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灵之颤     
那年,我在豫南一个劳改农场服刑,有一次送来一个河南太康县的犯人,当他看到别人的家人隔三差五的来看望,他十分羡慕,于是便往家里写信,每月几块钱的劳改金都用在买信封和邮票上。可是,半年过去了,他的家人还是没有来,最后他终于急了,给家里写了一封绝交信。他的爹娘就他一个孩子,其实早就想来看他了,只因为家中实在太穷,连几十元的路费都借不来。当他们接到娃儿的绝交信的时候在也坐不住了,经过一番认真的考虑和准备,决定去看儿子。  相似文献   

2.
正1.我是怎么来的?谁创造了世界?你有过这样的疑问吗?为了在科学世界里找到答案,他认真读书、不懈研究,成为中国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他就是我国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2.1909年9月15日,谈家桢出生在浙江宁波市的慈溪。幼年的他在家里待不住,总到外面乱跑,什么都想亲手弄一弄,因为顽皮、倔强,被家人和左邻右舍称为"阿犟"。  相似文献   

3.
书是智慧的源泉,是知识的海洋,可以打开人们心灵的大门。假期,我看了很多书,有科学类、文化类,还有历史类。其中有一本书让我铭记于心,它就是《我不是讨厌鬼》。这本书中的主人公叫方耀,他以前是一个不懂得尊重人、凡事都不在乎的小孩。他在学校里用泥巴弄脏同学的衣服,在家里对家人说话没大没小,从不用"对不起""谢谢"等礼貌用语,因此受到同学和家人批评。  相似文献   

4.
他曾是一名记者,但退休后却感到生存的危机。他尝试了很多方法,最后选择了网络。通过网络他又一次创立了自己的事业,让家人过上了舒适的生活。他是新西兰人,家里住着一位中国大连留学生,他们经常谈起中国,谈起创业。在他眼中,网络是一种很好的商业工具。他的座右铭是:拼命地工作,拼命地销售。  相似文献   

5.
周嘉华先生原籍浙江,随家人在广西长大,并毕业于广西大学.几乎每年都来广西看望家人,也顺便多次来广西民族大学讲学.是化学史和酿酒史家,曾任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研处长和中国科技史学会秘书长,独著、合著40余种专著,发表论文50余篇.他也是个很有故事的人,本刊早就想做他的访谈,他很谦虚,坚持"往后排",终于在今年接受访谈.这篇访谈是"一杯酿了很久的美酒",欢迎大家"品尝".  相似文献   

6.
李萍 《咸宁学院学报》2007,27(2):214-217
张贤亮是一个有着“苦难的历程”的作家。一个曾从死人堆里“死”去“活”来的人。作为资产阶级家庭的弃子,他从小饱尝了寄人篱下的滋味;作为新中国的“主人翁”之一,在1958年到1979年的22年间,他有过多次在劳改农场、监狱的“血水”“碱水”里被“浴”“煮”的经历。  相似文献   

7.
令人头疼的“客人”假如有一天,一帮人莫名其妙地,未经你同意——部分翻墙而入,部分人道一点的朝你“哼”一声:我来了!——就跑进你家里;同样未经你同意就动用你家里的东西,能吃的吃,能用的用,然后身子一躺,不走了。你赶他,前门刚把他送出去,回转身一看,他又出现在你家里了。这样还不够,也许他还要打手机把你在家里的一举一动报告给派他来的那个人知道。如果发生这样的事,不知道你会有什么感受?  相似文献   

8.
老爸喜欢吸烟。每次吃过晚饭后,他都会悠闲地点一支烟,然后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吞云吐雾”。每当我看到烟雾在老爸的身前腾起,心里就格外地不舒服,因为吸烟污染了家里的空气,有害家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9.
濒死体验     
79岁的辛普尔斯基,在一次心脏手术后进人大昏迷状态,在昏迷达六星期后,医生对他的家人表示辛普尔斯基已没有希望苏醒,就算他有机会醒过来,相信也只能成为一个植物人,还吩咐他的家人为他准备后事。  相似文献   

