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产业结构的变动既取决于投入结构的变化,也受到需求因素的影响。采用信息熵指数,利用标准产业结构和中国产业结构的经验数据,分析了产业结构变动的熵特征;基于信息熵的分解方法,通过建立产业结构变动的需求因素影响模型,研究了产业结构变动中最终消费、资本形成、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比例及它们的产业分布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最后,利用中国1990~2005年间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应用分析,给出我国需求因素调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民收入水平与影响因素关系的实证模型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江西省为例,分析了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并从中选出7个因素与农民收入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并定量分析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本研究目的是为政府提高农民收入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表2,参5。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农民收入地域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5、2000、2006年3年截面数据对安徽省农民收入空间格局变化进行县域尺度上的空间自相关分析,并通过空间回归确定驱动农民收入分异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①1995—2006年,安徽省农民收入地域差异不断扩大,空间自相关性逐渐增强,低收入县区和高收入县区均呈现出空间聚集态势,具体表现为低收入县区在安徽西部聚集,而高收入县区在安徽东南部聚集;②农业财政支出、城镇化率、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是驱动安徽农民收入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③第三产业比例对农民收入分异影响不显著,可能与该省工业化程度有关。图2,表2,参10。  相似文献   

4.
农业结构变动及其对农民收入影响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产业结构转换系数(即产业增长速度差异)和产业结构转换方向系数,定量分析了1978年以来农业产业结构转换的速度和趋势;并利用对数线性函数模型,定量分析了农业内部结构变动以及主要农产品产出结构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分析了我国人均收入增长迟缓的原因,总结了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图1,表1,参6。  相似文献   

5.
中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分解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能源紧缺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十一五规划将降低能耗列为目标之一。如何认识能源强度的变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基于Laspeyres指数及其分解模型分析我国能源强度的变动趋势和变动因素,结果表明1980~2007年中国能源消耗强度下降主要是各产业能源使用效率提高的结果,其中工业能源强度下降是总体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VAR模型验证了影响技术进步的因素与能源使用效率提高之间的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近50年粮食产量及作物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分析吉林省近50年的粮食产量变化趋势及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可以看出吉林省近50年来粮食总产量呈"波动式"迅速增加;粮食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大豆、玉米、谷子和高粱四大作物"四足鼎立"的结构模式演变为目前以玉米占绝对优势的"玉米型"经济。分析了粮食总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和影响粮食作物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指出吉林省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图3,参10。  相似文献   

7.
将环境污染纳入效率测算框架,运用SBM模型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综合测度了环境约束下2004~2010年中国110个环保部重点监测城市的经济增长效率、变动趋势及规模特征,并对环境生产率按投入产出因素进行了多重分解。研究发现:2004~2010年样本城市环境技术无效率均值0.347,能源过度使用和污染排放过多是环境技术无效率主要来源;2004~2010年样本城市在环境约束下的生产率年均增长3.8%,生产率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而非效率改善,大城市环境生产率统计上要高于中小城市;分析期间内污染治理和产出增长促进了环境生产率的改善,而环境技术效率改善趋缓特别是中小城市产出效率下降拖累了生产率增长。  相似文献   

8.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一直存在线性与非线性分歧,对此,本文利用断点回归、自回归分布滞后和状态空间模型研究了我国1989~2014年农村金融规模、结构以及效率演变对农民收入的影响。Andrews未知断点检验表明,受第三轮农村金融改革冲击影响,农村金融收入效应在2010年呈现断点,农村金融增量改革提高了农村金融效率但存在政策滞后性;ARDL边界检验证明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常系数假设背离了农村金融收入效应动态调整的基准事实;状态空间模型反映出农村金融发展波动较大,不稳定政策阻碍农村金融收入效应的长期机制形成。由此,提出了稳定农村金融政策、重视金融规模扩大、兼顾金融结构调整和金融效率提高、结构性改革是未来方向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山西主要农产品生产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结构调整是当前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以山西省1985—2000年农业统计年鉴资料为基础,采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山西省主要农产品进行生产弹性分析,找出对农民收入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以探讨、分析山西农产品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对策。参4。  相似文献   

