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教育和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升生命价值,进而爱周围所有的人,最后能够尊重和敬畏一切生命形式.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让学生懂得去呵护生命,懂得生命,超越生命,更好地体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这是新课改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纬度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懂得生命的珍贵,了解一些求生、救生(自救、求救、救人)的方法,知道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应该尊重自身和他人的生命;正确理解生命的涵义,懂得人的生命不仅有时间长短之分,更有质的差别;知道怎样的生命才更有价值;懂得要提升生命的价值应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  相似文献   

3.
盛艾 《科技信息》2011,(36):170-170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存在很多生命意识淡薄,不懂得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的学生。因此生命教育就显出它的重要性。生命教育旨在通过教育,弥补成长过程中的心灵缺失,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身心和谐、知情意各方面均衡发展的完人。探讨生命教育的教育价值有利于各中小学和高校更加重视生命教育,使学生审慎思考个体的存在价值,并获得人生的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懂得生命的珍贵,了解一些求生、救生(自救、求救、救人)的方法,知道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应该尊重自身和他人的生命;正确理解生命的涵义,懂得人的生命不仅有时间长短之分,更有质的差别:知道怎样的生命才更有价值;懂得要提升生命的价值应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  相似文献   

5.
廖志萍 《科技资讯》2006,(24):198-198
在新的世纪,教师这一角色特征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教师在对职业角色的认识时,是要在每一节课得到生命创造的满足,发现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欢愉。教师的职业不仅是付出,自己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也在教育活动中得到体现和延伸。  相似文献   

6.
【活动背景】 汶川大地震震撼了整个民族,触及每个人的心灵深处,进一步唤醒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意识,凸现了生命教育研究的急迫性和重要性。高年级聋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的成熟期,内心波动较大,聋生在这个阶段会面临许多困惑与矛盾。因此,我们要引导聋生用正确的态度看待人生,理解生命的涵义,懂得生命的珍贵,提升生命的价值,并由此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性,  相似文献   

7.
李新 《奇闻怪事》2011,(8):34-34,57
“生命如水,赏识人生,学会赏识,善待生命。”教师不是生来就懂得孩子,更不会生来就懂得赏识,我们需要“学会赏识”,赏识自己,善待自己;赏识学生,善待学生!教师教学生的过程,也是我们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学生品尝到学习乐趣的同时,我们也品尝到了教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8.
中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危险时期”。在中学阶段既要注重学生心理和行为的辅导,又要注重对学生生命体验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要从生命意义视角,唤醒生命意识,珍视人的生命存在,关注生命成长,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和热爱生命,并实现对生命价值深层理解和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相似文献   

9.
语文学科是进行生命教育的有效载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有助于树立学生的生命意识,有助于学生找准自我生命的闪光点,提高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向阳  余小游 《科技资讯》2009,(19):244-244
学校道德感悟教育是教育者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道德教育情景,使受教育者通过感知具体道德案例引起认识和心理上的变化、情感上的共鸣、思想上的觉悟,从而自觉修正自己行为的一种德育教育。道德感悟教育的生命价值包括:一是道德感悟教育作为一种新的道德教育方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二是道德感悟教育"以人为本",把学生的生命价值放在核心地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在实践中去体现个体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叶澜教授认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激发其生命活力,发展其生命潜能,提升其生命价值是新课程历史教学的意义和使命。历史教学中只有树立起"生命观",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向学生"传送生命的气息",才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的涌动。1.生命性历史教学尊重生命的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有  相似文献   

12.
苏海燕 《科技资讯》2013,(32):177-178
教育的真谛是发现学生的价值,发现学生的潜能、发现学生的个性。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用生命的眼光看待小学数学教学,突出学生生命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现学生的生命活动,切实提高学生课堂生命活动的质量,真正意义上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的兴趣和向往、生活和理想、生命和创遣在课堂上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3.
中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危险时期”。在中学阶段既要注重学生心理和行为的辅导。又要注重对学生生命体验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要从生命意义视角,唤醒生命意识,珍视生命存在,关注生命成长,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和热爱生命,并实现对生命价值深层理解和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相似文献   

14.
王惠丽 《奇闻怪事》2009,(10):21-24
【活动目标】 1.认识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学会珍爱自己的生命。 2.懂得生命不仅属于自己,人活着就肩负着一种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5.
生命教育,即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其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学会积极的生存、健康的生活与独立的发展,并通过彼此间对生命的呵护、记录、感恩和分享,由此获得身体心灵的和谐,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也就是说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帮助学生认识、尊重、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创造生命价值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教师职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社会功用上,这就忽视了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与创造性劳动的快乐.忽视了教师教育生命的成长和发展。因此,重新审视教师职业,让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体验生命创造的满足,发现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欢愉,理解由于教师职业专业化而使教师产生的应有的变化,从而使金社会乃至教师自己对教师职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命教育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真正的生命价值观,懂得爱惜生命,提高学生保护生命的能力,也是帮助学生提高生活技能的一种教育活动。中学生命教育重在实现学生个体的生命体验,但当前中学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形式与效果皆不理想。中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最佳时期,然而渗透在学科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远不能解决中学生的生命困惑,因此开发中学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刻不容缓。福州十中结合自身特点和教学资源,积极探索开发了独具校园特色的生命教育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数学活动,让学生有了更多的亲身体验的机会,这不仅是学生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开展数学活动的教学,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激情;开展数学活动的教学更体现了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体现了“以活动促学生发展”的新课标的核心要领。  相似文献   

19.
樊文军 《科技信息》2009,(20):I0109-I0109,I0112
曹植是建安时期诗人的代表,文章阐述了曹植诗歌中生命价值的体现,以引用原文和详细解释文字意境这两种方式分析了曹植诗歌中所展现的其对生命意识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健康是生命的象征、幸福的保证。幸福生活最基本、最主要的条件是身、心都要健康。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及压力时,懂得如何调整自己心态努力完成既定目标对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心理咨询与训练,保障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在体育活动中都表现得极其生动和真实,它具有其他学科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无法代替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