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对Hg系高Tc超导体(Mg0.8Mo0.2)Sr2(Y1-xCaxCu2O6+δ)的晶格振动进行了化分析,给出了该晶体在Γ点晶格振动的对称性分类。利用红外光声光谱结合喇曼散射研究了该系列样品的声子振动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在喇曼光谱中主要出现145,320,440,57,592cm^-1几个特征振动峰。在中红外吸收光谱(光声光谱)中出现645cm^-1特征振动峰,而145,320,440,578,6  相似文献   

2.
本文测定了两种不同组分BNN晶体(Ba_(2+x)Na_(1-2x)Nb_5O_(15),x为0.065及0.075)的喇曼光谱并对此晶体的晶格扳动进行了群论分析。实验及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1)在高频区内,若干谱峰的相对强度不随x值而改变,它们是NbO_3~(-1)八面体的内振动模;在低频区内,若干频峰的相对强度随Ba~(+2)组分的增加而增加.(2)对应于34~(-1)cm的特征模只能出现在B_1(T_o)模中,而不能在B_2(T_o)模中出现,它来源于某些特殊面上Ba~(+2)的振动。  相似文献   

3.
本文测定了不同掺杂(Cd)浓度的Sr_(0.61) Ba_(0.39) Nb_2O_6单晶在不同几何配置、不同温度下的偏振喇曼光谱.实验证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掺杂浓度的增加,总的趋势是光谱加宽,谱峰红移,峰强度减小,但基本峰形不变.说明铌酸锶钡单晶的喇曼散射中NbO_6氧八面体内模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水溶液法生长的Li_2NH_4(IO_3)_3单晶体在室温下的喇曼光谱,在728cm~(-1)处喇曼散射效率很高,说明此种材料有可能用来制作喇曼频移器。3123cm~(-1)处的谱线对应于NH~(+4)基团的伸缩振动。  相似文献   

5.
室温下采用背散射几何配置,在近共振条件下测量GaAs1-xNx混晶的喇曼散射谱.由于N原子的引入,导致类GaAs的LO1、TO1声子和类GaN的LO2声子线宽变大,禁戒的TO1声子变为喇曼活性;随着N组分的增加,TO1声子强度增大、LO1声子有红移的趋势、LO2声子有蓝移的趋势,根据它们随N组分x移动的速度推断出样品不存在应变效应.另外还讨论了布里渊区边界声子LA(L)与LO(L)、二级喇曼散射谱声子LO2、LO1 LA1(L)以及2LO1随N组分x增大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对金属有机络合物Zn(NH_2CSNHNH_2)Cl_2(简称TSCZC)的晶格振动进行了群论对称性分类,在各种不同的几何配置下获得其偏振喇曼散射;对其中主要峰的归属进行了分析认定;与Ca(NH_2CSNHNH_2)Cl_2单晶的喇曼谱进行了对照,分析了二者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Ga_1~xAlxAs晶体的LO、2LO和LO_1+LO_2声子的共振喇曼散射。为了选择带隙对固定激光线调谐的可能性,借助于禁带宽度随Ga_(1-x)AlxAs的组分x而变化以及半导体能带的温度效应来完成本测试工作。用Frohlich耦合机理解释了选择定则禁止的LO声子散射。2LO(Г)和LO_1+LO_2双声子共振喇曼散射都解释为Frohlich相互作用引起的重迭电子一单声子散射过程。测量结果得出室温时Gao.3Alo,7As的直接带隙E_0为2.43eV。  相似文献   

8.
Ni~(2+)含量对纳米晶Ni_xZn_(1-x)Fe_2O_4电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酰胺为聚合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网络剂,通过高分子凝胶法制备了尖晶石型Ni_xZn_(1-x)Fe_zO_4(x=0,0.2,0.5,0.8和1)纳米晶.采用FT-IR,XRD,TEM和波导法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晶Ni_xZn_(1-x)Fe_2O_4红外吸收峰的晶格常数和电磁性能强烈地依赖于Ni~(2+)含量,随着Ni~(2+)含量增加,红外光谱显示金属一氧离子(M-O)化学键的特征吸收峰出现了蓝移,该峰蓝移60 cm~(-1).通过TEM照片可知Ni_xZn_(1-x)Fe_2O_4的平均粒径随x的变化较小,x分别为0,0.5和1时,粒子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2,1...  相似文献   

