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水稻种子,其幼苗、幼根生长明显受抑制,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剂量增大,SOD酶活性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大幅度升高,酯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迅速积累.根系内全蛋白则随辐射剂量的变化明显出现“消、长”现象.上述结果表明,受60Co-γ射线胁迫后,水稻幼苗细胞膜受到损伤,而且蛋白质产生变化,但水稻也具有耐辐射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3.
筛选耐旱水稻种质资源,是发展水稻旱作生产的首要任务.通过旱地播种、自然条件下观察水稻种质的耐旱性、不同质量分数的PEG6000渗透胁迫等方法进行耐旱水稻种质的筛选.结果表明:种质93-11(Bph15)在旱地初步筛选为耐旱种质;27%PEG6000的渗透胁迫能够模拟自然条件下的旱地干旱胁迫;在27%PEG6000的渗透胁迫下,93-11(Bph15)表现出强耐旱性.研究实现了耐旱水稻种质的筛选鉴定,对发展水稻旱作生产、降低水稻生产对水的过度依赖和减少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以实现碳中和等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不同立地条件下荆条根系分布规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系分布特征有着特殊的生态意义,它反映出植物适应和改造环境的功能.采用土钻法对北京市门头沟区常见的灌木-荆条的根系特征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的荆条根系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不同径级(d≤1 mm/d>1 mm)的根系生物量随土壤深度呈指数减少;不同立地条件下根系密度的垂直分布,均表现为从土壤表层到深层逐次递减,在各土层中,0-60cm土层中分布的根系密度所占的比重最大;而根系密度的垂直分布,也均表现为随着距离树干的距离增大逐次递减,0-40cm土层中分布的根系密度所占的比重最大.阴坡立地上的根系密度和生物量均小于阳坡立地,≤1mm的根系分布深度要大于>1mm根系,有利于刺槐对深层土壤中水分、养分的吸收,适应干旱环境.  相似文献   

5.
不同优势度马尾松的生物量及根系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重庆酸雨区不同优势等级马尾松单木的生物量及根系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马尾松个体生物量中地上部分占90%以上,根系不足10%,各器官生物量所占比例顺序从大到小依次为:干、枝、根、皮、叶.不同优势等级马尾松林木的根系分布深度与幅度有很大区别.优势木垂直根系深度可达130 cm,水平根系集中在半径为3 m的范围内;而非优势木垂直根系一般不超过80 cm,水平根系集中在1.5 m为半径的范围内.不同径级根系在根系生物量中所占比例顺序从大到小依次为:粗根、大根、中根、小根、细根,其中粗根和大根占总根量的90%以上.中、小、细根不足10%.通过根钻法调查酸化土壤中生长的马尾松林木细根的分布特征,发现在40 cm深度范围内有大量马尾松细根存在,并在表层土壤较为集中;细根量随距样木距离的加大而不断减少,一般在距样木2.0 m的位置减至最低.  相似文献   

