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阐述了旅游生态足迹的概念、测算依据和计算方法.结合旅游者的生态消费及结构特征,构建了旅游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和娱乐6个旅游生态足迹计算的子模型.以海口市为研究对象,计算分析了2006 年海口市的旅游生态足迹和本底生态足迹.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海口市的旅游生态足迹为865727.37hm^2,本底生态足迹为4O833301.69hm^2,生态承载力为520544.85hm^2,并由此计算出海口市的人均旅游生态赤字为0.064337hm^2,总人均生态赤字为0.731890hm^2.旅游生态足迹对海口市生态足迹的贡献率是15.19%,旅游生态赤字对海口市总生态赤字的贡献率是8.79%,反映出海口市的旅游业发展给当地带来-定的生态赤字,造成了环境资源消耗、亏缺和可持续发展压力.  相似文献   

2.
荔枝种质多样性及其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荔枝种质形成与表现呈多样性.野生荔枝在中国的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地有较广泛分布,其果实性壮与目前栽培荔枝果实性状接近;野生荔枝自然繁殖种质库、栽培荔枝人工实生繁殖种质库和栽培荔枝人工无性繁殖种质库是栽培荔枝品系选育的主要种质来源.荔枝种质还具有适应湿度、温度等生态适应型,其果实发育也呈现单性结实、焦核结实和正常结实等多种发育类型.荔枝种质的可持续发展需从建立不同生态类型的人工荔枝实生保育区、利用生物技术诱变改造以及利用极端环境驯化筛选等方面来促进.  相似文献   

3.
<正> 陇东高原地区地貌各异,山川沟梁交错。天然条件决定造就了各种小气候,这就给生长和种植中药材形成了有利条件。其气候特征是水热同期、干寒并举、昼夜温差大、光照强,相对无霜期长,这就为生长多种野生中草药提供了有利条件,就生态环境来说,农田生态和林业生态、原川生态和沟渠生态兼而有之。正因为有上述有利条件,因此在陇东高原地区生长着常用中药材300多种。野生中草药的生长为人工种植和引种以及通过人工驯化,将野生  相似文献   

4.
黔北素有贵州“黔北粮仓”之称,是贵州的主要产粮区。现有耕地1025.59万亩,其中田415.8万亩,土606.71万亩。境内辖14个县市区,农业人口占91.3%。犬娄山山脉从西南向东北横贯本市中部,南部地区海拔800~1200米,地面起伏大不。北部地区山高谷深,河谷与山地高差500-1000米。属中弧热带泓润季风气候,年均温13-18℃,无霜期260-280天,年降水1000-1200mm,相对湿度78-85%。主要耕作有一年一熟,一年两熟和部分三熟套种。黔北农田复种指数高,农田杂草的种类、发生危害程度严重,且分布广泛。为了摸清农田杂草的种类以及分撕、危害情况,作好区划,为大面积防治提供科学依据,2003-2004年我市植保站在全国植保总站和贵州省植保站的安排下,选择有代表的县对全市农田草害进行大面积普查,根据发生种类、为害情况进行区划,现将调查结果总结于后。  相似文献   

