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解剖镜检分析了长白山地区中国林蛙寄生虫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长白山林区中国林蛙寄生虫为线虫3种(Rhabdia bufonis、Cosmocercella sp、Oswaldocru sp)、吸虫3种(Rowsbiella tineri、Pelystoma integerimrn、Pelystoma ocellatrm),分别隶属5科5属;其主要感染肺线虫Rhabdia bufonis和肠道寄生虫Oswaldocru sp,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56.66%、4.87和67.33%、9.25;不同种类寄生虫在长白山林区林蛙体内分布有一定规律,不同种类寄生在适宜自身的生态环境中,表现出寄生部位及感染寄生虫的专一性;长白山林区林蛙寄生虫的感染率和强度随年龄增加而增大,不同地点中国林蛙的寄生虫感染率及感染强度普遍较高,不同地点不同种类寄生虫的感染率及强度存在差异;雌、雄林蛙体内寄生虫感染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通过解剖镜检测分析了长白山林区不同地点、年龄组、性别及生活期中国林蛙肺线虫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中国林蛙肺线虫为双角棒线虫(Rhabdia bufonis),感染率为81.5%.不同地点肺线虫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地点肺线虫平均感染强度差异显著(P〈0.05);不同年龄林蛙的肺线虫感染率差异较大,成体感...  相似文献   

3.
中国林蛙     
人们用“山珍海味”来形容食物中的上品。中国林蛙被列为长白山四大山珍之一,可见其珍贵程度。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环境下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越冬群组的肥满度、肝系数、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越冬前后,不同环境群组及不同性别群组之间肥满度、红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差异并不显著(P0.05);除自然河流越冬雌性组在越冬前后肝系数无显著变化外,其他各群组的肝系数在越冬后均明显降低(P0.05).初步推断,肝脏营养物质的消耗对维持中国林蛙冬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2011—2014年,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选取3条长10 km的道路样带,分析水体类型、水体面积、水深、距道路距离、相对潮湿度和干扰因素等6个生境因子对中国林蛙产卵量及卵损失率的影响.结果显示:3条样带共调查到479个水体,记录1 451个卵;每个水体样本平均卵数量为(3.02±0.322)个;卵总损失数量为898个,每个水体平均损失数量为(1.87±0.27)个,总损失率为58.44%.研究表明:仅水深(P0.05)显著影响中国林蛙产卵数量;中国林蛙在道路两侧产卵对繁殖地水深60 cm具有一定选择性;相对潮湿度(P0.05)显著影响中国林蛙产卵损失率;相对潮湿度中半干旱类型对卵损失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以长白山林蛙为研究对象, 对其输卵管糖蛋白进行提取分离及鉴定. 长白山林蛙输卵管冲洗液经饱和硫酸铵沉淀, DEAE-Cellulose 52离子交换柱, 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纯化, 得到蛋白质和糖的重合峰, 经透析、 冷冻干燥得长白山林蛙输卵管糖蛋白纯品OGP-Ⅰ. SDS PAGE电泳实验结果表明, OGP-Ⅰ是分子量为116 000的均一带. 对其分别进行蛋白和糖染色, 同一位置都出现单一条带; 紫外全扫描OGP-Ⅰ有多糖特征峰和蛋白吸收峰, 表明OGP-Ⅰ是糖蛋白纯品.  相似文献   

7.
对长白山中国林蛙的肥满度及体尺指标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长白山中国林蛙肥满度的变化范围为6.68~11.83,不同大小、性别的个体肥满度有一定差别,其总体变化规律为幼蛙>雄性成蛙>雌性成蛙.体质量与体长比随体长的增长而增大,最小(体长1.8 cm)0.28 g/cm,最大(体长8.0 cm)5.06 g/cm;雌蛙的体质量水平总体上小于雄蛙,但仅在较小成蛙样本间表现为差异显著.体质量与体长的增长呈幂函数相关,幼蛙、雌性成蛙和雄性成蛙分别具有不同b值(幂指数),其中幼蛙和雄性b<3,雌性成蛙b>3.  相似文献   

