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研究了几种常见重金属 (Cu2 、Zn2 、Cd2 )对丰年虫、长毛对虾、斑节对虾无节幼体趋光反应的影响 .结果发现 :1) Zn2 、Cu2 、Cd2 对丰年虫无节幼体的 2 4 h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 310 .36、34 .61和 2 0 1.8mg/ L.而 Cu2 、Zn2 浓度分别为 2 .0 7、19.86mg/ L时 ,幼体的等效趋光值即降到对照组的 5 0 % .2 ) Cu2 、Cd2 对长毛对虾无节幼体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 0 .0 31、0 .180 mg/ L.而 Cu2 浓度为 0 .0 0 3mg/ L、Cd2 浓度为 0 .0 0 4 mg/ L时 ,即使幼体的等效趋光值降为对照组的 5 0 % .3)Zn2 、Cu2 对斑节对虾无节幼体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 0 .5 0 6、0 .0 2 6mg/ L.而当 Zn2 、Cu2 的浓度分别为 0 .0 0 7和 0 .0 0 2时幼体的等效趋光值即降为对照组的 5 0 % .  相似文献   

2.
纳米氧化锌对湿地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纳米氧化锌(ZnO NPs)对湿地植物的影响,探究了不同浓度ZnO NPs对黑麦草、水葱、花叶芦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ZnO NPs浓度为0.1,1.0 mg/L时,黑麦草、水葱、花叶芦竹的发芽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当ZnO NPs浓度达到10.0,100.0 mg/L时,水葱的种子发芽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当ZnO NPs浓度为100.0 mg/L时,黑麦草、水葱、花叶芦竹种子发芽率相对于对照组分别减少了6.38%,44.71%,1.41%.在不同ZnO NPs浓度下,花叶芦竹种子萌发均与对照组无差异,但ZnO NPs对花叶芦竹种子萌发后幼苗根茎长度产生一定的影响,ZnO NPs浓度为0.1 mg/L时会促进花叶芦竹幼苗根茎的生长,而浓度为100.0 mg/L时会抑制花叶芦竹根茎的生长.可见,不同种类的湿地植物对ZnO NPs的响应不同.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稀土金属铈对黄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活性的作用,采用不同浓度的Ce(NH4)2(NO3)6处理黄豆种子,测定种子的萌发率、种子活力、淀粉酶活性、幼苗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REC)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1)低浓度铈能够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Ce(NH4)2(NO3)6质量浓度为1.0 mg/L时,促进作用最显著,与对照组相比,萌发率增长10.2%,生长势高出3.4%,淀粉酶活性增加32.4%,根系活力提高34.3%,幼苗的REC和MDA也显著低于对照组;(2)高浓度铈(质量浓度≥50.0 mg/L)对种子萌发、根系活力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尤其是Ce(NH4)2(NO3)质量浓度为100.0 mg/L的处理组,抑制作用最强烈.由此认为,铈对黄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为低促高抑,1.0 mg/L最能有效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4.
在室温26℃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赤霉素(0 mg/L、100 mg/L、200 mg/L、300 mg/L、400mg/L)浸种对刺蒺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叶长和根长等萌发特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对刺蒺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均有促进作用,浓度为300 mg/L的赤霉素能显著增加发芽率、发芽速率和活力指数,浓度为400 mg/L时能显著增加发芽势,同时,浓度在200~400 mg/L之间,能增加刺蒺藜幼苗根重量、茎长度和茎重量,经300 mg/L浓度赤霉素浸种后,幼苗根冠重量比显著增大。表明赤霉素能显著提高刺蒺藜种子的活力和抗逆性,增强种子的萌发能力。  相似文献   

5.
水体Cu2+对无齿相手蟹体内Cu2+分布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态学单因子梯度试验方法研究水体中不同浓度Cu2 对无齿相手蟹体内Cu2 分布以及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随着水体中Cu2 浓度的升高,蟹外壳、鳃和肝胰腺中Cu2 的含量均随之增加.其中肝胰腺增加最多,鳃次之,外壳最少.当水体中Cu2 浓度为7.50 mg/L时肝胰腺中Cu2 的含量达到了0.286 4 mg/g,为对照组的8.2倍,是同一Cu2 浓度处理组外壳和鳃的4.3倍和2.3倍.不同浓度的Cu2 对无齿相手蟹的胃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类胰蛋白酶4种消化酶酶活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Cu2 浓度越高,对酶的抑制作用越明显.其中,类胰蛋白酶最为敏感,平均抑制率达到了45.86%.水体中Cu2 浓度仅为0.01 mg/L时,抑制率就已高达32.86%,受抑制的程度也最明显.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体中Cu2 浓度的升高,肝胰腺是无齿相手蟹Cu2 蓄积的重要靶器官,其消化酶活性的变化能灵敏地反映出Cu2 对无齿相手蟹毒性作用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Cu2+的光催化还原及其协同去除活性蓝染料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探讨了光催化还原Cu2 的影响因素,得出Cu2 的光催化还原反应适宜条件为:TiO2的投加量为10 mg/L,Cu2 的初始浓度为5 mg/L,pH值为6。实验表明Cu2 对光催化去除活性蓝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Cu2 浓度越高,协同作用越显著;加入的Cu2 浓度为63.5 mg/L时,活性蓝的光催化去除速率常数提高了10倍。  相似文献   

