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逐渐形成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这巨大的流动人口之中,既有大量成年劳动力,也有很多未成年的孩子。但这些孩子与他们的父母一样并没有被城市所接纳,他们在城市里的生活并不如意。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流动儿童正面临的种种心理问题,如自卑、孤独、逆反、自责等等。本文从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对我国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调查了418名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状况,并对社会支持与人格特征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与人格有非常显著的相关;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对人格三个维度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同时发现,在社会支持源方面,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也显著高于男生;父亲单独抚养的儿童不善于利用潜在支持.  相似文献   

3.
流动儿童的生存质量直接关系到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社会融入。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由于受家庭、学校、社会及自身心理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流动儿童的生存质量总体状况不佳,与城市非流动儿童存在明显差距,心理健康方面尤其值得关注。目前我国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仍较为薄弱,其正式的支持系统和非正式的支持系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难以满足其生存及发展需要,这是导致流动儿童生存质量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社会支持作为保护性因素,对于改善流动儿童的生存环境、提升其生存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应从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等多方面构建和完善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直接导致了流动儿童规模的大量增加。作为乡村亚文化的代言人,他们能否顺利地享受公平的教育资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环境和教育理念。作为特殊教育的对象之一,超常儿童在普通班接受特殊教育是我国超常教育的发展趋势。具有双重特殊身份的流动超常儿童要想实现教育公平,既要使其接受与城市儿童相同的普通教育,又要满足他们的特殊教育需要。文章以流动超常儿童为例,从其特殊教育需要和融合教育的基本原则出发,得出结论:城乡二元文化之间的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才是实现流动超常儿童教育公平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城市发展进程中流动儿童城市融入问题日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以往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流动儿童概念的阐述,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量化的调查研究或质性的访谈研究,围绕对流动儿童融入的环境、政策和需求状况方面的研究。当今流动儿童如何更好地融入城市,仍存在着理论、测量及后续追踪研究的问题。未来的流动儿童融入问题应从更加完整、全面、综合的角度考量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北京市公立和打工子弟学校387名流动儿童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他们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追踪研究,探讨了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歧视知觉随时间的变化特点,以及歧视知觉、社会支持与自尊对幸福感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随着时间的增加,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显著降低、幸福感显著增加;自尊在社会支持和歧视知觉对幸福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前测社会支持、自尊和歧视知觉共同影响前测幸福感;前测幸福感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后测幸福感;前测歧视知觉能够通过后测歧视知觉间接预测后测幸福感;前测社会支持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后测歧视知觉;前测社会支持无法直接预测后测幸福感,但可以通过影响后测歧视知觉间接影响后测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成员的流动性增强,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当前社会流动具有许多新的特点,如社会流动的自由性、规模大、范围广等,但也存在种种问题.今后要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完善规范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流动机制,加强管理服务工作,促进合理有序的社会流动.  相似文献   

8.
清至民国时期作为传统西藏与现代西藏的联结点和转折点,是西藏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受到自然、人口、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西藏城市的社会流动呈现出自己的特点,一方面,西藏城市人口与区域外部流动较弱,但区域内部流动较频繁;另一方面,城市社会的垂直流动趋于凝固,出现板结性特征.社会流动的根源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整个社会向上流动的比率也会提高;反之,就会出现众人的向下流动.  相似文献   

9.
流动儿童从农村进入城市后遇到许多困难,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生活与学习适应问题.实践中如何有效地实施流动儿童的适应教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以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若干公办中小学为例,对流动儿童生活与学习适应性问题进行了调查、访谈和现状考察,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提高其城市适应性,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上升,流动和半流动家庭婚姻方面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半流动家庭。夫妻中单方流动导致夫妻双方在城市化水平、再社会化程度、文化观念、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交往形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不同。可以说,频繁地域流动和职业流动加剧了半流动家庭夫妻双方观念上传统与现代的二元性差异的产生,不利于夫妻双方婚姻稳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重庆市主城区1 032名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其结果表明: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合面临诸多因素的影响,表现为社会融合层面受二元户籍制度及其相关配套制度等制度性因素和政府、市民、农民工所在企业、第三方组织等非制度性因素的影响,经济融合层面受农民工就业状况、收入与福利状况、家庭负担与维系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文化及心理融合层面受农民工文化特质及其对城市生活的心理适应与认同等因素的影响。为了促进城市农民工社会融合,必须改革户籍制度及相关配套制度,消除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制度障碍;完善法律法规,保障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合法权益;加强农民工与市民的沟通,促进其和谐相处;重视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提高其融入城市的基本劳动技能;加强社区管理,以社区融合推动社会融合;增强第三方组织介入积极性,拓展农民工就业空间。  相似文献   

12.
在全社会关注教育的情况下.外来工子女基础教育受到社会多方面的关切,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关系到在下一代人身上填补城乡二元分割的鸿沟,走向社会和谐。本文从泉州地区的外来工子女教育政策执行现状入手,通过调查分析外来工子女教育政策执行存在不足的原因,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阐述近年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现状,分析我国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的原因,并针对农民工社保流动性特点提出了若干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14.
外来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存在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生活环境的变迁以及家庭、社会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受到极大的冲击,从而导致其社会认知、社会交往、社会情绪和情感、自我意识等社会性发展的障碍。现通过论述外来就学儿童社会性发展障碍的表现、原因及应对策略,旨在引起社会各界对外来儿童身心健康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以合肥市29中的271名初中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学校适应性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1)进城农民工子女总体学校适应性不高;(2)被试在适应性量表中的行事效率和人际疏离维度上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生明显高于女生;(3)被试在适应性量表中各维度上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4)经过访谈发现,被试渴求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  相似文献   

16.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在我国非常普遍,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流动儿童的教育连续性问题。随着城镇拆迁改造的推进,以及进城务工经商人员流动性增强,大量流动儿童由于农民工子弟学校拆迁、家长工作地点变迁等原因不断转学甚至辍学,这对学龄流动儿童的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通过对北京市昌平区某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家长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获取和分析了对流动儿童教育连续性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包括个人、家庭因素以及家长对流动儿童教育的低期望使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育职能被弱化,托管职能增强,学费、学校声望较之于学校拆迁对流动儿童教育的连续性具有更显著的影响。因此,我们不仅应做好流动儿童的分流工作,还要出台关于社会资金办学的行政方案以及相关法规,使得流动儿童教育更具有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涌入城市,他们的生存状况、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等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59名不同行业的务工人员进行调查,发现在主观支持维度上,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务工人员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在支持利用度上,男性进城务工人员明显不及女性.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尤其是青年及消费行业务工人员的社会支持力度已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建筑业青年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可以通过身份认同、城市认同、组织认同、乡土认同和未来归属认同等指标来衡量;他们的社会认同呈现出身份认同模糊化、城市认同和组织认同较低、未来归属认同不明确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是一个在城市化进程中只完成了职业转换却没有完成身份转换的特殊社会群体。农民工的形成和发展,既促进了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又成为城市化的突出矛盾。要保证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必须妥善解决好“农民工问题”,其中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又是解决农民工问题最重要的一环,其实质是逐步推动农民工彻底地完成城市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非户籍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是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要求。广东是非户籍流动人口子女最多的省份,占全国总数的1/3强。根据广东非户籍流动人口子女总量、地区、学段分布及珠三角地区解决非户籍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践,参考长三角地区的做法,提出四条解决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