8.
以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并以此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以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并以此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实地调查和3S技术相结合,根据湿地所处立地特征,建立长白山 自然保护区湿地分类系统,探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湿地类型划分.河流湿地、湖泊湿地、高山湿地、人 工 湿 地 等 可 以 通 过 ALOS卫星影像和地形图等获得.沼泽湿地无法用传统的方法获取,主 要 通 过 野 外 实 地 调 查 获 取 信 息.根 据 长 白 山 自 然 保护区自然环境状况选取湿地调查区域,然后利用 GPS 仪 对 各 区 域 进 行 定 位 考 察,记 录 湿 地 的 立 地,进 而 确 定 湿 地 类 型.结合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湿地分类体系,使用 ArcGIS9.3软件进行多源数据叠加,绘制出研究区的湿地分类图,在此基 础上分析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湿地类型特征.研究表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湿地类型极为丰富,沼泽 湿 地 是 本 区 主 要 湿 地 类型,高山湿地次之,人工湿地最少.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湿地的形成,受地貌和水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长白松是长白山特有的珍稀濒危树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破坏,导致长白松种群数量愈来愈少.通过对长白山长白松天然种群分布状况、伴生植被、土壤特性的调查,分析长白松种群现状;从长白松种群的群落结构、演替特征、天然更新和管理缺陷等方面探讨长白松的濒危机理,提出长白松的保护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一个大型的综合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列入首批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名录。长自山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以及独特的自然景观。深入开展长白山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实现对长白山“统一规划、统一保护、统一开发、统一管理”是我们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3.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蝴蝶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2006年对长白山保护区蝴蝶种类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采集蝴蝶121种,隶属7科63属,以蛱蝶科为主要科,各林带均有分布共有19种.在不同生境中,随着海拔的升高蝴蝶的多样性有较明显的变化,其中红松阔叶林带蝴蝶的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最高,苔原带最低.  相似文献   

14.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夜蛾科多样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6月至2005年9月,对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北坡、西坡和南坡的夜蛾科昆虫做了较全面的调查,共获得标本1 512只,有100属182种,其中绿组夜蛾Anaplectoides prasina(Denis et Schiffermüller)是保护区内夜蛾科的优势种,且各林带均有分布,而各林带均有分布的种只有8种.在不同生境中,夜蛾科多样性随海拔的升高夜蛾的多样性有较明显的变化,其中红松阔叶林带夜蛾科昆虫的物种丰富度、个体数量和多样性指数最高,针叶林带物种丰富度和个体数量最低,苔原带多样性指数最低.不同林带间的夜蛾相似性系数很低.  相似文献   

15.
2003—2004年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灯蛾科昆虫进行了系统调查,共采集到灯蛾科昆虫40种,隶属2亚科22属.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灯蛾科昆虫以古北-东洋共有种为主,并包含少量的新北成分,优势种为四点苔蛾.灯蛾科昆虫物种多样性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格局:阔叶红松林植被带多样性、丰富度均最高,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相应植被带内灯蛾科昆虫种类逐渐减少,个体数量上亦呈减少趋势;在时间分布上,全年以7月份的物种多样性最高,各月份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7月6月8月5月9月;长白山各植被带之间灯蛾科昆虫类群组成极不相似.  相似文献   

16.
长白山林区核桃楸种群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多个聚集强度指数(负二项参数K,扩散系数C,扩散型指数Iδ,Cassie指标,丛生指标I,聚块性指数m*/m)对长白山核桃楸林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取样大小合适的情况下,研究样地内的核桃楸幼苗、幼树及成株的分布格局均呈现聚集分布.分析认为,核桃楸具有强萌生更新能力、落果在母树周围集中和表现出在开阔地、林窗多分布的喜光特性是种群聚集分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