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深海邀游,邂逅“巨怪”2005年5月6日下午8时,居住在美国夏威夷火奴鲁鲁的艾肯·雷姆森驾驶单人潜艇,从该市郊外海边出发,沿着海底向西南方向开去。雷姆森透过潜水艇两侧小小的圆窗,静静地欣赏着深海奇观。约2h后,他发现海底的一块礁石上,有一颗色彩斑斓的海星。他操纵按钮,伸展  相似文献   

2.
美国未来能源供应的前景令人莫测。如果按目前趋势发展,美国将会进一步依赖石油的进口。低廉的石油价格影响了国内石油的增产。1981年以来,在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勘探和开发方面的私人投资下跌了50%。到1995年,美国的石油生产将下降27%,而从充满争端的中东地区进口的石油可能达到石油总消费量的50%。此外,低廉的油价致使美国对能源的保护与选择兴趣大减。  相似文献   

3.
石油是当前地球上紧缺的矿物能源,埋藏了千百万年的地下石油越开采越少。有人估计,再有50年,地球上的石油资源就要枯竭了。科学家们突发奇想:既然远古植物可以变成石油,那么在今天的植物里可不可以也生产出石油来呢?要是可能的话,石油也像稻米一样能春播秋收该多好啊!找到了“石油植物”事实上,寻找能产石油的植物不是幻想。1928年到1932年,美国科学家艾迪逊在研究橡胶树的时候,发现了好多种“石油树”。它们的皮、干、根、叶,甚至果实中都有可以燃烧的液体。科学家梅尔温·卡尔文博士在巴西找到的一种“石油树”,当地人叫它“苦配巴”。这…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探索》2005,(5):5-5
根据一项新研究结果,当今欣欣向荣的中东石油贸易竟然从古代就已经开始了。早在汽油发动机发明之前很久,古埃及人就已经为制作木乃伊而大量进口焦油。考古学家分析了取自不同木乃伊身上的焦油样本的成分,结果发现这些焦油来自数百公里之外的苏伊士湾和以色列的死海等  相似文献   

5.
多年前,全球变暖还只是个"前卫"的概念,全世界只有少数几个气候分析学家为此忧虑.他们曾警告说,如果人类无节制地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必将损害地球气候体系.而今天,警惕全球变暖已成共识.在西方一些国家,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地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让自己变成"碳中和"人.这个不算很新的概念在西方已很走红,实现了从"前卫"到"大众"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能源是人类的一个大问题,曾经发生过的许多战争归根结蒂就是争夺资源,其中能源也是一个很大的方面。每次中东地区一打仗,石油的价格就猛涨。目前,世界上的一次性能源中有40%的能源都是由石油提供的。所谓一次性能源,就是消耗了不再有的能源。而科学家预测,到了21世纪中期,人类就将面临深刻的石油危机。  相似文献   

7.
国宾 《科学之友》2004,(1):56-57
我国西部边陲,逶迤的澜沧江从东北向西南浩浩荡荡流去,河岸两旁都是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密不通风,终年云雾缭绕,就像是碧波万顷的绿色海洋。西双版纳是我国和缅甸接壤处的一个自治州,在它的密林深处,仍保留着一块广漠洪荒的处女地。这块人烟罕见的土地上堆积着一层厚厚的已经腐败的落叶。几个世纪以来,当地居民一直流传着有一种神秘莫测、奇形怪状的  相似文献   

8.
龙归     
“嗷——”一声巨吼穿透幽寂的丛林,划破静谧的夜空。除此以外,四周再听不到丝毫声Ⅱ向,孤独的我愈发惊恐不安。等待我的将会是什么?我几乎不敢去想。陡然间大地震动,丛林裂开,一个庞大的身影越空而降,将我仰面掀翻。弱小的我瘫倒在地,无助地咳着血,只能眼看着高达5米以上的怪物张开巨嘴向我缓缓逼近。  相似文献   

9.
我们沿着雨林深处凹凸不平的坡地艰难地向着中非国家卢旺达的一座火山行进,已经走了5个多小时。我们正在跟踪一群过着流浪生活的山地猩猩,它们是一种数量最为稀少而体型最为庞  相似文献   

10.
石油枯竭的前景堪忧,然而科学家经研究发现,全球植物(主要是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能源后,每年所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相当于600~800亿吨石油,为目前世界原油开采量的20多倍。  相似文献   

11.
“炸弹”树生长在南美洲的沙箱树,可以说是威力最大的植物“武器”。它的果实成熟后会爆炸,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爆炸力相当于一枚小型手榴弹。爆炸时,它的外壳碎片像弹片一样飞散开来,杀伤力很大。“炮弹”瓜非洲北部有一种叫“喷瓜”的植物,当地居民称它为“植物炮”。秋季,喷  相似文献   

