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HZSM-5分子筛为催化剂,研究了常压下丙烯齐聚生成高辛烷值汽油组分的反应。结果表明:该反应较佳的工艺条件为320℃。重量空速为3~6h~(-1)。随着Na-ZSM-5钠交换度的增加,其比表面及酸中心都增加,从而使反应活性提高。残钠量小于0.01(wt)%时,其活性趋向稳定。氨的程序升温脱附实验表明:HZSM-5催化剂上同时存在着强、弱两类酸性中心,它们对反应均有催化作用。通过吡啶吸附的红外光谱分析,发现B酸中心比L酸中心更容易结焦,而催化剂后期的活性是由L酸提供的。  相似文献   

2.
用溶剂法测定了各种裂化催化剂的酸强度分布,并与其微反活性相对照,发现活性与强酸量有关,随强酸量的增加而增大;用红外光谱法测定了Bronsted酸峰与Lewis酸峰的吸光度(A)的比值,发现活性高的催化剂,其A_B /A_L值也高,说明在催化裂化反应中,Bronsted酸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ZnCl2/膨润土,研究了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ZnCl2/膨润土的最佳制备条件为:选择30%的硫酸酸化,酸化时间5 h,ZnCI2负载量30%,焙烧温度250℃.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铜锰比,不同分解气氛以及催化剂中不同组分的相对活性,并对不同预处理方法所得催化剂的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铜锰催化剂的活性源于氧化铜,氧化锰及锰酸铜之间的紧密结合,其中锰酸铜物相的存在对反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XPS-Auger,XRD及FT-IR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发现铜锰催化剂中Cu 为催化剂活性中心的可能性较大,与锰的化合物相互作用催化该合成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5.
Au-K/C催化剂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制氯乙烯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过量溶液浸渍法制备了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的Au-K/C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BET表征。分析结果表明,Au-K/C催化剂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高度分散。在常压固定床反应器中,通过考察温度、空速和反应物配比对Au-K/C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得到了基于Au-K/C催化剂的乙炔氢氯化反应的优化条件,即:反应温度170℃,乙炔空速120 h-1,原料配比VHCl/VC2H2=1.10。在该条件下,对Au-K/C催化剂连续进行120 h的活性考察,结果显示催化剂活性无明显降低,乙炔转化率大于96.0%,氯乙烯选择性不低于99.5%。  相似文献   

6.
Fe/AC催化剂对苯酚模拟废水的催化湿式氧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Fe/AC(活性炭)系列催化剂;用苯酚的湿式催化氧化作为模型反应,研究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pH=3.0,常压和90℃的反应条件下,Fe(5%)/AC催化剂具有相对较优的对苯酚废水的催化氧化活性,该催化剂对苯酚模拟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约为70%.通过催化剂表征,表明该催化剂活性与其表面性质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利用聚砜代替聚四氟乙烯,用循环伏安法,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在高温裂解石墨(炭棒)电极上制备了Pt/C/聚砜型催化剂层.该催化剂层对甲醇的氧化呈现很好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并系统研究了制备条件以及甲醇酸度、浓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相对其他酸,在硫酸中电沉积所得Pt/C催化剂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催化剂的活性随甲醇溶液酸度的增加而增大;峰电流与甲醇浓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280℃和临氢总压为1.961M Pa的反应条件下,考察了正戊烷在氢型丝光沸石和0.5(重)%钯/氢型丝光沸石上异构化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并以钯啶作探针,用脉冲色谱法和红外光谱法测定了催化剂的酸量及酸位性质。结果表明,氢型丝光沸石上存在着催化正戊烷异构化和裂化反应的两种活性中心,该沸石孔道内部脱铝位附近的强酸中心可能是正戊烷的裂化反应活性位,钯的引进将优先定位于这一强酸中心附近,因而去除了裂化反应源,改善了正戊烷异构化反应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以负载于活性炭上的磷钨酸(PW/C)为催化剂,在100 mL间歇式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研究了甲苯与叔丁醇的烷基化反应.采用X射线衍射(XRD)、氨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和热质量分析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酸性质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并在反应中考察了它们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中低负载量的磷钨酸均匀分散于活性炭表面,负载量(质量分数)超过30%则产生聚积.负载量为30%的磷钨酸由于酸性强、酸量大且均匀分散而呈现较高的活性.对该催化剂,适宜催化剂的活化温度为350℃,反应温度为160℃,反应时间为3 h,初始压力为0.6MPa,原料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5,叔丁醇与甲苯的摩尔比为2:1,此时甲苯转化率达40.89%,对叔丁基甲苯(PTBT)选择性为77.54%.  相似文献   

