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公布,我国著名香料专家、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学报主编孙宝国教授成为北京市属高校当年惟一人选的院士。在世界日益多样化的今天,孙宝国教授对科学研究始终保持着锲而不舍的精神,几十年如一日,三项成果成为他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公布,我国著名香料专家、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学报主编孙宝国教授成为北京市属高校当年惟一人选的院士。在世界日益多样化的今天,孙宝国教授对科学研究始终保持着锲而不舍的精神,几十年如一日,三项成果成为他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公布,我国著名香料专家、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学报主编孙宝国教授成为北京市属高校当年惟一入选的院士。在世界日益多样化的今天,孙宝国教授对科学研究始终保持着锲而不舍的精神,几十年如一日,三项成果成为他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公布,我国著名香料专家、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学报主编孙宝国教授成为北京市属高校当年惟一人选的院士。在世界日益多样化的今天,孙宝国教授对科学研究始终保持着锲而不舍的精神,几十年如一日,  相似文献   

5.
<正>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公布,我国著名香料专家、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学报主编孙宝国教授成为北京市属高校当年惟一入选的院士。在世界日益多样化的今天,孙宝国教授对科学研究始终保持着锲而不舍的精神,几十年如一日,三项成果成为他成功的基础。在国家"七五"科技攻关期间,孙宝国带领的科研队伍以国内资源丰富的源于农副产品2-甲基呋喃等为  相似文献   

6.
日前,北京工商大学(下称我校)与北京鸿禧香精香料有限公司签定了“应用GC-O技术开发食用香精”技术开发合同,合同金额100万元人民币,项目负责人为我校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宋焕禄教授.我校在食品添加剂、食品风味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卓著,在国内名列前茅,多年来,我校在食用香料香精(尤其是咸味香精)领域获得了多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研究成果,项目实施后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这些项目已在国内多家香料生产企业投入生产,产品用于几乎所有国产高档肉味香精和调味香精,并出口欧洲、美国和日本。  相似文献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按照“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原则对北京工商大学(下称我校)2006年度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组织专家评审.此次申报,我校集中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42项.经同行专家评议、评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批准我校孙宝国教授的“调控脂肪氧化-热反应形成特征肉味香味分子的机理研究”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相似文献   

8.
简要论述了肉味香精配方的基本构成及美拉德反应在肉味香精生产中的应用,介绍了五十多种肉味香精中常用的合成香料,对其中的含硫香料做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9.
<正>郑福平,教授,博士,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北京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访问学者,香料化学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成员。兼任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食用香精香料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化学会会员等。  相似文献   

10.
广西香料植物资源种类多,地理条件适宜多种香料植物的发展,广西有分属90余料的600余种香料植物,其中的八角,肉桂,桂花等产品居世界首位,在世界天然香料生产、锡中占举足轻重地地位。论述了广西天然资源、地理优势,探讨了广西香料香精产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战略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日,北京工商大学宋焕禄教授主持的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禽肉食用品质的研究”(项目编号6032007),通过了由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验收.该项目以北京市优质家禽(北京鸭、华都黄鸡)为研究对象(以国外快大型家禽如A—A鸡、樱桃谷鸭为对照),对影响禽肉食用品质的一些化学指标如鲜味物质(游离肌苷酸、谷氨酸)、香味物质、肌内脂肪,以及一些物理指标如嫩度、滴水损失等进行了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以廉价的丁醇、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合成食用和烟用香料3—甲基戊酸.合成线路短,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3.
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北京工商大学徐宝财教授的“新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设计及其绿色合成”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该项目提出了“改造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反离子部分,合成新型季铵盐,以降低毒副作用,并保留其优良性能”的新思路.以此思路为指导,该项目计划设计、合成系列预计有表面活性的季铵盐化合物,研究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含硫化合物一般具有令人厌恶的气味,似乎与香料无关.从本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波谱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人们在食品的挥发性香成分中发现了大量的含硫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食品中的含量甚微,一般为十万分之一,有的甚至更低.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些含硫化合物纯...  相似文献   

15.
脂环多硫化物是一种新型香料,具有浓郁的特征香味和良好的生物活性.为了寻找更简单高效的合成方法,推动此类香料的研究,详尽探讨了其研究现状、合成进展及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6.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原《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由北京市教委主管,北京工商大学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教授任主编的食品专业期刊。本刊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英国《食品科技文摘》(FSTA)和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被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多家数据库、文摘杂志列为固定刊源。  相似文献   

17.
对可用于各种调味香精的食用香料硫代乙酸甲酯的合成进行了初步研究,产率达到693%,对所合成的产品做了红外光谱分析和质子核磁共振分析,确定了其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18.
催化湿式氧化处理香料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催化湿式氧化技术处理上海香料厂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使用本实验室自制的催化剂,在中温(约160℃)和中压(约3.0MPa)条件下,试验了高浓度香料废水的湿式氧化行为。试验结果表明,香料废水经30min的湿式氧化处理,其COD、TOC和色度的去除效率分别达到69.1%、74.8%和79.5%。对香料废水湿式氧化处理前后可生物降解性能的试验证明,经30min催化湿式氧化处理后,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19.
含硫杂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香料和药物分子之中,具有特殊的气味以及重要的生物活性,用途广泛.这类化合物也是有机合成中一类非常重要的中间体,因此,含硫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备受关注.阐述近几年来含硫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对含硫杂环化合物的相关性能进行评价,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2007年6月12日,北京工商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辛洪兵教授主持的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项目“圆弧齿廓谐波齿轮传动装置的研制”通过了北京市科委组织的专家组验收,专家组认为,本项目完成了基于椭圆凸轮波发生器的双圆弧谐波齿轮传动啮合理论研究。取得以下创新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