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经验紧束缚近似(empiricaltight binding)方法模拟了Si(100)表面0.5ML(monolayer)氢化结构.通过对各种可能的0.5ML氢化Si(100)表面模型的能量的计算,得到了能量结构最为稳定的表面拓扑构造,并确定了其键长、键角、不对称性等参数,还证实了实验上在Si(100)-p(2×2)基底上亦可形成c(4×4)-H稳定结构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一维紧束缚近似下,利用格林函数方法和复能积分技术,研究了O在Pt/Si上的化学吸附对Pt/Si界面能的影响。分别以有限d轨道链模型和半无限的sp杂化轨道链模型来描述金属Pt和衬底Si,计算了O在吸附前后Pt/Si界面能随界面耦合强度γ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O的吸附导致Pt/Si界面能降低。  相似文献   

3.
硅基低维结构的电子态和光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Canham的文章发表以后,引起了世界范围的研究热潮,目的是实现硅基的集成光电子技术.其中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多孔硅的发光机制.根据各自的实验结果提出了不同的模型:量子限制、表面态复合、硅氧烷及其衍生物、以及声子辅助跃迁等.同时开始了理论计算,方法包括:紧束缚、经验赝势、和基于局域密度泛函的第一原理方法等.大部分理论计算研究的是量子限制对多孔硅和纳米硅晶发光的效应.计算得到的辐射寿命比直接能隙GaAs中激子的长得多,说明量子限制不能完全解释多孔硅的高发光效率.提出了一个经验赝势的同质结模型来计算多孔硅和纳米硅晶的电子结构.多孔硅的波函数用一组体Si波函数展开,它们的波矢满足周期性边界条件.利用简并微扰论计算了S量子线、量子孔、量子阱层和棱柱晶粒的电子态和光跃迁几率(寿命).用紧束缚集团模型研究了表面键饱和对Si纳米晶体发光的效应.取表面Si原子的悬键与吸附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量Vs为不同的值,代表不同的吸附原子.发现当Vs的绝对值变小时,能隙减小,同时跃迁几率增加约2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4.
压力效应或在基底上的单层铁基超导体中配体环境的改变可以导致Fe—As(Se,Te)键的变化,从而影响铁平面上的电子态.根据1个铁基超导体中的二轨道四带紧束缚模型,研究了与Fe—As(Se,Te)键相联系的动能参数对费米面的影响.通过调节动能参数,获得了围绕Γ点的空穴型α和β费米面和围绕M点的电子型γ和δ费米面的变化趋势.动能参数t1、t2和t3可以改变空穴型费米面和电子型费米面的形状和大小,动能参数t4决定了2个空穴型费米面之间和2个电子型费米面之间的距离.通过比较存在压力情况下或单层铁基超导体的实验所得的费米面和我们的结果,便能确定相应系统的紧束缚模型.  相似文献   

5.
 根据紧束缚理论和Si(7 7 17)-2×1表面的原子结构模型,运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蒸发沉积在Si(7 7 17)-2×1表面的Ag原子经2次退火自组装成纳米线的实验过程.模拟结果表明,退火温度及作为模板的硅表面排状结构对银纳米线的自组装有较大影响;在退火过程中,Ag原子沿Si(7 7 17)-2×1表面原子沟槽扩散,并吸附在该表面的四聚体链上形成一维纳米线,这与实验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6.
用紧束缚下的Muffin-tin轨道线性组合方法研究了0.5个单层Ag原子在Si(001)-(2×1)表面的化学吸附.计算了Ag原子在不同位置时吸附体系的能量.结果表明,Ag原子在cave位时吸附最稳定,在Ag/Si(001)界面不存在Ag-Si混合层,Ag/Si(001)界面为突变界面.同时对电子转移情况和层投影态密...  相似文献   

7.
利用紧束缚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了Si6团簇与Si(111)表面碰撞的微观过程,结果表明,Si6团簇在表面再构并吸附的能量阈值为10cV,损伤域能为60eV。通过对碰撞结果的讨论得到了改变轰击能量可以控制外延生长的结构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用经验电子理论计算了L12结构Al66Fe9Ti25合金的键结构、键能和主要解理面的解理能.结果表明,解理能低是室温脆性解理的主要原因之一.提出了韧化L12型Al3Ti金属间化合物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9.
Si60团簇与Si(111)面碰撞的紧束缚分子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普适的紧束缚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在不同入射条件下Si60团簇与Si(111)面的碰撞机理,结果表明Si60分子是“非弹性分子”,入射角度对碰撞结果有重要影响,Si60分子易和Si(111)面发生化学反应,其保持结构特性吸附于Si(111)表面的能量域值在50~80eV之间.  相似文献   