10.
谢里  朱国姝  陈钦 《系统工程》2012,(8):113-117
选取1994~2004年36个国家的数据为分析样本,构建了人口集聚及其与消费、投资、贸易、技术等因素的交互项共同影响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人口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都存在一个最优的人口集聚度,只有当人口集聚水平保持在最优人口规模时,才能最大程度上促进地区经济增长;虽然人口集聚会通过与消费、投资、贸易以及技术的协同作用机制影响地区经济增长,但各交互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低于单个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粮食生产灰色关联动态分析和预测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根据1986~2002年福建省的粮食统计资料,运用GM(1,1)模型对未来几年的粮食总产量进行预测,并运用灰色方法对影响粮食生产的诸因素进行关联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未来几年福建省的粮食总产量下降非常明显,8个主要影响因子与粮食总产量呈显著关联,其中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单产和有效灌溉面积是影响福建省粮食总产量的3个最重要的因子,这可为今后福建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表4,参7。  相似文献   

12.
农户借贷的经济影响:基于IVQR模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2003年对中国300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法(IVQR),在考虑异质性影响和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实证估计了农户借贷的经济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借贷从整体上显著促进了农户经营收入的增加,但对不同收入层次的农户的产出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借款对最贫困和最富有的农户的收入作用不明显,但是显著促进了中低收入农户产出的增加,其产出弹性约为0.08.由于目前我国农村金融资源的分配明显偏向富有的农户,这为中低收入农户面临信贷约束提供了证据.使用2SLS与普通分位数回归方法(QR)得到的估计都存在较大的偏差.  相似文献   

13.
由于农业系统的复杂性和灰色性,用灰色系统理论来解决农业系统中的问题是科学的。本文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农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模型,并用此模型对吉林省某村作了实证研究,得到了许多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粮食产量波动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定量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波动方程对粮食产量及气候和粮食生产物质资料投入要素波动性进行分离,对粮食生产投入产出和气候因子进行时间序列波动变化特征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结合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探求粮食产量波动形成的主控因子。结果表明,河北省粮食产出波动具有阶段性变化特征,整体趋势与农业政策制度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物质资料投入因素年际间波动高于气候因素波动;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降水量波动以及政策制度变化是产量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农业结构发展趋势的灰色系统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运用等维灰数递补的方法对2006~2020年山西省农林牧渔总产值、农民纯收入及农业各部门的产值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系统的关联分析方法,对山西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业产值、林业产值、牧业产值、渔业产值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灰色优势分析,并据此提出山西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合理化建议。表3,参4。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empirically estimates the economic impact of farmer credit by IVQR model, which takes both the heterogeneous effect and the endogenous problem into account, using a survey data of 3,000 households from rural China in 2003. Our results show that both formal and informal credit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the farmers' operational income on the whole. However, its impact is heterogeneous on the outcome distribution. The credit does not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the outcome of the poorest and richest farmers, but it benefits the middle and low income farmers, for whom the output elasticity is about 0.08. Since the rural credit allocation leans to rich farmers in China, there exists efficiency loss. The estimators obtained by 2SLS and QR both involve apparent biases.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吉林省是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省份之一,研究其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其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探讨了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并依据吉林省实际情况建立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吉林省9个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分析,利用SPSS软件对吉林省城市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综合可持续发展隶属度除长春、吉林较高外,其余城市均较低;利用聚类结果对吉林省可持续发展分区,吉林省分为3个可持续发展区域。说明吉林省可持续发展程度区域差异明显,各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从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图2,表3,参18。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种植结构演变的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新中国成立后吉林省的种植业历史可以分为4个阶段,即恢复调整阶段、波动发展阶段、"玉米型"结构形成阶段、"玉米型"结构完善阶段;形成"玉米型"种植结构的主要驱动力可以概括为国家政策调控力、科技进步推动力、社会需求拉动力、经济效益驱动力、自然条件支撑力等。今后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方向是形成以优质玉米为主,优质水稻、优质大豆为辅,其它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在小区域内各具特色的种植结构。图1,参9。  相似文献   

19.
生态农业是吉林生态省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根据吉林省农业发展的特点,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支持4个方面创建了生态农业综合评价模型,评价了吉林生态省建设之初(1999~2003年)的生态农业发展状况,为吉林生态省建设中的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表4,参14。  相似文献   

20.
将环境引入生产要素,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从变化趋势、动力、成因,以及不同生产要素的作用差异等方面,对2000-2007年吉林省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环境效率的提高快于资源效率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末端治理模式在我国当前发展阶段有其合理性;②吉林省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而各市州间表现出较大差异;③长春、吉林等区域中部核心城市的经济运行绩效对于吉林省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起着主导作用;④吉林省区域内部和年度之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方式差异较大,在投资拉动战略下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⑤在推动区域发展过程中,应积极提高劳动力素质、组织管理效率等软技术对全要生产率的贡献,同时重视环境成本的高位运行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