10.
在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Ga促进的Pt/WO3/ZrO2(Pt/WZ)催化剂上正庚烷异构化,并采用H2程序升温脱附质谱(H2TPDMS)技术研究Pt/WZ上引入Ga对H2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Ga明显提高了Pt/WZ催化剂上正庚烷异构化反应的活性;随反应温度的升高,正庚烷异构化反应转化率增大,反应6h以内,该系列催化剂不失活;体积空速1.0h-1,氢油摩尔比14时,Ga的质量分数1.0%的Pt/GWZ催化剂上,正庚烷转化率和异庚烷选择性达到最佳值,分别为81.5%和93.6%.H2TPDMS结果表明,引入Ga提高了Pt/WZ催化剂对H2的吸附能力,有利于提高该催化剂上正庚烷异构化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磷钼杂多酸银盐为催化剂,对醋酸异戊酯的合成反应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催化剂用量、醇酸摩尔比、反应时间对酯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异戊醇用量为0.25mol的情况下,以环已烷为带水剂,用磷钼杂多酸银盐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 1.5g,醇酸摩尔比为1:1.4,在回流温度下反应2小时后,再用分水装置反应1小时,酯产率达92.8%。  相似文献   

12.
文中以水杨酸、乙酸酐为主要原料,以明矾作为催化剂,用微波法快速合成阿司匹林。系统讨论了反应物料比、催化剂用量、微波反应温度、微波反应时间及微波辐射功率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确定了阿司匹林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通过试验研究,优化出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n(水杨酸)∶n(乙酸酐)=1∶2,催化剂用量为水杨酸质量的7.2,微波反应温度70℃,微波反应时间20 min,微波辐射功率400 W时,纯化后阿司匹林产率达到83.01。既可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又可使学生掌握绿色化学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3.
经过对制备方法的某些改进,合成了一种 SO_4~(2-)/Fe_2O_3型固体超强酸。用它作催化剂,对乙酸乙酯的酯化活性作了初步探讨。考察了焙烧温度对SO_4~(2-)/Fe_2O_3型固体超强酸酸度及活性的影响。研究认为,对于SO_4~(2-)/Fe_2O_3一类深色固体超强酸的强酸总量可以用溶剂法的乙醇酸量来计量;单位强酸部位的酯收率可近似作为此类固体超强酸的相对酸强度,而SO_4~(2-)/Fe_2O_3型固体超强酸的相对酯化活性优于浓硫酸催化剂。  相似文献   

14.
硫酸铁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酸和异戊醇为原料,采用硫酸铁作催化剂来合成乙酸异戊酯.考察了乙酸与异戊醇的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乙酸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铁对合成乙酸异戊酯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1.3(乙酸用量为0.1mol),催化剂用量为0.9 g,回流反应1 h,酯化率可达96.69%.  相似文献   

15.
郑燕升  莫倩  伍巧 《应用科技》2005,32(8):59-61
以活性炭负载磷钼酸为催化剂,由乙酸和环己醇合成乙酸环己酯.优化的反应条件为:在以环己烷为带水剂,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量的2%(质量分数),醇酸比1∶1.1,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90min的条件下,酯化率达88.5%,产品纯度>98%.  相似文献   

16.
乙酰水杨酸合成方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以弱酸硫酸铝钾作催化剂可以方便的合成乙酰水杨酸,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水杨酸与乙酸酐的比例等因素均有影响,最佳反应条件是:催化剂的用量为0.6g,n(水杨酸)n(乙酸酐)=1.0 2.0,恒温70℃,反应时间为30min,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乙酰水杨酸的产率为77.8%。结果还表明,硫酸铝钾作为催化剂产率高于浓硫酸作催化剂的产率,而且产品色泽为白色,且纯度高。  相似文献   

17.
以硝酸锆、PVP和聚乙二醇为原料,通过加入乙二胺及HAC作为表面修饰荆,利用沉淀法合成了纳米二氧化锆催化剂。研究了在不同的煅烧温度、不同光源条件下以及作为载体担载Ag’的纳米二氧化锆催化剂对吸附和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纳米二氧锆催化剂时,加入不同表面修饰剂制备的催化剂,对甲基橙的吸附和光催化降解效果影响很大。加入乙二胺作为表面修饰剂,能明显提高催化剂对甲基橙的吸附和光催化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8.
超重力催化反应精馏技术合成乙酸正丁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以超重力旋转床(RPB)代替反应精馏塔进行催化反应精馏合成乙酸正丁酯的实验研究,以评估超重力技术在反应精馏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和优劣性。在本研究中心自主设计的新型RPB中,首次用固体酸催化剂制成旋转床填料置于RPB内腔,填充密度为336kg/m3,乙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在RPB中同时进行反应和分离过程。实验中主要考察了旋转床的转子转速对催化精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转速为700~800r/min时反应的效果最佳,乙酸转化率达88%以上。同时设计催化精馏对比实验,在基本条件相同情况下,催化精馏实验的乙酸转化率为60%,远低于RPB实验,所得产品纯度相差20%以上。因此,超重力条件有利于提高催化剂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9.
甲醇气相羰基化合成醋酸非铑催化剂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以甲醇气相羰基化合成醋酸非铑(Rh)催化剂作了初步筛选,在压条件下,筛选出活性较高的非Rh催化剂是,Ni-V、Ni-La、Ni-W等,其醋酸得率分别达到48.6%和48.31%。  相似文献   

20.
制备了硅钨杂多酸并用于乙酸正己酯的合成,同时研究了酯化率的各种影响因素。合成乙酸正己酯的最佳条件为:乙酸为0.1mol时,醇酸物质的量比为1.4,催化剂用量为0.3g,带水剂为15mL,反应时间为2h。温度为110-130℃,在此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