9.
钨酸铕钠晶体晶格振动的群论分析和喇曼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新型激光晶体钨酸铕钠[Na_5Eu(WO_4)_4]的晶格振动进行了群论分析.给出了该晶体在(?)点晶体格振动的对称性分类.它们是:18Ag+20Bg+20Eg+20Au+18Bu+20Eu.其中喇曼和红外都是非活性的模为18Bu.声学模为Au+Eu,喇曼活性模为18Ag+20Bg+20Eg,红外活性模为19Au+19Eu.首次测量了该晶体不同几何配置的喇曼光谱,利用群论分析结果对谱图进行了识别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YBa_2Cu_3O_7-δ超导样品及经“淬火”处理后样品的喇曼光谱进行了分析,得到超导相Cu—O键的剌曼活性模为335,440和492cm~(-1),它们分别对应于Cu(2)-O(2)键在a方向上、Cu(2)—O(3)键在b方向上的反对称拉伸振动及Cu(l) O(l)键在c方向上对称拉伸振动。  相似文献   

11.
采用群论的方法分析了BaWO4晶体的对称性分类,得到36个简正模,与BaWO4晶体的运动自由度相等,其中有18支喇曼活性光学膜. 实验中, 采用X(ZZ),X(YY),Z(XY)和X(YZ)配置获得了Ag, Ag+Bg, Bg, Eg振动模,共观测到10支喇曼峰,并对观测到的各个配置的喇曼峰进行了指认,其中X(ZZ)配置的921?cm-1(υ1)处的喇曼峰强度最强,频移最大,线宽较窄,容易获得较高的喇曼增益,是喇曼激光器设计中的首选谱线,为喇曼激光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Bi1-xCaxFeO3前驱体溶液,利用旋涂的方法在ITO导电玻璃上制备Bi1-xCaxFeO3薄膜样品.用X-射线衍射仪、分光光度计分别对薄膜样品的晶体结构、透射光谱进行测量并利用透射光谱计算出材料的能带带隙.结果表明:所有Bi1-xCaxFeO3样品的主衍射峰与BiFeO3相吻合,具有较好的结晶度和良好的晶体结构,随着Ca2+掺杂量的增加,使BiFeO3样品的主衍射峰(104)与(110)逐渐成为单相峰(110),当Ca2+掺杂量大于0.05时,样品由斜六面体转变为正方晶系.所有样品在430nm~600nm区间形成陡峭的线性吸收边,随着Ca2+掺杂量的增加,吸收峰会发生红移.Ca2+掺杂能提高BiFeO3薄膜在可见光的吸收率.Ca2+掺杂导致BiFeO3薄膜带隙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样品中的缺陷的数量、表面粗糙度及晶格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钙钛矿锰氧化物La0.9Sb0.1Mn1-xTixO3(x=0,0.05,0.10,0.15,0.20)的多晶样品.X射线衍射(XRD)表明,样品仍为正交钙钛矿结构.扫描电镜(SEM)观测结果表明,随着掺杂量的增加,晶胞体积增大,间隙增大,但仍为规则的立方晶格结构.所有样品在598-606cm-1范围内出现了红外吸收光谱.且随着掺杂量的增加,光谱向高频移动.样品的磁电阻(MR)表明对材料进行B位微量掺杂,对提高其磁性质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MOD方法制备了钛酸铋(Bi4Ti3O12(BTO))纳米晶.采用空间群结合晶格动力学分析了BTO晶体中的晶格振动模,理论预测了最多可能产生24个喇曼散射峰和28个红外吸收峰.喇曼散射和红外吸收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相比,峰数有大量减少.将此归因于谱带的叠合,某些谱线强度太弱,以及BTO晶体阴离子基团中TiO6八面体的存在等原因.对主要的喇曼峰和红外吸收峰采用TiO6八面体的内振动模进行指认,发现八面体的畸变程度很大,导致某些谱线产生了频移和劈裂.  相似文献   

