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周敏 《长春大学学报》2014,(10):1473-1475
美国俚语以其风趣幽默、形象生动的语言特质征服了越来越多的英语使用者,在美国现代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先分析了美国俚语的发展原因,然后从三方面探讨了美国俚语的语言特征:美国俚语的构词特征、美国俚语的修辞特征以及美国俚语的语用特征,旨在加深人们对俚语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俚语作为英语文化中非正式的一种语言形式,在英语学习和英汉互译与跨文化交际中引起越来越多学者和英语使用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英语俚语的突出特点,对其英汉翻译的细节提出了三点值得关注的问题,对词义、语体和文化等值性的思考,旨在能更准确、恰到、精确的理解、翻译和运用英语俚语。  相似文献   

3.
英语俚语以其生动形象,幽默诙谐的特点成为英语语言中极富表现力和感召力的一种语言形式,它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英语俚语的定义及语体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其受欢迎和被广泛使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美国俚语来源于美国人日常闲谈和调侃的口语之中,却广泛地使用于各个阶层,主要是由于美国俚语具有极强的语言表现力,感染力和生活情趣。笔者就美国俚语修辞特征及语用功能两方面分析美国俚语的特点,从而使读者更好地把握纯正地道的“活”的美国英语,以便于更好地了解美国社会和文化。  相似文献   

5.
陈芳  杨艳君 《科技信息》2012,(33):302-302
俚语作为英语方言词语的一种,颇受英语使用者的喜爱。俚语以其形象、简约的特点丰富了英语词汇。本文从俚语的实际运用谈谈英语俚语特点和构成。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化的折射,是化的载体。美国英语如同美国人的性格,活泼、随意、简洁、创新。俚语作为美国英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变是美国社会生活方式的一面镜子,活跃在各亚化群体当中,并客观地反映了这些群体的信仰、价值观及社会活动。这些词生动、幽默、尖刻而又隐晦,不易被外行人所理解,而俚语本身却透视了俚语的创造和使用--各亚化群的心态、精神世界及行业内情,要深入研究美国化,语言是重要的手段之一,通过分析美国俚语窥视了美国化及形成该化的社会土壤。  相似文献   

7.
浅谈英语中的俚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俚语作为一种方言词语,在当今英语运用的国家里十会流行,应用也极为广泛。俚语从它的特有的形象性、趣味性、简约性,丰富了语言表达。它是用简单的词或短语去表达复杂的意思。恰当地运用俚语,可以使语言新颖、活泼、生动,妙趣横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8.
美国俚语以其新颖、生动、幽默和富于表现力等特点而受到英语使用者的欢迎,本文从美国俚语的来源、特征和社会功能方面分析了俚语的流行原因。  相似文献   

9.
作为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一门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中的俚语。英语俚语也必将成为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对理解英美文化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主要探讨英语俚语对理解英美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俚语是比较通俗的口语词,通常出现在口语中和口头文学作品中。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日益增强的语言,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对它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把握。其中,无论是英汉翻译,还是汉英翻译,我们都无法回避对俚语的翻译。本文旨在对俚语的翻译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供读者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词汇互借是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现象。英语在发展过程中吸纳了众多的汉语借词,借入方式不拘一格,所折射出的文化色彩斑斓,独具特色,而且有其深刻的文化成因。在追根溯源中把握汉语借词的地域特征、语法特征和文化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运用这些借词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12.
法律文本是一种特殊的工具性语言,在词汇用语、句法结构以及文体风格上具有鲜明的特点。由于法律英语具有准确性、严肃性、复杂性等文体特点,使得法律英语的翻译工作也极具专业性。因此,有必要以其独有特征为切入点,对法律文本的中西互译进行分析,以增强译者对原文的理解能力以及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13.
英汉习语是英汉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最能体现英汉民族的文化特征。英汉习语有各自的特点及文化内涵,中西文化既有共同的群众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又有不同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思维方式。文化重合是局部的,文化上的冲突是常态的。分析文化上的重合与冲突可资英语语言教学和跨文化交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论英语“形合”与汉语“意合”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中的“形合”和汉语中的“意合”现象是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重要课题.它们与英汉民族的文化特征及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英语民族重理性分析而汉语民族重整体领悟,反映在语言上则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即英语语言注重形式逻辑,语法较严格;汉语语言形散神聚,注重心领神会.  相似文献   

15.
英语中的“形合”和汉语中的“意合”现象是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重要课题。它们与英汉民族的文化特征及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英语民族重理性分析而汉语民族重整体领悟,反映在语言上则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即英语语言注重形式逻辑,语法较严格;汉语语言形散神聚,注重心领神会。  相似文献   

16.
语言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不断地接收与扬弃。外来语,特别是英语外来语,直接对汉语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回顾汉语语言的发展,运用大量的例证指出:英语外来语已经渗透到电信、网络、广告、商业、旅游、娱乐、音乐、体育等各个方面。洋泾浜英语、汉化英语、汉译西化、中式英语均说明英语外来语对汉语的渗透和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外来语融入汉语,不仅扩充了汉语词汇,而且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语言。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方文化在文化生长土壤、民族心理、宗教、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很多差异,这些差异反映在汉英语言中必然会造成用词、语用和语义等方面的诸多不同.  相似文献   

18.
修辞格是各种语言的共核现象,各种语言之间不存在有无修辞的差别,只有分类、命名、语意内涵与所指的不同.当然,英汉语言修辞格的差别也不例外.两种语言虽然语系不同,但同属于分析语言,英汉语言修辞格在很多方面又具有相似和相同的特征。英汉语言中明喻暗喻的异同点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19.
由于受英汉词类细分不对应和各自语言表述习惯内在差异的影响,易形成汉语学习者习得英语时的盲点或弱视区,即语言缺失。概括出包括基于动词词根的形容词/副词在内的六种跨词类派生词。这六类词既丰富了所属词族又可解码英语词汇,并能言简意赅地对接汉语。  相似文献   

20.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全人类共有的。尽管英语与汉语不是亲属语言,前者属于印欧语系,后者属于汉藏语系,但是两者都是发达的语言,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这就为我们进行英汉对比研究提供了基础。文章拟从结构差异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对英汉倒装句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