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观念,既象征着自然运行的抽象法则,也可以具化为维系农业社会秩序与封建帝国传统的理学、礼教。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所称的天理成为了司法官员听讼断狱时得以援引的法律依据,宋代兴起的理学更是将它在封建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推向了顶峰。清代作为旧中国最后一个帝制王朝,同样受到这一思想的浸润与改造。有清一代,在刑律制定和刑案审理的过程当中,无不伴随着对天理的执着追求和宣扬维护。  相似文献   

2.
宋代的女性形象在理学的影响下显示出了其独特的审美方式.通过分析宋代女性服饰、妆容、发式等方面阐释理学对于女性形象审美风尚的影响.研究指出,在宋代理学的影响下,宋代女性形象不仅是社会生活的缩影,也是审美与艺术的缩影,更是一种被理学影响化了的产物.因此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宋代女性的审美风尚具有历史的继承性,不仅在历史上对中国女性的生活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中西文化不断交汇的今天,对当代女性形象的审美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现实社会中 ,法与道德既有着矛盾冲突的一面 ,又有着相互融合的一面 ,无论是矛盾 ,还是融合 ,都要严格把握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和阶级属性 ,始终张扬、维护法的权威 ,在法制和程序的途径中去协调法与道德伦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理学家,朱熹要建构自己的理学体系,离不开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思考。在经史关系上,朱熹反对两种思想倾向,一是重经而弃史,二是重史而废经。他把历史研究当作格物穷理的手段,主张先悟透经书义理,然后再阅读史书,研究历史。其论历史人物,特别强调义理在历史人物身上的体现,兼顾“资质”和“本领”,坚持道德判断与事实判断相结合,重义理,亦重功业。从天理的角度出发,朱熹把史书编纂的目标定为明正统、正纲常,强调用书法义例来达到昭鉴戒和明人事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技术形成与技术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决定论对技术形成的解释造成技术伦理主体缺失,但在技术应用阶段转向技术个体伦理又面临诸多困境。从SST研究出发,关注技术发展涉及的诸多社会冲突,面对复杂的道德关系,技术社会伦理成为化解冲突危机的理性力量。我们需要培育和运用一种以个体伦理与社会伦理相结合为内涵的道德实践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既生长在我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土壤中,又受到近代西方伦理思想的影响,有着深厚的伦理根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能培育人们的公民意识、互助合作精神和社会公益精神,保障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因此,探讨非政府组织存在与发展的道德价值以及非政府组织完善与发展的途径,对于进一步发挥其在当前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传统道德是在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滋生和前发起来的一种社会意识和社会规范,具有极强的时代烙印和宗法色彩。传统道德作为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着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历史继承性,既受文化的影响和支配,同时又归属于文化。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主要是建立在儒家的个人伦理道德哲学之上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规范,它是强调以个人修养为主要内容的臣民道德,把家长制下形成的东庭伦理,扩大到国家、扩大到政治,“君为臣纲父为子纲”是旧伦理最显著的表现。在一定社会关系发展中,传统道德对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朱熹理学中“道心”、“人心”、“天理”、“人欲”以及“义”、“利”诸伦理范畴的简略论述,分析了朱熹理学“义利之辨”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朱子理学有着十分深厚的天道自然观基础,他成功地将天道自然观转换为天理自然观;“气化流行”是这一转换中的关键范畴,其思维取向是道体(理)自然而成化。朱子的“天理”观,显示了从天道自然到理所当然的人文道德之价值维度。朱子天理观中的理气二元结构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这导致他偏轻偏重地言理言气,而太极范畴的推出,依然没有解决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10.
曹东 《洛阳师专学报》1998,17(4):61-62,66
严羽诗论与以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南宋理学有着多方面联系。从师承关系说,严羽是陆九渊的再传弟子,他的老师包扬就是朱、陆的直接学生。从活动地域看,严羽与朱熹同为福建籍,他又与陆学传播地江西关系密切。严羽与朱熹同受大慧宗杲的禅宗思想影响。严羽生活在南宋理学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时空,其审美思想自然受到理学观念的浸染。而且,严羽诗论与朱熹的诗论,从思想观点到审美意趣,都有不少类似之处。至于陆九渊主张心即理,直指本心,顿悟天理,对于严羽“妙悟”诗学思想的形成,就更具有直接的影响和启示意义了。  相似文献   

