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农村中学生心理困惑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的方法对160名农村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农村中学生在成长中感到困惑的问题是"学习困惑"、"人际交往困惑"和"人格发展困惑".(2)在学习方面感到困惑的问题是"学习困难"、"考试焦虑"、"厌学"、"学习压力"和"缺少自由时间".在"考试焦虑"和"厌学"方面,存在年级差异.(3)在人际交往方面感到困惑的对象是"父母"、"同伴"、"老师"和"异性".与"父母"的交往方面,存在年级差异.(4)在人格发展方面感到困惑的问题是"自我意识发展缺陷"、"情绪困扰"和"青春期困惑".在"人格发展困惑"方面,存在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2.
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对促进江西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电子信息产业逐渐成为促进江西经济发展的关键带动点,并成为京九(江西)产业带发展成长的支柱产业之一。在认真梳理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归纳出江西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存在集群企业处产业链"低端"、龙头企业骨干作用发挥"弱小"、集群企业关联度"不紧密"、政策层面支持"不系统"等问题。借鉴国内外典型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经验,提出了江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培育的对策建议,即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扩容"、在构建产业链式中"聚拢"、在完善技术协作中"合力"、在探索协同机制中"抱团"、在出台扶持政策中"助力"、在强化引入培育中"揽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语词联结词"或者"、"OR"在日常语言中实际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或者"比"OR"在更高的频率上表达逻辑联结词"析取"的涵义;"或者"和"OR"在前后项的可交换性方面差别不大;"OR"比"或者"更多地表现出选择的倾向性;作为不相容选择关系的"OR"比"或者"其前后项更多地满足逻辑排中律;在与其他联结词的相互转化方面,"OR"比"或者"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在分析"个人"与"民族国家"问题进行了概念同一的关联,忽视了在"个人"与"民族国家"之间丰富微妙的曲折表现。文章在对五四时期对于民族国家构想的现代性的分析中,梳理了"个人"面对道路选择时独立的心理体验,从而有助于厘清五四时期"个人"与"民族国家"之间复杂的关系维度。  相似文献   

5.
"正己"即是"修己"、"修、养"自身,"正人"即是"亲民"、"安人"、"安百姓"。"正己"和"正人"虽然可以看作两种截然不同的实践,但是在理论上是可以统一的,而且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它们又可以看作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但是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正己"相对于"正人"都具有优先地位。  相似文献   

6.
喜洲白族传统民居作为深受汉文化影响的民间建筑,蕴涵着丰富的"礼"教意蕴。"礼"教之根本要旨是辨尊卑、别名分,它在喜洲白族传统民居中可以分为"外向礼制教化"与"内向礼制教化"。其中"外向礼制教化"要求不同家族的民居在门楼、照壁、间数、屋顶等诸多方面严格遵循不同的建筑规格,从而标识出家族集体在等级社会中的身份与地位;"内向礼制教化"是"外向礼制教化"的延伸,其实践表现为在建筑空间中对"合"、"方"、"中"、"正"等一系列主题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我们"与"自然"的发展经历了这样的里程:1)"我们"与"自然"的浑然.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带有朴素的和谐性质,人与自然处于一种"感性的和谐"状态之中.隐含有"自然性的人类中心"思想.2)"我们"与"自然"的分裂.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带有改造、控制自然的性质,表现为"征服性的人类中心主义".3)"我们"与"自然"的和谐.这是一种"理性的和谐".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带有创新的和谐性质,追求一种"共荣性的人类中心"价值观念,在此达到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所体现和追求的.  相似文献   

8.
杨凯 《华东科技》2015,(2):54-56
<正>在吴强的理念里,中国梦与教育梦相辅相成。"好人"一家时值晌午,敲开"火柴人"的大门,迎接记者的是一名"火柴姐姐"——这是之后"火柴爸爸"吴强介绍给我们的称呼,在"火柴人"团队里每一个人都好像家庭的一员,他们的称呼是"火柴爸爸"、"火柴妈妈"、"火柴哥哥"、"火柴姐姐"等等。所以在采访吴强的这一行中,留给记者印象最深的正是他们的温馨氛围,可以说这是一家最像"家"的创  相似文献   

9.
在今天,"呆"读dāi,"待"读dāi和dài。在dāi音"停留"意义上,两字存在混用的情况。"待"字比"呆"出现早,先秦就有"待"字,而"呆"最初是"保"的古文,到元朝才有了"傻"的意义。在明清之前,"待"字的含义没有"停留"意义,明清开始才有此含义。"呆"字到明清也只有"傻"之类的含义,只是到了新中国建立后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才出现了"停留"的意义,也是在这个时候,"呆"、"待"混用了。"待"读"dāi"是在与"呆"混用后,受"呆"的影响才增读"dāi"的。  相似文献   

