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陆鲸 《科技信息》2011,(26):380-380
本研究以CLEC语料库为基础,采用错误分析的主要观点,对大学生英语作文中的动名搭配错误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大学英语学习者动名搭配习得上的难点和问题,对错误进行归类,探究外语学习的过程,寻找错误的原因,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这篇文章运用错误分析理论和语料库检索方法,使用“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LEC),将语料库中380篇四级作文作为研究主体,主要分析学生写作中名词误用、动词误用及动/名搭配错误及产生错误的原因,并给出了对于中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实践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杨叶芳  陈曼苹 《科技信息》2012,(34):209-210
本研究以非英语专业学生作文语料库CLEC和英语专业作文语料库WECCL为研究材料,通过定性分析揭示中国大学生英语拼写错误的类型,并通过定量的方式揭示英语水平对拼写错误类型的影响。调查显示,中国大学生作文中主要存在语音变异、形素置换、语法知识误用和生造词四种类型;语音变异类、语法类、生造词类错误频率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而减少,但形素置换类错误频率却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采用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为分析工具,以凯里学院14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280篇习作为学习者语料库,检索、研究了汉语背景下的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以动词为中心词的词语搭配(Verb+noun)运用状况,并针对普遍存在的错误现象,提出了在学习和运用过程中注意克服和避免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比较11个情态动词在CLEC非英语专业学生四、青级考试作文子语料库与LOCNESS语料库中的使用情况,可以发现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四、六级考试作文中过多使用了earl,shall,should,will,must,dare和need;而情态动词could,might和would则使用不足,并分别分析了导致过多使用和使用不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杨丹丹 《科技资讯》2009,(2):190-190
在差错分析及中介语理论的基础上,文章将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写作词汇错误进行了讨论。研究中使用了“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LEC),调查了134篇大学英语四级写作语料中的词汇错误。通过归类分析,发现词汇错误主要有词类错误、替代错误、省略型错误和冗余型错误,其原因既有母语干扰,又有对目的语规则不完整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刘丹 《科技信息》2011,(8):I0139-I0140
在目前大学英语教育中,写作仍然是个薄弱环节。写作错误也是无法避免的现象。本文运用错误分析理论,对非英语专业的专科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误进行了归类和分析。通过对典型错误的研究,分析出了大学生英语写作错误的主要原因,并且拟对今后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词汇形式错误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中最为突出的语言错误。词汇形式错误主要有字母误写、错误造词和形式误选三种。造成词汇形式错误的原因主要是:英语本身的特点,以及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语音水平和词汇学习策略方面存在的问题。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加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语音教学和词汇策略训练,减少英语写作中的词汇形式错误,提高英语写作质量。  相似文献   

9.
英语写作能力能很好地反映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水平。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分析了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常犯的错误,探讨了这些错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句法标注多选现象的持续性是否意味着中介语语法系统的损伤是近年来二语习得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针对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对英语题元动词的过去时态标注情况展开研究,文中语料取自《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在最简方案的理论框架下,研究中国学生在口笔语中对英语题元动词一般过去时态的标注情况,验证中国学生英语中介语语法系统是否损伤.结果表明:中国学生的中介语语法系统没有受损,能够习得英语中的时态特征.  相似文献   

11.
于质洁 《科技信息》2012,(25):219-220
母语负迁移现象在外语习得中普遍存在。本文将以动词的使用为中心,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在动词使用上的差异从时态﹑语态﹑主谓一致和非谓语动词四个方面,分析汉语负迁移对中国学生雅思写作造成的影响,分析中国学生在雅思写作中动词使用的错误,探讨学生雅思写作中的汉语负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12.
正确理解和使用非谓语动词是困难的,然而又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当各种不同形式的非谓语动词具有同一句法功能时,它们的异同更难掌握。本文从非谓语动词的性质和特征入手,探讨了非谓语动词句法功能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刘文卿 《科技信息》2011,(13):212-213
学好英语关键是掌握好动词的变化形式、动词各种形式所表示的意义及用法。正确分析非谓语动词的逻辑主语,对于准确把握语义非常重要。掌握好非谓语动词的逻辑主语的各种形式变化才能准确把握句子意思。  相似文献   

