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霍比特人真的存在过吗?在看过《魔戒》和《霍比特人》的人们中,很多人对影片中的形色各异的"霍比特小矮人"一定印象深刻,那"霍比特小矮人"有没有可能在地球的某一个地方真实存在呢?英国伦敦帝国学院进化动物学家林德尔·布朗厄姆和马塞尔·卡尔迪洛在2007年4月出版的《生物学通讯》上发表文章说,电影中出现的"霍比特人",也许是原始人类的一支,由于进化压力才演变成矮小体型。也就是说,影片中的小矮人在人类进化史上可能确实存在过。"小矮人"真实存在过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正>2004年,《指环王:王者归来》赢得了其在第76届奥斯卡全部11项提名的奖项。导演彼得·杰克逊一再走上颁奖台,将祖国新西兰的山山水水感谢了个遍。拍摄《指环王》彼得·杰克逊动用了两万多名新西兰临时演员,对于这个只有400多万人口的国家,几乎每个新西兰人都认识几个《指环王》的临时演员,在电影里他们化装成半兽人、狼骑士、蜘蛛怪以及可怕的亡灵巫师。新西兰人甚至为《指环王》前传《霍比特人》另寻拍摄地点游行抗议,而新西兰政府对《指环王》也是关爱有加,为电影的  相似文献   

3.
<正>为什么一部科幻电影会和太空竞赛扯上联系?这部电影对中国科幻有何意味?如何看待这部电影的争议?2月以来,最受人关注的电影,莫过于《流浪地球》了。和去年的《红海行动》一样,上映之后,《流浪地球》凭借着科幻电影这个开创性的选题,以及精良的制作和观众的口碑,硬是在票房上一路逆袭。目前,《流浪地球》的票房突破38亿,甩开第二名将近20亿。电影优秀的表现,被不少人称开启  相似文献   

4.
据科学家分析,著名的冰海沉船“泰坦尼克号”正在海底逐渐瓦解,因此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抢拍了纪录片《重返“泰坦尼克号”》,并于当地时间2004年6月7日晚9点,在全球电视网络中直播了此次拍摄的海底回传画面。中国观众会在7月份的《神奇的地球》节目中欣赏到这一精彩特辑。拍摄初衷:“泰坦尼克号”正在沉睡中灭亡“泰坦尼克号”是20世纪初最大、最豪华的客轮,在由英国南安普敦驶往美国纽约的首航途中,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沉入海底,船上1500余人丧生。后来的电影《冰海沉船》和《泰坦尼克号》都反映了这一事件。国家地理频道的负责人表示,最近的…  相似文献   

5.
罗洁 《科学大观园》2007,(16):36-37
电影制片人史带芬·斯皮尔伯格和乔治·路卡斯合作,实地拍摄了影片《圣战奇兵》,让更多人领略了佩特拉古城的魅力。"也许是受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圣战奇兵》的影响,一踏上那通往古城的沙漠  相似文献   

6.
金琛之所以会拍摄《战国》,其实是日本著名演员中井贵一给他的提醒。两人因在2007年拍摄电影《凤凰》而结缘。中井贵一表示希望再拍金琛导演的戏,并且最好是部中国古装片,演绎中国历史人物一直是中井贵一的愿望,二人一拍即合。"虽说讲得是中国古代的事,但我们都觉得那应该是个国际化的故事,中井贵一提示我,有关孙膑这一段在日本非常受关注,后来我又了解到这段故事也被美国人所熟知。"这就是金琛完成了电影《战国》的初衷。海内外对孙膑的关注源于人们对孙氏兵法这一"兵学圣典"的推崇。而孙氏兵法里除了《孙子兵法》还有《孙膑兵法》,这两者之间存在内在的师承关系。《孙膑兵法》与《孙子兵法》  相似文献   

7.
爱在爱琴海     
可惜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那样的幸运,能站在海边呼吸潮湿的空气,我们只好通过电影来想象它的美丽。你可以选择吕克贝松1988年拍摄的《碧海情天》。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06,(3):34-36
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1902年,一个外国人开始在前门打磨厂租借“福寿堂”放映电影,使皇城根脚下的人们开始领略了电影的风采。电影最初在中国的名字被称为“活动影戏”或“电光影戏”。当时在中国放映的影片也同样来自国外,内容都是一些纪录性短片和搞笑的滑稽短片。中国人自己放电影是1903年在北京。中国商人林祝三从欧美回国,携带放映机和影片,在打磨厂乐天茶园放映电影。这是中国人从国外自运电影在国内放映的开始。中国的第一批电影院电影传入中国之初基本上是在茶楼酒肆等休闲和娱乐场所“借地”放映,而且一般经常是穿插在其他娱乐节目中…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09,(19):26-26
据《每日邮报》报道,人们可能不会看好猪和兔子会成为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但目前,一位英国农场工人拍摄到它们依偎在一起的温馨画面,让我们见识了动物世界超越“种族”界限的伟大情谊。  相似文献   

