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郭守鹏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75-78
通过对大坂山中段北坡影响森林植被分布的环境因子的调查研究、分析、探讨,找出了植被分布的规律,为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的规划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并且,根据植被分布的规律,提出了植被恢复发展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使用GIS手段对九段沙的卫星资料和实地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九段沙的自然植被及人工植被分布状况。绘制了九段沙植被分布图,九段沙上的植被进行了地上、地下部分的生物量测定,确定了生物量高峰期,这对了解该岛湿地生态系统、环境因子以及研究植物群落演替的特征与规律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梵净山药用苔藓植物多样性及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6):39-44
2010年,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保护区进行第二次本底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梵净山的药用植物2 086种(含变种),其中药用苔藓植物17科23属32种。同时对这些药用苔藓植物的生境、药用功效及分布特点进行了归纳整理,并结合梵净山药用苔藓植物的可利用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4.
5.
灌草是山西地区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不同地理位置入手,研究了多种灌草植被的分布状况,对造林地、放牧地的选择,以及水土保持的合理利用、资源灌丛的开发,立地自然环境的生态保护等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疆天山中段植被分布规律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独库(独山子至库车)公路这一纵剖面来研究天山中段这一区域内植被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该区域内有种子植物50科184属371种,其植物区系以种类成分相对贫乏和地理成分复杂为特征,植被类型丰富,植被垂直带谱完整,南北坡植被分布差异显著且各植被带具有各自的植被分布特点,植被分布具有干旱性的特征和明显的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7.
河南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邝生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19(4):91-95,120
河南山地植被分布的垂直带谱是比较简单,但比较明显.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是:植被垂直带谱基带的植被类型是该山地的纬度水平地带的植被类型;优势垂直带是分布幅最宽的基带,但过渡地带的优势垂直带是基带以上的一个带;植被的各垂直带分布高度的上限从南向北逐渐降低;从基带向上,各垂直带植被类型的变更,类似水平地带由低纬带至高纬带的植被类型的变更. 相似文献
8.
武夷山植被资源丰富,植被垂直分布复杂。经过几年来的样方法和中点方角法调查,我们认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垂直分布,应该是五个类型:常绿阔叶林(海拔200—1000 m);针阔混交林(1000—1350 m);针叶林(1350—1750 m);山地矮林(1750—1900 m);山地草甸(1700—2158 m)。落叶树种还不少,但从落叶林和混交林的角度而言,它们仅仅处于星散和斑块状的状态,并未发育成为落叶林类型,也没形成常绿落叶混交林类型。竹类在武夷山,低海拔有,高海拔也有。单优势种毛竹林多在海拔1200m以下,分布很广,发育很好。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鹞落坪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及其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鹞落坪自然保护区地处大别山腹地主峰分水岭的主段,植物种类丰富,计有野生种子植物1298种,572属、141科。植物区系起源古老、特有现象明显。区系成分以温带为主,兼为温带和热带,亚热带的双重性质。植被类型多样,该区自然植被主要有5个植被型。8个植被亚型,24个群系。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含石松类植物,下同)的区系特点,结合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及资料整理的方法,调查了梵净山蕨类植物种类,并分析了梵净山蕨类植物属与种的各种区系成分。主要结果有:1)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28科,87属,324种,7变种和3变型。2)属的区系分析表明本区蕨类植物区系在属一级上带有明显的热带性质,但温带成分对本区区系也有一定影响。3)种的区系分析显示本区蕨类植物区系在种一级上具有温带性质,处于东亚蕨类植物区系的东翼及我国蕨类植物区系的中心区域,热带亚洲成分向北扩散也对本区蕨类植物的区系特征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梵净山的大型真菌365种,分属于124属,41科。其中食用图105种,药用菌87种,毒菌33种,木腐菌131种及菌根菌114种。梵净山的大型真菌分属于下列林型和植被型:阔叶林型、;针阔混交林型;针叶林型;灌丛型和荒地型。营养方式主要分为寄生、腐生和共生3大类群。 相似文献
12.
