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5种白蚁基因组DNA随机扩增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技术对尖唇异白蚁(Heterotermes aculabialis)、黄肢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ceps)、扩头散白蚁(R.ampliceps)、细颚木鼻白蚁(Stylotermes angustignathus)和陇南树白蚁(Glyptotermes longnanensis)等5种白蚁的基因组DNA多态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所用的20个随机引物中有4个引物能扩增出稳定的带型,5种白蚁6个群体共扩增出43条带,均为多态性片段;同一种类不同群体和同一群体不同品级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多态性,但种间扩增片段差异显著大于种内差异。以UPGMA方法将扩增片段分布和共享度数据矩阵进行聚类分析,所得结果支持我国异白蚁属与散白蚁属合并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云南不同地区、不同年代分离鼠疫菌的基因表型。方法:采用随机引物扩增技术(RAPD)对菌株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了28株鼠疫菌,除一株外,27株均显示有13条带型,并与假结核菌和小肠结肠炎菌有明显的区别。结论:云南家、野两型鼠疫菌株可能具有相同的随机引物扩增基因表征。  相似文献   

3.
DNA分子标记是DNA水平上遗传变异的直接反映,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DNA分子标记方法。文中详细阐述了RAPD技术的原理,进一步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Length Polmorphism,RFLP)技术相比,得出它具有快速,简便和对材料要求不高等特点,最后讨论了RAPD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包括种基因组的分子谱图建、系统进化发育以及基因定位研究等。  相似文献   

4.
葡萄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对11个样品进行了研究.这11个品种包含1个欧美杂交种,一个中国野生种(Vitis.piasezkii Var.pagnucii),9个欧亚种(Vitis.vinifera L).选择了多态性好的7个10碱基寡聚糖核苷酸作为随机扩增的引物,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产生了76条带,其中63条具有多态性.各引物产生的条带从6到13不等,平均为10.86条/模板,其中9条具有多态性,表明葡萄基因的多态性十分丰富.通过遗传相似性分析表明11个葡萄基因的Nei氏相似性系数分布为0.1027-1.1787,平均相似系数为0.459.通过非加权算术平均数聚类法,获得了11个葡萄品种之间的遗传关系树图,欧亚种群,东亚种群和欧美杂种在遗传关系树图上被成功地聚为3组.本实验发现欧亚种和欧美杂种亲缘关系较近,而和中国野生种亲缘关系远.在欧亚种中,520A和S04的遗传距离最近,其次是井川1010和美人指,最大的遗传距离发生在桑无核和其他欧亚种之间.  相似文献   

5.
甜瓜作图亲本随机引物扩增片段长度的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旦子和H414723作为作图亲本,从1200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48条有多态性的引物用以构建甜瓜分子图谱.共扩增出232个有差异的位点,平均每条能扩增出1.56个多态性位点.  相似文献   

6.
引物对甘薯品种聚类分析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APD技术对10个供试甘薯品种的遗传关系进行了研究,探讨引物数量,多态性率和所用引物带型丰富度对聚类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类分析准确度与引物数量,引物的带型数有关,多态性率不是选用引物的主要标志。因此,在利用RAPD技术研究物种间遗传关系时,有必要保证一定数量的引物,且此物具有较多的带型。  相似文献   

7.
笼养蓝孔雀两个种群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对英吉利孔雀场和广州动物园两个蓝孔雀Pavocristatus种群进行了分析。用 2 3个随机引物 ,共获得 173和 15 7个扩增片段 ,多态率分别为 47 40 %和 9 5 5 %  相似文献   

8.
随机引物在番茄DNA扩增及多态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APD分析方法对5个番茄品种的基因组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随机引物以10个核苷酸为宜,最佳PCR反应条件为94℃变性30s,36℃退火60s,72℃链延长90s。在该反应条件下,检测了5个番茄品种(系)和一个杂一代的基因组DNA,每个样品可产生多条扩增片段,在不同的品种间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9.
单引物PCR扩增的DNA分子模式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相似文献   

10.
丁(鱼岁)遗传多样性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15个丁鱼岁养殖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选用20个随机引物对其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有16个引物可以扩增出稳定且清晰的条带,其中S103、S104和S105为多态引物.16个引物共扩增出65个DNA位点,片段大小在200~3 000 bp之间,其中多态性位点6个,多态位点比例为9.23%.个体间遗传距离在0~0.067 4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28 6.结果显示,丁鱼岁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1.
以胡卢巴叶片为材料,利用改良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质量检测和含量测定,在优化RAPD反应体系的基础上,对100条RAPD随机引物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采用改良CTAB法能从胡卢巴叶片中提取到高质量的DNA,可以用于RAPD分析;从10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了16条显示胡卢巴遗传差异的多态性引物,为胡卢巴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分子依据.  相似文献   