5.
随着开放政策的深入开展,海南岛的热带经济作物逐步得到发展,经济效益日增。这是好事。然而,对羊山地区经济果树开发问题,还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一个地区来说,如何进行开发,无疑是必须根据该地区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科学技术和市场等具体情况而定。这是众所周知的。那么,对羊山地区应该如何开发呢?本文认为,羊山地区有其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特色,尤其是经济果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开发前景是可观的。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特种盐湖形成于陆-陆碰撞带,高原深部熔融物质,自第三纪形成始至第四纪时期以来,以火山-地热水形式向上地壳表层携出大量B、Li、Cs等成分。昂拉陵地区是青藏高原盐湖特殊组分Li、B、K、Cs、Rb含量最高的区域,郑绵平等首次在该区域发现中新世火山-沉积二元结构,火山后期与热液活动成为青藏高原盐湖特殊组分的主要来源。青藏高原第四纪地热水分布广泛,全区由南往北划分为5条地热带,其中狮泉河-雅鲁藏布地热带(I)、班公湖-怒江地热带(II)、贵德-南祁连地热带(IV),地热水中富含B、Li、Cs、Rb、As,这3条地热带周围分布的盐湖中也富集这些元素。青藏高原特种盐湖中B、Li、Cs、Rb、As等元素含量,湖泊水化学带、地热带的特征系数,Rb/Cs、Ni/Co系数以及同位素值,与一般盐湖、海水中不同,而与该区域地热水中相同;同时,特种盐湖水化学特征与地热带中特征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青藏高原盐湖各补给水源中地热水的Li、B、K、Rb、Cs元素含量最高。综上表明,青藏高原特种盐湖中富集的Li、B、Cs等元素,与火山-地热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在梳理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系统论的观指出影响武陵源自然遗产地的管理绩效评价的因素包括:影响社会绩效的社区居民满意度、游客体验满意度、员工工作满意度因素;影响经济绩效的旅游经济、旅游就业、地区经济增长因素;影响生态绩效的生态效率、生态表现、生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荔枝挂果末期荔枝蒂蛀虫防治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荔枝是华南地区著名的热带水果之一,荔枝蒂蛀虫是危害荔枝的主要害虫,每年都需要投入大量的防治费用。探讨荔枝蒂蛀虫成虫的防治指标和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为荔枝蒂蛀虫的科学防治提供指导。【方法】于海口市三门坡镇一荔枝种植园内,采用整株套罩和人工接虫的方法研究荔枝蒂蛀虫成虫的接虫数量与荔枝蛀果率之间的关系,设置无接虫为空白对照组,分析荔枝蒂蛀虫的防治指标与经济允许损失水平。【结果】不同处理组之间蛀果率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接虫数增加,荔枝蛀果率也随之升高,最高蛀果率为55.75%。荔枝蒂蛀虫接虫数与蛀果率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13.442x-1.484,R2=0.983 5。【结论】荔枝蛀果率与荔枝蒂蛀虫的数量呈正相关关系,防治荔枝蒂蛀虫的平均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为2.27%/株,平均防治指标为0.28对/株。  相似文献   

9.
根据海口市的气象数据,依据《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QX/T 89-2008)对海口市的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稳定度进行评价,进而分析海口适合采用的太阳能应用技术。1980~2009年期间,海口市太阳能总辐射平均值为4858MJ/(m2.a),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70小时。经过评估,海口市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属于三类地区,资源丰富区,稳定程度属于不稳定。  相似文献   

