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针对我国现行低盐固态酱油生产工艺的缺点,通过双菌分开制曲、多菌混合发酵,使酱油质量得以提高.全氮利用率和氨基酸生成率分别为78.7%、0.538.  相似文献   

2.
由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和安阳市酿造厂联合研制的酱油多菌种发酵新工艺九月八日在郑州通过鉴定。酱油是我国人民喜爱的发酵调味品,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现行的速酿酱油生产工艺是采用单一菌种制曲,酶系不全,酶活低,又未创造产脂生香条件,因而风味不足,香气差。采用多菌种发酵新工艺生产的“豫王酱油”,充分利用了多菌种产生的多酶系作用,提高了  相似文献   

3.
食盐在发酵中能防止杂菌的繁殖,所以传统酿制酱油要以18%的食盐水发酵,但食盐对酶活性也有抑制作用,随着食盐浓度的增加,相对地延长了发酵周期。固态低盐发酵,发酵周期也较长,固态无盐发酵周期短,但制品香气不足,对控温要求严。笔者经多年实践摸索出一种前段无盐,中段低盐陈酿的两段发酵法。这一技术明显增加了原料蛋白的转化率,使着油的质量、香气独具特色。现将生产工艺简介如下:(1)两段发酵法酿制原酱油的原料—豆饼、小麦、麸皮经粉碎后润水、蒸料、接种等同常规酱油生产工艺,主要是增加了堆温制曲,无盐和低盐发酵,使…  相似文献   

4.
针对酿造工业操作笨重落后的实际情况,我厂干部、职工大搞技术革新,经几个月努力,实现了通风制曲工艺电子测温显示。一、原通风制曲工艺:通风制曲是酱油生产的第二个重要环节,如何培养好菌体,对制曲温度适宜与否非常重要。一只曲箱,长九米、宽二米,上下分六点观察料层温度。同时要掌握通风口温度及室内温度。这样一只通风曲箱,共要测八点的温度,且要随时观察记录,及时控制温度变化。以往制曲,一直采用长50公分的玻璃温度表来测试,操作工人得进曲室内观察读数,由于制曲物  相似文献   

5.
高丹  张国强  张雷  祁菊芳 《科技资讯》2013,(17):228-228
本文主要介绍了用青稞作为淀粉质原料酿造酱油的生产工艺,通过检测氨基酸态氮的变化和对青稞酱油感官评定的研究,确定青稞酱油的最佳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6.
最近日本医药药品以及健康食品两家制造厂,共同制成一种对人体有特殊功能的“荞麦酱油”。这种酱油从1980年9月2日起,已在日本各地出售。它是由大豆、小麦为主要原料,掺入荞麦一起制曲发酵而成的。由于荞麦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 K,从而能酿出含维生 K 的低盐酱油,若每天食用  相似文献   

7.
正交法选择灵芝功能酱油生产工艺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灵芝菌液体深层培养液与酱曲混合后进行生物反应,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方法的试验。从结果的直观分析得知,酿制灵芝功能酱油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是:曲料加水量:6倍;醪液食盐质量分数:20%;灵芝液加入量:0.8~1倍;生物反应温度:50~52℃.  相似文献   

8.
罗先群 《广西科学》2012,19(4):364-368
利用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混合接种,并在制曲后期混合添加嗜盐片球菌(Pediococus halophilus)和高渗酵母进行多菌种发酵生产酱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发酵的菌种最佳培养时间为36~40h,最佳发酵温度为45~48℃。米曲霉和黑曲霉的接种比为90%∶10%时,全氮利用率提高13.2%,氨基酸生成率提高6.8%。将成熟曲拌以10%的食盐水,在pH值为6.5的环境下,混合添加嗜盐片球菌和高渗酵母参与发酵可以提高酱油产品中的醇类含量和酸类含量,改进酱油的风味。  相似文献   

9.
花生仁生产花生乳饮料后滤出的料渣,可以再利用制作成味美、质优、营养价值丰富的原汁酱油,现将制作技术介绍如下:一、工艺流程原料处理→浸润蒸煮→接种制曲→保温发酵→浸泡淋用→杀菌灌装.二、操作步骤1.原料处理:把过滤出花生乳液后的花生仁渣放在吊袋内滤去水份,便成为一团团的湿花生渣,按湿花生渣70%、粗麸皮25%、面粉5%的比例制成混合花生蛋白料.2.浸润蒸煮:将拌匀浸润后的混合料,用手捏握见指缝滴水而不流水,甩地松散不粘结时再一层层进入蒸笼蒸煮.园气一层上一层料,上满笼园气后再蒸1h,停火后焖1.5h,原料成熟.3.接种制曲:将蒸好的原料摊凉至30℃时按原料用量0.04%接种3.042酱油曲精,然后摊至34℃~36℃,经18h料温升到38℃,待曲料上出现菌丝并有曲香味时,进  相似文献   

10.
蚕豆粉丝浆水干一般指蚕豆制成粉丝后,在水中存在的蛋白质,经加酸凝固,过滤煮干而得浆水干,含水55—60%,含蛋白质24—26%。用浆水干生产酱油的工艺流程为:浆水干→粉碎至2-3mm→配料→拌和→蒸煮→冷却→接种→通风制曲→盐水拌曲→保温发酵→浸泡→滤油→出渣→贮藏→成品。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黄浆粉替代豆粕酿造酱油的可行性。采用黄浆粉:豆粕:麸皮=3∶3∶4的原料配比,利用通风制曲和固态低盐发酵工艺较为理想,生产出的成品酱油符合ZBX66013-87标准,风味可与豆粕酱油毗美。  相似文献   

