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激光淬火提高气缸套耐磨性的国内外研究及应用动态、技术难点、强化机理、激光处理工艺及淬火方式 ,讨论了激光淬火轨迹和表面预处理对强化效果的影响 ,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气缸套及缸体的强化效果 结果表明 :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 ,不仅激光淬火缸体延长了寿命 ,而且与之匹配的非激光处理活塞环的耐磨性也提高 50 %左右 ,缸套与缸体的寿命提高 2~ 3倍  相似文献   

2.
文中介绍了激光淬火提高气缸孔耐磨性的国内外研究及应用动态、技术难点、强化机理、激光处理工艺及淬火方式,讨论了激光淬火轨迹和表面预处理对强化效果的影响,总结并分析了不同缸体的强化效果。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不仅激光淬火缸体的寿命提高2-3倍,而且与匹配的非激光处理活塞环的耐磨性也提高50%左右,机油颗粒排放量降低20%-25%。  相似文献   

3.
文中介绍了激光淬火提高气缸孔耐磨性的国内外研究及应用动态、技术难点、强化机理、激光处理工艺及淬火方式,讨论了激光淬火轨迹和表面预处理对强化效果的影响,总结并分析了不同缸体的强化效果.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不仅激光淬火缸体的寿命提高2~3倍,而且与匹配的非激光处理活塞环的耐磨性也提高50%左右,机油颗粒排放量降低20%~ 25%.  相似文献   

4.
提高活塞环耐磨性的激光强化新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多方面论述了提高发动机活塞环耐磨性的激光强化新技术,分别讨论了活塞环的激光淬火、气缸套内壁激光淬火、以及气缸套激光毛化对活塞环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自单独处理则都可提高活塞环寿命1倍以上。采用激光造形,则不仅可提高活塞环的使用寿命1倍,而且降低机油消耗量30%-60%,降低HC排放量10%-20%。  相似文献   

5.
提高活塞环耐磨性的激光强化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多方面论述了提高发动机活塞环耐磨性的激光强化新技术,分别讨论了活塞环的激光淬火、气缸套内壁激光淬火,以及气缸套激光毛化对活塞环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自单独处理则都可提高活塞环寿命1倍以上.采用激光造形,则不仅可提高活塞环的使用寿命1倍, 而且降低机油消耗量 30%~ 60%,降低 HC排放量 10%~ 20%.  相似文献   

6.
内燃机气缸套是内燃机关键零件之一,其内表面耐磨性对其寿命起决定性作用。该文阐述了内燃机气缸套内表面耐磨机理,论述了内燃机气缸套内表面强化处理工艺:等离子淬火、YAG激光表面处理、辉光离子氮化、挤渗Si C、松孔镀铬和喷钼合金表面处理的原理、应用及特点,为内燃机气缸套表面强化处理工艺选择提供技术理论依据,对指导生产实践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500 W连续YAG激光器用于汽车发动机缸体淬火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实验情况,分析了YAG激光淬火比CO2激光淬火的诸多优越性。在微机控制系统上,首次提出了横向头数与纵向头数的新概念,导出了新的数学模型,还提出了网纹局部加密技术,通过软件程序实现了高精度网纹的激光淬火。  相似文献   

8.
齿轮激光淬火技术替代常规渗碳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齿轮表面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传动部件的质量和寿命 ,为此需对齿轮表面进行强化处理 ,传统的处理方法如渗碳等存在着诸如变形较大 ,硬化层沿齿廓分布不均等缺陷 ,从而影响齿轮的使用寿命 通过分析可替代常规齿轮渗碳淬火的激光齿面淬火新技术研究的意义及经济价值 ,着重讨论了齿面激光淬火的关键技术———表面预处理涂层与方法、激光扫描方式 比较了激光淬火与渗碳工艺的硬度、硬化层深度及抗点蚀疲劳性能等重要指标 结果表明 :采用激光淬火齿面技术不仅能提高生产率 ,降低成本 ,而且对于某些材料的齿轮完全能代替渗碳淬火工艺  相似文献   

9.
轧辊的寿命将直接影响到轧钢企业的生产效率,利用激光对轧辊表面淬火能有效地提高轧辊的表面硬度、强度和耐磨性,从而提高轧钢轧辊使用寿命.论述了轧辊的损伤形式并对比分析了轧辊表面强化的传统常用方法及激光表面淬火强化的优缺点,以及总结了国内外研究学者在激光轧辊表面淬火工艺方面研究,分析了轧辊表面激光淬火中产生表面层裂纹的原因,“极冷极热”导致轧辊表面极高的温度梯度和表面的残余应力.硬化层不均匀的原因:光斑直径相比轧辊直径很小,搭接处产生回火软化.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结,探讨了解决轧辊表面裂纹,硬化层不均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低合金化、合锑多元复合孕育剂、扫描电镜、200h台架试验、以及l000h耐久试验等方法对新型薄壁柴油机缸体铸件进行了研制与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碳当量控制在3.9%--4.1%时(与菲亚特缸体的碳当量大体相当),采用低合金化及合锑复合孕育剂,可稳定获得高强度铸件,抗拉强度σb>270MPa,硬度HB>210,白口倾向小,硬度差小于35HB,其性能均达到菲亚特缸体的性能要求.对无缸套缸体的缸壁表面进行激光处理,比传统缸套的耐磨性提高一倍以上.由于采用了无缸套缸体生产技术,简化了柴油机的结构,降低了柴油机的生产成本,提高了柴油机使用性能和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激光热处理对H13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经优化处理的H13钢激光淬火淬硬层厚度达到0.62mm,回火稳定性提高40℃。同时,激光热处理耐磨性比软氮化和普通热处理都明显提高。模具使用寿命比普通热处理提高5倍。  相似文献   