15.
利用黄昆方程从理论上分析了在球形激光 Nd3 :YAG晶体腔中构成的声子场模谱结构相对体材料在性质和数量上的变化 ,并利用 RENISHAW 2 0 0 0型共焦显微喇曼光谱仪实测了 Nd3 :YAG晶体球的喇曼光谱 ,发现喇曼位移在 5 0~ 15 0 cm- 1 的范围内 ,明显存在声子场腔效应现象 .根据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论证了腔量子声学效应存在的可能性 .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固相反应技术合成了Cu掺杂的Ba2YRu1-xCuxO6(x=0,0.1,0.15)体系.多晶X射线衍射表明3种样品均具有双倍周期的钙钛矿结构,属于立方晶系;计算得出Ba2YRuO6的晶格常数a为0.834 nm,而Cu的掺杂对晶格常数影响很小.基于双倍周期晶胞的多晶衍射理论计算表明,Y离子和Ru离子分别有序占据原子等效位置,且发现(111)衍射峰为有序分布时的特征峰.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技术测量了样品的室温磁化曲线,表明样品在室温下呈现典型的顺磁行为.  相似文献   

17.
Co掺杂ZnO纳米粉体的结构和光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Co2+的ZnO纳米粉体,并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等对其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o以二价离子Co2+的形式掺杂进入ZnO晶格,且所得Co掺杂ZnO纳米粉体仍为六角纤锌矿型结构;纳米粉体的光学带隙随掺杂量的增加逐渐变窄,并且在紫外吸收谱上出现了3个明显的特征吸收峰;由室温光致发光光谱可知,随着Co2+掺杂浓度的增加,ZnO的荧光强度逐渐变弱.  相似文献   

18.
Sr1-xL a2x/3B i4T i4O15(SLBT-x,x=0.00~0.75)陶瓷居里温度(tC)随掺杂量的增加而降低,显示掺杂导致晶格畸变减小,这是由于L a3 取代Sr2 位而产生的A位空位弱化了相邻T iO6八面体的耦合作用所致.样品介电峰峰高随掺杂量增加而降低,峰形宽化,表现出弥散相变的特征,这是由于L a3 和Sr2 离子半径的差异以及高掺杂量下L a3 离子部分进入铋氧层所致.样品的剩余极化(2Pr)在掺杂量为0.3时增加到23.1×10-2C.m-2,同时矫顽场降低到79.6×105V.m-1,高价掺杂所形成的偶极子缺陷使得样品铁电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室温条件下测定了Ba(Y1-xCex)2Si3O10(x=0.05,0.07,0.09)的漫反射吸收光谱、光声振幅谱和光声相位谱.由于高浓度掺杂使得Ce3+与Ce3+之间发生有效能量传递,从而导致Ba(Y1-xCex)2Si3O10(x=0.05,0.07,0.09)的漫反射吸收光谱强度依次降低,光声光谱强度依次增大.利用光声振幅谱结合相位谱的方法研究发光效率随掺杂浓度的变化,发现Ba(Y1-xCex)2Si3O10(x=0.05,0.07,0.09)3种不同掺杂浓度试样的发光效率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20.
水热合成铝掺杂羟基磷灰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铝掺杂羟基磷灰石(Al-HA)的结晶特点,以硝酸钙、硝酸铝和磷酸二氢铵反应所获沉淀为前驱物,以水为介质在不同的Al掺杂量下进行了水热合成实验。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拉曼光谱(Raman)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水热反应能获得Al-HA纳米晶,Al掺杂量的增大会抑制羟基磷灰石(HA)晶粒度长大,当掺量超过10时HA会向非结晶态转化。随着Al掺杂量的提高,HA的拉曼光谱的振动峰431 cm-1、591 cm-1、961 cm-1、1 046 cm-1先逐渐减弱,HA的结晶度下降。最后431 cm-1、591 cm-1、1 046 cm-1处振动峰消失,并在1 111.5 cm-1处出现新的振动峰,说明掺铝量宜在于5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