7.
通过溶液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Cu2 浓度(0、2、4、6、8mg/L)胁迫下,通过溶液培养试验对浮水植物水鳖叶片矿质营养吸收、活性氧产生、保护酶活性及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Cu2 浓度的增加,Cu2 对水鳖的矿质营养吸收产生了影响,主要是促进对Ca2 、Fe3 、Mg2 、Zn2 的吸收,降低对Mn2 、P、K 的吸收.(2)SDS-PAGE蛋白电泳图的条带随Cu2 浓度增加而逐渐减少,亮度也随之减弱,导致了多肽明显丢失.(3)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的变化趋势呈单峰曲线,在Cu2 浓度为6mg/L时,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对照的2 51倍和3 74倍.超氧阴离子(O2-·)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呈先缓慢后讯速上升趋势,当Cu2 浓度最高时均达顶峰,分别为对照的342 3%和334 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呈下降趋势,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呈上升趋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仅略有上升.(4)同工酶酶谱分析显示,随着Cu2 浓度的增加,SOD谱带数和表达量均减少.POD谱带数由少逐渐增多,由4带增加到7带,表达量也呈现上升趋势.CAT酶谱带数无明显变化,表达量略存在差异.Cu2 对水鳖的致死浓度范围在2~4mg/L.  相似文献   

8.
采用生态学单因子梯度试验方法,研究了水环境中添加0.01mg/L,0.08mg/L,O.64mg/L,5.12mg/L的Cu2+,Zn2+对罗氏沼虾鳃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活力和酶谱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Cu2+,Zn2+浓度的增加鳃中SOD酶活力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分别在O.64 mg/L Cu2+和O.08 mg/L Zn2+时SOD酶活力达到最大(73.57±O.12 U/mg和53.63±0.17 U/mg),且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相似文献   

9.
以米荞一号为对象,探究了不同镉浓度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镉处理对米荞一号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但对幼苗生长产生差异;低浓度镉(2.5mg/L)对米荞一号幼苗生长无显著抑制作用,部分指标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芽长和鲜重呈现上升趋势,镉浓度分别达到5.0mg/L和10.0mg/L时,米荞一号鲜重和芽生长出现显著下降;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对米荞一号种子萌发后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当镉浓度达到80mg/L时,米荞一号幼苗生长几乎完全被抑制,造成无法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0.
不同浓度的铜溶液对蚕豆种子进行处理,观察蚕豆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状况,以研究铜胁迫对蚕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铜溶液浓度低于80 mg/L时,对蚕豆种子萌发影响较小,浓度高于80 mg/L时,对种子萌发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铜溶液浓度低于10 mg/L时,可适当促进蚕豆幼苗的生长,可增加苗高和鲜物质量,浓度过高则会抑制其生长;铜溶液浓度低于20 mg/L时,对根系的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叶绿素的质量分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铜溶液浓度高于20 mg/L时,蚕豆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叶绿素的质量分数都逐渐减低.表明低浓度的铜处理对蚕豆生长有促进作用,最适于蚕豆生长的铜离子浓度为10 mg/L;铜离子浓度过高则会产生生理毒害作用,进而影响蚕豆种子的萌发率和幼苗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1.
采用纸培法研究反枝苋营养器官水浸提液对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探明反枝苋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反枝苋营养器官水浸提液在浓度0.001和0.002 g/mL时,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有所提高,浓度≥0.020 g/mL时,发芽率和发芽势明显下降,浓度达到0.100 g/mL完全受到抑制,种子不能萌发.水浸提液浓度为0.001/mL和0.002/mL时,对苜蓿根、芽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浓度≥0.020 g/mL时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反枝苋根水浸提液对幼苗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芽,根/芽显著降低,茎水浸提液对根芽生长在浓度达到0.050 g/mL时表现出抑制作用,根/芽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叶水浸提液浓度≥0.020 g/mL时,对根、芽生长均表现为抑制作用(P<0.01),对胚芽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胚根,根/芽比明显上升,与对照和低浓度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铜(Cu)、镉(Cd)及其复合胁迫对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inn.)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测定经Cu、Cd及其复合处理后麻疯树幼苗的丙二醛(MDA)含量、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脯氨酸含量等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Cu和Cd的浓...  相似文献   