吊罗山保护区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实地调查和资料记载,海南吊罗山共有哺乳动物8目2l科46种,分别占海南省哺乳动物(水生兽类除外)9目、24科、76种的88.89%、87.50%和60.53%,其中华南麝鼯、犬蝠、小菊头蝠、中华鼠耳蝠、大长翼蝠、灰伏翼、屋顶鼠和社鼠等8种为吊罗山保护区新记录;黑长臂猿和云豹2种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猕猴、黑熊等9种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分别占海南省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水生兽类除外)的66.67%和90.0%;还有14种列入国家“三有”保护动物,17种列入中国动物红皮书,6种列入IUCN红皮书,有4、5、4种分别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Ⅰ、Ⅱ、Ⅲ;海南毛猬、大鼯鼠2种为海南特产种(占海南特产种的66.67%).黑长臂猿(又称海南长臂猿)、小缺齿鼹(又称华南缺齿鼹)、中菊头蝠(海南菊头蝠)等12种为海南特产亚种. 相似文献
13.
2002年8月至2005年7月,通过样线调查、定点监测、样方调查法对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红腹角雉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在植被因素方面,红腹角雉偏向于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活动,乔木郁闭度在70%以上,对灌木盖度没有很大偏好;对于草本层,红腹角雉多选择活动在草本平均高度为11~30?cm之间,盖度
在10%~50%之间的区域。因为是地面活动型鸟类,其活动区域排除乔木郁闭度和灌木盖度因素外,其林相主要为“亮脚林”,即乔木或灌木下100?cm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15.
16.
用植被样方调查法对广东始兴南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具有6种植被型,地带性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优势科为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和杜英科等.植被优势种主要为甜椎、木荷、黧蒴、红椎、酸枣和青栲等.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区域尺度保护区网络规划和设计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自然保护区网络,是对现有保护区体系的空间格局重组和优化,对保护濒危珍稀物种和生态系统,特别是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对不同研究视角下的保护区网络建设,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就其特点和未来发展做出评价和预测. 相似文献
18.
梵净山贵州金丝猴生境食用植物资源与植被组合特征(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 1992年 ,中国贵州和美国动植物学家对梵净山特有的贵州金丝猴进行考察 ,以了解和研究贵州金丝猴的种群生态学特征、生活习性、繁殖状况、食物丰富程度以及栖息地的特征等。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繁衍这类珍贵稀有的动物。采用的方法是在金丝猴活动的地区 ,分别在 170 0、190 0和 2 10 0m三个不同的高度上 ,每 1km设置一个样方 ,调查贵州金丝猴食用植物的种类、食物的丰富程度和植被类型 ;并对植物群落进行排序。本文就是这次植物学考察的总结 相似文献
19.
1999-2001年对内蒙古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区系及生态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记录到鸟类190种,隶属于16目38科98属.其中留鸟25种,夏候鸟108种,旅鸟55种,冬候鸟2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有36种.鸟类区系以古北界成分为主,具有东北区、蒙新区成分相互渗透的分布特征.该地区主要有湿地、草原、疏林灌丛和居民点4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四川百里峡省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巧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103-108
为进一步掌握四川百里峡省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的现状,对保护区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50科,682属,1 429种.其中蕨类植物22科,44属,74种;裸子植物8科,17属,24种;被子植物120科,625属,1 319种.维管植物科数占四川省的64.66%,全国的41.21%;属数占四川省的42.32%,全国的20.20%;种数占四川省的15.32%,全国的4.88%.保护区有国家Ⅰ级保护植物7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13种,此外还有现被列为世界级极危植物—崖柏.种子植物区系共有15个类型和18个变型.植物区系温带性质明显,热带成分也占一定的比例,具有温带向热带过渡的特征.植物区系具有一定的古老性.保护区植被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24个群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