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针对稠油开采,推广应用浅层稠油选层开采技术这项新的增产措施。利用热胀式封隔器,可诱导蒸汽进入注蒸汽开采目的层,提高油藏动用程度。单井平均增产原油231t,比措施前吞吐周期产油量提高30%-84%。该项技术施工方便,投资少,降低了油田污染,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2.
棉花施用锌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锌肥在棉田施用效果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锌肥处理小区比不施锌处理的对照区单株铃数增加1.2-2.2个,平均增产11.0%;单铃重增加7.7%;衣分增加2.6%,绒长增加2.0%;干物质增加5.5%;棉析体内、N、P、K含量增加0.8%-8.9%。可为合理施用锌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出砂冷采技术在低周期蒸汽吞吐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应用稠油出砂冷采技术对地层原油含有溶解气的各类疏松砂岩稠油油藏进行冷采,以获得较高的原油产量的技术。施工中对稠油井采用强力射孔技术和设计精良的螺杆泵系统,通过以砂带油方式开采稠油,实现稠油冷采;在河南油田得了较好的效果。单井产量一般可达3-50t/d,是常规降压开采的数十倍至数百倍,日产油比蒸汽吞吐提高1-3倍,采收率一般可达8%-20%。稠油出砂冷采技术对地层原油中含有溶解气的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将出砂冷采技术应用于低周期蒸汽吞吐井中,进一步拓宽了稠油出砂冷采技术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4.
热采添加剂是一种非离子型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它的胶束溶液常用于稠油油藏的蒸汽吞吐或蒸汽驱中.为了研究热采添加剂在多孔介质中吸附损失的机理,并为降低吸附量提供依据,应用固液吸附法对胶束溶液中热采添加剂在石英砂表面的吸附及盐对吸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0℃时热采添加剂在石英砂表面达到吸附平衡需要20h,平衡吸附量为1.8mg/g砂,吸附等温线不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线;NaCl、NaBr能增大吸附量;Nal浓度高于600mg/L时也增大吸附量;阳离子电荷增高,离子半径减小,吸附量增大  相似文献   

5.
乳酸生产菌的选育及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分离到的一株德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ckii) 1-1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硫酸二乙酯、亚硝酸钠等诱变剂处理,筛选出一株产乳酸较高的突变株ZL-513,乳酸钙产量由5.8%提高至9.4%。以正交试验为基础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采用优化后的培养基发酵 3 d,残糖降至 0.1%以下,乳酸钙产量达 15%。比优化前产酸提高 60%,缩短发酵周期 1d。以质量分数 8%~15%的玉米粉为原料进行发酵,乳酸钙产量分别为10%~18.5%。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试验方法,研究了几种不同生产厂家的添加剂预混料对育肥猪饲喂效果.全期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三旺复合预混料的两组日增重分别比两对照组均值提高11.58%和11.27%,差异极显著(P<0.01),其余各试验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饲料报酬三旺组每增重1kg耗料为3.13kg,比两对照组节省9.59%、10.57%,每公斤增重饲料成本比两对照组降低0.669人民币元、0.825人民币元.  相似文献   

7.
桂林  王新军 《科技资讯》2006,(36):166-167
单家寺稠油油田自1984年投入开发,已经历了20多年的蒸汽吞吐开采,吞吐轮次最高达20个周期,随吞吐轮次增加,开发中的矛盾日益突出,产量急剧下滑。为提高稠油开发经济效益,近年来,在单家寺油田进行了稠油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通过加快难动储量的技术攻关、完善注采井网,优化注汽参数,控制水锥、开展不稳定汽驱、蒸汽驱等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稠油采收率,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稠油开采 ,推广应用浅层稠油选层开采技术这项新的增产措施 .利用热胀式封隔器 ,可诱导蒸汽进入注蒸汽开采目的层 ,提高油藏动用程度 .单井平均增产原油 2 31 t,比措施前吞吐周期产油量提高 30 %~ 84% .该项技术施工方便 ,投资少 ,降低了油田污染 ,经济效益明显 .  相似文献   

