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传贤 《遵义科技》2007,35(2):54-55
我县是一个矿产资源贫乏、无任何工业支撑的比较典型的农业县。全县50.4万人口中,农村人口占90%,年收入1000元以下人口有12.43万人,“扶贫攻坚”的任务非常艰巨,对农村劳动力进行非农转移更具有紧迫性。从2004年以来,我县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问题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将“打工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以“转移一人、脱贫一户,影响一片,致富一方”为宗旨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培训工作。我校承担了全县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转移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2.
井冈山区的科技扶贫工作是依靠科技进步,围绕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通过搞山区区域性支柱产业的开发,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引进科技人才来推动科技扶贫工作的开展。1994年全山区的工农业总产值已达24.18亿元,财政收人1.29亿元,农民人均收入886元。比1993年增加了216元。围绕支柱产业项目开发,全区立项11个,国家和省里投入扶贫资金587万元,其中三项费187万元。据统计,四县一市的蚕桑、笋竹、水禽和果茶等四大支柱产业的总产值达2.2亿元,利税近2500多万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其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3.
“山区要致富,培训先铺路”已经成为泰顺县党政领导、干部群众的共识。我县是个老、少、边、穷的纯山区县,素有“浙江的西藏”之称,被省和国家确定为重点贫困县。人才奇缺,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低困扰着我县经济发展。近年来围绕进一步推行“治穷政治、治穷经济、集中精力打好扶贫攻坚战”这一事关我县经济发展的大局,注重做好山上文章,开发性农业有了较大发展,全县已建立各类基地30多万亩,广大农村迫切需要科技人员。并以此作为“科教兴县”的基础工程,把科技恩惠撒向农村,为广大山民插上致富的翅膀,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年来,全县共投入科技培训经费48万元,举办各类培养班2800期,累计培训25万人次,  相似文献   

4.
溧水是南京一个低山丘陵为主体的农业县,境内资源丰富。溧水土地总面积为1048平方公里。全县共有耕地6418万亩,全县有各类林业用地3778万亩。1997年全县人口总数为40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17万,1997年全县农民年人均收入达336...  相似文献   

5.
袋栽香菇具有生产周期短、投资小、见效快的特点,是发展山区经济,实现科技扶贫的好项目.淳安县已于1993年开始推广袋栽香菇,当年共种装栽香菇48万袋;1994年发展到130万袋,产菇910吨,产值达273万元;1995年袋栽香菇达181万袋,遍布全县18个乡镇几个村576户农户,产菇1448吨,产值达380.1万元.香菇生产呈“稳步发展”态势.“500万袋香菇技术推广”被列入市重大科技推广项目.现将该县香菇发展的主要做法介绍如下:1.建立健全香菇生产服务体系.建立一支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科技服务队伍,是做好香菇生产各项工作、促进…  相似文献   

6.
1997年 12月 18日 ,省科委扶贫工作队进驻人均收入仅有 3 70元的国家级特困乡繁峙县小柏峪乡开始定点扶贫。经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 ,工作队为小柏峪乡描绘出了“以引水为凤头 ,以种植、养殖为两翼 ,以农民素质提高为躯干 ,以技术服务支撑为凤尾”的飞凤型经济发展蓝图。省科委党组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 ,为确保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 ,直接投资 10 0万元。党组成员多次顶严寒、冒酷署到小柏峪现场办公。两批扶贫工作队遵照省科委主任温泽先同志“要真扶贫 ,扶真贫 ,扎扎实实多为乡亲们办好事 ,办实事”的指示 ,坚持“扶贫先扶智 ,脱贫先治愚 ,全…  相似文献   

7.
“八五”期间我县开发海洋渔业进入一个快速、全面发展的阶段,取得了明显成效。1994年水产品总量达30.4万吨,居全国县级第3位,连续15年雄居全省首位。水产产量占福州市的40%,全省的14%;渔业总产值16亿元,占大农业产值的74%,占全县社会总产值的36.7%。科技进步因素在渔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50%,走出了一条“科技兴渔”新路子,实现海洋渔业开发的4大转变。  相似文献   

8.
泰顺县位于浙江省南部与福建省的寿宁、福鼎等县毗邻,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纯山区县,1994年全县人均收入415元,被省和国家确定重点贫困县。确定“科教兴县”战略4年来,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科委大力支持下,我县在科技培训、星火计划和科技星火示范村的组织实施,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新产品的试制鉴定,民办  相似文献   

9.
2004年,我县在全市率先推行了科技特派员制度。几年来,全县共选派科技特派员440名,通过科技特派员实施各类科技项目78项,开发科技项目7项,年实现产值5200万元;累计引进推广实用新技术83项,各类种养新优品种132个,建立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点)45个,培养科技示范户6740户,带动发展示范面积26.78万亩。到2007年年底。科技特派员所在的基地、企业和典型示范区内农民人均收入较下派前增加290元至340元,  相似文献   

