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绿洲灌区节水型种植模式评价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水资源严重短缺、农业可持续发展受限、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现实,以武威市凉州区为例,运用综合评价方法从经济、社会、生态3个方面对现有主要种植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日光温室蔬菜、玉米/豌豆、制种玉米、小麦/玉米、大田玉米、马铃薯6种模式综合效益较好,但从水资源安全、高效利用、农业产业发展的更高层次要求来看,日光温室蔬菜、玉米/豌豆、制种玉米3种节水高效模式更为理想,适宜于西北内陆绿洲灌区应用,有利于实现节水、增收以及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
通过带型、品种和种植方式组合筛选了适于绿洲灌区应用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研究了不同模式的生产能力和生理生态特性。结果表明,小麦/玉米‖洋芋(-洋芋)和新型小麦/玉米模式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三大模式平均产量高于传统"吨粮田"11%,其中"三种三收"模式增产增效更为显著,推广价值较高。试验同时得出影响复合群体产量的因子顺序是小麦品种>玉米品种>种植方式,组分产量的突破口主要在生理特性方面。参试模式中最优组合是A3B1C3。表5,参3。  相似文献   

3.
绿洲规模与绿洲经济发展关系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洲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绿洲规模内存在的各种资源规模的大小.对于环境封闭和生态脆弱的干旱区绿洲而言,一方面,由于资源数量和质量的限制,经济的快速增长受到约束;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导致的人口规模、生产规模及其消耗资源能力的增大导致绿洲负荷过重,稳定性受到威胁,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同时实现经济效应和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在绿洲适宜规模内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在绿洲生态经济系统特殊性的基础上,以且末绿洲为例,根据1985-2004年的连续统计数据,运用多种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在绿洲适宜规模下存在的资源规模与绿洲经济发展关系,为绿洲规模与绿洲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依据.图2,表4,参16.  相似文献   

4.
应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原理和方法,在甘肃省河西走廊沿祁连山冷凉灌溉区,对影响春小麦产量形成的播种密度、氮、磷肥施用量等主要栽培因子进行了定量化的综合研究。通过严格的控制试验和大面积信息反馈田试验示范,建立了产量和经济效益函数模型;分析了各因子对产量影响的单独效应及互作效应;筛选出了产量≥8000kg/hm  相似文献   

5.
灰色分析法在优化农业结构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甘肃省张掖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预测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该市农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剖析了现有农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农业结构的基本策略.参2.  相似文献   

6.
河西灌区三元种植结构研究--以张掖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措施。根据系统工程生态学原理,采用线性规划、投入产出等定量数学分析方法,对张掖市进行了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优化战略研究。研究得出:该市粮、经、饲作物高效种植比例为41.1:31.1:27.8;并提出分层次建立该市种植业三元结构的构想,分析了可供开拓的经济、饲料作物的潜在生态位资源以及粮、经、饲结构优化实施的种植模式及其阶段性效益。表4,参5。  相似文献   

7.
在生态环境及资源、人口、经济和社会等因素当中,自然资源匮乏是导致策勒绿洲贫困的一个主要原因。充分了解自然资源现状及其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是策勒绿洲加快扶贫开发的重点。在对研究区自然环境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资源状况,特别是对短缺的水、土地资源和能源资源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重点揭示了这3种资源对该区经济发展的限制,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图1,表1,参16。  相似文献   

8.
且末绿洲耕地变化与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且末绿洲多年的调查资料和统计资料,对该地区耕地资源利用和变化的基本特征、数量变化的基本过程、空间差异以及耕地变化主要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且末绿洲耕地面积呈不断扩大趋势,由于人口的持续增长造成人均耕地面积呈现下降的态势;且末绿洲耕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单一因子考虑主要是由于人口数量增加的驱动.对于且末绿洲的可持续发展,认为应该进一步做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图1,表4,参17.  相似文献   

9.
于田绿洲耕地变化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根据于田绿洲耕地变化和相关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变化特征的典型相关分析,提出了表征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的指标,分析了两者的相关性及探讨了人口变化驱动因素对耕地变化的驱动机制,为协调干旱区土地资源和人类活动的关系提供依据,为进一步进行绿洲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积累方法和经验。图4,表2,参16。  相似文献   