10.
居住在苏丹东部草原的努尔人是一个以养牛为生、人口不过40余万的黑人民族。但这个地处偏远、经济也不发达的民族却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国际知名度。众多人类学家以他们为研究对象,撰写了学术研究著作,美国人以他们为主题拍摄的纪录电影《努尔人》也曾引起轰动。那么究竟是什么奇特的东西,吸引了如此多的关注呢?  相似文献   

11.
正灯光……摄像……开拍!从最初的活动影像,到如今震撼人心的3D大片,技术的革新带观众走进神奇的电影世界。人们最初欣赏到运动着的画面是19世纪。从那时起,新科技和拍摄手法被不断地应用到电影艺术中。电影潮流起起落落,人们的喜好也大不相同。但是有一点却从未改变——我们始终爱看电影!大银幕为我们呈现了万千世界,从  相似文献   

12.
几百年来,东南亚南部的苏门答腊一直流传着一些神秘恐怖的故事,讲的是一种毛茸茸的两足动物,名叫"苏门答腊小矮人",或"丛林小矮人".科学家发现,一种矮小的史前人类曾在印度尼西亚的另一座岛上居住,有人给他们取了个绰号,叫"霍比特人".这项发现引发了无边的猜测.有没有可能这种小矮人并未灭绝,现在还生活在丛林深处?或者,林子里会不会栖息着某种未知的类人猿?  相似文献   

13.
<正>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灵长类动物也会像人类一样悼念死去的同伴,并且表现出忧郁、悲伤的情绪。电影《野外间谍》摄制组在印度拍摄一群叶猴时,使用了一种内置摄像机的电子猴——间谍猴,将这只间谍猴放在猴群中,发现猴群很快接受了这个"外来者",甚至  相似文献   

14.
精明而实际的现代都市居民,面对各种各样的理财工具和各不相同的收入情况,不知怎样理财了。专家建议你先完成下列测试,了解自己属于哪种投资类型的人,再确定理财方向。1.你去买正在上映的一部8时放映的电影票,可小姐告诉你只有午夜场的票了。同时她还告诉你8时半在小厅有一个新电影上映,不过你没有听过那部电影的名字。你会:A.购买新电影的票;B.买午夜场的票。  相似文献   

15.
关于海底人的传说由来已久,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美国电视片《大西洋底来的人》也因此而风靡一时。但到今天为止,也没有人能弄清这种海底生物究竟是什么?不过近几十年来关于海底人的目击资料说明,它们确实存在于这个地球上。 1958年,美国国家海洋学会的罗坦博士在大西洋4.8千米深的海底,拍摄到了一些类似人的奇妙足迹。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14,(10):2+1+6-I0004
<正>兰迪·斯科特斯拉温是一名来自纽约的摄影师兼电影制片人。这些超现实主义的作品是通过上百张照片后期合成的。因为有拍摄动态影像的经验,他把这些观念结合到静态的摄影里面,漩涡的画面呈现出超现实的滚动感,像万花筒一样。  相似文献   

17.
星战新人类 28年前,1977年5月25日,<星球大战>公映前夜,导演乔治·卢卡斯忐忑不安.方方面面来的信息,没一个看好他在银幕上虚拟出的那个科幻世界.两个月前的试映会上,他的一个好朋友笑道:"乔治,你这电影简直是垃圾!"让卢卡斯沮丧的是,一个道具工人曾在拍摄现场说过同样的话:"喂,咱们拍的这是什么垃圾呀?"主演们整天面对着一群长相古怪的非人类唠唠叨叨,早就烦透了:"这电影究竟说的是什么?"卢卡斯多年后说:"当初所有人都认为我疯了."全美数千家影院只有37家签了放映合同.  相似文献   

18.
数字电视     
电视从发明到现在只不过是短短几十年的时间 ,但它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普通清晰度到高清晰度电视的发展过程。模拟电视是指用模拟信号形式实现整个电视系统功能 ,数字电视是指用数字信号形式实现整个电视系统功能。这对电视观众来说变化并不很明显 ,但从技术角度看却是一次革命性的改变。它必须解决数字化后信息量爆炸性增长的压缩问题 ,并可达到传送高清晰度电视的要求。早期的黑白电视 ,世界上主要有两种显示格式 ,即每秒 5 0场 ,两场形成一帧图象 ,每帧6 2 5行 ,和每秒 6 0场 ,两场形成一帧图象 …  相似文献   

19.
居住在苏丹东部草原的努尔人是一个以养牛为生、人口不过40余万的黑人民族,但这个地处偏远、经济也不发达的民族却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国际知名度,众多人类学家以他们为研究对象,撰写了学术研究著作,美国人以他们为主题拍摄的纪录电影《努尔人》也曾引起轰动。那么  相似文献   

20.
《魔戒》前传中,在地底的洞府中住着一个霍比特人,名叫比尔博·巴金斯.尽管他有显赫的身世,但他还是喜欢吃饱肚子后安安静静地站在门口吸吸长烟斗.然而,因为大名鼎鼎的巫师甘道夫的到来,他们共同开始了一场奇幻的冒险之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