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粒子在高能下的统一问题后发现:费米--狄拉克(F-D)分布和玻色-爱因斯坦(B-E)分布可统一为β分布或Г分布,用β分布、Г分布于众多高能现象都与实验数据很好相符,四种相互作用强度可用planck质量进行统一计算,其结果与惯用值相符甚好,利用planck质量和长度给出了宇观天体和微观粒子间的相互联系,统一计算了宇观天体和微观粒子的质量和半径,亦与实验相符很好。  相似文献   

2.
对宇观天体和微观粒子质量-半径统一计算的注记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以宇观天体、“多成分宇宙”中稳定粒子质量和半径的统一计算结果为基础,进而对Dirac大数D;中微子“反常荷”和“反常磁矩”;最重的玻色子与最轻的费米子相互关联;混沌理论的菲根鲍姆常数δ以及哈勃常数H作了分析计算,所得结果与实验数据或惯用值很好相符.说明由宇宙演化的两类自由流阻尼标度导出的宇观天体、微观粒子的质量和半径统一计算公式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3.
据核子、暗物质粒子(中微子归入暗物质)退耦为近相对论状态的两类自由流阻尼标度理论及微观粒子遵守的自然性法则,计算了从现时宇宙到Planck粒子的天体、核子、轻子、光子等费米型粒子和它们的超对称玻色型粒子、磁单极子的质量和半径,与现有的实验数据较好相符.由Dirac的量子化条件及单元磁荷、单元电荷规范式也能给出磁单极半径.首次否定了所谓"大沙漠"区存在,它分布着三代费米子的超对称伴子(玻色子),阐明宇观天体、微观粒子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
强黑洞(原生黑洞)的物理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了早期宇宙暴胀、相变中产生的“强黑洞(即原生黑洞)”的能量密度和温度等物理性质,认为它是由核子发生连续相变后由大量超微夸克组成的具有统计热平衡性质的高温、超高密物态.对“强黑洞”的寿命、爆炸持续时间和能量发射率的计算结果表明,它可能是超高能宇宙γ暴的最佳对应天体.文中也指出了现时核子与宇宙早期核子物理性质的显著区别,从而解释了宇观天体-微观粒子的质量、半径统一计算公式中出现的不相容性规律.  相似文献   

5.
Planck大数A、Dirac大数D和宇观、微观世界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发现,Planck大数A、Dirac大数D对宇宙演化,微观粒子研究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联系定观天体与微观粒子间质量,半径的关系,4种自然力的耦合强度都可以用大数获得统一解释。另外通过大数还能给出宇观天体,微观粒子的某些特殊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6.
宇宙大爆炸及宇宙演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给出了宇观天体和微观粒子质量、半径的统一计算式,计算结果与实验基本相符.认为宇宙大爆炸是"超微黑洞"(即前宇宙)的大爆炸,否定了点大爆炸的传统观点.爆炸后的宇宙背景是光子热平衡态和引力束缚态共存的系统,平衡态占优势则宇宙必然膨胀.暗物质、暗能量的本质是什么?它们会怎样左右宇宙的命运?最后也阐明所谓的"大沙漠"区并非一无所有,它分布着三代费米子的超对称伴子--三代玻色型粒子成员.  相似文献   

7.
“强黑洞”即宇宙在爆胀、相变中产生的“原生黑洞” ,它的寿命末期爆炸可能产生GeV ,TeV量级的超高能γ暴 .利用宇观天体———微观粒子的质量、半径统一计算式得到“强黑洞”的mH.S、rH.S ,结合黑洞热力学理论 ,讨论了“强黑洞”的发射率 ,寿命 ,γ暴能区以及爆炸持续时间 ,与基本粒子模型获得的结果基本相符 .对planck粒子大小的原生黑洞也作了类似讨论 ,但无数据加以对照  相似文献   

