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和创作风格,论述了其塑造人物形象五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2.
沙汀是一位现实主义讽刺大家,他的小说结合中国实际,又深受美国同时期文学巨匠海明威的影响,体现出鲜明的“冰山”式美学风格,形成了独特的讽刺艺术:语言简洁清新,表现出“冰山”式的单纯美;题材开口小,挖掘深,体现出“冰山”式的内涵美;主题含而不露、隐而不晦,具有“冰山”式的含蓄美。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斯古德说过,语言就像一座冰山,语言符号中显而易见的东西仅仅就像露出水面的冰山的十二分之一,其他十二分之十一往往是隐含的,但是代表着共同的潜能。我们必须到水面下的语言冰山的那十二分之十一中去寻找语言科学的一般原理。现在,“特喜剧”之类的说法很流行。这种表达方法,难以断言是合乎规范的新的语言现象,但它在社会上却愈来愈流行开来。究竟应当怎样看待这一现象呢?本文就“程度副词+名词”这一结构的句法、语义及语用三个平面探讨该结构的潜性和显性特质。  相似文献   

4.
试论“程度副词+名词”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名心理学家奥斯古德说过,语言就像一座冰山,语言符号中显而易见的东西仅仅就像露出水面的冰山的十二分之一,其他十二分之十一往往是隐含的,但是代表着共同的潜能。我们必须到水面下的语言冰山的那十二分之十一中去寻找语言科学的一般原理。现在,“特喜剧”之类的说法很流行。这种表达方法,难以断言是合乎规范的新的语言现象,但它在社会上却愈来愈流行开来。究竞应当怎样看待这一现象呢?本就“程度副词 名词”这一结构的句法、语义及语用三个平面探讨该结构的潜性和显性特质。  相似文献   

5.
“现在我们到了神秘的北极。”霍去病的马提醒孩子。孩子听到“北极”这个名字,惊讶得什么似的,瞪圆了眼睛。他看到前方有一个晶莹闪亮的三角顶破了云海,那是冰山的山尖。“天哪!”孩子叫了起来,“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高的山。”这时,霍去病的马说:“我想把太阳踢到那个尖上去。”孩子觉得身子一抖,看见太阳像只足球,被凌空一射,果然从马的腹下一跃到了冰山尖上,不偏不倚,恰像一颗红樱桃缀于一个甜甜的冰淇凌上。是的,太阳也没能将这座有点顽固的冰山融化,孩子从冰山身边擦过时,还感觉得到它“咝咝”的凉气。最妙的是,山顶上原本还有只灰色…  相似文献   

6.
《杀手》是海明威“求真”创作思想和“写活”创作目标的完美结合,也是其“冰山原理”的极致发挥。布局谋篇上,深藏的是作者的“不想说”——故事相关的背景;而表现手法上,隐匿的是作者的“不必说”——小说情节的描述,人物形象的刻画和作品主题的揭示。两种不同的省略因而凸现了“八分之一”显露画面的光鲜亮丽,加强了“八分之七”隐藏蕴涵的含蓄深刻。  相似文献   

7.
曾号称直销业“航空母舰”的企业泰达益生,近日似乎遭遇了冰山。  相似文献   

8.
北极和南极可说是冰山的天然工厂。南极洲的冰山比北冰洋的要大得多。这是些庞大的冰堆成的山岭,有时候它们的面积能够达到几千平方公里! 除了极少数会走近南极洲的船长外,对浩淼的水面上的冰山有兴趣的, 大概只有那些冰川学家了。每一座巨型的南极冰山在“出生”时都会得到一个名字,并且从始至终都会有人从飞机上或是通过太空同步卫星观察它。给人类带来困扰的是北极冰山。它们会沿着北大西洋的航行路线漂移。曾几何时,来往于这一带的船员们只能寄希望于瞭望兵的洞察力。20世纪初,船上开始使用一种名为强音雾笛的测音器。这种测音器的声音可以从高耸的冰山表面反射回来,从而预报危险。但遇到了较窄的冰山,它就失效了。在经历了“泰坦尼克”号客轮的惨剧之后,1914年,成立了国际冰山巡逻队。 13个国家达成了在北大西洋一带合作巡  相似文献   