9.
用多功能植物杀菌防病促长剂植壮素进行防治烟草花叶病的试验,结果表明:植壮素对烟草花叶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率为19.1%-51.3%;烟草植株高度,单株叶片数和叶片鲁重分别增加7.9%-36.9%,13.7-37.8%和14.3%-35.7%,烟草增产6.4%-24.3%,烟叶品质提高,每公亩增加收入322.0-1237.3元。  相似文献   

10.
不同硫酸盐添加剂对铅蓄电池正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6V-6Ah电池测定了含不同硫酸盐添加剂的正极活性物质利用率及电池的湿储存性能,结果表明:含添加剂硫酸亚锡、硫酸钠、硫酸镉和硫酸铋的正极在5A(1.2h率)恒流放电时,其活性物质利用率分别为38.6%、36.9%、35.9%和34.1%,而无添加剂时则为32.4%;电池经1年储存后,在相同的放电条件下,测得电池年自放电率,分别为26.7%,14.9%,19.8%及11.7%,而无添加剂时则为2  相似文献   

11.
双河油田IV5~IV11层系油藏温度81 ℃、原油黏度3.3 mPa·s、综合含水97.9%、采出程度53.3%,呈现出典型的东部老油田水驱低效益开发特征。为了改善IV5~IV11层系开发效果、大幅度提高采收率,集成应用了驱油效率高的三元复合驱技术、扩大波及体积的层系重组井网调整技术和防止窜流的化学驱全过程调剖技术。室内研究和现场应用效果表明,3项关键技术产生多种协同效应,在扩大波及体积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了驱油效率,取得优异的增油降水效果。截至2017年12月,IV5~IV11层系累计注入0.72 PV化学体系,累计增油26.09×104 t,中心区峰值含水由97.9%降至90.2%,日产油由23.0 t升至106.1 t;阶段提高采收率10.2%,预计最终提高采收率14.2%。  相似文献   

12.
:N2 8 - 1井区是典型的高渗透、高饱和压力、高粘度的疏松砂岩油藏 .经过 2 4年的开发 ,采出程度 2 6.72 %,靠进一步提液或井网调整来提高原油产量的潜力不大 ,为提高该区块的采收率 ,改善驱油效果 ,采用了活性剂驱油方法 .现场设计 2段塞注入方式 ,于 1 998年 2月进行了矿场试验 .试验进行至 1 999年 1 2月 31日 ,累计增油 1 0 952 t,含水率下降 1 0 %,提高原油采收率 0 .89%.这表明了该种方法增油效果显著 ,能够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相似文献   

13.
辽河油田马家铺庙5块低渗稠油油藏蒸汽驱现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辽河油田马家铺庙 5块低渗、薄互层稠油油藏的具全地质特征 ,为探索适合该油藏的合理开采方式 ,在该块前期开展的各项工艺试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 ,考虑到该块地层压力低、地层温度低、原油流动性差、地层能量低等特点 ,从补充地层能量和提高地层中原油的流动性的角度出发 ,在该块进行了蒸汽驱现场试验 ,并配套开展了一系列的工艺技术研究和应用 ,通过庙 5蒸汽驱试验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并形成了一整套适合低渗、薄互层稠油油藏工程、采油工艺、动态监测等配套的工艺技术 ,使原来难以动用的低渗稠油储量得到了有效动用 ,采油速度由试验前不到 1 %上升到了 2 .78% .试验表明 ,对于象庙 5块这样的低渗稠油油藏的开采 ,低渗、油层能量低是问题的关键 ,运用配套工艺技术可以实现油藏的合理动用 .  相似文献   

