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现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媒介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养成。本文通过对青少年接触媒介引发的教育问题的分析论述了培养我国青少年媒介素养的迫切性,提出了针对学校、和媒体两方面培养青少年媒介素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社会环境及影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在一代人的教育中是相辅相成、互相制约、互相补充、互相作用的。笔者不想就这三条渠道的相互作用做全面的探讨,只想对家庭教育做一点研究。家庭教育在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人格的培养、性格的趋向、思想品质的形成、知识的补充与巩固、身体的成长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首先青少年的启蒙教育,最早起始于家庭,是由父母来进行的。其次,从青少年接受教育开始到中学阶段,每天都有近1/2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学生是未来的希望,需要对国家和社会有所担当。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其成长成才有重要影响作用。阅读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后天的培养不可或缺。学校在青少年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中应发挥自己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思想道德教育历史悠久,在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我们对青少年的教育中,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仍然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5.
黄丽  杨俊 《科技信息》2010,(34):57-57
"时尚"作为社会流行文化中的一种亚文化,已渗透到青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对青少年群体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产生着巨大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目前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把时尚单纯的理解为空洞的外表和麻木地跟随潮流,而这种对时尚的曲解也诱发了部分青少年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这就需要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合理利用时尚这把"双刃剑",积极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独立的人格,树立正确的时尚观,促成健康的心理状态,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6.
虚拟世界的道德是以现实世界的道德为基础的,网络道德是现实道德的延伸,青少年是网民的主体,探索青少年的网络道德,对他们加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提高道德自律能力,是当今时代道德建设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开始形成,但很不稳定,极易受周围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过程中,许多未成年人的观念和价值取向受到负面作用的冲击,存在一定的困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侵蚀了校园,致使一些学生形成了人格缺损,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习惯,确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明辨是非、美丑、善恶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要通过多种渠道引导帮助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9.
虚拟世界的道德是以现实世界的道德为基础的,网络道德是现实道德的延伸,青少年是网民的主体,探索青少年的网络道德,对他们加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提高道德自律能力,是当今时代道德建设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托马斯的一生处于多种思想并存与斗争的时代,生活在各种新兴学说与理论相互交融和冲突中。然而,由于世界观形成过程错综复杂和思想的局限性,始终不能形成系统的世界观,而世界观的多样性不可避免地对其作品的非悲剧因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 一、为什么要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我们正确认识自然、探索自然规律,推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强有力武器。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有唯物辩证法作指导是我国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第一个重要有利条件。”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因而,在教授生物基础知识和培养各种能力的同时给学生一些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这不但是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的需要也是学好生物知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李超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0):190-192
中学时代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走向成熟、迈向成功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初步阶段,因而这一时期,需要当代中学生好好地把握。但是,这一时期的孩子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会出现各种不良品行,导致自己走向错误的路口。  相似文献   

13.
荣辱观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时代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如何给予大学生正确的荣辱观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对于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互联网成为了影响社会各个领域的重要媒介 ,如何在网络这一自由、快捷、海量信息的虚拟世界中进行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正确引导他们利用网络资源 ,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 ,成了数字时代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王一丁  王曼 《科技信息》2012,(26):314-314
儿童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注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随着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关注体育运动的行列中,为寻找适合儿童青少年的体育运动。软式垒球是通过修改部分竞技棒垒球规则和器材的条件、材质等设计出的体育运动,能够全面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目前在国外和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得到广泛的开展。软式垒球不但具有极高的健身价值,而且能够提高参与者的身体素质,对参与者的意志、团队精神与社交能力和道德素质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因此,软式垒球运动是一项十分适合提高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16.
荣辱观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密不可分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问题。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有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青少年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以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速度发展。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将步八一个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学习型社会。个人的学习和提高将贯穿人类生活的全部领域和人生的全过程。科学知识缺乏和科学世界观缺失的青少年群体不仅无法承担本国后续发展的重任,而且将会在未来世界激烈的科技角逐中处于明显的劣势,这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是很不利的,所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当今社会的当务之急。科学素养是学生的基本素养。科学素养的提高来源于课堂、信息社会、父母的文化素养等诸多方面。这是我们在教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精神的外在体现。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每个民族都拥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化,如何掌握一国语言和文化?拟从地理环境、传统影响、时代变迁、生产活动、世界观和价值取向等方面扼要探讨影响文化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从而全面把握文化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脉搏并予以掌握。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的精神,面向大、中、小学生,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全面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和造就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人才。是全社会都应当积极参与的一项系统的基础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活动的内容要丰富多彩1.科学知识和高新技术的普及。普及自然科学基本常识,包括宇宙起源、地球形成、生命起源和人类进化的有关知识,各种自然现象的科学解释,自然灾害的成因,相关人文知识等,丰富中小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宽视野,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促进青少年逐步建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普及土地、水、森林、矿产、海洋以及环境知识和人口知识,帮助青少年强化资源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2.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通过创新教育和创新学习的研究与实施,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举办创新大赛,倡导和鼓励青少年在运用现有知识和所掌握的科学原理的基础上,丰富想象和开放思维,进行小发明、小创造、小论文、科幻画创作、科技创...  相似文献   

20.
李军 《天津科技》2014,(5):41-43
探讨了如何培养青少年热爱科学,树立科学世界观。提出科技活动应体现设计的多层次、多样化,从不同侧面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内容;强调科技活动内容与校内学科课程形成有机结合,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