9.
海明威小说的“冰山”创作手法与“电报式”语言风格相得益彰,开创了现代英语的一种文体。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硬汉”海明威人生历程、代表作对比、写作风格化 ,从而提出“他终于超越惘迷一代”,表露出他那“冰山”的底蕴”。  相似文献   

11.
诗人李贺在短暂的生命旅途中,病痛和政途失意造成心理的阴霾在其诗歌中有多方面的表现。诗风的急剧转变也是畏惧死亡的某种心理折射;生命意义的追寻与构建,在美好的仙境中寄托超脱凡世的追求,体现了李贺自我超越的生命态度。儒家中庸生死观在唐人思想中有表现,唐朝诗人追求精神超越,说明李贺也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品读李贺的诗歌,既能深刻地体悟到李贺本人的生死观,又能进而理解唐人对生死的各种诠释。  相似文献   

12.
匡超人人物性格的形成及转变,一方面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有其自身的因素。对“功名富贵”的追求是匡超人转变的首要内因。当尽孝与科举功名道路发生冲突时,匡超人选择的是利己原则,这是理解匡超人这个人物变质的关键,也是这个典型人物的总特征。过人的精力、智力和外“乖”内“韧”的性格是匡超人变质的又一重要内因。未发迹的他已初露势利之心。匡超人自身的内因和外因交互作用,才形成匡超人这个典型人物,他的变质堕落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而且更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13.
沈从文在接受凌宇访问时说,理解他的作品最主要的是五个题记:《〈边城〉题记》、《〈长河〉题记》、《〈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沈从文小说选集〉题记》、《〈湘西〉题记》。通过这五篇文章,我们可以窥视到作家的其人其思:他并不是一个对社会置身事外的作家,他把自己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对人性的独特感受通过别样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别样的方式使他远离当时的主流文坛,但沈从文的现代性意义也通过他在五个《题记》中的反思与批判以及忧患和悲剧意识获得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我们以前只看到社会关系对人的决定性,片面强调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忽视人的主体创造性.事实上,人与社会关系具有互动性,社会关系的存在制约着人的活动及其才能的发挥;人的实践活动又在不断改变着社会关系的状况.社会关系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合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李居平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30(7):125-128,136
博尔赫斯一生与书籍和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主要源于小时候父母亲和家庭藏书的影响,以及他对书籍的钟情,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对图书馆职业的选择和毕生从事图书馆工作。《通天塔图书馆》梦幻般的描述,集中体现了他的图书馆情结。  相似文献   

16.
盛霞 《皖西学院学报》2005,21(4):154-156
本文主要从音乐风格、歌曲构建特点和情感表现等方面分析了舒曼艺术歌曲的音乐特色。指出其艺术歌曲的主要音乐特色表现为:借助于诗歌的明确语义,充满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歌曲旋律与钢琴伴奏结合完美,音乐形象鲜明;情感丰富,重视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并通过其作品,透视出舒曼热情真挚的性格思想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音乐人生。  相似文献   

17.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以其含蓄简约的“冰山文体”、独特的叙事风格,在他的作品中的树造了一大批硬汉的形象,深受世人好评。但仔细分析他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海明威在他充满男子汉气质的男性视角中又隐约地显现出超越男性本身的女性意识。本文从海明威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入手,分析他的独特的两性视角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以沈从文20世纪40年代的作品《黑魇》为核心,参照同一类型散文作品中的其他几篇,再辅之以同时期的几篇文论,进行文本细读,来理解和叙述沈从文昆明时期的思想重心、感触接点、精神踪迹和文学理解,特别描述出其精神迷失的具体情形,并强调其文学理解的庄严,从而论述沈从文作为一个作家在思想上和文学上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9.
鲍廷玺是《儒林外史》中一位“性格发展”的戏子形象.作者吴敬梓以冷静客观的态度、细致的白描手法,叙写了鲍廷玺随着家庭环境及生活处境的恶化,由“聪明伶俐”的“气质”少年逐渐迷惘、堕落,最终成为“打诨说笑”的“篾片”鲍老爹.  相似文献   

20.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的创作中,主动将诗歌这一文学体式纳入自己的小说作品中,意图将诗歌与小说结合起来,在小说中起到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小说的诗意化等重要作用。《聊斋志异》中的诗歌出现的成因,除了小说自身的需要,与小说作者的身份、才学、交游、所在文学团体、文学观以及诗歌羼入小说的文学传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