12.
W302钢激光相变强化层及抗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W302钢激光淬火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质,结果表明,采用激光相变硬化并回火处理,W302钢的硬度,抗回火稳定性,耐磨性明显优于常规淬火处理。  相似文献   

13.
从刀模的服役条件及失效分析入手,确定刀模带刀的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要求。用500W连续CO_2激光器研究了45钢带刀刃口的激光淬火工艺、组织特征和相变强化效果,论证了带刀刃口采用激光淬火工艺的先进性与可行性,并为优选淬火工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转子发动机是一种新型的内然机。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大、另件少、制造容易、维修方便等优点。转子发动机与往复发动机比较,升功率可提高60%以上,总另件数可减少40%,目前国内外都在制造应用。 但当前转子发动机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发动机运转一段时间后,缸体型面出现震纹,刮片剧烈磨损,弹簧失效等,从而破坏了缸体的密封,导致动力性能下降。因此转子发动机的材料选择直接关系到转子发动机的寿命问题。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并与有关单位协作,将选择的材料应用于转子发动机,经运行检验,性能良好。现将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概述如下。 目前我国转子发动机缸体及刮片选材,大体可分三类:(1)与往复式发动机的选材相同,如用Ni—cr铸铁作缸体,活塞环铸铁(通称6~#铸铁)作刮片。此类试验表明,不能满足转子发动机的要求。(2),选用强化基体的材料,加入适量的合金元素,使基体强化。如用合金高磷铸铁和Cr—Cu—A1氮化铸铁等,作缸体和刮片。(3)对缸体型面进行表面强化,如镀铬,喷涂铜钢,球墨铸铁表面电热淬火等。 国外转子发动机缸体及刮片的材料选择,缸体多采用铝合金,型面部位进行表面强化处  相似文献   

15.
活塞环与气缸套摩擦副采用喷涂陶瓷材料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喷涂陶瓷材料活塞环与喷涂陶瓷材料或经激光表面处理的气缸套配对成不同组合的活塞环与气缸套的摩擦副,经过摩擦副模拟试验和台架试验表明,与金属摩擦副相比,其摩擦系数小,磨损量小,对提高内燃机寿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淬火原理角度出发,将激光淬火与传统淬火等表面处理方式进行详细比较,分析了激光淬火的优势和发展前景。对比了激光淬火、高频感应淬火、化学热处理、等离子淬火相互间的异同,为深入了解激光淬火工艺技术,正确选择金属表面强化处理方式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齿轮为研究对象,用辊子模拟方法,对45^#钢制试件进行激光表面铬合金化,然后与40Cr钢调质试件和40Cr钢高频淬火试进行接触强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45^#钢试件经铬合金化后,其接触疲劳寿命比40Cr钢调质试提高11.77倍,而与40Cr钢高频淬火试的接触疲劳寿命相当。用扫描电研究分析其显微结构及提高接触强度的机理。  相似文献   

18.
将一种铜钼球墨铸铁经正火及经633K等温淬火后,研究了激光表面硬化对它们的组织与滑员性能的影响。滑动磨损试验方法为在接触应力下与经热处理到HRC62-64的GCr15钢对磨。结果显示对于等温淬火球铁,激光硬化层中马氏体片的尺寸与基体奥氏体-贝氏体中的铁素体板条尺寸相近,认为这是一种组织遗传现象,研究结果还表明奥贝球铁的耐磨性优于珠光体球铁,而激光表面硬化可以进一步提高两种基体铸铁的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升TB6钛合金旋翼的疲劳性能,研究了喷丸、激光冲击及两者的复合工艺等3种表面强化方法对钛合金表面完整性及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白光干涉仪、X射线残余应力测试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加工前后试样的表面形貌、表面残余应力分布和微观组织等表面完整性特征参数进行了表征,并采用疲劳试验机分别测试了轴向应力疲劳寿命和疲劳极限。结果表明,在相同加载条件下,相比磨削试样,采用单一的激光冲击试样的轴向应力疲劳寿命提高了32.2倍,而单一的喷丸和激光冲击+喷丸复合强化的试样疲劳寿命均提高了至少126.4倍。激光冲击+喷丸复合强化表现出比单一的喷丸强化更优的疲劳极限增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铁素体形态和亚结构对临界区淬火强韧化的影响。表明:临界区淬火温度不同时,铁素体形态有所差异,当铁素体呈针状,与马氏体相间分布且含量为20~25%时强韧化效果最佳。临界区淬火时,铁素体可产生位错强化、固容强化等强化效果,提高铜的强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