10.
裴刚 《汉中科技》2006,(6):26-27
勉县是农业大县,耕地面积46万亩,常年种植水稻、玉米、油菜、豆类、薯类等农作物面积较大。丰富的粮食作物,和适宜的农田生态环境非常适合农田鼠害发生,每年的鼠害发生面积达到农田面积的35%左右,一般产量损失5%-10%,危害严重的可达20%以上,已成为我县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的重大自然灾害。为此,1989年以来,勉县植保站在全县组织开展统一的灭鼠工作,至2005年,累计开展灭鼠11次,使用0.5%溴敌隆母液4880kg,0.005%溴敌隆毒饵21.5t,配制毒铒48.8万kg,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川江河谷带是我国内陆区水热条件十分优越的一块特殊区域,南亚热带水果荔枝、龙眼在该区有十分悠久的种植历史,本文讨论了川江河谷在型的划分问题,分析了四川荔枝、龙眼对气候、土壤条件的基本要求,并阐述了该地区发展荔枝、龙眼的气候、土地、土壤,品种资源等多方面优势,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川江河谷带是我国内陆区水热条件十分优越的一块特殊区域 ,南亚热带水果荔枝、龙眼在该区有十分悠久的种植历史 .本文讨论了川江河谷带气候类型的划分问题 ,分析了四川荔枝、龙眼对气候、土壤条件的基本要求 ,并阐述了该地区发展荔枝、龙眼的气候、土地、土壤、品种资源等多方面优势 ,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
城市边缘区位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过渡交接地带,是城市扩张的前沿,也是城乡建设中最具活力的地区.准确地识别城市边缘区,有助于从城乡对比的角度来衡量城市化程度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利于推进城市规划学科的进展.以海口市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选用不透水面指数评价土地利用程度,然后运用最大熵阈值法进行图像分割,界定海口市城市边缘区内外边界,并对海口市城市边缘区空间范围进行具体识别.最后通过人口统计和归一化植被指数验证识别结果的准确性,并依据识别结果对海口市2009—2017年城市边缘区扩展状况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口城市边缘区扩展变化主要受到自然因素、交通和人口等因子的影响.将不透水面指数与最大熵阈值分割法相结合可以直接从遥感影像中识别出城市边缘区,这是后续对这一特殊区域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对海口城市边缘区扩张研究,有助于促进海口市的城乡协调发展,其对海口市实现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与环境的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广东科技》2014,(9):82-83
正惠州李艺金钱龟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位于博罗县杨侨镇。公司主要经营范围包括销售、养殖、收购三线闭壳龟(金钱龟)、黄喉拟水龟(石金钱龟)和农业观光、景点开发等。养殖场面积约345亩,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金钱龟养殖场。公司正在发展建设面积为310亩的集金钱龟养殖与休闲观光场所为一体的农业旅游项目,计划将建成万龟园、金龟山、金钱龟野生保护区等全新的立体生态园,满足未来30年的发展需求。此设计吸收了世界上最新的生态建筑理念,建筑造景后如一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海南省热带台地耕地整治数量、质量潜力的基础上, 综合考虑气候、土壤、地貌等条件与区域农业发展方向, 将海南省热带台地土地整治划分为4个区域: 琼东现代农业整治区、琼南农旅一体化整治区、琼西生态调节整治区和琼北高产高效整治区, 并分析各个区域的特点、整治潜力及整治重点方向和关键技术。结合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 确定台地不同区域的生态化整治措施, 包括对田块、道路、沟渠、防护林的生态化设计方法。研究结果可以为因地制宜地进行台地区域耕地整治, 探索热带台地地区生态化整治措施, 提高海南省热带台地地区的土地整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绿肥填闲种植作为旱作农业区一种优良的传统轮作模式,如何在保证产量稳定提高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减施增益功能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学术命题。该文从生态权衡视角出发,分析了该系统中存在的填闲作物与粮食作物水分竞争利用、填闲作物氮供应-氮固持、农田生态系统碳收支,三种关键权衡的生态学形成过程与生物学控制机理,并进一步探讨了基于"减施、稳产、增益"目标的权衡正向调控途径,提出未来研究应集中在明晰填闲作物生物量-作物生产力、填闲作物质量(碳氮比)-系统碳收支-生态环境效益之间的定量关系,揭示填闲种植系统生产力与环境效益在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演变规律,以及开展填闲种植系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评估等领域,为绿肥填闲种植在我国西北旱作农业区的恢复与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新鲜的野生热带灵芝子实体为材料,经过表面消毒后,分别接种到米饭培养基、CA培养基和PDA培养基上.结果表明,在这3种供试培养基上均能获得纯化的菌丝体.米饭培养基上的菌丝体的生长速度最快;其次为PDA培养基;CA培养基的菌丝体生长最慢.对子实体、担孢子和菌丝体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形态学观察,证实所分离和驯化的菌种为热带灵芝[Ganoderma tropicum(Jungh.) Bres.].用木屑作为主要原料制备培养料对热带灵芝进行了驯化栽培,实验结果表明,冬季较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子实体多为鹿角状畸形芝;而在2月份中旬以后较高温度下形成的子实体多为正常的掌状子实体.笔者据此认为,在海口地区,热带灵芝宜在春末至秋末气温较高的季节栽培.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农田共生互利种植型、种养结合型、种养加结合型3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式,阐述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旅游学>和<旅游地理学>理论,对海南省热带体育旅游资源形成的原因、机理和分布进行了调查,为进一步论证热带体育旅游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基于农业文化遗产这种独特资源的开发,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迅速发展,吸引了研究者的关注.该文从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筛选出530篇国内外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研究文献作为原始数据,应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绘制出相应的科学知识图谱.从研究机构、研究作者、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等方面,对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研究进展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研究结论表明:1) 从2006至2021年,国内外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的发文量皆呈现整体向前推进的态势.2) 国外研究机构以高校为主,同一国家内的机构合作紧密;国内研究机构集中于北京、南京所在的科研机构和各大高校,同一地域范围内的机构间合作紧密,以闵庆文、孙业红等为首的核心作者及其引领的团队取得的成果丰硕.3) 在已有研究内容上,国外研究主要聚焦于乡村发展和遗产地农产品上;国内研究则集中于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旅游开发等方面.4) 国外前沿研究以亚太地区为主战地,集中于遗产地产品品牌与旅游联动等方面;国内前沿研究集中在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社区参与、发展与动态保护、开发对策等方面.对比借鉴国外研究,今后应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采用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思路;应进一步拓展研究内容,重点关注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动态保护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等方面的研究;应加强定量研究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展多技术下的研究合作,使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