13.
二次回归正交设计在楸树离体生根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与SPSS软件,建立楸树组培生根培养生根率、根长、发根数、发芽数、芽长、叶数、地上部鲜质量回归方程,通过对各方程进行模拟,得出与生长素NAA配比使用时楸树组培生根培养IBA用量的最佳范围为0200~0344 mg/L。试验发现,一定浓度的NAA主要促使根系的发生与生长,促进瓶苗叶数的增多,对芽长的生长与发芽数无显著作用,促进根系生根率最佳范围为0023~0073 mg/L。IBA用量在0200~0344 mg/L、NAA在0023~0073 mg/L范围内,楸树组培苗生根率可达95 %以上,可靠性为95 %。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浓度(5、10、15和20 mM) Na2CO3溶液对水稻幼苗进行胁迫处理,研究水稻光合荧光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情况.随Na2CO3胁迫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以及水分利用效率逐渐降低;PSⅡ的潜在活性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显著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电导率、丙二醛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根系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表现为明显的下降趋势.总之,在Na2CO3胁迫下,低浓度的Na2CO3会诱导抗氧化酶活性,高浓度的Na2CO3对水稻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粉煤灰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论文以经过实验室处理的粉煤灰作为吸附剂,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经过粉煤灰预处理后,CODcr从12000~25000mg/L降低到3000mg/L左右,氨氮由400~450mg/L降低到50~70mg/L,重金属Cu、Cd、Zn、Pb、Cr也分别从7.0、3.5、3.5、10.0、5.5mg/l。左右降至低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对水体/沉积物中蒽的生物降解及铜的生物吸附作用进行了研究.烟曲霉A10对蒽、铜有良好的降解、吸附能力.水体中,蒽的质量浓度为10 mg/L时,铜的质量浓度的增加导致其吸附率降低,但均处于80%以上;当铜的质量浓度处于0.60~6.09 mg/L时,蒽降解率从62.01%升至82.45%,之后随铜的质量浓度的升高而下降.沉积物中,铜的质量浓度的变化对蒽降解的影响与水体中的情况类似,但蒽降解率总体高于水中的情况;蒽质量浓度的增加对铜吸附率无明显影响,均维持在95%以上,而蒽降解率在其初始质量浓度为5 mg/L时最大,达88.09%,之后趋于下降.一定质量浓度的铜在一定程度上对蒽降解有促进作用,但铜质量浓度过高会使降解率下降.铜吸附率和蒽降解率均随蒽质量浓度的提高而下降,其中蒽降解率降幅较大,铜吸附率只有微弱变化.  相似文献   

17.
以水稻(Oryza sativaL.)等5种植物和油菜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vum(Lib)de Bary)等4种植物病原病菌为受试材料,通过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青葙(Celosia argenteas Linn.)根水提物化感活性及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250-4000μg/mL浓度范围内,提取物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和醴肠(Eclipta prostrateL.)种子的萌发,水稻和稗草幼苗苗高,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和醴肠幼苗的单株鲜重不产生显著影响,而在相同的浓度范围内,对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Linn)Nees)幼苗的根长和单株鲜重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对5种植物相对应的其它生长特性方面,只有在高于250μg/mL浓度时才能受到显著抑制。在25-4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提取物对油菜菌核病、小麦赤霉病(Fusorium graminearum Schw.)和杨树溃疡病(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病菌的生长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当浓度达到50μg/mL时,提取物也显著抑制烟草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Pers.)病菌的生长,400μg/mL时,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45.90%、46.49%、45.64%和41.66%。上述表明,青葙根水提物具有开发为生物源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以水稻(Oryza sativa L.)等5种植物和油菜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vum(Lib)de Bary)等4种植物病原病菌为受试材料,通过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青葙(Celosia argenteas Linn.)根水提物化感活性及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250~4 000μg/mL浓度范围内,提取物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和醴肠(Eclipta prostrate L.)种子的萌发,水稻和稗草幼苗苗高,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和醴肠幼苗的单株鲜重不产生显著影响,而在相同的浓度范围内,对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Linn.)Nees)幼苗的根长和单株鲜重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对5种植物相对应的其它生长特性方面,只有在高于250μg/mL浓度时才能受到显著抑制。在25~4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提取物对油菜菌核病、小麦赤霉病(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和杨树溃疡病(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病菌的生长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当浓度达到50μg/mL时,提取物也显著抑制烟草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Pers.)病菌的生长,400μg/mL时,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45.90%、46.49%、45.64%和41.66%。上述表明,青葙根水提物具有开发为生物源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河砂对径流污染物吸附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砂是透水铺装、生物滞留池及树池等海绵城市建设用设施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对其吸附去除径流污染物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污染物初始浓度的增加,河砂对COD、TN、TP、Cu的吸附量均呈现先增加后趋于平稳的趋势。当初始溶液浓度达到160 mg/L以上时,河砂对COD、TN、Cu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保持在1.83、1.19、1.22 mg/g左右,当初始溶液浓度达到80 mg/L以上时,河砂对TP的最大吸附量维持在0.50 mg/g左右。同时在去除率方面,河砂对小于20 mg/L的低浓度TN、TP的去除效果较好;当初始溶液浓度为100 mg/L时,河砂对COD的最高去除率为74%;不同初始溶液浓度下河砂对铜的去除率在77%~98%之间。结果表明,河砂对径流污染物均具有一定的吸附效果,尤其对重金属Cu的吸附去除效果最佳。这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涉及以砂为原材料的海绵城市相关技术及设施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