活模式的分析对脑状态进行判断和分类,从而实现仅依赖大脑活动的交互方式.另外,实时功能磁共振成像在临床上的潜在应用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它为神经系统或精神类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提供了新的途径,患者有望通过神经反馈调控异常的大脑激活状况从而缓解相应症状.本文旨在对实时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概念、关键技术及相关应用进行详细的介绍,并对其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前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耦合Nvidia/AMD两类GPU的格子玻尔兹曼模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图形处理单元(graphic processing unit, GPU)进行通用计算近年来得到关注, Nvidia和AMD公司已推出了各自的开发环境CUDA和ASC. 很多计算在GPU上的速度远高于目前的CPU.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LBM)作为一种网格上的粒子方法, 对流动模拟具有良好的内在并行性, 非常适合利用GPU进行大规模并行计算. 本文提出了一种耦合Nvidia和AMD的两类GPU完成LBM凹槽流模拟的算法, 对于两类GPU, 在LBM的D2Q9模型下分别设计了相应的算法和程序, 之后利用消息传递接口(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 MPI)协议通过多程序多数据流(multi-program multi-data, MPMD)模式使其能够联合计算, 以充分发挥混合GPU集群系统的性能. 通过GPU和CPU程序结果的比较, 证实了GPU计算的正确性和所能带来的显著的加速比, 为建设通用大规模GPU并行计算平台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魏征  马红  葛晓春 《科学通报》2011,56(20):1612-1621
油体钙蛋白不仅参与了油体的形成, 而且可能与植物耐受干旱胁迫有关. 目前对水稻中的油体钙蛋白的功能了解很少. 本文通过对水稻基因组数据库的序列搜索, 确定了水稻油体钙蛋白基因家族的6 个成员. 通过对这些基因的序列、结构和染色体位置分析, 表明水稻油体钙蛋白基因家族的扩增可能与片段复制和串联重复有关. 通过对这些基因与其他物种中的油体钙蛋白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及功能比较分析, 揭示了拟南芥和水稻中功能可能对应的成员. 为了确定与干旱胁迫响应相关的油体钙蛋白基因, 通过荧光定量PCR 检测了水稻油体钙蛋白家族在根、叶、花中的表达, 以及在这些组织中响应干旱胁迫的表达情况, 发现有3个基因成员在不同组织中受干旱胁迫的诱导, 为进一步对它们展开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DNA纳米技术是纳米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发展迅猛.通过理性设计和可控制备可以获得多种基于DNA纳米结构的材料.DNA水凝胶作为宏量DNA材料的重要代表备受关注,展现出很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生物医学应用领域.本文介绍了DNA水凝胶的分子设计原理、合成方法和典型应用,重点综述近年来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现代物理学真空概念的历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会  薜晓舟 《大自然探索》1993,12(3):128-136
  相似文献   

16.
现代排序论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国春  井彩霞 《自然杂志》2015,37(2):115-120
排序是为加工若干个工件而对工件及其所需要的机器按时间进行分配和安排,在完成所有工件加工时使得某个(些)目标为最优。在过去几十年里,排序论的研究进展迅速。简述排序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介绍现代排序论在三个代表性领域的应用:供应链排序、半导体生产中的排序和手术排程,并展望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光是作物生长最首要的环境因子之一。该方案基于TSL2651数字光度传感器,通过I2C总线将光度信息传送给MCU(STC89C52)处理,根据设置的光度阀值控制遮阳网、LED灯的开启和调节LED灯亮度。该系统设计结构简单,效率高,更加环保和节能,十分适用于温室等环境光照调节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锌指核酸酶介导的高效多位点基因打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旨在建立锌指核酸酶介导的多位点基因打靶技术,为获得稳定遗传的转基因动物或基因治疗临床应用解决技术难题.首先利用OPEN平台设计、构建能识别人基因组内rDNA基因间隔序列的锌指蛋白基因序列,与FokⅠ的切割结构域连接、表达后获得锌指核酸酶基因,再构建锌指核酸酶真核表达载体.另外,构建含有2条同源重组引导序列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的多位点基因打靶载体.将锌指核酸酶真核表达载体和多位点基因打靶载体共转染HEK293细胞,内参对照PCR-灰度分析法检测外源基因定点整合效率,结果显示单独转染多位点基因打靶载体的定点整合效率为6.8%;而由于锌指核酸酶在染色质DNA上切割rDNA基因的间隔序列,诱导高效同源重组,锌指核酸酶载体、多位点基因打靶载体共转染的定点整合效率为24.2%,较常规基因打靶定点整合率(10-6~10-5)提高了24000多倍.共转染的HEK293细胞在无任何筛选的条件下持续培养2个月,经过20次传代之后,子代细胞能够持续表达EGFP,提示表达稳定.本研究建立了锌指核酸酶介导的高效多位点基因打靶技术,不仅大大提高了外源基因的定点整合效率,而且兼顾了基因表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动物定点转基因和人类基因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平台,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李颖洁 《自然杂志》2019,41(4):299-305
人的头皮上可以通过电极采集到电信号。这些电信号是非常微弱的,只有几十微伏。1924年德国医生Hans Berger首次在人头皮上记录到这种信号,并将其命名为electroencephalogram(EEG)。如今,脑电图已经成为医院的常规检查之一,更是脑科学研究中独特的研究工具。本文简要介绍了脑电信号的发现、发展以及主要应用,并讨论了脑电信号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可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王旭亮 《科学之友》2008,(12):124-125
文章分析了声乐教学的发声方法和练声曲应用,根据教学原则作出了具体的训练方法,提出了培养良好的歌唱方法是很重要的基础训练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