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糊用PVC树脂在增塑糊中的颗粒状态决定于PVC树脂的颗粒特征。研究了十四种商品糊用PVC树脂增塑糊的流变行为与初级粒子的粒径大小和分布、与次级粒子在增塑剂中和在剪切条件下的相对崩解强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所研究的PVC树脂在增塑糊中颗粒状态的三种模型。此模型藉助于次级粒子超薄截面的透射电镜观察和次级粒子表面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的研究予以证实。初步阐明了糊用PVC树脂的颗粒特征对其增塑糊流变行为的影响。从而对国产糊用PVC树脂的质量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聚氯乙烯化学建材的飞速发展,PVC市场前景广阔,在未来二十年中,国内PVC需求将保持15%的速度增长。同时,市场对塑料制品要求也在提高,对PVC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国内PVC树脂品种太少,满足不了加工企业的市场需求。近年来,PVC树脂正在由通用化向高性能化、专用化及工程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聚合釜是聚氯乙烯聚合生产的主要设备.但在聚合过程中.聚合釜粘釜现象却常常出现.不仅降低聚合釜的传热系数.而且使产品鱼眼数增加,影响了设备的平衡运行.更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研究并制定一套防粘釜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研究乳化剂的种类、复配比例及质量分数对聚丙烯酸正丁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ACR)壳核乳胶粒径、PVC/ACR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阴离子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K12-Na)、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中,合成的ACR乳胶粒子粒径依次增大,PVC/ACR共混物的抗冲强度增大.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非离子型乳化剂壬基苯聚氧乙烯醚(OP-10)复配使用时,随着非离子乳化剂OP-10质量分数的增加,ACR乳液聚合各阶段乳胶粒子粒径均相应增大,PVC/ACR共混物的抗冲强度增大.ACR粒子的粒径都随着乳化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粒径大小分布加宽,PVC/ACR共混物的抗冲强度降低,PVC/ACR共混物的透光率升高.  相似文献   

5.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聚氯乙烯(PVC)塑料生产国和消费国,并面临着PVC塑料广泛使用所带来的各种环境风险。该文构建了用于定量测算PVC树脂及其助剂流量和存量的动态物质流模型,以展现PVC树脂及其助剂在8类制品、 6大应用领域和4类废弃物管理方法之间的复杂流动路径与存量分布。结果表明, 1978—2017年PVC树脂和助剂的累计产量为2.54亿t。城镇化的推进使得硬制品逐渐占据PVC塑料制品主流,但软制品仍是PVC助剂的主要流向;建筑材料占据了PVC树脂总存量的65.8%、 PVC助剂总存量的41.9%,是未来潜在的最大废弃源;尽管存在潜在环境与健康风险的助剂在助剂总流入量中的占比已从62.2%下降至41.5%,但仍有0.15亿t有毒助剂以存量的形式留存在社会与环境中,并将在其使用过程中通过迁移和扩散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持续性负面影响。虽然由于数据可得性的限制使得该文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但不确定性分析表明该文的计算结果可信度较高。未来必须加强对废PVC塑料的废物管理,通过技术进步和政策引导提高环保助剂的使用比例。  相似文献   

6.
由甲苯二异氰酸酯、聚醚和二羟甲基丙酸合成了自乳化阴离子水性聚氨酯(PU),以此为种子在高压釜中进行氯乙烯原位接枝共聚制备PU/PVC复合乳液树脂.考察了不同分子量PU对PU/PV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以及耐热稳定性能的影响,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复合胶乳粒子及其复合材料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PU/PVC复合胶乳粒子具有较为清晰的规整核壳结构;综合力学性能提高,但热稳定性有所下降;经PU改性的PVC复合材料的断面表现为明显的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7.
PVC树脂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热降解释放出氯化氢,并因为多烯双键的生存和增多而使颜色加深。PVC热稳定性测试方法均是基于此原理设定的,如何提高PVC树脂的热稳定性满足用户的需求已成为众多聚氯乙烯生产企业竞相研究的课题和追求的目标,同时检测部门将此检测项目列为重点研究分析,主要有变色法、刚果红法、白度法、pH值法、电导法等,这里主要介绍静态稳定性刚果红法、老化白度法及双辊炼塑动态热稳定性。三种PVC树脂热稳定性评价的检测方法,分析了在测试过程中的检测细节。  相似文献   

