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华汐  黎玲  王欣悦  黄同林 《江西科学》2023,(1):195-200+216
应急产业的发展能有效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与水平,基于江西省应急产业发展现状,结合产业发展所需条件,通过使用SWOT分析法,分别从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遇与挑战四个模块对江西省应急产业发展策略进行系统探析,并从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发展环境、创造发展动力3个方面提出了详细的对策建议,为全国各省应急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推进安徽省安全应急产业发展,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培育地方经济增长新动能,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在全省开展安全应急产业调研工作。本文从产业基本情况、区域分布等方面梳理了安徽省安全应急产业的现状,分析安徽省安全应急产业存在的问题,并从强化组织领导、优化发展环境、推进产业集聚、建立运行监测体系、完善保障体系等方面,对安徽省安全应急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建要素配置效率测度模型,基于技术创新视角探究2011—2020年我国各地区应急装备产业要素配置水平,并分析其如何推动应急产业发展升级.主要研究结论有:(1)样本期间内中国应急装备产业创新效率水平不断提高,而要素错配程度呈“U”型变化趋势.若资本和劳动要素错配得到改善,则分别可使效率提高83.43%和7.59%.(2)应急装备产业区域发展不均衡.创新要素配置效率较高的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地区,应急装备产业发展规模均处于前列.发展规模较小的新疆、青海等地,创新要素错配更严重.(3)应急装备产业资本和劳动要素错配程度的降低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干预负向影响应急装备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化程度以及对外开放程度与产业转型升级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应急产业作为新兴产业,近年来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我国先后出台多项政策进行扶持,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不成熟,在标准制定、产业协同、科技创新、社会化等领域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应急产业科技创新方面还较为薄弱,整合力度不强,社会参与度较低。国家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创新创业是提升应急产业科技能力的有效手段,是推动应急产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本文以应急产业国内外发展现状、科技创新现行模式及面临的问题为出发点,分析创新创业对应急产业科技能力提升的核心作用并找出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基于产业链协同的应急产业"双创"模式和支撑能力,为应急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构建中国应急产业体系在夯实应急管理基础,提升应急响应和实战能力,强化应急科技和信息支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基于国家重点发展应急管理的大背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明了中国应急产业体系的发展现状;基于拓展的结构-行为-绩效(SCP)范式,建立了单向静态模型和动态反馈模型,理清了构建应急产业体系4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依照范式的逻辑内涵,对照4大要素的内在关系,将政策、产品、技术、服务和教育5大体系囊括其中,提出构建中国应急产业体系的框架思路。  相似文献   

6.
杨凯 《华东科技》2015,(2):22-23
<正>应急产业正在成为企业掘金的又一重要领域。2014年12月24日,国务院正式对外发布了《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应急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应急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应急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为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提供有力支撑,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这是我国首次对应急产业发展做出全面部署。应急产业堪称庞大,涉及的都是装备、材料、医药、轻工等十多个新兴产业领域,这一产业正在成为企业掘金的又一重要领域。工信部有关负责人称,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为  相似文献   

7.
安全产业是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安全保障活动提供专用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产业。浙江省作为制造业大省,安全产业生产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本文对浙江省安全产业现状进行了统计梳理,从经济学的角度剖析了安全产业的发展环境与条件,并提出了引导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用航空产业与汽车产业、房地产产业相比,产业链更长且可参与门槛低,可制造大量就业机会、国家应急救援、服务各行各业,是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潜力产业,该文结合沈彰新城通用航空城项目策划,对其功能定位、发展目标、主体内容、发展策略进行探索,以期为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整个社会对智慧应急产业的需求越来越多。从全球来看,发达国家智慧应急产业体系已经较为完备,我国智慧应急产业在产业结构、产业集聚、技术创新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未来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智慧应急产业体系建设,促进其健康发展,通过对国内外智慧应急产业现状进行分析,就我国智慧应急产业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广东科技》2022,(10):54-55
<正>安全应急产业涉及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处置与救援等多个领域,横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是大产业、新蓝海,受到国家重点关注。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安全应急产业发展,将其作为“十四五”时期广东重点发展壮大的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之一,并明确江门为广东省发展安全应急与环保产业集群的核心城市。为此,江门市举全市之力发展安全应急与环保产业,在国内率先建设、加快形成以安全应急产业园、应急管理学院、应急科普体验中心、大湾区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的“五维一体”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主导工业选择要与工业化水平相适应,与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相协调,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利用有利条件。同时,考虑在全国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现有生产力水平下效益比较、产业关联度及其对地区工业与经济发展带动作用等因素,实现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西部开发中的构成以大机构及化工医药为主体的工业体系。  相似文献   

12.
利用偏移-份额分析方法,探讨了上海国家级开发区在“九五”期间工业结构的变动状况,指出了各开发区工业结构的优劣和竞争力的强弱.研究表明,闵行、漕河泾和浦东3个国家级开发区工业结构比较好,但工业发展速度较慢,工业的竞争力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前农村第三产业严重滞后于第一、第二产业,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原因是农村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对农村第三产业重视程度不够等,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农村服务化体系,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4.
以我国航空制造业为例,将我国航空制造业的生产周期分为研发、生产、集成和销售四个阶段,分析航空制造业在各阶段的产业特征。基于产业特征和各阶段主体行为需求,提出了研发阶段“立足科技研发,以保障人才物资充足为重点”、生产阶段“着眼协同合作,以调节制造商产业活动为重点”、集成阶段“强调产业集群,以推动产业链优势生产为重点”和销售阶段“重视市场建设,以引导市场需求刺激消费为重点”的政府扶持政策,从而全面推动我国复杂装备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天津是我国重要的化学工业基地 ,结合天津的情况重点分析了 8种化工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发展情况和前景 .并提出重视新材料系列化开发 ,规模化发展 ,抓紧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前期工作 ,搞好产学研结合等 7点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旅游业和小城镇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城镇必须因地制宜选择优势主导产业,尽快使主导产业形成规模,并带动相关产业,从而推动小城镇向前发展.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旅游业由于具有关联性强的特点,作为推动城镇发展的动力已显示出巨大作用.大力依托小城镇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我国旅游资源的全面、深度开发.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是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应立足于一产、二产和三产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文章针对不同产业的发展特点,构造不同的主导产业选择指标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选择。结果显示,安徽省主导产业应包括农业和牧业(一产)、工业及其主导产业(二产)和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教育行业(三产)。  相似文献   

18.
资源型城市作为一个特殊的城市类型,其替代产业的选择受到自身城市自然资源、现有产业、市场需求、城市科技水平、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以枣庄市的产业数据为基础,通过工业化阶段的判定、产业竞争力分析、产业发展趋势与结构调整效益分析和区位分析,并运用因子分析法、SS分解模型以及SPSS软件,选择出适合枣庄发展的替代产业.在实证的基础上,提出枣庄市应重点发展纺织服装业、电子、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机械制造业.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和北部湾经济区战略的实施,为广西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良机。为了实现广西经济的发展,我们首先要选择和培育适合广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本文基于产业竞争力和产业发展潜力两个方面,运用区位商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定量实证分析了广西38个行业部门,将其划分为三类,即"双强"、"双弱"、"一强一弱",并在文章的最后指出了适合广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区域产业内部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产业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侧面,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或产业群的形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回顾了产业竞争力研究的背景和理论基础,分析了国内和内蒙古地区产业竞争力研究现状,并通过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对内蒙古产业和其他省份的产业进行竞争力综合比较和评价;通过纵向对比分析内蒙古近年来的产业竞争力发展状况,寻找影响该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结果同时引申出提升内蒙古产业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