14.
张影  马海禹  闻守斌  吴润桐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4):3457-3459,3463
针对多轮次蒸汽吞吐井储层条件变差、周期产量递减快的问题,开展了井下自生泡沫辅助蒸汽吞吐技术研究。主要进行了自生气源催化反应控制、抗高温起泡剂筛选及自生泡沫体系配方的优化研究。优化后的配方中各种药剂的质量分数如下:NaNO2(20wt%)、NH4Cl(16wt%)、AOS(0.3wt%)、CH3COOH(0.02wt%)。在辽河油田3口蒸汽吞吐井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周期稠油产量较上周期增加21.76%~29.71%,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以稻秸为研究对象,将多种预处理方法结合在一起,选取其中影响稻秸发酵的关键因素———碱剂量(熟石灰的用量)、含水率和接种时间,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了稻秸厌氧发酵预处理的优化工艺条件:碱剂量为6%,含水率为80%,接种时间为4 d.其中含水率对稻秸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碱剂量,再次是接种时间.并对正交试验中最优预处理条件下试验的日产气量进行分析,表明在优化的预处理工艺条件下,稻秸厌氧发酵启动较快,系统稳定,周期较短.  相似文献   

16.
针对稠油开采 ,提出了化学吞吐技术这项新的增产措施 .对筛选出的吞吐配方的性能进行了全面测定 ;借助微观仿真模型研究了该项技术提高采收率的机理 ,并进行了室内模拟和现场试验 .研究结果表明 ,体系与原油间能形成超低油水界面张力 ,平衡油水界面张力为 3 1 5× 1 0 - 3mN/m ,具有较强的乳化能力和洗油能力 .室内模拟和在京 70 5井三个月现场作业均获得成功 ,此井产液量比吞吐前增加 60 %~ 78% ,产油量是吞吐前的 7 2~ 9 8倍 .  相似文献   

17.
阿北安山岩油藏储层由三期火山喷发形成,具有典型双重介质渗流特征,注水开发后由于注入水沿裂缝窜流,造成油藏含水上升速度快,产量递减大。为了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根据裂缝发育规律设计了裂缝注水岩块采油等5种类型13个方案,应用FIFS油藏数值模拟软件优化沿裂缝注水岩块采油方案,提出了利用原井网实施沿裂缝注水岩块采油,以及周期注水,整体化学调剖等综合“调水增油”措施方案。经过6年的现场实施达到了方案设计指标,综合含水下降4%,累计增产油量4.2×104 t,提高采收率2.5%,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可供注水开发同类油藏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描述了一类稠油热采添加剂的合成、改性、复配,性能的测定及驱油模拟试验的方法和结果,对影响添加剂性能的因素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A 油田是海上首个实施非常规稠油热采开发的先导试验区,其开发效果的评价直接影响着海上后续非常规稠 油资源的开发动用。根据热采井的生产动态特征分析了边水对热采井开发效果的影响,建议热采井距边水200~300 m 以上;通过对比分析同井注热前后及同层位相邻位置冷热采井的开发效果,热采井周期平均产能和累产油量均是冷采 井的1.5~2.0 倍左右;利用流温法及米采油指数法综合评价了热采有效期,有效期在240~339 d,平均298 d;根据钻后 热采井周期平均产能、周期产油量及油汽比等参数与钻前设计值进行对比评价,认为排除试验阶段防砂工艺、管柱问 题以及钻后储层变化等原因外,其他热采井均达到第一轮次吞吐预期效果,热采井周期平均产能为57 m3/d,周期产油 量1.80×104 m3、周期增油量0.7×104 m3。可见多元热流体吞吐热采増油效果明显,对海上其他非常规稠油油田的开发 具有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海上油田储层非均质性较强,水驱后不论层间、层内,还是微观,都存在常规水驱技术手段难以高效动用大量剩余油的问题.为使油藏的驱替效果最大化,提出了一种适合海上油田特点的非均衡化学驱理念及模式,该模式针对储层4个层次的非均质性:层间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以及微观非均质性,采取相应的非稳定、非连续、非均相与非对称的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纵向和平面均衡驱替目的,并在海上J油田开展了非均衡化学驱模式的先期实践.结果表明,两口中心井明显见效,其中一口井含水由84.6%下降至70.2%,日产油提高70%;另一口井含水率由96.1%下降至88.0%,日产油提高173%,均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证明了该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适合海上的储层流体性质和开发特点,有望成为海上油田提高采收率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