11.
李大钊史学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一部分,始终是史学家和马克思主义工作者关注的重点之一,他对于中国史学史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在史学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实践中,李大钊形成的史学理论对当代历史研究者有着不可忽视的启迪意义。本文将从李大钊史学的性质、特点、研究对象、史学内容以及史学方法这几方面分别论述李大钊对史学理论研究的贡献,以及李大钊对辛亥革命、孙中山等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贡献、李大钊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的历史理论和现实意义、李大钊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与陈独秀、瞿秋白等人的比较,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2.
文学领域中的道德危机和道德失范带给人们的道德破坏和精神伤害对社会和谐发展极为不利,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不利的因素,社会现实要求对文学的伦理学研究。文学伦理研究的价值表现在文学能形象鲜明地反映人的处境、性格、命运以及社会道德的冲突和个人精神的状态,生动体现人们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理想的探求,展示人性的复杂性和深度,故而与现实人生和社会伦理有一种深刻而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是我国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不可避免的现象,对他们进行伦理关怀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既有利于实现个人的道德权利,也有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政府、社会以及个人都要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朱子之学的兴起,有着特定的生存背景。朱子之学,以希冀与政治联姻、改善当世之环境起步,到为政治"绑架",沦为维护纲常伦理的工具和被孤立的道德逻辑,不幸从一个硬币的正面走向了反面。朱熹为人、为学为人所推重,后世又屡受学人质疑与挑战,其间的原因是复杂的。约略说来,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特定的社会情势与理学发展的受阻,二是取士方法、途径的单一与理学思想的异化,三是理论之延伸、生发与理学之分化。  相似文献   

15.
朱熹论"义"     
马继武 《潍坊学院学报》2004,4(1):100-101,104
本文以“义”为题。简略论述了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对“义”这一伦理范畴的诠释,认为朱熹所论之“义”。大致上可从两方面加以理解:(1)义者,天理之所宜;(2)义者,心之制。在此基础上。朱熹又将“气质之性”与“理”、“气”相混杂。进而杂揉以阴阳五行观念,对人所具有的“义”之品性加以限定。  相似文献   

16.
中西伦理比较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的伦理观念与中国存在着较大差异 ,这是由于自然条件 ,国家起源方式和中西方文化、道德价值取向不一造成的。在人性、义利观等方面 ,在中国的环境与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家庭道德规范成为首要的伦理原则 ,把“天人合一”作为人与自然的最高境界。这就注定了中国必然要形成一种以人与人的关系为核心的伦理道德 ,而西方则形成了以国代家的社会结构和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17.
晋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商业伦理文化曾在其兴起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虽然晋商伦理作为封建小农社会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其要义精髓对于市场经济依然具有适用性和可借鉴性。针对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信用缺失、道德失范严重的问题,关注并研究晋商伦理便具有了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西伦理比较漫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的伦理观念与中国存在着较大差异,这是由于自然条件,国家起源方式和中西方文化、道德价值取向不一造成的.在人性、义利观等方面,在中国的环境与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家庭道德规范成为首要的伦理原则,把“天人合一”作为人与自然的最高境界.这就注定了中国必然要形成一种以人与人的关系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而西方则形成了以国代家的社会结构和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19.
宋代是理学思想和文字禅兴起鼎盛的时期,文人名士学佛参禅成了一种风气,对宋代的文学带来了深刻影响,他们的作品中不难看出理学思想和佛学思想的并存。词作为文学形式发展到宋代达到了鼎盛,在大量的词作中也有着佛教的印记。纵观宋朝的历史、文化发展及文人名士诗歌创作的环境,可清晰地看到佛禅思想对宋词的影响。以苏轼与辛弃疾两位词作大家的词为例,禅宗思想渗透在词作中,展示出宋词的禅趣、禅理。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朱熹理学道德观对于先秦儒学道德思想的异化,指出理学在其对儒家之贡献背后包含着对儒家思想的异化与侵蚀。它一方面使先秦儒学走向停滞,使中国的思想文化走向停滞,压制了思想创新;另一方面,它在社会的历史实践,固化了纲常伦理道德,强化了君主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