12.
能源是人类的一个大问题,世界曾经发生过的许多战争,归根结底就是争夺资源,其中能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每次中东地区一打仗,石油的价格就猛涨。目前,在世界上的一次性能源中有40%是由石油提供的。所谓一次性能源,就是消耗了不再有的能源。而科学家预测,到了21世纪中期,人类就将面临石油危机。烧完了石油和煤,接下来我们应该烧什么?这不仅是老百姓关注的问题,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一个大问题。在19世纪以前,世界各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还很落后,人们使用的燃料都是固体的燃料,一部分是天然的木材,一部分是从不深的地壳里挖掘出来的煤炭,这样的…  相似文献   

13.
《大自然探索》2009,(3):6-6
最近,在墨西哥湾2500米深的海底,一艘遥控潜水器的相机拍到了—个“怪物”:一只外表看上去像外星人的长臂有‘肘’巨鳍鱿鱼。科学家至今对巨鳍鱿鱼所知甚少,已经观察到成年巨鳍鱿鱼的身长不超过7米,而已知的巨型鱿鱼的最大体长为16米。巨型鱿鱼有8条短臂和两条长触角,而巨鳍鱿鱼有10条难辨的副肢,副肢长度看来都一样。  相似文献   

14.
海底沉鲸     
有动物学家早在1934年就推测,巨鲸死后沉入洋底,很可能最终变成洋底生物口中的美食.然而,直到半个多世纪后,科学家才在海底亲眼看到了巨鲸的残骸. 1987年,一组美国科学家搭乘潜水艇至水下1200多米海域考察,无意中发现了一头巨鲸的骨架.这具长达18米的骨架沉入洋底至少已有数十年时间,但依然保存得十分完整.科学家发现,目前它已经成为大约43种12000多个深海生物的定居场所.这些物种大多跟人们在深海热液系统中找到的生物十分类似.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石油大王波洛曾口出狂言:“资产有多少,如果还能数出来时,就不能说他是富豪。”他的财富已远远超过我们的常识。 一般,成功的第一代都会向继承人传授自己的雄韬伟略,但第二代往往不如第一代。波洛·盖梯之所以能打破这一“常规”,全靠他父亲的极其恰当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凌夫 《科学24小时》2004,(12):27-29
凡是来到碧波荡漾湖边的人,都会无一例外地产生一种亲近的欲望,或用手去撩,用足去濯,用嘴去喝,甚者会有跃入湖中的冲动。但是若向你介绍能致人于死地的“杀人湖”,你可能会望而却步。下面就向大家介绍地球上当前发现的三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杀人湖”:一、托普里塞“杀人湖”位于奥地利萨尔茨堡东南60公里的巴特奥塞,是怪石嶙峋、松林茂密的山区。这里有一个被称为“黑珍珠”的湖泊———托普里塞湖。它长2公里,宽不到400米,最深处达103米。可是谁又知道,这块看似平常的湖泊却隐藏着一个极大的秘密。1945年5月初,一个正在行船的渔夫忽然发现托…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科学家在亚马逊河流域发现了一种巨滑舌鱼新物种,这是自1847年以来首次发现的巨滑舌鱼新物种。巨滑舌鱼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之一,生活在南美洲。它们的体长可达到3米,体重达到200千克,通过原始肺呼吸空气,主要生活在缺少氧气的死水中。150多年以来,科学家普遍认为地球上仅存在着一种巨滑舌鱼,这次的新发现是对巨滑舌鱼物种认识的突破。最新发  相似文献   

18.
"宇宙花瓶"     
在这张新近发布、由美国宇航局"卡两尼号"轨道器拍摄的照片上,土星的一颗小卫星土卫十的表面散布着多个阴影--陨击坑,其中最突出的一个陨击坑使得自己就像土卫十这只"宇宙花瓶"的瓶嘴.  相似文献   

19.
迫击炮作为近距离步兵支援火器,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今已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雨沧桑。在20世纪的无数次中外战争中,迫击炮真可谓“战绩显赫,功勋卓著”。作为弹道弯曲、射速高、火力密度大的曲射火炮,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迫击炮仍将以其他压制火炮无法取代的“特殊”身份成为近距离的火力“支柱”。目前,迫击炮正伴随着军事科技的迅猛发展发生着质的飞跃。形形色色的迫击炮,五花八门的迫击炮弹,性能优良的火控系统,正引导着这一“步兵战神”昂首迈进21世纪。目前,全世界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军队已装备和正在研制着130多种各类迫击炮,这些…  相似文献   

20.
至高之眼     
正1正午的阳光明亮而毒辣,秦枝穿行在庞大的城市里,汗流浃背。四周的神庙巍峨庄严,不同于古埃及平民居住的低矮平房,这里到处装饰着华丽的浮雕、高大的塑像和五人才能合抱的巨柱。当然,无论在城市的哪个角落,最显眼的景物始终是城市中央那座高耸入云的方尖碑,碑顶悬浮着一只硕大的眼珠——"至高之眼"。秦枝又转过几个弯,终于找到自己的目的地。她吸了吸鼻子,不会错的,是这儿,这里空气中的香味比任何地方都浓烈,只有防腐师的工作场所才会需要这么多香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