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船舶行为特征的港口航道通过能力仿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使港口航道通过能力的计算更符合港口航道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港口航道系统特征及船舶交通流特征,建立基于船舶行为特征的港口航道通过能力模型.定义船舶行为特征的有关概念,并根据国内某大型海港的历史资料进行模型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港口航道交通流的实际运行状况,对港口航道通过能力的计算、评估和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启先 《科技资讯》2009,(34):214-214
航道交通通过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整个港口通过能力的发挥,本文主要对于桥区航道船舶通过能力进行探讨,主要包括航道条件、船型、吨位及畅行速度和船舶模型等方面,以期对于我国水上交通设计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船舶的大型化和港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港口水域航道的交通运输压力越来越大.为了满足未来港口航道发展的需要,重新规划、升级港口的水域航道势在必行.从航道合理规划的角度出发,该文对一些经典航道规划进行了总结,为增强港口水域的船舶通行安全性,对航道水深的规划方案进行了改进优化,对港口水域的航道规划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锚地泊位系统服务能力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完善锚地规模论证分析理论,考虑航道状态对船舶通航的影响,将锚地和泊位相结合建立船舶离散状态转移模型,并对港口服务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基于船舶到港、泊位服务时间分别服从泊松与负指数分布,在不同锚地规模、泊位数及其服务效率下,分别计算船舶排队队长、排队概率与船舶锚泊时间,并讨论港口服务能力.仿真结果对港口服务能力的合理规划和组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定量地揭示航道内航行的各种类型船舶所采取的安全航速的分布规律,以船舶AIS信息为数据来源,在SQL数据库中计算得到船舶通过航道门线时的速度.在此基础上,运用直方图法、折线图法分析船舶的速度分布规律,定量地揭示出航道内不同类型船舶采取速度的分布范围,并以青屿水道内航行的货船为例,计算得出航道内不同长度的货船速度分布的均值、方差与船舶长度呈正相关的关系.可为进出航道的船舶采取安全航速,为港航管理部门制定相关制度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SIMIO仿真平台,建立天津港航道系统仿真模型.采用Google Sketchup软件创建港口3D模型图像,与SIMIO仿真结果结合,使模型具有直观三维视觉效果.运用天津港2004年统计资料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靠性.对天津港2011年全年全港船舶到港资料分析、拟合发现,2011年天津港船舶到港规律符合泊松分布.以天津港2011年基础设施情况和营运状况为模型约束条件,通过三组仿真试验,对比了复式航道实施前后天津港营运状况,分析了两种情况下的变化及其原因;给出不计泊位数影响前提下,双向航道及复式航道的极限通过能力;探讨了港口服务水平、泊位等待时间、锚地等待时间及航道等待时间等因素随船流密度变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7.
郑东旭 《工程与建设》2022,36(1):192-194
为提高港口航道通航能力,开展对其施工工艺设计研究.通过施工测量流程设计、航道压顶混凝土浇筑、港口航道倒滤层及回填土施工,提出一种全新的航道施工工艺.通过应用实例证明,利用新的施工工艺完成建设的港口航道的进航道利用率、出航道利用率、泊位利用率均得到明显提高,港口航道的通航能力明显增强,充分满足了航运市场对港口航道的通航要...  相似文献   

8.
为合理分析计算桥区航道船舶通过能力,根据武汉长江大桥桥区航道船舶AIS数据及实测数据,分析船舶类型比例、船舶尺寸分布规律、船舶到达速度分布规律、船舶到达规律分布和船舶间时距等数据特征,利用VC编程生成仿真船舶交通流,并嵌入电子江图,实现数据的可视化输出.建立桥区航道船舶通过能力仿真模型,通过数据输出及分析处理,实现桥区航道船舶通过能力的分析计算,可为桥区航道规划设计及航道整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保障天津港大沽沙航道通航安全畅通,对该航道通航环境和交通现状进行了研究,统计分析了大沽口港区和南疆南港区泊位及到港船舶情况,通过分析通航时间和通航密度,计算了航道实际通航能力,指出该航道交通组织优化的必要性.依据港口发展规划,对港区货物吞吐量及到港船舶数量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沽沙航道交通组织优化模式和安全保障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港口航道水域操船环境危险度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确定操船环境危险度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及各评价指标的危险度评价标准的基础上,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聚类和灰色统计评估的方法,对港口各航道操船环境的危险程度、整个港口航道水域操船环境的总体危险程度以及操船环境各项评价指标对航道内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和评价。通过该评价,可以了解和掌握航道水域操船环境的危险程度及各评价指标对船舶航行安全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海上交通突发事件对港口航道通航效率的影响,以交通波理论为基础,结合港口航道船舶交通流特性,分析突发事件时航道内船舶的聚集和消散过程,建立海上交通突发事件时空影响模型。以厦门港超大型船舶进港单向通航为例,定量计算出单向通航时最大排队长度及阻塞时间,为海事主管部门在超大型船舶进港时制定相应措施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复式航道中存在的船舶交通冲突,以天津港复式航道为原型,抽象出一种Y形分叉复式航道模型.基于该航道船舶交通流特点及航行规则,划定影响航道船舶交通的三个关键区域,分别构建航道入口处主、辅航道及航行模式分配模型,警戒区主、辅航道交通流转换模型及Y字航道口分合流模型,以船舶总等待时间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复式航道船舶调度数学模型,并设计相应的遗传算法求解模型.基于船舶进出复式航道模拟数据,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实验.经过航行连续性、安全性、调度高效性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及算法的有效性,可为VTS管理人员进行复杂水域船舶交通管理提供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13.
