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娜 《科学之友》2010,(1):61-61
<正>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冷海域中,生活着一种轻盈美丽的浮游动物,它们的名字是"冰海小精灵"。最近,这种可爱的动物却现身于日本兵库县附近相对温暖的海域中。这种小生物"盲流到非居住地",说明海洋环境出现了问题,环保人士对这种不明原因的迁徙表示担忧。  相似文献   

2.
在北极冰海之中,生活着一种奇特的独角鲸。由于它头上长着一只具有特异功能的长角,引起了海洋生物学家的强烈关注,试图揭开独角鲸的神秘面纱…… 独角鲸传奇 在冰海雪原的北极,有长达半年之久的漫长冬夜,继而又是无夜的白昼。夏日消融,使北冰洋边缘的海冰变薄了。突然,冰面上钻出一颗尖尖的 “芽儿”,像钻头一样地飞速旋转着,接着又是一阵冰的破裂声,“芽儿”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上长,长到1米多高后,蓦听得一声“轰”的巨响,一只硕大的怪物从水下破冰而出。说它像传说中的神马,它却又颈无长鬃,身无短毛,腹下更无四蹄;说它…  相似文献   

3.
对英国开放大学约翰·莫里(John M urray)在“火星快车”研讨会上宣布在火星上发现有北海那么大的冰海后,美国图森市的亚利桑那大学行星地质学家艾尔弗雷德·麦克尤恩(Alfred M cEwen说:“这可能是想象中形成的幻觉,火星上存在那么大的冰海是不可能的。”“在7年前,我们的火星环球勘探者’探测器第一次在火星赤道附近摄了像,当时我看到外貌后瞬时的反应是:‘天哪,那看上去简直是大片冻结的冰!’但是我们很快就恢复理智意识到它必须是熔岩,而不是冰。”“它不可能是熔岩。”莫里根据“火星快车”探测器上的一台高分辨率立体摄像仪2005年2月…  相似文献   

4.
1912年4月12日,一艘英国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在驶往北美洲的处女航行中不幸沉没,致使约1 550人葬身鱼腹.这次沉船事件,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最大灾难,震惊了世界.在以后的岁月里,文学家以这次沉船事件为背景,创作了著名电影《冰海沉船》,以及小说、通讯等大量文学作品,使得这次沉船事件广为流传.而且,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对沉船的原因,几乎是众口一词——“泰坦尼克号”是被冰山撞沉的,这艘长约274 m的豪华客轮,是被迎面漂来的冰山撞开了约92 m长的裂缝后,导致船舱进水,很快沉没在纽芬兰附近海域.  相似文献   

5.
江世亮 《世界科学》2005,(3):27-28,26
在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等海域,在深约300米-500米的洋面下,广泛分布着各种各样的海洋动物,其中有一种被称为“头足类”的海洋经济动物(通常俗称为“鱿鱼”),是海洋生态系统链中独特的一环,这种一年生海洋动物既是鲸鱼、金枪鱼、鳕鱼等的捕食对象,而其本身又是诸多海洋浮游生物的捕食者。  相似文献   

6.
何京 《科学之友》2005,(6):29-30
据资料表明,海洋的神秘地带并不止百慕大三角区一个。“神秘地区”至少有7个:百慕大三角区、日本海域三角区、大西洋附近海域、太平洋夏威夷至美国大陆间的海域、葡萄牙沿海、非洲东南部海域以及哈特勒斯角。  相似文献   

7.
南极洲剪影     
1.冰海孤舟2.亘古不化的冰盖3.夏日消融的冰原4.乔治工岛的飞机场5.乔治王岛智利站的星级旅馆6.冰山倩影7.乔治王岛智利站新建的“星星村”8.南极洲科学站的悬空式建筑物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探索》2007,(10):7-7
最近,一组非洲渔民在非洲东海岸桑给巴尔岛附近海域打捞上来一条腔棘鱼。经测量,这条腔棘鱼体长1.35米,体重27千克。腔棘鱼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鱼,有“活化石”之称,曾一度被认为早已随着恐龙一同灭绝。直到1938年,有人才在南非附近海域重新发现这一“活化石”。到现在,人们总共发现了十几条活体腔棘鱼。腔棘鱼之所以很难被发现,  相似文献   

9.
预计明年6月返回的日本小行星探测器“早房”号.正在测算可能与地球冲撞的那些小行星的轨道,为预防这种未来灾害发挥重要作用。为了确证是否“直击”地球,该系统可以详细检查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深达几千米的海域是一片“水下荒漠”,其环境之恶劣无异于火星和金星,不适合生物生存。然而事实又是如何呢?  相似文献   

