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红娟 《河南科技》2015,(1):137-139
利用三门峡国家基本观测站1971-2013年历史资料对比分析了探测环境变化对测站气象要素的影响。分析表明,随着探测环境破坏的日益严重,三门峡站气温升高、风速变小、风向趋于单一、日照时数减少,对云能天观测有严重影响,观测场渐渐形成了特殊的局地小气候条件,观测记录仅能反映测点的气象状况,并不能反映测点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平均气象状况,观测资料失去了"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趋势面分析方法,探讨了黑龙江省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影响黑龙江省气温分布的主要因子是纬度,径向温度梯度高于全国其它地区。高度因子是第二个重要因子,黑龙江省的气温直减率年变化范围较大。离差面分析表明,地形特征是影响气温空间分布的另一重要因子,冬季作用尤为显著。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计算无测点气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山地柑橘叶片光谱特征进行分析。以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典型柑橘种植区为研究区,以不同高程、不同坡度与坡向采集的柑橘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ASD FieldSpec 4地物光谱仪测定不同地形下柑橘叶片光谱反射率,通过经验正交变换分析山地柑橘叶片光谱特征,并借助GIS工具分析地形因子对山地柑橘叶片光谱反射率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山地柑橘叶片光谱特征存在5个显著的变化区间,山地柑橘叶片光谱特征在空间上呈现整体一致性,且叶片光谱反射率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种植区西北部,反射率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种植区西南部;地形对山地柑橘叶片光谱特征空间分布影响较大,叶片光谱反射率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海拔600~800 m、坡度6°~25°和南坡(158°~203°)。经验正交变换可以有效地揭示由于地形差异所造成的山地柑橘叶片光谱特征的空间差异,该变换方法揭示了山地柑橘叶片光谱特征空间分布规律,适合于分析地形对山地柑橘叶片光谱特征空间分布的影响,可为山地柑橘叶片营养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2015年冬季和2016年夏季东中国海现场温度、盐度观测资料,评价了一个海洋资料同化及预报系统HYCOM初始场的精度和预报技巧.结果表明这一预报系统初始场的精度及预报技巧在冬、夏季有明显的差异.在冬季,模式温度和观测温度之间无明显偏差.在夏季,盐度初始场的均方根误差高达3.41psu,温度初始场的均方根误差高达7.22℃.就预报技巧而言,预报系统在冬季对温度有一定的预报技巧,与冬季相比,预报系统对温度及盐度的预报技巧在夏季明显降低.本研究的结果有利于人们更好地使用海洋预报,为研发下一代中国近海海洋预报系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国第22次南极科考现场观测数据,建立了辨识海冰厚度的分布参数系统最优控制模型,对南极中山站内拉湾海冰厚度进行了优化辨识,辨识得到的海冰厚度与观测结果非常接近,同时模拟得到的冰内温度分布与实际观测温度也吻合良好,表明所建立的参数辨识模型及其求解算法是正确、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对原州水文站近五年非汛期(1-4月、10-12月)的资料采用临时曲线法和连实测流量过程线法进行比较分析,能够满足《水文资料整编规范(SL247-2012)》的相关要求,可以改变非汛期的测验及整编方法,消除因低水流量测点相对误差过大,造成三线检验不合理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通过2000~2006年对黑龙江省两栖爬行动物的种类及分布情况进行实地深入调查,并结合黑龙江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的历史资料及现代有关成果,从经纬度、年平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海拔、生境、垂直分布等生态因子对黑龙江省两栖爬行动物的物种分布格局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两栖爬行动物的物种总数与海拔、纬度成负相关关系;而与年平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成正相关关系;在经度E128°~E130°之间物种数较多,其他地区则较少;灌丛、阔叶林等为黑龙江省两栖爬行动物适栖生境.在平原、丘陵低山灌丛、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分布着全省所有的物种.  相似文献   

8.
采用FLAC3D5.0软件在天然工况条件下对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的3个典型滑坡进行模拟计算,得出条块间的实际作用力倾角,并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和欧几里德距离法,对实际作用力倾角和各条分法假定条块间作用力倾角的相关性系数、欧几里德距离进行定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1)美国陆军工程师团法、简化简布法以及毕肖普法与数值模拟角度之间的相关性为负无穷大,传递系数法、罗厄法与数值模拟角度呈负相关性;(2)假定的条块间作用力倾角与数值模拟角度之间的欧几里德距离由小到大关系为:美国陆军工程师团法罗厄法简化简布法与简化毕肖普法传递系数法;(3)现行条分法假定的条块间作用力倾角与数值模拟角度存在较大的偏离,未来应着重于条块间作用力方向与实际边坡荷载和工况条件等关系的研究,通过理论推导而非假定的方法来解决倾角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多用途的真三轴试验仪.它由计算机控制,具有三个方向独立控制加载的功能.其形变检测采用自制的光栅位移传感器,可实现所有测点的同一时刻采样.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将自然公园中的乡土野生草本植物应用于墙体绿化中,采用野外线路调查及资料查阅法,对湖南32个自然公园草本植物区系研究表明:区域内有草本种子植物108个科,698个属,2 016种,其地理成分复杂多样,热带性质较为明显。从科、属的组成分析与区系统计来看,科级水平划分为8个分布型,其中世界广布型最多,共44科,其次为泛热带分布型和北温带分布型;属级水平划分为15个分布型及18个变型,以泛热带型分布最多,其次是世界分布属。特有性在科级并无分布,但在属级有中国特有属31个,占中国属数的12.06%,成为区域内最富有特色而又极为重要的成分之一。提出了墙体绿化草本植物选择的三原则,并挑选出湖南可应用于室内和室外墙体绿化的草本植物。  相似文献   