14.
何历蓉 《科技信息》2009,(27):161-162
V—ing形式是英语动词的一种非限定形式,国内外一些语法学家在英语非限定动词-ing形式的分类和用法上存在着巨大差异.以奥托·叶斯帕森(Otto Jespersen,1933;1940)、张道真(1995)和薄冰(2004)等为代表语法学家认为,非限定动词有三种形式,它们是不定式、分词(含-ing分词和-ed/en分词)和动名词;而以夸克(Randolph Quirk,1974;1980;1985)、王嘉龄(1980)和章振邦(2003)等为代表的语法学家认为,非限定动词只有两种形式:不定式和分词。他们用“-ing分句”这一术语来笼统地称呼-ing分词和动名词,但同时也指出“-ing分句”含有名词特征。在语法教学过程中,有关英语非限定动词-ing形式的术语和特征经常被混淆和误解。本文将引用叶斯帕森等语法学家的观点,把V—ing形式分为现在分词(presentparticiple)和动名词(gerund),从句法角度分析它们在句中的用法区别及其逻辑主语的表现形式,旨在提高学习者的翻译、阅读和语篇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5.
双重谓语因其结构简单、表达内容相对丰富而被广泛使用.自20世纪50年代M.Ganshina等人研究并指出"双重谓语"这一语言现象以来,语法学界曾对双重谓语作过较多研究,但对于充当第二成分的分词的研究则很少.本文作者认为,双重谓语中分词的情况十分复杂,尤其容易同其他非谓语动词形式的分词相混淆.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将双重谓语中的分词同其他非谓语动词形式的分词进行比较,对其若干语法特征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收集了150位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在英语期末考试写作部分的相关数据,并运用语言分析工具SPSS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较多语块错误.其中,模糊错误占整个语块错误的60.4%,语际语块错误、语内语块错误和冗余语块错误比例相当.  相似文献   

17.
浅谈分词、不定式和动名词用法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往往对非限定动词的用法容易产生混淆,尤其是对非限定动词的相同语法功能不能掌握,不知道何时该用动名词、不定式,何时该用分词。现就此问题进行归纳、比较。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观念对英语情态动词使用的影响,作者以亚洲留美学生(英语为非母语者)和美国本上学生(英语为母语者)相同主题的作文为对照组,分析了两者在使用表示“义务”、“必须”的情态动词时的异同。结果发现,东方文化价值观对英语情态动词的使用有着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Lieberman E  Michel JB  Jackson J  Tang T  Nowak MA 《Nature》2007,449(7163):713-716
Human language is based on grammatical rules. Cultural evolution allows these rules to change over time. Rules compete with each other: as new rules rise to prominence, old ones die away. To quantify the dynamics of language evolution, we studied the regularization of English verbs over the past 1,200 years. Although an elaborate system of productive conjugations existed in English's proto-Germanic ancestor, Modern English uses the dental suffix, '-ed', to signify past tense. Here we describe the emergence of this linguistic rule amidst the evolutionary decay of its exceptions, known to us as irregular verbs. We have generated a data set of verbs whose conjugations have been evolving for more than a millennium, tracking inflectional changes to 177 Old-English irregular verbs. Of these irregular verbs, 145 remained irregular in Middle English and 98 are still irregular today. We study how the rate of regularization depends on the frequency of word usage. The half-life of an irregular verb scales as the square root of its usage frequency: a verb that is 100 times less frequent regularizes 10 times as fast. Our study provide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regularization process by which ancestral forms gradually yield to an emerging linguistic rule.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中谓词可以直接作主语和宾语。英译时可借助于词缀、动名词等方法。这些方法使对应于汉语谓词的英语词汇具有名词性质,即英语名物化的结构。最后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谓词作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