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主要讨论了汉语新词新语荚译的现状(2001-2010),并指出在英译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新词新语翻译策略,以期对新词新语的有效使用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2.
汉语新词的产生反映了人们对政治、生活和文化等方面变化的认识。正确的新词翻译有助于向外国译介中国。近年来,新词的翻译因没有固有的翻译模式和现成的翻译方法而成为译界讨论的热点。尝试用动态顺应理论作为新词的汉英翻译理据,提出译者在汉语新词翻译过程中,应遵循与时间、语境和语言结构三个方面的动态顺应,使译文能完整地诠释出汉语新词的新含义。  相似文献   

3.
张文英  赵健 《科技信息》2010,(13):15-16
科学技术以惊人速度发展,科技产品遍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新的词汇每天都在涌现,值得广大译者关注。本文讨论了在英语科技新词翻译中存在诸多问题:一词多译,滥用音译等。因此急需规范科技新词翻译行为。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科技新词翻译标准,现有的策略也局限于音译、直译和意译。这些策略太过笼统,参考价值不大。本文作者建立起一系列科技新词翻译的标准来,并且提出了系统化可操作的策略,为规范翻译行为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以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汉语文化负载新词为例,探讨纽马克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应用于其英译的可行性,指出为了保留中国汉语文化负载新词的特点、准确传播中国特色文化,在对汉语文化负载新词进行英译时,应首先考虑采用语义翻译策略,只有当运用语义翻译策略会产生译语读者理解困难、引起交际误解时,才考虑使用交际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覃金菊 《科技信息》2007,(24):124-125
随着时代的发展,汉语中涌现了大量新词。如何将新词译成准确、地道的英语,使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国情和发展有及时、正确、客观的了解,是翻译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大量实例分析了汉语新词的来源,指出了目前汉语新词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八种汉语新词英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现实中汉语新词的英译存在着一些问题。结合实例就其中语言差异导致中国式英语、文化信息的缺失、表达悖于习惯、政治性词语措辞不够谨慎等四个问题进行探讨,指出汉语特色新词英译应采取异化策略,并提出了音译加解释和直译加解释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由于中西文化和政治制度的极大差异,政治新词翻译也成为新词英译的重点和难点。面对大量政治新词,译者应正确达意地将其翻译成地道的英文,让西方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时事和国情。本文从分析政治新词的翻译原则入手,重点探讨政治新词的英译对策,提出应以直译为主,灵活运用套译、意译等策略,最后分析了政治新词翻译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赵越 《科技信息》2013,(16):196-196
英语作为全球通用的第一大语言,它的普及与应用为我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然而,由于它不是作为我们的母语而存在,所以在翻译大批量汉语新词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又加之我们对英语翻译的认知上缺少理论依据,对英译过程认知存在盲点,导致很多新兴的词汇无法准确的用英语表达,进而造成汉语新词误译现象的出现。本文就当前涉及到网络、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新词,例举误译问题,层层深入剖析翻译理论,阐述精准、地道的英语释义。  相似文献   

9.
孙珏 《科技资讯》2012,(27):187-187,189
新词,顾名思义,就是"新产生"的词,它的翻译有其独特的规律。新词的产生受文化、地域、语言、政治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字面翻译、音译、自由翻译、直译等方法来对新词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10.
"新词传播"与"新词扩散"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前者侧重于信息的传递,而后者侧重于词语的认知。不同类型的新词传播方式所作用的新词存在差异,对新词的作用效果也不同。新词扩散包括新词在言语社团中的扩散、在空间中的扩散和在使用领域中的扩散。新词传播和新词扩散以人们对新词的接受度作为接口贯通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过程。  相似文献   

11.
通过阐述汉语特色新词语的概念界定、主要特点和分类构成,梳理并探析了国内外在汉语特色新词语英译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给出了汉语特色新词语准确英译的一些翻译策略和实用技巧。  相似文献   

12.
汉语新词的英译是一种复杂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在语言转换过程中,译者必需确当地处理好文本间的文化差异,才能追求译文的可读性与创新性.从互文性角度分析汉语新词英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提出研究新词英译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
侯燚 《科技信息》2008,(32):9-10
针对传统的翻译标准“忠实”、等值“无法解释中文报刊新词必要的翻译现象,以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家H.J.弗米尔(H.J.Vermeer)提出的“目的论”为切入点,探讨了目的论在中文报刊翻译中的应用,目的论的提出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中式菜名英译中翻译存在词不达意、乱译及文化缺失等现象.结合中式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烹饪方法,在英译中运用创造性翻译,既不破坏原文信息和形式,又可以修正不符合译语习惯的词句及语序,避免中式菜名的误译乱译.  相似文献   

15.
On English and Chinese Metaphtor Transl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一种思维模式,而翻译是一种人类思维活动,隐喻和翻译的基本原则具有很多相似和不同之处。本文通过对大量例句的翻译来论述隐喻的性质,文化内涵,并根据英汉隐喻的特点提出了一些翻译对策。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新兴理论,模因论与翻译的结合使翻译策略的研究有了新的进路。旅游是文化传承的一种典型方式,旅游素材多蕴藏着历史文化模因;而旅游资料翻译本身更是一个跨文化模因传播过程。通过一些旅游文本的英译实例,探析模因论视角下的旅游资料翻译策略和技巧,以促进旅游模因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文化典籍中文化词的翻译,提出七种处理方法,即直译、音译、替代、意译、直译加注、释译、译出基本含义。这七种方法遵循的翻译原则是:既能表现出原文的文化风格,又能符合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从而实现不同民族的相互沟通与交融。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主流英文媒体在英译中国特色词语时,主要采取完全音译、音译加解释、完全直译、直译加解释或音译和直译加解释这些方法或策略。从外宣的角度讲,音译或直译加解释即解释性翻译的方法是外宣英译中国特色词语的有效方法。解释性翻译给"不折腾"的英译提供了方法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各种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表现在语言方面则是大量新词的涌现。然而,此类词语的口译难度大、要求高、现状不容乐观。本文通过收集、转写等方式自建口译新词语料库,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此类词语的特点及误译情况,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探析外事新词口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