8.
由萧山树脂厂高级工程师韩和良、工程师楼伯英、徐雨尧等合作研制的“悬浮法聚氯乙烯PVC树脂生产后处理过程中的抗静电技术”,于一月底通过了由浙江省二轻工业总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9.
增粘树脂与丙烯酸酯共存下的乳液聚合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多种增粘树脂溶解在丙烯酸单体中,预乳化后参与乳液聚合。并研究了其乳液聚合反应行为,讨论了乳化剂、引发剂、保护胶体、增粘树脂选择以及其最佳用量,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得到与塑料粘结力高且贮存稳定性高、单体转化率达到99%以上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并用IR和DSC分析表征了溶有增粘树脂的丙烯酸乳液聚合物,可以证明的是单体都参与了聚合反应,加入的增粘树脂种类不同会影响聚合物的Tg值。通过试验发现当两种增粘树脂配比达到最佳值时,可以得到性能最好的胶粘剂。  相似文献   

10.
研究乳化剂的种类、复配比例及质量分数对聚丙烯酸正丁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ACR)壳核乳胶粒径、PVC/ACR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阴离子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K12-Na)、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中,合成的ACR乳胶粒子粒径依次增大,PVC/ACR共混物的抗冲强度增大。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非离子型乳化剂壬基苯聚氧乙烯醚(OP-10)复配使用时,随着非离子乳化剂OP-10质量分数的增加,ACR乳液聚合各阶段乳胶粒子粒径均相应增大,PVC/ACR共混物的抗冲强度增大。ACR粒子的粒径都随着乳化剂浓度的增中而降低,而粒径大小分布加宽,PVC/ACR共混物的抗冲强度降低,PVC/ACR共混物的透光率升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在PVC悬浮聚合中加入界面阻聚剂、表面活性剂、沉淀剂聚合成不同类型的氯化专用PVC树脂,并研究这3种添加剂对气固相法氯化得到的CPVC树脂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乙醇胺界面阻聚剂的增加改善了树脂内部聚集态和皮膜情况,使PVC树脂表观密度不变同时吸油率增加,PVC树脂氯化后氯含量随之增加,树脂内部链段中...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液态成型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较低的韧性阻碍了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通过在液态成型双马树脂网络中引入核壳粒子,利用核壳粒子具备独特的双层结构增韧改性双马树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不同含量核壳粒子改性液态成型双马树脂体系断面形貌进行研究,SEM结果表明,改性的液态成型双马树脂固化物断裂表面的裂纹扩展明显受阻,显示韧性断裂形貌。研究了不同含量核壳粒子对液态成型双马树脂体系性能的影响,优选出最佳的核壳粒子含量。研究表明,改性固化物表现出优异的机械性能:拉伸强度108.8 MPa,提高了13.1%;断裂伸长率3.12%,提高了16.8%;弯曲强度190 MPa,提高了12.4%;KIC达到2.83 MPa/m1/2,提高了20.9%;GIc达到1619 J/m2,提高了54.6%;并且保持改性前树脂热性能及热失重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292.3℃,5%热失重温度为401.0℃。  相似文献   

13.
PB—g—SAN弹性体对SAN树脂的增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在聚丁二烯(PB)乳胶粒上接枝共聚苯乙烯和丙烯腈。合成了PB含量为40%的PB-g-SAN共聚物粉料。将其与SAN树脂熔融共混制得了一系列不同组成的ABS树脂,研究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和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在SAN树脂中随着PB-g-SAN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冲击韧性和断裂伸长率不断提高,而拉伸强度和熔融指数出现下降的趋势。形态结构研究结果表明,PB橡胶粒子均匀地分散在SAN基体中,其粒径约为0.3μm,在橡胶粒子中含有大量的包容结构-SAN次级粒子。  相似文献   