10.
华龙播种机制造厂厂长宋建华出生于农村,当过兵,复员分配到企业就下岗了,每到春天家里种地的时候就回到乡下帮家人种地.  相似文献   

11.
腊月三十,除夕,团圆夜.当大家匆匆忙忙地赶回到家里,陪在家人身边,享受一家团聚的时候,还有一些人,他们不仅错过了大年三十与家人的团聚,在春节假日也不能休息,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最美"敬业福"的含义.腊月二十九,笔者走进零陵区消防救援大队,"零距离"感受了一番消防队里别样的"年味".  相似文献   

12.
磨道人生     
他出生在苏黎世郊外一个农家,家里惟一的家产就是一个石磨,全家人的生计都靠它来维持。儿时给他最深的记忆只有穷和苦这两个字。贫穷吞噬了他童年的快乐,也剥夺了他求学的权利,他没有读完初中就被迫辍学了。四处打工折腾了好几年,但贫穷仍然如影随形,  相似文献   

13.
正1.传统雷达虽是"千里眼",但仍有"看"不到之处。刘永坦奋斗40年,带队研制出新体制雷达,让"海防长城"有了"火眼金睛",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1936年12月1日,刘永坦出生于江苏南京的一个书香门第。生逢乱世,不到一周岁,他就随家人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家人为他取名"永坦",希望他一生平安,也寄托了对国家安定的企盼。  相似文献   

14.
据媒体报道,英国22岁的少妇斯蒂生下孩子三周后,猝死在家里。平时斯蒂除了患有高血压外,身体相当健康。家人凶此对她的死大感震惊,医生也随即对她进行了查验.寻找死因,最后断定斯蒂死于“经济舱综合征”。医生的结沦.让斯蒂的丈夫阿布巴卡感到大惑不解。因为他一直以为,只有长时问乘飞机,才有可能患上“经济舱综合征”,而  相似文献   

15.
摩尔根是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现代实验生物学奠基人,曾获得诺贝尔奖。他出生于美国南部一个名门望族——摩尔根家族。小摩尔根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他整天都泡在书房里。有一天,家里来了许多客  相似文献   

16.
《科技知识动漫》2008,(5):44-47
1849年9月26日,在俄国中部城镇粱赞的郊区,一个男孩出生于一个穷教士的家里。他就是后来成为著名生理学家的巴甫洛夫.  相似文献   

17.
200年前,1809年2月12日,在英国小镇什鲁斯伯里的一个医生世家里,诞生了一个男孩,他便是后来人们称之为一位出自神学院而又违背<圣经>的生物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C.R.Darwin,1809-1882).  相似文献   

18.
鲁迅对课     
鲁迅小时候不仅聪明伶俐,简朴诚实,而且特别勤奋好学。他六岁开始识字。七岁时由一位考中了秀才的邻居教他读《鉴略》。认字多了,他就自己找些书来读,家里存的三箱子书他都读完了。鲁迅十二岁正式上学,老师叫寿镜吾,是一个戴着大眼镜,很高很瘦的老头。他非常有学问,所以人们都很尊敬他。那时候上私塾有一种课,叫"对课",就是老师出个题目,要求学生按着题意、字数,对出一句话来。由  相似文献   

19.
<正>"脑卒中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头号杀手"——全球每6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患脑卒中,每6秒就有1人死于脑卒中、1人因脑卒中而永久残疾。在中国,每年则有约165万人死于脑卒中"春节假期还没有结束,80岁的田大爷就被家人送到武警广东总队医院接受治疗。据了解,他在家里洗澡时突发脑中风,昏迷在浴室。家人见状赶紧将他送至医院急救,医生发现他神志不清,右肢体偏瘫,左脑出血达70ml,幸亏救治及时才脱离危险。实际上,像田大爷这样的例子并非个例。据武警广东总队医院主任医  相似文献   

20.
1.1895年7月22日,苏霍伊出生于白俄罗斯的一个小乡村里。幼年时期,他受父亲影响,喜爱读书,晚间常和家人围坐在桌旁看书读报,学到了不少知识。2.一天,苏霍伊和同学们看到一架飞机从天空掠过,兴奋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