12.
DNA样品检测结果表明:彭泽鲫基因组DNA的平均产率为735,洞庭青鲫基因组DNA的平均产率为447.1;从8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5个引物对彭泽鲫和洞庭青鲫两个群体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发现彭泽鲫群体多态位百分率为57.5%,群体内遗传相似度和遗传距离分别为0.850和0.150;洞庭青鲫群体多态位点百分率为56.65%,遗传相似度和遗传距离分别为0.927和0.073;两群体间相似率和遗传距离分别为0.811和0.189.这表明洞庭青鲫群体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彭泽鲫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但洞庭青鲫与彭泽鲫两群体间存在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13.
草鱼和鲢仔鱼耳石原基和中心核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草鱼和鲢仔鱼耳石原基和中心核的形态特征,并测定了其大小.草鱼仔鱼矢耳石和微耳石原基的直径分别为8.60~11.34μm和8.03~9.95μm,鲢仔鱼矢耳石和微耳石原基的直径分别为9.48~10.36μm和8.54~9.75μm,草鱼仔鱼矢耳石和微耳石中心核的直径分别为18.53~21.90μm和17.03~20.03μm,鲢仔鱼矢耳石和微耳石中心核的直径分别为18.53~21.02μm和17.34~19.36μm.两种仔鱼的人工繁殖饲养种群的耳石中心核直径均显著小于野生种群,可用于种群鉴别.  相似文献   

14.
适于RAPD分析的三种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 3种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实验比较 ,找到了一种既能够满足RAPD实验要求 ,又简便快捷、经济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经RAPD试验检测与电泳结果分析表明 :DNA扩增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研究草鱼多肽的溶解性、起泡性、乳化性、吸湿保湿性和稳定性等功能性质,以及草鱼多肽的氨基酸组成,并评价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草鱼多肽具有良好的功能特性。草鱼多肽粉18种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90.94%,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质量分数的41.33%;草鱼多肽的生物价、必需氨基酸指数、营养指数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别为71.51,76.34,74.81和77.19。草鱼多肽的氨基酸组成平衡、合理,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资源。  相似文献   

16.
研究鲢、草鱼幼鱼对三种不同形状网目定置网片的反应,并探讨草鱼幼鱼反应节律性。结果表明:定置网片对两种幼鱼均有一定的诱集作用,其作用大小与网目形状有关.不同形状网目对鱼的视觉诱引力相同,而扁形网目对鱼的触觉诱引力大于长形、方形网目.穿网能力的顺序:方形>长形>扁形可用穿网系数K来定量表述.草鱼幼鱼趋网、碰网和穿网尾次数具明显昼夜节律性.  相似文献   

17.
草鱼对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ρ均为45%的马铃薯淀粉、糊精、葡萄糖和45%马铃薯淀粉+05%Cr2O3为碳水化合物源的4种试验饲料饲喂草鱼,16d后测定消化率,50d后测定消化组织的淀粉酶活性.结果表明,日增质量率和饲料效率在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草鱼对淀粉、糊精、葡萄糖和淀粉+Cr2O3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5925%,9852%,9859%和5737%;各试验组消化组织的淀粉酶活性在摄食后下降,肝胰脏和前肠、中肠、后肠淀粉酶活性的最低值分别出现在摄食后3h,3~5h,5~8h,并且淀粉+Cr2O3组的淀粉酶活性低于淀粉组  相似文献   

18.
草鱼摄食后血糖和肝糖原质量分数的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w均为 30 %的酪蛋白为蛋白源 ,w为 45 %的葡萄糖、糊精、马铃薯淀粉和w为 45 %马铃薯淀粉 w为 0 5 %Cr2 O3 为糖源的 4种试验饲料饲喂草鱼 ,5 0d后测定其血糖和肝糖原在摄食后不同时间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 ,葡萄糖组、糊精组、淀粉组和淀粉 Cr2 O3 组草鱼血糖的质量分数最高值分别出现在摄食后 1,3,2和 8h ,且葡萄糖组的最高值最大 ;肝糖原的最高值分别出现在摄食后 5 ,3,3和 8h ,且葡萄糖组肝糖原的质量分数最高值最小 ;糊精组和淀粉组血糖和肝糖原的质量分数的变化差别较小 ,而作为同一糖源的淀粉组和淀粉 Cr2 O3 组差别较大 ,铬能促进葡萄糖向肝糖原的转化。  相似文献   

19.
本项研究表明,草鱼种蛋白质需要量为31%~33%。并通过实验筛选出一个高产饵料的配方——90—Ⅱ。  相似文献   

20.
对草鱼腹腔注射了CuSO4,抽取注射前后其血液以提取基因组DNA。选用10个随机引物对草鱼基因组DNA进行了RAPD扩增,结果表明:5个引物能产生1~5条扩增带,扩增产物分子大小在200~3500bp之间,其中引物S15和S16能检出用CuSO4染毒前后草鱼基因组DNA的差异。CuSO4可使草鱼基因组DNA发生改变,应对其使用加以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