14.
研究乳化剂的种类、复配比例及质量分数对聚丙烯酸正丁酯 /聚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ACR)壳核乳胶粒径、PVC/ACR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3种阴离子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 (K12 -Na)、十二烷基磺酸钠 (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SDBS)中 ,合成的ACR乳胶粒子粒径依次增大 ,PVC/ACR共混物的抗冲强度增大 .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非离子型乳化剂壬基苯聚氧乙烯醚 (OP -1 0 )复配使用时 ,随着非离子乳化剂OP -1 0质量分数的增加 ,ACR乳液聚合各阶段乳胶粒子粒径均相应增大 ,PVC/ACR共混物的抗冲强度增大 .ACR粒子的粒径都随着乳化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而粒径大小分布加宽 ,PVC/ACR共混物的抗冲强度降低 ,PVC/ACR共混物的透光率升高 .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旋转流变仪研究了种子微悬浮法、种子乳液法和微悬浮法三种不同聚合工艺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的流变特性,通过采用糊树脂的混合实验、特定温度下的流变实验等速升温条件下的震荡流变实验,分析其搅拌特能及流动性能,在25℃下增塑糊的流动特性以及在40℃~80℃下增塑糊的模量变化,通过对流变实验数据的分析,并结合PVC糊树脂后加工特性,解决了PVC糊树脂在后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差异性原因,对糊树脂的加工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测清晰点的方法,测定了DBP、DOP、DOTP以及DBP+DOTP等增塑剂与不同型号PVC树脂之间相互作用参数κ值,并以此讨论了增塑剂与PVC树脂的混容性能。  相似文献   

17.
<正> PVC加工制品厂商除了对树脂的分子量及其分布有特殊的要求外,而且对树脂的颗粒形态也有相当严格的要求。颗粒形态好的树脂具有易加工,制品质量稳定,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因此,PVC行业对树脂颗粒形态的研究日趋活跃。通过对PVC树脂颗粒内部结构和外观形态进行表征,探明其成粒机理  相似文献   

18.
悬浮PVC 颗粒形态,既受聚合工艺条件的影响,又影响加工工艺,因而对它的研究从来为人们所重视.1 实验1.1 树脂制备树脂分别在16立升、70立升实验用聚合釜和7立方米生产用聚合釜中制备,分别采用偶氮二异丁睛一明胶体系生产紧密型树脂,和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已酯——纤维素醚类生产疏松型树脂.采集浑浊的树脂离心母液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19.
用测定在不同升温速率下TDI/PPG(2000)/HEA体系UA齐聚物固化物热失重曲线的方法研究了UA树脂固化物的热分解动力学,测定了分解活化能,讨论了UA树脂固化物在氮气气氛中程序升温时的分解反应,用TG和DTA方法研究UA和UMA树脂固化物的热稳定性表明,UMA比UA树脂固化物的起始分解温度高,加入稀释剂(MMA或EGDM)可提高UA树脂固化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偶氮胂Ⅲ(ArSⅢ)配合物在溶液中和在离子交换树脂中的形成条件.给出了-ArsⅢ在溶液中和树脂中各自的吸收光谱,λmax液=650.3nm,λmax树脂=660nm。在大量硝酸盐存在下,与形成Eu(NO3)3),该配阴离子与ArⅢ显色后,能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以NO-3型树脂吸附率高且保持恒定。对溶液相及树脂相配合物的组成研究表明:溶液相Eu:AⅢ=1:1;树脂相Eu:ArsⅢ=1:6。树脂配合物一阶导数光谱峰位置为:576.0(+)nm,1.599(十)D1;655.2(-1)nm,2.114(-)D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