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在近日召开的全国科技系统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宣讲会上表示,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主题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调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发展农业科技要以创新为导向。  相似文献   

2.
近日,由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和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联合主办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培训班在杭州开班,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翟立新,科技部农村中心主任贾敬敦出席开班仪式。省科技厅副厅长邱飞章主持开班仪式。来自全国30个省、市、建设兵团的数百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涉农企业负责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相似文献   

3.
王澎 《科技咨询导报》2014,(22):204-205
该文以江苏省为例,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协同创新的几种模式,提出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加强协调创新,推动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产学研协同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提升创新能力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虽然已经取得了推动技术输出增长、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发展良好以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等成绩,但创新主体的目标定位有所差异,缺乏产学研协同创新所需要的高精尖综合型人才,而且中小企业很难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因此,政府应该充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积极推动教育制度改革,重视创新主体的目标与动机差异,变革传统人才引进方式,同时要提供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所需的适宜环境,因地制宜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单靠一个国家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创新作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在社会各个层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全球日益一体化的21世纪,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协同创新浪潮正在兴起。从当前全球科技协同创新现状出发,基于模糊神经网络,分析全球范围内全球协同的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并论述了科技创新全球协同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6.
王良 《创新科技》2016,(7):12-14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是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河南实现制造业强省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河南作为新型经济产业的后发地区,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机制建设中还存在着种种不足,本文拟从河南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现状分析入手,找到制约河南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结合的问题,从而为加快建设和打造创新型河南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美国国防创新小组(DIU)的设立背景、演变过程和主要举措,探讨了中国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企业合作、规划制定、二次创新、关注领域等方面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严伯刚  易均  刘峰 《江西科学》2014,(3):416-420
在介绍了科技协同创新的内涵的基础上,列举了科技协同创新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协同创新推进成果转化的案例,阐述了在科技协同创新过程中加强政府职能的应用、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信任机制、促进各协同体的全面合作以提升科技协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以河北省为例,模拟了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协同创新演化动态过程,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协同发展系统,为客观评价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理论支撑。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研究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中纳入协同创新因素;二是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系统,制定出协同创新机制。在协同创新视角下,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增强省外政治需求协同、资源配置协同、国际竞争协同和持续发展协同;增强省内政治需求协同、社会需求系统、共性需求协同和个性需求协同;加强沟通交流互帮、政策空间互惠、举措立体互动和绩效多元互检。  相似文献   

10.
《科学管理研究》2015,(4):50-53
基于技术与制度协同创新视角,在新熊彼特理论框架下,剖析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资本和人才等技术创新要素以及企业、金融和公共部门等制度创新主体,根据技术创新要素与制度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与制度协同创新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生命周期,阐释技术与制度协同创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机理。  相似文献   

11.
以河北省为例,模拟了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协同创新演化动态过程,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协同发展系统,为客观评价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理论支撑。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研究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中纳入协同创新因素;二是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系统,制定出协同创新机制。在协同创新视角下,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增强省外政治需求协同、资源配置协同、国际竞争协同和持续发展协同;增强省内政治需求协同、社会需求系统、共性需求协同和个性需求协同;加强沟通交流互帮、政策空间互惠、举措立体互动和绩效多元互检。  相似文献   

12.
协同创新是现阶段产业、区域提高创新效率、增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对中三角高技术产业而言,科技资源投入有限、创新效率不高,协同创新尤其显得重要。而目前该区域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的协同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科技资源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协调机制和共享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合作框架,以促进该区域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协同创新: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资源分散成为抑制国家自主创新的主要因素,由此引发科技创新实体间的相互封闭,协同创新成为解决科技创新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手段。高校已具有参与协同创新的重要基础,协同创新成为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高校参与协同创新需要在学科间协同创新、校企间协同创新、协同创新联盟以及教育与科研活动协同创新等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科技服务协同供给体系的结构和特点,明确了该体系在协同创新中的主体定位、市场定位、目标定位和功能定位,强调了科技服务在协同创新中的地位,为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科学管理研究》2016,(5):89-93
基于生态系统视角,构建了科技金融创新生态系统的规划框架,以创新主体的边际贡献、创新收益等因素解释了系统的协同创新机制。从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优化市场与制度环境等方面提出促进科技金融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有利于整合创新资源,加快科技创新进程,但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难以协同的问题。而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效果关键在于创新知识在组织内部和之间转移绩效,所以应从社会资本结构维度、关系维度、认知维度、界面协调四个方面探索研究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为走出协同困境提供方向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声音     
《华东科技》2007,(12):9-9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紧紧抓住和用好科技进入重要跃升期的战略机遇,在实践中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道路。要科学分析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认真把握科技工作的重大方向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各项任务和部署,加快实施《规划纲要》确立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战略主线,以改革为动力,统筹近期和长远的安排,统筹项目、人才、基地的安排;统筹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统筹全社会的科技资源,选择若干关键重点领域,力争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是破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京津冀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创新基础扎实、科研实力雄厚,要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围绕科技创新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主题,多位专家学者从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建设城市创新高地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培育先进产业集群、建设数字智能时代的城市创新高地等观点。  相似文献   

19.
声音     
《华东科技》2007,(9):9-9
希望东创中心能够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围绕东北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培养优秀科研人才,加强自主创新,实现重点跨越,努力办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一流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为东北乃至全国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贡献。——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祝贺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落成的祝信中提到  相似文献   

20.
在国内外科技协同创新研究的基础上,从要素构成、主体功能定位、关系分析3个方面构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动力要素体系,并分析协同一体化、服务型推广、契约型合作、系统性中介4种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运行模式,提出拓宽科技交流渠道、完善政策制度保障、促进技术推广及应用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