6.
丁草胺对水稻根系活力和C/N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移栽期秧苗施用不同剂量的丁草胺,测定处理后不同时期秧苗根系还原强度,叶片的C/N。结果表明:施药后,前期(14d)秧苗根系还原强度比对照低,而后期(21d)比对照高,整个试验阶段的叶片C/N下降, 说明丁草胺对水稻的生理代谢有影响,所以对有害生物的防治应采用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水稻种子,其幼苗,幼根生长明显受抑制,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剂量增大,SOD酶活性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大幅度升高,酯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迅速积累,根系内全蛋白则随辐射剂量的变化明显出现“消长”现象,上述结果表明,受^60Co-γ射线胁迫后,水稻幼苗细胞膜受到损伤,而且蛋白质产生变化,但水稻也具有辐射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土柱栽培实验,对蚕豆/马铃薯间作复合群体根系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根系活性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间作蚕豆的根系总干质量在苗期、盛花期、结荚期、成熟期与对照相比增减了-4.17%,13.40%,15.43%,-6.53%,间作马铃薯的根系总干质量增减分别为-30.98%,38.10%,4.24%,-12.56%.可见,在2作物生长最旺盛时期,间作具有提高根系总质量的作用.同时,间作扩展了蚕豆根系垂直方向的生态位,较深根系分布有利于蚕豆后期的竞争恢复生长.020cm土层,2作物生长前期,间作蚕豆与间作马铃薯的根比例较其单作降低了1.01%,6.17%,根系发生了下移现象;生长中期,间作马铃薯的根系较单作上升了10.77%,表现为根质量密度的上移,间作蚕豆的根比例较单作下降了3.08%.020cm土层,2作物生长前期,间作蚕豆与间作马铃薯的根比例较其单作降低了1.01%,6.17%,根系发生了下移现象;生长中期,间作马铃薯的根系较单作上升了10.77%,表现为根质量密度的上移,间作蚕豆的根比例较单作下降了3.08%.040cm土层,间作群体的根系比例在苗期、盛花期、成熟期与040cm土层,间作群体的根系比例在苗期、盛花期、成熟期与020cm土层的根系比例变化不明显,但结荚期间作马铃薯根比例比单作上升了9.27%.间作蚕豆在苗期、盛花期的根系含水率高于相应对照,而结荚期和成熟期却低于相应对照;间作马铃薯在盛花期、结荚期的根系含水率高于相应对照,而苗期、成熟期的根系含水率低于相应单作.蚕豆/马铃薯间作群体020cm土层的根系比例变化不明显,但结荚期间作马铃薯根比例比单作上升了9.27%.间作蚕豆在苗期、盛花期的根系含水率高于相应对照,而结荚期和成熟期却低于相应对照;间作马铃薯在盛花期、结荚期的根系含水率高于相应对照,而苗期、成熟期的根系含水率低于相应单作.蚕豆/马铃薯间作群体080cm深层,根系含水率高于相应单作,具有更高的贮水能力,有利于提高土壤水的利用效率.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根系高活性位点呈下移趋势.根系还原总质量和还原总质量密度呈上高下低的"T"型分布,可将其分为3种类型:080cm深层,根系含水率高于相应单作,具有更高的贮水能力,有利于提高土壤水的利用效率.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根系高活性位点呈下移趋势.根系还原总质量和还原总质量密度呈上高下低的"T"型分布,可将其分为3种类型:020cm为高量高密度型,2020cm为高量高密度型,2040,4040,4060cm为中量中密度型,6060cm为中量中密度型,6080cm为低量低密度型.  相似文献   

9.
淳化县不同立地上刺槐根系的分布参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树种的根系消弱系数 (rootextinctioncoefficient) β是确定树种根系垂直分布特征的主要参数。通过研究渭北黄土高原淳化县境内的主要造林树种———刺槐 (Robiniapseudoacacia)的根系垂直分布特征 ,确定了该树种在不同立地上 β值的大小。结果表明 ,阴坡立地的 β值均在 0 .982以上 ,而阳坡立地上的 β值则一般小于 0 .982 ,说明阴坡立地上的刺槐根系分布深度要大于阳坡立地上的分布深度。其细根 (Φ <1mm)的分布深度大于较粗根系 (Φ <3mm)的分布深度 ,这有利于刺槐对深层土壤中水分、养分的吸收 ,适应干旱环境 ,促进地上部分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0.
缺锌胁迫对水稻叶绿体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式,设置0,1.0×10^-10和1.0×10^-6mol/L 3个锌处理水平,研究了缺锌胁迫对水稻叶绿体活性氧水平、膜脂过氧化、抗氧化剂含量及抗坏血酸(As A)-谷胱甘肽(GSH)循环系统中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10^-10mol/L锌处理下,水稻叶绿体中H2O2,O2.^-和丙二醛(MDA)的含量显著升高,表明缺锌造成了水稻叶绿体内的氧化胁迫;抗坏血酸含量在1.0×10^-10mol/L锌水平上达到最高,而谷胱甘肽含量随缺锌程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还原酶及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等As A-GSH循环中的关键酶活性均于潜在缺锌(1.0×10^-10mol/L锌)下达到最大值,而在严重缺锌(0 mol/L锌)下又显著下降.研究表明:一定程度上缺锌可诱导水稻叶绿体内As A-GSH循环系统中的抗氧化剂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增加,以减少活性氧的产生与膜脂过氧化的作用;但严重缺锌条件下水稻叶绿体中氧化胁迫突破了抗氧化保护系统的保护能力,使水稻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11.
烯效唑在杂交水稻育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杂交水稻的湿润育秧、两段育秧和温室育秧中喷施烯效唑,能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促根、增蘖、降低苗高,使后期有效穗增加,产量提高13.6%~19.6%.最佳施用方法为:采用100mg/L浓度烯效唑,湿润育秧在1叶1心期喷施1次,两段育秧、温室育秧在1叶1心期和寄秧期各喷施1次.旱育秧秧苗不宜施用烯效唑.  相似文献   