10.
利用紧束缚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了Si10团簇与Si(111)表面碰撞的微观过程.研究了入射动能在10—60eV之间的碰撞过程,给出了不同时刻体系的原子位置的微观状态图.结果表明:Si10与Si(111)面碰撞时,吸附在晶体表面的能量域值为20eV,替位域能为30eV,损伤域能为40eV;入射能量大于50eV时,晶体表面严重损伤并且在60eV时,发现在外延层有Si7团簇生成;Si10团簇保持其结构特性吸附在Si(111)表面,需要的最佳能量在10~20ev之间,进而通过对碰撞结果的讨论得到了改变轰击能量可以控制外延生长的结构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研究发现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opolyhedrovirus,SpltNPV)不能成功感染同属甜菜夜蛾(S. exigua,Se)昆虫,为深入研究SpltNPV在离体Se301细胞中的感染进程以及病毒感染失败的原因,对感染后Se301细胞进行DNA复制、病毒基因转录以及病毒蛋白表达等检测。结果显示被感染的Se301细胞中病毒完成了DNA的复制和病毒早、晚期基因转录,但检测不到极晚期基因多角体基因(polyhedrin)的表达,病毒的蛋白表达受阻从而影响了病毒完成复制周期。 研究发现病毒蛋白表达受阻是SpltNPV在Se301细胞中无法形成子代病毒,完成整个病毒复制的主要原因,这为深入研究其感染失败机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含六员螯环FeSCNNP的双核铁羧基簇合物的合成和谱学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Fe3(CO)12与两个前配体五叫杂环SP(C6H4OR)(S)N(C6H5)NC(Me)反应,得到两个新的含μ--SCNNP双桥基的双核铁羰基簇合物Fe2(CO)6[ μ-SC(Me)NN(C6H5)P(C6H4OMe)](1)和Fe2(CO)6[μ-SC(Me)NN(C6H5)P(C6H4OEt](Ⅱ),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IR,1HNMR和MS的表征,这类簇合物中含有硫,磷链SCNNP双齿配体,它们与两个金属原子形成两个六员螯环,增强了簇合物骨架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Reaction of (ArO)2Sm(THF)4 (ArO=2,6-ditert-butyl-4-methylphenolate) with Et2AICI in THF gives SmCI2 (1) and (ArO)AIEt2(THF) (2) via ligand exchange.Complex 1 reacts with cyclooctatetraene (C8H8) to give [(C8H8)SmCI(THF)2]2 (3). Crystal structural determinations show that complex 2 has a monomeric structure, the aluminum atom is coordinated by two carbon atoms and two oxygen atoms, to form a distorted tetrahedron. Complex 3 has a dimeric structure, the samarium atom is coordinated by a cyclooctatetraenyl ring, two chorine atoms and two oxygen atoms, the coordination number of the central metal is 9.  相似文献   

14.
C.Berp,E.J.Ockayne和S.T.Hedetniemi猜想每个非空点可迁图包含两个不相交的极大独立点集.本文证明了下面的结果: 1.设L在V(G)上可迁且为交换群,则G有两个不相交的极大独立点集。 2.设L在V(G)上可迁且为幂零群,则G有两个不相交的极大独立点集。 3.p~k阶(p为素数)非空点可迁图包含两个不相交的极大独立点集。  相似文献   

15.
主要讨论平移视点单应矩阵的特征理论,并应用于:(1)平面规范法向量平移向量的内积计算;(2)标准单应矩阵的确定;(3)从未标定图像判定空间平面是否平行;(4)摄像机自标定;(5)从标定图像,计算空间平面间的夹角。本文的结果在机器人视觉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两个状态机积的变换半群和它们变换半群的积之间的覆盖关系、两个状态机的积之间的覆盖关系、两个变换半群的积之间的覆盖关系、两个状态机的积与覆盖它们的状态机的积之间的覆盖关系、两个变换半群的积与覆盖它们的变换半群的积之间的覆盖关系。  相似文献   

17.
基于腔量子动力学(QED)系统,从N个原子和M个原子的W态中各取1个原子同时送入真空腔场,利用原子与腔场相互作用实现2个W态融合.当原子与腔场发生共振作用后,探测腔场.结果表明:若有1个光子,则初始的2个W态以一定概率融合为(N+M)个原子W态;若腔场中没有光子,则探测飞出2个原子,若2个原子中有1个原子处于激发态,则初始的2个W态以一定概率融合为(N+M-2)个原子W态;若2个原子均处于基态,则余下的(N-1)个原子W态和(M-1)个原子W态仍可按此方案循环融合.  相似文献   

18.
标题化合物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他们分别是Ag(1)原子连接的两个 1,2 -乙二胺 (en)中的氮原子和Ag(2 )原子连接的两个对硝基苯甲酸 (Hnbc)中的氧原子 ,两部分之间是通过Ag…Ag原子间的弱相互作用相连的 .该配合物为三斜晶系 ,a =6 .346 (3) ,b =7.0 2 2 (3) ,c =2 3.0 4 4 (11) ,V =94 0 .5 (8) 3 ,单位晶胞中的分子个数Z =2 .标题化合物结构目前尚未见报导 ,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结构与本文报道的一致 .  相似文献   

19.
将弱Hopf代数的一个特例弱量子群wslq2分解为%(sl2)和二元多项式代数的直和,从而将wsl12的表示归结为%(sl2)和二元多项式代数的表示。还研究了wslq2的限制表示,证明了wslq2(m,n)同构于Uq(m,n)和一个带关系的二元多项式代数的直和,从而将wslq2的限制表示归结为%(sl2)和一个带关系的二元多项式代数的表示。  相似文献   

20.
低温对两种油茶的生理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油茶和湖南油茶为试验材料,研究在温度梯度下,两种油茶幼苗叶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油茶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等抗氧化物酶的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1)温度使两种油茶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有所下降,但影响不明显.(2)低温处理后,广西油茶过氧化氢酶活性在20℃时最高,湖南油茶过氧化氢酶活性在15℃时最高;两种油茶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在20℃时最高;广西油茶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在15℃时最高,湖南油茶过氧化物酶活性在10℃时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