10.
渭库绿洲土壤盐渍化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盐渍化问题始终是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战略问题。土壤盐渍化作为土壤退化形式之一,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研究热点。而土壤盐渍化信息提取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也是遥感专题信息提取的难点之一;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对研究区的遥感影像进行了分类,实现了基于知识的土壤盐渍地专题信息的自动提取,从而分析了渭库绿洲的盐渍地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1-2006年间研究区盐渍化土壤总面积略有增加,其中轻度和中度盐渍地的变化程度剧烈,且各类盐渍地均有向绿洲内部西北方向偏移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责任区雷达组网系统抗干扰优化部署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噪声压制干扰施放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雷达及其组网系统的抗压制噪声干扰效能动态定量评估模型,定义了雷达及其组网系统的残存可探测区面积、探测能力下降指数、责任区覆盖指数,建立了考虑责任区的组网系统抗干扰优化布站决策模型与算法。三站组网系统的仿真试验证明了其有效性,可应用现役系统的实际部署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12.
中部五省地区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部五省地区是我国农业发达地区之一,本区的农业发展对全国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分析中部五省地区农业在全国的战略地位的基础上,提出了本区农业发展战略目标及五大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布局构想,最后探讨了促进本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战略措施。表2,参5。  相似文献   

13.
系统反馈环结构分析是生成促进系统良性发展对策的一个有效方法. 针对反馈环构建及其运行规律分析缺乏规范方法的问题,建立系统发展对策生成的子系统流位反馈环结构分析法:首先,采用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构建系统整体流图,用树枝向量行列式计算出流图全部反馈环;接着,根据系统目标划分子系统,确定各子系统流位变量,构建子系统的流位反馈环结构图;分析确定子系统各反馈环的关键变量,及影响关键变量的调控变量和调控因果链,揭示政策作用的杠杆点;最后,依据杠杆点和调控因果链、遵循整体对策生成原则,确定系统发展对策. 全文以银河杜仲经济生态系统现代农业区建设为实例,演示子系统流位反馈环结构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骤,生成4项发展对策,对策实施效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石家庄市农业系统的经济结构及其模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石家庄市2002年人均农村社会总产值为2 0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45元。在GDP中,第一产业占13 1%,第二产业占47 2%,第三产业占39 7%。在农业总产值中,农业占55 1%,林业占1 3%,牧业占42 4%,渔业占1 2%。该市农业系统各要素的发展趋势均可应用回归分析、双向差分曲线等简单模型或其组合模型以及复相关方程来拟合与预测。据分析,该市粮食总产2002~2010年年增长率可达1 8%。表1,参11。  相似文献   

15.
对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大田棉花喷灌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详细介绍了大田棉花喷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结构、系统设计思想、程序设计模型以及具体实现时的有关算法。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开发出先进、实用、可靠和界面友好的应用软件即喷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在新疆兵团推广使用,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图2,参9。  相似文献   

16.
论文介绍了系统因素结构反分析子框架(inward analysis of system factor structure,IASFS).它是为了解系统在工作环境因素变化过程中系统可靠性的变化.论文根据其对应关系进行逻辑推理得到规则,进而形成系统等效响应结构.得到适合系统工作的因素状态组合.IASFS是笔者提出的SFT框架的一部分.根据IASFS的特点定义了01型空间故障树,其结构化表示法为图法和表法.基于表法的IASFS方法有逐条分析法和分类推理法.论文主要定义和描述了逐条分析法和分类推理法.说明了IASFS是一个系统结构反分析人机认知体.推理结果表明,就系统与因素的状态关系而言,系统结构为T=A_1·A_4+A_3·A_5+A_1·A_2·A_3.逐条分析法和分类推理法可得到等效响应结构,其与被分析系统对工作环境因素变化响应相同.  相似文献   

17.
研发项目是由流程架构、组织架构和产品架构组成的复杂系统.本文首先分析了研发项目复杂性的特征、分类和产生原因,指出设计结构矩阵(DSM)方法是量化分析复杂研发项目的有效工具.进一步,本文从流程架构中迭代和重叠的建模,到流程DSM的排序优化与仿真;从组织架构中团队之间依赖度的测度,到组织DSM聚类准则的确定;从产品架构中部件之间依赖度的测度,到产品DSM的模块化设计以及聚类算法的演变和发展;从单一领域的DSM扩展到多领域矩阵(MDM)的建模与应用,清晰地展示了基于DSM的复杂研发项目建模与优化的几条研究脉络和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本文提出"系统架构的复杂性研究-DSM中元素间依赖关系的测度-DSM优化/聚类"相集成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指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