10.
当前人们称由"反质子"和"反电子"等"反粒子"构成的物质为"反物质"。然而,这些"反"字开头的东西,不是逻辑错误,就是不存在。在对物质进行分类和命名时,应遵循在大类名词之前加特征词的命名方法。应将"反物质"更名为"异构物质"。  相似文献   

11.
羊年话羊     
<正>2015年是中国农历的乙未年,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羊年"。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羊往往被人们视为美好兴旺、吉祥瑞兆的象征。在汉字中,很多吉意的字眼都与"羊"有关,比如在我国古时"羊"与"祥"是相通的,在古代器物上,一般"祥"铭都写成"羊",表示吉祥如意,象征兴旺发达。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羊部》云:"羊,祥也。从羊,象头角足尾之形"。而《示部》"祥"下说:"福也。从示羊声,一日善。"由此可见,在我国古代人民心目中,"羊"不啻是"吉祥福善"的语源和字根。  相似文献   

12.
美国华裔作为美国这个大熔炉下一支少数族裔,在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产生了奇妙的火花。华人与生俱来的"中国性"——语言文字、教育选择、生活习俗、思维方式、价值观也在两种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发生了悄然的变化。在美国华裔的身上,一方面有着被同化的"断裂",一方面有着落叶归根的"延续"。文章旨在研究美国华裔"中国性"的"断裂"与"延续",在分析研究"中国性"的"断裂"与"延续"根源及表现方式的基础上,探讨在多元文化时代美国华裔未来的文化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开设了"综合与实践"板块,主要以"课题学习"的方式来实施。在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中: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加强"课题学习"的理论学习;搞好"课题学习"的教学设计;注重教育技术在"课题学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作为明代道教美学思想的代表,张宇初的文艺美学思想中不乏辩证成分,在"文质"关系和"虚实"关系方面都留下了一些精辟之见。在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上,张宇初认为"华"与"质"各有其长处与短处,处理文质关系最理想的方式是由"华"反"质",达到"文"与"质"合乎自然的和谐;在"虚实"关系问题上,张宇初从哲学思辨的角度进行了论证,认为应以"虚"为本、"实"为用,在文艺作品中做到"虚实"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5.
周易》中"在 L"、"于 L"、"自 L"格式,都表示主语动作行为的处所,是处所功能的承担者.文章对三种格式进行了考察分析,认为"在"虚化较"于"、"自"为迟,虚化后与"于"有共时重叠使用的时期;"在"、"于"、"自"都不能脱离处所词而存在,是名词性非宾语的标记.  相似文献   

16.
近30年古代文论界围绕"象"范畴的研究主要从九个方面展开:"象"范畴的发展演变史,"象"的思维方式及审美特征,"象"在创作构思中的作用与表现,"象"的分类及其后世影响,"象"在哲学命题中的地位与功用,"象"的子范畴辨析",象"与"image"的中西对比,意象与意境的探讨,《庄子》散文的"象"言说分析。虽取得部分成就,但在某些方面诸如"象"范畴在先秦的泛化及其内涵、外延,"象"交织、渗透所形成的范畴群落,"象"在诸子和史传散文中的运用,"象"进入文论层面成为元范畴后的内涵与外延、渗透与跨越,"象"所体现出的中国文论范畴之民族特征等,都有待进一步开拓和深入。  相似文献   

17.
时间副词"偶尔"是由单音节副词"偶"和词尾"尔"构成的附加式双音节副词。副词"偶尔"始萌芽于魏晋六朝时期,在魏晋时期就有了固化成词的用例,在唐宋时期,诗词中偶有出现,但"偶尔"最终大量应用还是在明清时期。汉语词双音节化是副词"偶尔"的词汇化的基本动因,"偶尔"形成早、成熟晚是与副词"偶"、"偶然"之间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古龙笔下的武侠世界中有"七种武器",可谓件件精妙、各有千秋。而在"商场如战场"的今天,对人性"集体无意识"和"个人潜意识"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如能有创意地运用"免费"、"虚荣"、"懒惰"、"好奇"、"恐惧"、"好胜"、"美丽"这七种"武器",那么人们几乎可以在IT商场上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相似文献   

19.
"V不曾"在《歧路灯》中还是一种常见的正反问格式,但它在清末逐渐被"V没有"兼并。"V不曾"的退出既与"没有"在近代汉语后期排挤"无""未""无有""未有"等否定成分并最终占据绝对优势有关,又与认知上"没有"的否定模式可以覆盖"不曾"有关。  相似文献   

20.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教学误区,根据教学实践,在"单音"、"哼名"、"低音"、"性质"、"节奏"、"视唱"方面总结了纠偏与练习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纠正练习中的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