12.
酱油发酵过程中大豆皂苷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脱脂大豆为原则,研究大豆皂苷的提取及酱油发酵过程中大豆皂苷的变化。大豆皂苷采用乙醇浸提、正丁醇萃取、丙酮沉淀的方法提取,再用D101树脂柱纯化;用沪酿3042曲子发酵酱油。通过薄层层析法(TLC)、紫外光谱法(UV)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3种方法分别研究发酵6、18、24及36d样品中大豆皂苷含量及组成的变化;测定了酱油曲子中的7种酶活性。结果表明,酱油曲子中α-D-半乳糖苷酶的活性最大,α-L鼠李糖苷酶的活性最小。在酱油发酵过程中,大豆皂苷中的某些高糖链组分被降解为低糖链组分,并且在30d以内大豆皂苷的含量逐渐增加,30d以后又开始减少;因此可以通过控制酱油的发酵天数和来控制其中大豆皂苷的含量,得到对人们健康更有利的富含低糖链大豆皂苷的产品。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以白酒生产的废弃物酒糟为主要原料生产酿造酱油的生产技术。利用本文介绍的低盐固态酿造技术生产的酱油能够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据新疆的气温、光照条件,经试验完成了低温、低盐(11—12°β′e)晒露发酵制酱工艺技术的研究。突破了传统工艺必须高盐制醪发酵的酿造技术,为生产色、香、味、体俱全的低盐豆酱开创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别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同时蒸馏萃取(VSDE)和直接溶剂萃取(DSE)法对高盐稀态酱油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了分离、浓缩,并利用气质联用(GC-MS)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了鉴定。共鉴定出147种风味化合物,其中酸类17种、醇类12种、醛类16种、酯类36种、呋喃(酮)12种、酮类13种、杂环化合物14种、酚类8种、吡喃(酮)6种、吡嗪类4种、吡咯(酮)3种、含硫化合物6种。研究结果表明高盐稀态酱油主要挥发性风味化合物为酯、酸、醛、杂环化合物和醇类;其中酯类化合物的数量和相对含量最多。此外,与日式和韩式酱油中的关键风味化合物相比,16种关键风味化合物在国产高盐稀态酱油中被检出。  相似文献   

16.
酱油二次沉淀物氨基酸组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检测了广州地区常见的四种品牌的酱油的二次沉淀中的氨基酸,发现四种二次沉淀物中氨基酸的摩尔百份含量相近;二次沉淀物中蛋白质的疏水性比酱油中多肽的疏水性强;各种氨基酸参与二次沉淀形成的趋势各异。由此推测,由二次沉淀母体物质转变成沉淀的过程中,蛋白质的疏水作用和氨基酸侧链的反应不可忽视,而这个过程中可能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实现。  相似文献   

17.
陈昱 《天津科技》2014,41(8):44-45
供应商生产酱油的品质稳定性对方便面成品的品质与风味起着重要的作用。酱油作为发酵调味料,其氨基酸态氮是判定发酵产品发酵程度的特性指标,即判定酱油好坏最重要的指标。拟增加计算氨基酸态氮的过程能力指标Cpk值作为新增评价因素,对此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酱油沉淀物的溶解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检测市售酱油的二次沉淀和一次沉淀的主要成分以及它们在不同pH值下的溶解度,发现酱油沉淀中都含有不溶性的无机物;酱油沉淀物中糖类物质的溶解度都比较高;蛋白质呈现出在低pH范围内溶解度较低而在高pH范围内溶解度较高的特性,当pH〈5时,澄清的一次沉淀浸取液变浑浊。另外还对酱油沉淀的成因和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近红外光谱-偏最小二乘法非破坏分析酱油的主要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偏最小二乘法(PLS)相结合建立 数学校正模型, 对酱油中的氨基酸态氮、 总酸以及食盐进行快速、 无损定量分析, 并对酱油的色度进行预测, 同时讨论了光谱预处理方法和主成分数对PLS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采用一阶导数预处理光谱建立的数学校正模型能得到最佳的预测效果, 在对预测集18个样本中的氨基酸态氮、 总酸、 食盐的含量和色度进行预测时, 所得的预测集相对标准 偏差分别为1516%, 1811%, 1798%, 1893%. 实验结果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可以用于酱油中主要 成分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高盐稀态酱油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同时蒸馏萃取(VSDE)和直接溶剂萃取(DSE)法对高盐稀态酱油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离、浓缩,并利用气质联用色谱(GC-MS)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鉴定.试验共鉴定出147种风味化合物,其中酸类17种、醇类12种、醛类16种、酯类36种、呋喃(酮)类12种、酮类13种、杂环化合物14种、酚类8种、吡喃(酮)类6种、吡嗪类4种、吡咯(酮)类3种、含硫化合物6种.研究结果表明,主要挥发性风味化合物为酯、酸、醛、杂环化合物和醇类,其中酯类化合物的数量和相对含量最多;此外,有16种日式和韩式酱油中的关键风味化合物在国产高盐稀态酱油中被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