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2277热活性检测仪的流动测量系统测定了310.15K时,甲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乙酰胺、N-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分别与甲醇在水溶液中混合过程焓变以及各自的稀释焓,根据Mc—Millan—Mayer理论关联得到了各级焓作用系数.讨论了不同酰胺与甲醇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甲醇与不同酰胺分子的hxy均为正.不同酰胺与甲醇的hxy大小主要取决于酰胺分子结构的差异,酰胺分子中所含-CH3个数越多,其hxy值越大,故N,N-二甲基乙酰胺与甲醇的焓对作用系数危hxy最大,并用溶质-溶质相互作用和溶质-溶剂相互作用理论对结果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2.
利用2277热活性检测仪的流动测量系统测定了310.15K时,甲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乙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分别与2,3-丁二醇在水溶液中混合过程焓变以及各自的稀释焓,根据McMillan-May—er理论关联得到了各级焓作用系数.讨论了不同酰胺与2,3-丁二醇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3-丁二醇与四种酰胺分子的hxy均为正.不同酰胺与2,3-丁二醇的hxy大小主要取决于酰胺分子结构的差异,N,N-二甲基乙酰胺与2,3-丁二醇的焓对作用系数hxy最大,用溶质-溶质相互作用和溶质-溶剂相互作用理论对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3.
利用2277热活性检测仪的流动测量系统测定了310.15K时,甲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乙酰胺、N-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分别与蔗糖在水溶液中混合过程焓变以及各自的稀释焓,根据Mc—Millan.Mayer理论关联得到了各级焓作用系数.讨论了不同酰胺与蔗糖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只有蔗糖与甲酰胺的hxy均为负,不同酰胺与蔗糖的hxy,大小主要取决于酰胺分子结构的差异,酰胺分子中所含-CH3个数越多,其hxy值越大,故N,N-二甲基乙酰胺与蔗糖的焓对作用系数hxy最大,并用溶质一溶质相互作用和溶质-溶剂相互作用理论对结果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4.
利用2277热活性检测仪的流动混合系统测定了298.15K时甘氨酸、L-丙氨酸、L-丝氨酸、L-缬氨酸、L-脯氨酸和L-苏氨酸分别与甘露醇在水溶液中混合过程的焓变,根据McMillan-Mayer理论得到各级焓作用系数,并与6种氨基酸在纯水溶液中的焓对作用系数h2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甘露醇对缬氨酸和丝氨酸的焓对作用系数值改变较大,而对侧基极性或非极性都不明显的氨基酸改变值较小.用溶质—溶质相互作用和溶质—溶剂相互作用理论对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5.
利用2277热活性检测仪的流动混合系统测定了298.15K,310.15K时甘氨酸,L-丙氨酸,L-丝氨酸,L-缬氨酸,L-脯氨酸,L-苏氨酸六种α-氨基酸分别与肌醇在水溶液中混合过程的焓变,根据McMillan-Mayer理论得到各级焓作用系数,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温度的改变使得焓对作用系数hxy的数值发生较大的变化,且温度升高导致焓对作用系数hxy的数值减小.并用溶质-溶质相互作用和溶质-溶剂相互作用理论对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6.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d,p)水平上对水、甲醇、苯胺、氯仿与N,N-二甲基乙酰胺分子形成的1∶1气相氢键复合物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4种物质与N,N-二甲基乙酰胺形成的复合物存在氢键,表现为羰基氧原子的孤对电子与H-X(X=O,N,C)反键轨道的相互作用.氢键的形成使C=O和H-X的伸缩振动频...  相似文献   

7.
探讨α-氨基酸-甲醇-水三元体系中溶质分子间相互作用机理,为揭示蛋白质的稳定机理、蛋白质变性的原因和生物大分子与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提供溶液热力学依据.利用2277热活性检测仪的流动测量系统获得了298.15K时甘氨酸、L-丙氨酸、和L-脯氨酸分别与甲醇在水溶液中的混合过程焓变以及各自的稀释焓,依据McMillan—Mayer理论关联得到异系焓相互作用系数,讨论了不同氨基酸与甲醇分子的作用机理.不同氨基酸与甲醇分子间的焓作用系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氨基酸分子结构的差异,氨基酸的不同侧基(非极性或极性)对焓作用系数有着不同的贡献,脯氨酸特殊的五元吡咯环结构对hxy值有较大的正贡献.  相似文献   

