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硫酸粘杆菌素预混剂生物效价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单层管碟法对硫酸粘杆菌素预混剂的生物效价测量方法进行改进,并研究测定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培养基中菌体含量1.7×105cfu/mL左右,培养基加入量为6 mL为最佳鉴定条件。另外,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可靠性分析和可信限率计算.  相似文献   

2.
地衣杆菌抗生素的发酵及效价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弄清抗生素在不同发酵条件下其效价高低,采用管碟法[1~3]在不同的发酵条件下研究抗生素发酵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48h、pH7.5和35℃发酵条件下,抑菌圈直径最大为38.083 mm,效价最高为3 706.27μg/mL.这项研究分别是24h时的1.105倍、pH5时的1.145倍和20℃时的1.095倍,为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产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管碟法测定抗生素效价方法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验室发酵的抗生素、杆菌肽为测试品,通过用管碟法测定其效价,从而得到管碟法测定抗生素效价的较优化的一般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上层培养基N源的成分以骨蛋白胨、鱼蛋白胨、胰酪蛋白胨较好,培养基的厚度影响显著;其次是指示菌的浓度和上层培养基的酸碱度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采用抗生素V号培养基测定硫酸粘菌素效价的方法.方法本文采用抗生素V号为培养基,PH为7.0的磷酸盐缓冲液为稀释液.结果其抑菌圈清晰,直径大小符合《中国药典》要求.结论采用抗生素V号培养基测定硫酸粘菌素效价的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5.
多粘类芽孢杆菌培养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多粘类芽孢杆菌菌株B-306的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优化后的多粘类芽孢杆菌B-306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为:可溶性淀粉17.5 g·L-1、蛋白胨25.0 g·L-1、NaCl 1.25 g·L-1、Na2HPO40.5g·L-1、CaCl21.0 g·L-1,pH7.5;培养温度30℃、转速170 r·min-1、装液量80 mL/250 mL;接种量为10%(体积分数).经过以上条件优化,多粘类芽孢杆菌B-306的细胞生物量可达5.3×109cfu·mL-1,比优化前(3.17×108cfu·mL-1)提高了15.72倍.  相似文献   

6.
从作物根际分离的多粘芽孢杆菌固氮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乙炔还原法,研究了从作物根际分离的51株多粘芽孢杆菌的固氮作用,结果表明,28株在有氧条件下培养能合成固氮酶并固氮,其中HW-1菌株固氮酶活性达78.3×10^-6mol·h^-1,该菌株固氮活性在对数生长后期最高,最适固氮培养条件是35℃和pH8.0,该菌株在有5%氧气的条件下培养时,固氮活性最高,在初始培养和乙炔还原体系中分别注入50%氧气仍能检测到乙炔还原活性。培养基中NH4^+阻遏该菌株  相似文献   

7.
黄诚 《科技资讯》2011,(27):60-60
灵杆菌素是从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中提取的细菌性脂多糖,是目前已知的最具潜力的免疫促进剂。本实验以酚水法提取得到的灵杆菌多糖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苯酚—硫酸法、蒽酮—硫酸法、测定其多糖含量,并通过多次实验对各种方法测定糖含量的条件进行筛选。  相似文献   

8.
针对微细粒锡石浮选回收难问题,采用纯矿物浮选试验的方法,以多粘类芽孢杆菌和红球菌作为浮选捕收剂,研究了pH值、菌量、作用时间、菌培养时间、粒度等因素对锡石浮选回收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多粘类芽孢杆菌对粒度小于13μm锡石浮选回收率最大为85.04%,对粒度为13~<38μm锡石的浮选回收率最大为75.03%。红球菌对粒度小于13μm锡石浮选回收率最大为72.77%,对粒度为13~<38μm锡石的浮选回收率最大为56.32%。多粘类芽孢杆菌对微细粒锡石的浮选效果普遍优于红球菌,且多粘类芽孢杆菌对细粒锡石(粒度小于13μm)具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扫描电镜和Zeta电位测试结果表明,多粘类芽孢杆菌和红球菌均可吸附在锡石表面上,改变了锡石的表面电位,影响微细粒锡石浮选回收率。  相似文献   