11.
在漫长的演化进程中,无害的弱小动物为了生存,往往都有各自的规避、防身本领。保护色是最常见的一种,变色龙和章鱼也许是演化得最成功的两种变色动物,它们都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变换体色,以适应身处的环境。章鱼的防身本领就有多种:它不仅善于变色,还能施放“烟幕弹”逃生,即能像乌贼一样喷射“墨汁”。不久前,澳大利亚和英国的3位专家在印度尼西亚热带海域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章鱼品种,这种章鱼不仅能随环境随时改变体色,还能模仿多种可怕动物的形体来吓退掠食者的进攻。  相似文献   

12.
海洋学家把水深超过200米的海域称为“深海”,那是一个几近完全黑暗,海水冰冷彻骨,而且水压极高的世界。水深每增加10米,海水的压力就增加一个大气压。  相似文献   

13.
王敏 《科学之友》2005,(9):47-47
生活在海洋里的各种鱼类,有时也会生病或受到伤害。鱼类遇到这种情况,就会到海洋中的“医疗站”去看病。于是,一些奇特的虾也就义不容辞地当上了医生。虾医生中的“名医”,当属一种生活在巴哈马热带海域中的彼得松岩虾。这种被人们叫做“清洁虾”的透明小虾,身上长有白色的条纹和蓝色的斑点,样子十分美丽。它们的“医疗站”一般建立在珊瑚礁、岩石、海草茂密的高地或沉船的残骸边缘。设施十分简陋,既没有病床也没有器械和药物。仅仅依靠高超的医术和辛勤的工作来挽回海洋动物的生命。这种小巧的“医生”经常在洞穴的门口舞动头前的一对角须,…  相似文献   

14.
海洋告急     
《大自然探索》2012,(2):7-7
最近,一个国际环保组织公布了其评选出的“海洋保护摄影大赛”获奖照片,举力哒项比赛的目的是唤醒人们对海洋生态的保护意识。其中,大奖照片(右图)中的大青鲨摄于美同罗得岛海域,一只锈迹弱斑的铁钩从它的下颚伸出——它在一次多钩长线捕鱼中被俘获,这种捕鱼法常常会捕捉到不想要的物种。事实上,鲨鱼等物种经常成为这些捕捞方法的受害者。以下是其他获奖照片。  相似文献   

15.
《科学24小时》2009,(9):53-53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华裔摄影师埃里克·程(EricH.Cheng)在巴哈马群岛附近海域玩了一把心跳,与柠檬鲨近距离接触拍摄它们的“靓照”。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探索》2009,(7):10-10
海马是一种长相奇特的鱼类,它们的体型很小,体长一般也就10厘米左右。2009年年初,一些研究人员在考察红海和印尼海域的珊瑚礁时,发现了5种更微小的海马,它们的体长都不超过2.5厘米,被研究人员称之为“微型海马”或“侏儒海马”。  相似文献   

17.
聆声 《科学之友》2003,(11):25-26
“俾格米”在英文中是微小、矮人、侏儒之意。一种身长不足1.5米的矮小人种就被称为俾格米人,但是俾格米监鲸这种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之一,却被冠以这样一个具有“渺小”之意的名字,真是十分有趣。它们身躯庞人,自然食量也十分惊人,夏季时,只有澳大利亚西部和维多利亚西南沿海海域极  相似文献   

18.
在挪威西海岸维加岛附近海域,有个叫曼蒂米凯的大漩涡,它曾经吞噬了不少过往船只和渔民,被人们称为“魔鬼大漩涡”和“恶灵之眼”。然而,2006年8月8目,一位挪威海洋考古学家却在这一令人恐怖的大漩涡中,奇迹般地生还了……  相似文献   

19.
考古学家借助“谷歌地球”发现了一个千年前的巨型捕鱼场。该捕鱼场座落于德韦达郡海域,长约250m,呈现出V字形,是科学家们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人工捕鱼场。  相似文献   

20.
如果你是一位真正的游艇爱好者,你或许在维京群岛海域进行过远航,或者租船前往过那里,或者至少曾经考虑过这种可能性。这些天堂般的小岛吸引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这里既有划桨的帆船,也有豪华的游艇,因此,我们决定比往常走得更远一些,在那一海域进行一次加勒比海盗式的冒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