8.
探讨α 氨基酸 -甲醇 -水三元体系中溶质分子间相互作用机理 ,为揭示蛋白质的稳定机理、蛋白质变性的原因和生物大分子与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提供溶液热力学依据 .利用 2 2 77热活性检测仪的流动测量系统获得了 2 98.1 5K时甘氨酸、L 丙氨酸、和L 脯氨酸分别与甲醇在水溶液中的混合过程焓变以及各自的稀释焓 ,依据McMillan Mayer理论关联得到异系焓相互作用系数 ,讨论了不同氨基酸与甲醇分子的作用机理 .不同氨基酸与甲醇分子间的焓作用系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氨基酸分子结构的差异 ,氨基酸的不同侧基 (非极性或极性 )对焓作用系数有着不同的贡献 ,脯氨酸特殊的五元吡咯环结构对hxy 值有较大的正贡献 .  相似文献   

9.
苯甲酸类化合物和薄荷醇在氯化亚砜(SOCl_2)与N,N-二甲基乙酰胺(DMAc)的共同作用下于二氯甲烷(DCM)中反应,高产率合成得到相应的苯甲酸薄荷酯。产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进行分析表征。该合成方法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原料易得,产率较高,为苯甲酸薄荷酯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的计算水平上研究了不同烷基链长的氯代N-甲基吗啉.通过计算可知,N甲-基乙基吗啉与1个Cl-形成的离子液体主要有3种构型(mon型、nop型和orth型)6种位置.每个位置形成了3个氢键,其中与吗啉环上的氢形成的氢键最强,键长最短.吗啉环上甲基或乙基上的H原子和Cl-形成相对较弱的氢键相互作用,有利于增强离子对的稳定性.对于N-甲基乙基吗啉、N-甲基丙基吗啉和N-甲基丁基吗啉,随着烷基链的增长,Cl-与吗啉环上的H原子形成的氢键键长逐渐增大,Cl原子与不同链长烷基取代基N-甲基吗啉结合的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1.
本文测定了电池Pt,H2(g,latm)|HCl(m)十氨基酸(mA)+H2O|Ag-AgCl在298.15,303.15,308.15.313.15,318.15K时的电动势,这里氨基酸分别为丙氨酸(Ala)和缬氨酸(Val),求出了Ag—AgCl电极在不同氨基酸水溶液中的标准电极电势Em0,计算了HCI从水到不同氨基酸溶液中的迁移热力学函数.着重讨论了溶剂结构的变化情况.提出了在氨基酸水溶液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并从理论上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归纳总结了热力学各种相互作用参数的理论关系式及其研究方法.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氨基酸──盐──水体系的焓相互作用,指出结构相互作用是影响焓相互作用参数的主要因素,并将水溶液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推广到中等盐浓度范围.  相似文献   

13.
氨基酸与甲醇-水混合溶剂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改进的Rose釜测定了在333.15及338.15K下,氨基乙酸、DL-氨基丙酸在甲醇水溶液中的汽液平衡数据.计算了各双液组成下溶剂组分的活度系数以及氨基酸与溶剂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参数.探讨了溶液内部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得到了一些具有理论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在胰岛素对脂质代谢的调控作用中,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比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为研究两者发挥作用的差异,分别选择IRS1、IRS2的4个结构数据,构建氨基酸相互作用网络,计算整体拓扑特征,分析网络的hub氨基酸差异,计算7种中心性特征。实验表明,IRS2氨基酸相互作用网络的平均度及聚类系数高于IRS1的1QQG、5U1M、6BNT;IRS2中的hub氨基酸ATP、LYS、ILE是IRS1所没有的;除子图中心性和特征向量中心性外,IRS2网络中节点的其他中心性特征均优于IRS1。结果表明,IRS2的氨基酸相互作用网络中,节点聚集程度较高,更容易形成模块,更容易到达其他节点,与其他节点发生通讯。可以推测:IRS2在胰岛素对肝脏的代谢调控中比IRS1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两相体系(H2O/CHCl3)中,利用二氯二茂钛与5-磺基水杨酸形成的水溶液和N-(取代苯基)氨基乙酸反应,简便全盛了三种二茂钛氨基酸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IR及^1H NMR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氨基酸的羧基以单齿氧原子与钛配位,形成了双分子取代的二茂钛配合物。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In recent years,solvent extraction has received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or recovery of carboxylicacids from dilute aqueous solutions,especiallywith the hydrophobic tertiary amines dissolved invarious organic diluents[18] . Studies on theextra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