港口船舶智能调度系统中,在使用RFID技术对船舶身份进行识别的过程中,通过对港口环境的了解,分别针对航道和锚泊地的标签碰撞的不同情况,研究已有的ALOHA算法和二进制序列搜索算法及其改进算法,找到港口调度系统的自适应防碰撞算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防控船舶横越港口以及航道时候的船舶碰撞风险,对船舶穿越间隙进行研究。通过建立模型与研究计算方法,改变穿越角度,使穿越间隙的出现时间发生改变。将实测数据统计整理,建立了某港口水道的通行船舶数据,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发现船舶在不同穿越角度下出现的穿越间隙也会不同,证明船舶可以在不同穿越角度的基础上通过选择有利的穿越时机达到合适的穿越间隙穿越水道,来降低船舶的碰撞风险。  相似文献   

15.
大连港香炉礁航道通航安全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大型船舶进出大连港香炉礁航道及出坞船旋回掉头靠泊作业进行船舶操纵方案论证及船舶通航安全评估,应用日本MMG分离建模方法,建立了大型船舶操纵运动的仿真模型,给出了电子海图中相关的坐标转换算法.在此基础上,应用大连海事大学船舶操纵模拟器进行了实时动态仿真并给出了拖船使用数量的实用估算方法.仿真的结果比较可靠,对船长、引航员具有重要的参考加值,也为港方对港口建设及大型船舶靠泊问题进行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识别并降低海事风险,使航行环境更安全高效,将PAWSA (ports and waterways safety assessment workshop guide)风险管理模型用于港口航道的风险管理中;以厦门港港口和航道的风险分析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发现厦门港港口和航道存在的风险问题,提出厦门港应建立小型船舶审核机制,海事部门加强合作,减轻小型船舶交通量带来的风险,以及完善港口联动应急反应机制,制定相关安全规范的建议。此外,借由模型初步应用于厦门港的情况分析,探讨了模型的适用性,提出模型因素的改善建议,即对于船舶状况进行更为明确的定义,列出适用于不同港口的船舶类型,并加入人为因素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7.
水上运输日渐繁忙,越来越多的航道船舶、港口通信使用无线电发射设备,非法占用水上信道、救生频道行为时有发生,给航道中的船舶调度、港口指挥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严重扰乱了水上电波秩序.如何有效展开水上无线电监测?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局的探索实践为人们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内河港区段航道通过能力,分析了内河港区段船舶流冲突特性,讨论了可接受间隙理论在内河港区段实行"分道通航"规则下应用的可能性。借鉴公路无信号交叉口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建立港区段航道通过能力模型。以单侧靠泊港区为研究对象,计算了江苏内河不同等级航道港区段通过能力,研究了直行饱和度与航道通过能力、进港通过能力,航道通过能力与进港通过能力的关系。为内河航道规划管理部门在规划设计和航道管理时考虑内河港区航道的影响提供了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厦门港港口航道的交通安全状况,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该航道进行危险度的判断.并结合厦门航道的实际情况,将评价系统分为若干个指标,在船舶AIS 数据挖掘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航道的危险度评估系统,对厦门港口的三段航道进行危险度评判.实践证明该评估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是培养具备基本的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知识,能从事港口航道工程等相关领域工作,并掌握相关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等领域规划设计、施工建造等的专业人才.港口航道与国际运输业关系密切,在当前我国进出口经济贸易愈发繁荣的背景下,从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相关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外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工程策划、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