8.
宇宙大爆炸及宇宙演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给出了宇观天体和微观粒子质量、半径的统一计算式,计算结果与实验基本相符.认为宇宙大爆炸是“超微黑洞”(即前宇宙)的大爆炸,否定了点大爆炸的传统观点.爆炸后的宇宙背景是光子热平衡态和引力束缚态共存的系统,平衡态占优势则宇宙必然膨胀.暗物质、暗能量的本质是什么?它们会怎样左右宇宙的命运?最后也阐明所谓的“大沙漠”区并非一无所有,它分布着三代费米子的超对称伴子——三代玻色型粒子成员.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甘肃陇西地区饱和黄土状土在细观结构下的强度降低原因并提出工程施工方案,通过现场实验测试和室内试验研究工程特性,利用显微镜观察了黄土状土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该地区黄土状土主要由上更新统风积(eol Q23)、洪积(pl Q13)黄土状土、全新统洪积(pl Q14)黄土状土pl Q13,al-pl Q13的粉质土,粉质粘土,夹有轻粉质穿插透镜体构造组成,粉土(60%左右)为主,平均厚度为25 m的黄土状土层,底部下伏基岩。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形成饱和黄土状土体,具有小桥状连接、焊接状连接、嵌埋状连接的颗粒间连接方式,孔隙以粒间孔隙(包括支架孔隙和镶嵌孔隙)为主。饱和软塑状黄土状土的抗剪强度与硬塑状土相比有大幅度的降低,其凝聚力一般降低30%~50%,内摩擦角降低50%。在该饱和黄土状土分布区施工,建议先开挖导洞排水并及时支护,宜采用新奥法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光电效应法测量普朗克常数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实验方法.在大学物理光电效应测量普朗克常数的近代实验中,采用PC-Ⅱ型普朗克常数测定仪对普朗克常数进行测定和分析.该文采用了上述仪器对普朗克常数进行了测量和理论分析,用"减速电位法"测遏止电压,应用数学中的斜率法进行分析,克服了传统实验的困难,实验操作可重复好.光电效应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科技领域,利用光电效应制成的光电元件(如光电管、光电池)已成为生产和科研中不可缺少的器件.  相似文献   

11.
用宇宙演化的自由流阻尼标度理论,计算了宇宙及恒星级黑洞的最小质量、视界和密度,与实验观测较好相符。算得天鹅X-1视界的下限。指出Planck粒子不仅给出了字观天体和微观粒子的相互联系,而且四种相互作用强度,也可用Planck粒子作出统一解释,并与实验很好相符。  相似文献   

12.
光子、暗物质粒子、普朗克粒子与狄拉克大数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1  
讨论了光子、中微子(或暗物质粒子)的静质量,从不同的观点和方法对黑洞质量,核子质量,光子质量,暗物质粒子质量和普朗克粒子质量作了估算,发现它们与狄拉克大数存在某种深层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3.
归纳给出宏观天体系统和微观粒子系统在运动形式、系统结构、作用力形式和电磁特性等4个方面的相似特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计算了粒子在静态球对称的WHN场和电磁场中的运动,得出带电大质量球状天体存在一临界半径,即静态的大质量带电恒星可能不会塌缩成黑洞。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如何运用MATLAB实现微观粒子干涉实验的计算机仿真,给出了微观粒子干涉实验计算机仿真的数学模型、程序和结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标准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存在易早熟收敛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天体系统模型的粒子群优化算法(CSPSO).在CSPSO算法中,参照天文学中的天体系统模型,将种群划分为多个相对独立的天体系统,每个系统按照自己的运行规则在不同的空间中运行,在算法的后期引入混沌优化,最终确定出优化问题的全局最优解.将CSPSO算法应用于异步电机参数辨识问题中,仿真结果表明CSPSO算法比GA算法和PSO算法具有更精确的参数辨识能力.  相似文献   

17.
多成分宇宙中稳定粒子的质量和半径估算   总被引:35,自引:13,他引:22  
讨论了多成分宇宙中稳定粒子的基本性质,用宇宙演化中的自由流阻尼标度理论统一估算了经典黑洞、普郎克粒子、核子、电子、暗物质粒子、光子的质量和半径,量级与某些已知数据相符,得到宇观与微观世界通过普朗克粒子发生相互关联,核子则是两者的明显分界,不同领域表现出不同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8.
泥沙颗粒团沉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的泥沙沉速公式大多适用于单颗粒泥沙沉降的情形,基于前人对单颗粒泥沙沉速规律的研究成果,利用试验测得不同泥沙颗粒团在水中沉降时的沉速数据,引入泥沙颗粒团特征粒径及附加粒径2个因子,对多个广泛运用的单颗粒泥沙沉速公式进行了修正.用修正后的公式计算得到的泥沙颗粒团沉速与用试验测得的泥沙颗粒团沉速较接近,可推广运用到计算泥沙颗粒团在水中的沉降速率.  相似文献   

19.
从电磁场的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波动形式出发,求出表征电磁场动量、能量、质量和自旋,以此断定此粒子即光子,进而说明电磁场具有粒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