9.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污染问题一直是食品安全问题的焦点之一,利用生物技术方法降解食品中的亚硝酸盐成为热点.以实验室保存的一株具有降解亚硝酸盐能力的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C2为出发菌株,经过15 W、254 nm、20 cm处紫外诱变(UV)120 s及0.8%的硫酸二乙酯(DES)于37℃诱变40 min的复合诱变,进行筛选,获得高效降解亚硝酸盐菌株UV6-DS2,相对于出发菌株,在400 mg/L亚硝酸盐的环境下,经12 h降解后,亚硝酸盐的降解率由92.8%提高到97.8%,探究其于食品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多粘类芽孢杆菌HY96-2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采自江西南昌郊区土壤的生防菌株多粘类芽孢杆菌HY96-2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尿嘧啶(Ⅰ)、胸腺嘧啶(Ⅱ)、金雀异黄素(Ⅲ)、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Ⅳ)、2,4-二叔丁基苯酚(Ⅴ)、对羟基苯甲醛(Ⅵ)、棕榈酸(Ⅶ)、内消旋-2,3-丁二醇(Ⅷ).化合物的结构通过IR、NMR、MS等波谱数据分析得到确定,其中化合物Ⅰ~Ⅶ均为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开发了新的硫酸铵法制备硫酸钾工艺。用多因素正交试验法和单因素试验法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结晶温度、反应时间和结晶促进剂添加量等对原料转化率和产品质量的影响,找到了最优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产品质量指标达:K2O≥48.4%,Cl≤1.6%;钾转化率达94%以上。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25℃异丙醇-氨水为介质硫酸钙制取硫酸钾相图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变线法配样,选择电导率作为测量对象判断体系状态。结果表明,该体系含有硫酸钙、氯化钾、硫酸钾和钾石膏4个结晶区;和氨水体系相图比较,其结晶区相同,但硫酸钾结晶区远大于钾石膏区,表明加入异丙醇可抑制钾石膏生成,有助于硫酸钾结晶析出和改善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13.
溶剂法制取硫酸钾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硫铵法制备硫酸钾工艺氧化钾收率低,产品质量较差。对此在硫酸铵和氯化钾反应系统中添加有机溶剂,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浓度、硫酸铵初始浓度、配料比与氧化钾收率的关系,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反应的适宜工艺条件;氧化钾收率提高到90%以上,工艺过程简单,操作条件温和,溶剂回收循环使用,清洁生产;产品质量符合有关标准。  相似文献   

14.
微氧环境抑制硫酸盐还原反应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含高浓度硫酸盐抗生素废水,对比分析了自然厌氧及微氧水解酸化反应器硫酸盐还原反应,考查了微氧环境对硫酸盐还原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环境条件的改善.结果表明,系统ORP为-100 mV是影响硫酸盐还原反应的转折点,微氧环境及其所引起的高ORP(-50~50 mV)能够导致SRB失活死亡,抑制硫酸盐还原反应的发生,致使出水硫酸盐浓度大幅升高,而去除的硫酸盐主要用于生物体合成,只有10%~30%.出水中硫化物和气相中H2S质量浓度均降低到了未检出水平,较好地消除了硫化物的毒害作用,极大地改善了周围环境条件.同时微氧环境增强了兼性菌的生理代谢功能,其物理搅拌改善了水力条件,提高了废水水解酸化效果.  相似文献   

15.
二元复合肥硫酸钾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H2SO4、KC1、NH3为原料反应生成二元复合肥N4KSO4,对此反应过程及条件,用正交实验设计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最佳组合的工艺操作参数。  相似文献   

16.
对磷石膏和氯化钾制备硫酸钾的溶剂法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氨溶液条件下反应系统的工艺条件,针对其中反应温度低、氨水质量分数高,研究确定了适宜的有机溶剂对其进行改进。实验结果表明,工艺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反应转化率进一步提高。该工艺过程简单,操作条件温和,溶剂易于回收循环使用,产品质量符合有关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7.
超细硫酸钡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超细硫酸钡的性质和用途.通过实验研究,找出了利用沉淀法制备超细硫酸钡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温度不超过50℃,过饱和度大于1.1×10-2g/L时,适宜的搅拌强度,使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制备出了粒径在40~100nm范围的硫酸钡粒子.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试验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配合《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J82-85)的修订工作,编制组对国内外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的研究和试验方法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对该调研分析报告进行梗概性介绍,旨在促进对外部硫酸盐侵蚀机制的了解和对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的研究.列举了目前我国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研究的自然试验、室内加速试验以及浸泡方式对混凝土腐蚀性能的影响,并对中美两国相关试验方法标准作了对比.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广大地区混凝土受硫酸盐腐蚀现象普遍、问题严重.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和水平,室内加速腐蚀试验——全浸泡试验和干湿循环试验可为相关研究和实际工程提供参考依据.建议将这2种方法纳入《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相似文献   

19.
在pH7.8的BR缓冲体系中,番红花红T与十二烷基硫酸钠作用,形成离子缔合物,溶液颜色发生改变.其最大显色波长位于510nm处,在显色波长处,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浓度与溶液的显色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用于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测定.在波长为510nm处,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浓度为0.5~5.0μg.mL-1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92,摩尔吸光系数为7.4×104 L.mol-1.cm-1,检出限为:0.059μg.mL-1.该方法快速、灵敏、操作简便,用于环境水样中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