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开发了一种基于偏振成像和图像融合的新型水下成像技术。该技术是利用小波的多尺度和多分辨率特性,将一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两幅源图像分别分解后进行加权融合处理,最后利用小波逆变换重构融合后的偏振图像。用图像的均值、标准差、信息熵和方差等参量对融合效果进行了评价。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十分有效,可极大地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2.
基于小波包变换的中波红外偏振图像融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红外偏振图像的突显目标轮廓的能力及增强景物细节信息的特点,提出基于小波包变换法的红外偏振图像灰度级融合方法,对辐射强度图像及偏振信息图像进行有效融合.通过与常用的红外图像融合方法进行客观比较,表明通过小波包变换法得到的融合图像的对比度值、信息熵及互信息值均比较高,该方法有利于场景感知和目标识别.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使用偏振参量图像分析目标背景差异的传统方法未充分考虑光作用物体后产生独特的偏振属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偏振方向特征统计特性的目标背景差异特征分析方法,从一种新的偏振方向信息分析目标背景差异.首先,通过提取偏振角图像中的偏振方向信息构建偏振方向矢量图像,解决了由于噪声较多导致的偏振角图像无法有效直接利用的问题;其次,分别对4种偏振方向强度图像进行正交差分计算,得到偏振正交差分分量图像,并补充偏振方向周围±α偏振角度强度图像信息,得到偏振方向统计图像,通过提取出4种偏振方向的3种偏振特征图像,解决了传统偏振参量图像复杂背景下目标不突出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材质的物体具有不同的偏振方向,而通过提取偏振方向信息获取的偏振方向特征图像能更清晰地辨别复杂背景中的目标.客观评价指标表明,在偏振方向矢量图像中,目标区域的偏振方向朝向所对应的偏振方向特征图像,表达目标的信息更丰富,与其他偏振方向所对应的偏振方向特征图像相比,更能突出目标的特征.因此,通过偏振矢量图像可以快速提取出目标特征突出的偏振特征图像.  相似文献   

4.
设计并搭建基于光纤和偏振图像融合的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实验装置,利用电荷耦合元件(CCD)记录物光波振幅、相位及偏振信息,完成偏振图像融合和数字全息再现.实验结果表明:结合偏振图像融合技术的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能得到更为准确的数字全息图和再现像;基于光纤的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不仅能产生近似球面波,而且使物体到CCD的位置更自由.此外,偏振图像融合的方法和中值滤波器的使用,能有效地提高再现像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几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偏振图像的融合算法,利用多分辨小波变换的系数,采用低频图像的小波系数最大值作为融合后的低频系数,高频图像根据确定的融合规则,调整高频小波系数大小;并对融合图像质量进行了对比评价,得出了这几种融合方法的各自特点.实验结果表明,这几种方法能够在保留图像微小细节方面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小波变换在图像融合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小波变换由于良好的多分辨率分析特性,常被应用到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中.通过深入研究小波基的紧支集和正交性等特性以及小波变换层数对融合结果的影响,结合对融合实验的分析,综合考虑图像背景信息、目标区域和实时性等因素,总结出了根据不同的融合目的来应用小波变换的方法,为实际处理中小波变换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视觉特性的图像融合质量评价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图像融合质量评价标准是图像融合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讨论了现有主、客观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结合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图像融合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无需理想图像,同时充分考虑了人类视觉特性.通过对红外与微光图像在不同融合算法下的质量进行评价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实用的、有效的图像融合质量评价方法,可以为选择图像融合算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包分析的图像融合去噪方法.利用不同特性的小波包基对含噪图像进行分解,对不同层次上的小波包系数进行软阈值处理,然后按照相应的融合规则对图像的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分别进行融合处理以得到一组新的融合后的子图像,最后利用小波包逆变换重构得到融合后的新图像.实验表明,本算法去噪后的图像在峰值信噪比及主观视觉效果两方面均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红外偏振和光强图像融合算法不能同时兼顾提高对比度、突出明亮特征和保持边缘细节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暗原色多特征分离融合的新方法。首先,对源图像进行局部最小值滤波和引导滤波得到暗原色图;然后,经过差值、绝对值取小融合的处理,提出暗原色多特征分离方法,得到包含亮、暗以及边缘细节信息的三部分图像;最后,对三部分图像采用不同规则分别融合,通过重构和亮度调整得到最终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有效地融合源图像的互补信息,不仅能够保留边缘细节信息,同时也能突出明亮特征和图像整体对比度,在实际的目标识别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利用结构信息理论,提出了基于加权结构相似度的图像融合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图像的结构信息和人眼的视觉特性,无需标准参考图像,可以为不同场合下选择不同的算法提供依据.不同融合算法的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托于MATLAB图像处理软件平台,对具有偏光影响的遥感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对图像的滤波、算术运算、区域处理、灰度变换等一系列处理方法的研究与分析,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图像预处理系统,并通过图像实例进行了论证,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对邮件中垃圾图像识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对邮件中的“垃圾”图像进行辨别处理的方法。首先对邮件的编码格式进行分析,以期从传送的邮件数据流中,提取出嵌入其中的图像数据块,从而采用相关的图像辨识方法,对这些图像进行分类,识别是正常传送的有用图像,还是一些带有毒害作用的图像,并重点探索如何采用相应的图像预处理技术,提取该类图像的特征,再根据特征设计较为有效的分类器,使设计出的系统能够快速地处理邮件中嵌入的图像文件。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基于颜色特征的图像检索和基于纹理特征的图像检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图像两种内容特征进行图像检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图像配准是进行图像融合、变化检测等图像处理应用的前处理步骤,其配准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图像处理工作的质量.针对光学图像与SAR图像成像特性差异,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特征的配准算法,通过实验结果证明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图像特征塔集的概念,给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塔集的融合方法.算法主要包含两部分,子图像的融合及对应残差图像的融合.图像的大部分能量和信息包含在子图像中,因此,在图像金字塔的子图像融合过程中,特征塔集的构造由局部能量和局部熵组成.考虑到残差金字塔包含了原始图像的边缘或高频成分,因此采用梯度作为其融合特征.最终的融合结果,可利用金字塔反变换获得.由于将残差金字塔也引入到融合算法的设计过程中,因此融合的精度得到一定的提高,另外,采取简单的金字塔可以有效地控制算法的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了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托于MATLAB图像处理软件平台,对具有偏光影响的遥感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对图像的滤波、算术运算、区域处理、灰度变换等一系列处理方法的研究与分析,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图像预处理系统,并通过图像实例进行了论证,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闫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1):2737-2740
介绍了小波变换的基本理论以及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编码与解码恢复过程。为了研究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编码方法的优越性,通过实验与传统的离散余弦变换编码方法进行了性能的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小波变换具有时间-频率局部化特性和多分辨率特性等优点,其能够更加有效地应用于图像数据压缩,可以达到更高的压缩效率,而且理论上可以获得任意压缩比的压缩图像。  相似文献   

18.
基于边缘增强的红外图像二值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增强的红外图像二值化算法。通过对自适应形态学边缘增强方法的改进,使得二值化结果有效地保留了红外图像的边界特征,是一种有效、实用的图像二值化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图像处理时的边缘检测算法作了分析和研究,介绍了基于模糊增强的图像边缘检测算法,详细研究了单层次模糊增强和多层次模糊增强的算法,并结合实验说明,该智能图像处理方法不仅能够明显的增强图像,而且可以检测到良好的图像边缘.最后,展望了这一新的研究应用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小波分析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单介绍了小波分析的基础理论,举例说明了小波变换在图像处理中的一些典型应用,包括图像压缩、图像去噪、图像增强和图像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