11.
要对纳米ZnO晶体进行了喇曼背散射几何配置下的喇曼测试与分析,其样品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分别在三种不同的温度下生长而成.在438 cm-1和1152 cm-1位置分别可以观测到纤锌矿结构的ZnO一级散射峰和二级散射峰,同时也可以看到一级散射强度与二级散射强度比的变化.结果显示:用CVD法制备纳米ZnO时,温度(即Zn蒸汽的浓度)只影响ZnO纳米线的形貌特征,而并不影响它的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高速铁路沉降观测外业采集测点较多、采集周期长、内业处理复杂烦琐的特点,提出沉降观测信息化管理。以汉十高速铁路沉降观测为实例,从沉降观测数据采集、处理、管理和分析等方面阐述信息化管理方法,为高速铁路施工和沉降观测分析评估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3.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ZrO2粉体,观测到样品晶相随煅烧温度升高逐渐由四方相转化为单斜相.在室温观察到纳米ZrO2有较强的峰值分别位于380 nm和470 nm的蓝紫、近紫外发射.同时观测到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和颗粒尺寸的增大,两个发射谱带的强度变化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设定的模型出发,推导出描述涤纶纺丝过程中纺丝线上温度分布、速度分布和应力分布的三个微分方程。求得了沿纺丝线温度分布、速度分布和应力分布,并且列出了电子计算机的求解方法及计算数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区域陆续出现了更多新建的地面台站和一些新建的设备比较新的地面自动观测站。但是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是这些台站建立的时间比较短,没有长时间检测的历史记录的资料,所以不能得出完整的质量控制技术结果。本文在使用传统的质量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气象局在过去25a存档的地面观测资料,希望能够建立起一个新建地面气象自动站资料技术。从三个主要方面着手,其一对空间一致性进行检查,其二对时间一致性进行检查,最后是对气温和气压采用极致的检查等三个方法对质量进行控制。结果明显表明,我们制定的方案可以有效的发现问题,可以为新建地面自动站资料提供有效、高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水环境系统中水质指标较多,容易出现信息重叠,评价单元在不同时间或空间整体比较和排序,各项指标赋权需要构造众多评价函数等问题的基础上,采用指标变换值的主成分投影法对大连市重点饮用水源地水质进行评价,并通过单因子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分析的评价结果作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主成分投影法与单因子评价法、灰色关联分析评价级别不同的测点在英那河、松树、大西山上,主成分投影法在这3个断面的评价级别为Ⅳ、Ⅱ、Ⅲ,灰色关联分析的为Ⅴ、Ⅲ、Ⅲ,单因子评价法的为Ⅴ、Ⅲ、Ⅳ级,主成分投影法的评价结果与其他两种评价方法相比还具有一定差异性。为此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在考虑随机观测误差下对评价结果进行修正。修正后碧流河、英那河、卧龙、松树、洼子店、北大河、大西山、鸽子塘、朱隈子这9个监测点的水质级别分别为Ⅴ、Ⅴ、Ⅴ、Ⅲ、Ⅴ、Ⅴ、Ⅳ、Ⅴ、Ⅴ。  相似文献   

17.
舞动监测是深入开展舞动机理、模型分析和防舞设计的基础条件,舞动监测技术及相关设备已在输电线路获得广泛应用,但普遍采用的加速度传感器由于采用二次积分的计算方法,该领域的加速度测量及积分算法存在其固有缺陷,所获取的位移值误差较大;采用的基于视频监测和轨迹提取的舞动监测方法,虽然能有效监测被测点的绝对运动轨迹,但其基于可见光进行视频分析,因此需要较为理想的光学观测环境,无法在夜晚实施,同时还需要被测点与其背景存在较大的色斑差异。因此,为了更加精确以及能在更宽松的环境下监测导线的舞动轨迹,选择超声换能器作为测量基础,论证超声换能器测量特定情况下导线舞动轨迹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湖南土壤的地理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地带.境内自然条件复杂,从而影响红壤的发商和分布具有水平分布规律;东、南、西三面环山,土壤的发生和分布显示着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即红壤—黄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灌丛草甸土)。加以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还具有多种结构形式的区域分市规律。研究和分析土壤地理分布规律,对土壤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热敏型温度观测系统,巡航观测湛江调顺电厂附近海域温度场,结果表明本系统在海水巡航观测应用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可靠性、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站址迁移及其对比观测要求,本文对新旧两站1、4、7三个月资料(温度、本站气压、水汽压、相对湿度、风向风速)气象要素进行整理,应用差值分析方法进行了对比,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风向风速差异性显著,气温、相对湿度、本站气压变化规律差异较小,表明新站气温、相对湿度、本站气压要素可代表性,而风向风速新旧站显著性差异大,风向及频率不完全一致,新站平均风速比旧站略偏大。新旧站气象要素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测站周边的观测环境、海拔高度,城市热岛效应以及下垫面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