10.
叶斌 《华东科技》1996,(3):46-47
近年来,霞浦县委、县政府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海洋资源综合开发,提出了创建“海上霞浦”的新构想,努力实施“科技兴海”,取得了显著成效。94年全县利用浅海滩涂养殖海带、紫菜、贝、鱼、虾面积达8万亩,占可养总面积的28.6%。1994年全县渔业总产值达4.8亿元,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58%,比1991年提高14个百分点,水产品总量达15.24万吨,比1991年增长116%,其中海水养殖产量8012万吨,海洋捕捞产量7.04万吨、淡水养殖产量0.19万吨,分别比1991年增长178%、69%和135%。霞浦县在依靠科技、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中,主要抓了以下4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云和县地处浙西南,瓯江上游,居丽水地区中部.全县总面积984平方公里,其中山地140万亩,耕地7.28万亩,水域面积 4.4万亩,共 15个乡镇,11.2万人.1988年以来,我县积极实施以振兴农村经济为宗旨的木制玩具星火计划,取得显著成效.1995年全县木制玩具产值2.35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出口交货值达到4100万元,为全区之首;1996年尽管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仍实现交货值1.3亿元,年出口值位居全国同类产品之首.  相似文献   

12.
南海县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毗邻广州,属佛山市管辖。全县总人口约95万。自1978年实施开放、改革政策以来,南海县充分发挥“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这十几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誉为广东的“四小虎”之一。1991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已达到113.5亿元,工业产值占100.6亿元,全县国民收入达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又名洋芋、土豆,在清涧种植历史悠久,全县年种植面积达18万亩,约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是我县农民农业生产的拳头产品,被县委、政府列为“一红二自”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长丰县,地处江淮之间,全县辖30个乡镇,其中有21个乡镇处于江淮分水岭区域,列入省综合治理开发的重点乡镇只有11个。岭区两侧水源短缺,蓄水条件差。常年受旱是该区致穷的主要因素,加之土地贫瘠(中低产田占70%)、交通闭塞、林木覆盖率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成为全县扶贫攻坚难啃的“硬骨头”,1999年尚有4.2万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在实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关键时期,长丰人因地制  相似文献   

15.
20 0 2年 3月 ,省科技厅第十四批扶贫工作队来到岢岚县岚漪镇 ,连续第二年在该乡镇开展定点扶贫工作。岚漪镇是 2 0 0 1年年底撤乡并镇时 ,在原城关镇的基础上 ,合并大巨会乡全部和王现庄乡的大部分后新设立的乡镇。是全县最大的乡镇 ,有 45个行政村 ,48个自然村 ,农业人口占到全县的 1 / 4 ;但所辖区域内几乎没有矿产资源和工矿企业 ,又地处高寒干旱区 ,无霜期只有 5个月 ,种植业生产条件很差 ,年人均收入在 50 0元上下 ,是典型的贫困山区。扶贫工作队进驻岢岚县岚漪镇后 ,紧紧围绕岢岚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结合岚漪镇党委…  相似文献   

16.
秦军 《汉中科技》2013,(1):19-21
1概述 镇巴县是陕南的产煤大县,全县现有煤矿企业14户,其中年生产能力21万吨1户,15万吨1户,9万吨1户,6万吨11户。常年产量在110万吨左右,上缴税费近7000万元,煤矿行业解决就业人员近5000人,有力推动了我县餐饮、住宿、运输等行业的蓬勃发展,对全县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无锡县的工业、农业及各项社会事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之首,人称“华夏第一县”。1994年,全县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75亿元,完成工农业总产值650.4亿元。农业得益于工业的反哺,以农场为主要形式的规模经营迅猛发展,已有60%的责任田集约化经营,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农民人均收入3389.1元,以农村小康生活量化标准相对照,全县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目前正向富裕生活水平过渡。  相似文献   

18.
孜然作为一种小经济作物已在和静县种植多年了,2002年全县种植面积近万亩,种植孜然省工、成本低、效益好,而万寿菊自2000年由巴州天山红有限责任公司引入我县成功后,到2002年全县种植面积已达4000多亩,且菊花可进行育苗移栽,成活率达99%。  相似文献   

19.
地处滇西北高寒山区的大理州剑川县.是个以白族为主(占全县总人口17万人的92%)彝、回、汉、傈僳、纳西等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贫困县。县城海拔2198米.最低海拔2000米,最高海拔4295米,高低差距达2295米。具有“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年霜期长达164天的冷凉气候特点。全县辖6镇3乡.共93个行政村(社区)。2003年财政总收入4000多万元,总支出14423万元,  相似文献   

20.
一、现状和成效三年来,我县通过推进自主创新工作,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综合县力显著增强。2005年我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57亿元,同比增长12.03%;财政收入1.6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0.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5亿元,增长13.9%;2003-2005年,我县地方财政用于技术研发资金为5万元、5万元、7万元,占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的0.05%、0.035%和0.043%,占地方财政经常性支出的0.03%、0.025%和0.028%;技术改造资金10万元、70万元、129.3万元,占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的0.1%、0.5%和0.81%;占地方财政经常性支出的0.058%、0.344%和0.522%;技术引进资金6万元、23万元、40万元,占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的0.07%、0.16%和0.25%,占地方财政经常性支出的0.035%、0.11%、0.1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65亿元,增长68.8%;实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33亿元,同比增长10.1%;全县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56亿元,增长25.6%;地方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4亿元,增长32.9%;完成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