12.
烯效唑对杂交水稻的生理作用及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杂交水稻两段育秧的不同时期用不同度烯效唑喷施叶片,通过考查秧苗素质和测定生理指标及产量,表明在第一段秧田的1叶1心期和寄秧15d后两次用100mg/L烯效唑自理可培育出多蘖壮秧,秧苗移栽本田后生理代谢增强,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提高,后期灌浆速率增大,有效穗增加,杂交水稻育秧施用烯效唑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3.
POD活性与水稻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种抗旱性不同的水、旱稻品种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全生长期的叶为实验材料,采用愈创木酚法测定POD活性,探讨不同水稻品种生长期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受到水分胁迫的水、旱稻POD活性均高于对照;孕穗期和抽穗期是水分敏感期,在此期间,POD活性上升的幅度高于其它生长期;拔节期和成熟期是水早稻全生长期中POD活性较低的时期.可以认为,在水分胁迫时,POD活性变化与在大田种植的水、旱稻抗旱性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测定水分胁迫条件下敏感期POD活性变化幅度,可作为某一品种抗旱能力的生物化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杂交油菜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检测其在低温胁迫影响下的各种生理生化指标,包括电导率、可溶性糖以及脯氨酸相对增量,揭示低温对杂交油菜的影响;通过检测重金属(Cd、Pb)胁迫和氧化(H2O2)胁迫下幼苗根长和鲜重的变化,揭示重金属胁迫和氧化胁迫对杂交油菜的影响。结果表明,123型杂交油菜表现出对低温胁迫、重金属胁迫和氧化胁迫的抗性,显示杂种优势,而719型杂交油菜基本上不具有杂交优势。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经济系统的复杂性,提出了“广义脉冲混合经济系统”的概念,建立了宏观经济复杂系统的广义脉冲混合模型,并讨论了针对这种系统模型的最优控制问题,给出了达到最优的必要条件.此外,还给出了一些模型的经济学解释.  相似文献   

16.
以5个吉林省主栽甘薯品种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法研究了盐碱胁迫下甘薯的生理响应机制,并运用隶属函数法对5个甘薯品种的耐盐碱性进行了比较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利用隶属函数法分析植物的抗逆性,可以避免单一因素对结果带来的不准确性,可以综合地分析植物抗逆性;盐碱胁迫抑制了甘薯的正常生长,且品种不同影响不同,吉1114的耐盐碱性表现较强,吉徐薯1号表现较弱.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水稻气象灾害多致灾因子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水稻气象灾害标准,提取了湖南省1981—2013年双季稻生育期内干旱、洪涝、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分别探讨致灾因子类型和灾次的时空分布与组合特征.结果表明,湖南省水稻灾害呈现鲜明的多致灾因子特征.单一生育期内,水稻致灾因子类型以2~3种为主,多致灾因子类型组合以干旱高温热害组合比例最高,达到22.87%.水稻致灾因子灾次以4~6次为主,湖南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各站多致灾因子灾次的频率分布呈现出明显的泊松分布特征,泊松参数值自西向东逐渐增大,最大值为5.5次.根据多致灾因子类型和灾次的组合特征,最终将湖南省划分为8个多致灾因子区.洞庭湖区及湘中地区为双季稻主产区,水稻种植过程中应注意防范高温热害和干旱灾害.  相似文献   

18.
Overexpression of the yeast HAL2 gene increases salt tolerance of yeast and plant. Rice HAL2-like (RHL) gene was introduced into a japonica rice cultivar HJ19 with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mediated transformation. Transgenic plants in R0 generation were selected on the principle of GUS-positive, RHL gene PCR-positive and normal growth. Hygromycin-resistant plants of some transgenic lines in R1 generation increased salt tolerance during the seedling and booting stage, being less damaged in the cytomembrane and stronger in leaf tissue viability under salt stress during booting period. Southern analysis of transgenic lines tolerant to salt in R1 generation showed that the RHL gene expression cassette had been successfully integrated into rice genome. Moreover, gene engineering breeding methodology and really salt-tolerant rice cultivar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以5种抗旱性不同的水、旱稻品种在水分胁迫下全生育期的茎叶为实验材料,采用NBT光还原法测定SOD活性,探讨不同品种全生育期的不同阶段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受到水分胁迫的水、旱稻SOD活性均高于对照;孕穗期和抽穗期是水分敏感期,在孕穗期SOD上升19.60%,抽穗期上升6.40%;成熟期SOD活性平均下降11.73%,不同品种在此期间SOD活性下降幅度有明显差别,旱稻品种下降17%~26%,水稻品种下降7%左右  相似文献   

20.
不同品种草坪草抗旱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 8个品种的草坪草的抗旱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在土壤干旱胁迫下 ,8个品种的根冠比、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抗旱性较强的品种为Osprey、“派尼”和“织女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