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病,我国已逐渐进入老龄化国家,帕金森病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目前,帕金森病治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药物治疗,主要以多巴类、抗胆碱等药物,随着帕金森病程进展,药效也下降;第二种是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是脑深部核团毁损和DBS电刺激。  相似文献   

2.
正在大脑深部特定区域植入电极,用电脉冲来调节和控制大脑活动,可以用于治疗包括帕金森病在内的多种脑疾病。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夏季奥运会上,拳王阿里颤巍巍地高举奥运火炬点燃圣火,成为奥运火炬史上最感人的瞬间。谁会想到,曾经在拳坛叱咤风云的伟大拳王,最后却不幸被帕金森病击倒。作为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长期以来都以药物治疗为主。在发病最初的3~5  相似文献   

3.
帕金森病(P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第二大神经变性疾病,诊断需要根据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如手足徐动、静止型震颤、肌强直或其他非运动特征,如嗅觉减退和快速眼球运动病变而决定,同时需要与原发性震颤相鉴别。帕金森病的治疗提倡从早期的体疗干预开始,当患者行动障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时加用药物治疗,手术的选择是在患者出现药物过敏或治疗无效时使用。目前一种新的非创伤性的治疗,磁共振引导下的聚焦超声刀(也称磁波刀)正在以有效的方式被采用,但传统的深部脑刺激手术仍然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手术。新的药物如长效左旋多巴胺类药和磁波刀这样新的技术希望能帮助患者更好地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本文通过讨论帕金森病的家庭康复训练及方法,说明我们不但要重视药物治疗,更要关心病人的心理健康,家庭康复训练在病情的发展和转归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帕金森病是仅次于老年痴呆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大幅提高。认知障碍等非运动症状是目前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的生物学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临床上患病率高、识别率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将围绕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的前沿热点问题,介绍相关神经科学和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涵盖认知障碍的神经化学基础、风险基因、其他非运动症状的影响和生物标记物等。  相似文献   

6.
帕金森病(Parki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尚不明确,药物和手术手段仍难以根治,加之人体血脑屏障的存在,大部分治疗性药物难以进入脑内病灶部位,严重影响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近年来研究发现,超声不仅在无创神经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能联合微泡可逆性开放血脑屏障、...  相似文献   

7.
神经退行性变病主要包括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病。研究神经退行性变病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多年来已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综述乙酰半胱氨酸(NAC)药理作用,为临床用药拓展思路。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归纳。结果与结论:乙酰半胱氨酸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且新作用仍不断被探索发现。NAC的临床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在药物及重金属中毒、动脉粥样硬化、肿瘤、艾滋病、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以及吸烟损害等过程中都起到预防、治疗作用,是一种具有广泛治疗前景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个体化治疗(PersonalizedMedicine)是指通过患者体内的有关药物作用靶点、路径、代谢等靶标,评估药物对患者可能的作用,提高治疗的针对性、避免反复尝试与不良反应,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对胃癌个体化治疗研究最多,最能被临床所接受及认识的就是——通过药物敏感性基因检测,实现对胃癌化疗药物敏感性和疗效预测。  相似文献   

10.
国外撷英     
使用动物对新的药物和化妆品进行试验,不仅费用昂贵,而且其结果往往会引起争议。最近,美国衣阿华州达文波特市的哈特兰(HEARTLAND)生物技术公司及其竞争对手正在为建立使用酵母的药物和化妆品试验模型而开展竞争。由于酵母细胞与哺乳动物非常相似,而且价格低廉、生长迅速、易于操作,因此,它是一种很好的人体药物毒性试验模型。目前,哈特兰生物技术公司已经申请了4项关于以酵母为基础筛选糖尿病和其他疾病治疗药物方面的专利。  相似文献   

11.
《今日科技》2011,(3):20-20
近日,“经颅磁电脑病治疗仪(奥博帕金森治疗仪)”通过了专家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技术突破了国际上治疗帕金森病主要依赖药物和手术的局限,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相似文献   

12.
首乌制剂对MPTP引起的小鼠帕金森病的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选用成年ICR纯系小鼠,通过对小鼠主动运动以及脑内多巴胺(DA)含量的测定,观察首乌的醇提取物对MPTP引起的小鼠帕金森病的预防与治疗作用。实验发现,注射MPTP后,小鼠主动性活动明显减少,脑内DA含量明显降低,表现出帕金森病的特征。对这些小鼠再注射首乌制剂能促进小鼠的运动,脑内DA的含量得以恢复。若同时注射MPTP和首乌制剂,则小鼠主动性活动时间以及纹状体多巴胺的含量都明显高于单独注射MPTP组。实验提示,MPTP可引起ICR小鼠脑内多巴胺神经元损伤并产生帕金森病症状,而首乌制剂对MPTP的毒性作用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和一定的治疗作用,这可能与首乌制剂抑制型单腔氧化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是很难察觉的,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生物标志物可以准确地检测出早期的帕金森病。本文为了探究帕金森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分析15名帕金森病患者和15名健康对照者闭眼状态下的溯源后的脑电信号。首先,使用互信息测量两组受试者的大脑各个区域之间的功能连接。之后,对两组受试者之间的每个连接对的互信息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测两组受试者之间显著差异的连接边。最后,将具有显著差异的连接边作为特征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帕金森病患者的大脑各个区域之间的互信息值整体小于健康对照组,并发现在额顶叶和顶枕叶之间的功能连接差异十分显著(p<0.01)。利用互信息功能连接指标对帕金森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分类时,测试准确率为76.7%,验证了基于互信息的脑功能连接对帕金森病研究的有效性。这些发现表明额顶叶和顶枕叶之间功能连接性的降低可能是帕金森病的一个潜在生物标志物。本文系首次使用互信息这一功能连接指标对帕金森病进行研究,这为帕金森病的神经机制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理特征主要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本文对PD的历史发展、基底节神经传导通路、病理生理机制、病因学说和治疗进展进行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大脑黑质中的多巴胺能神经细胞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死亡.帕金森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僵硬,最终无法控制运动功能而导致严重残疾.PD的发病机制复杂且尚不清楚,治疗方案也收效甚微.从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缺陷、蛋白过度表达和聚集、神经炎症以及Ca~(2+)稳态受损方面介绍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及其最新治疗策略,为后续帕金森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叶石才  周宇 《科技信息》2011,(4):364-365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病机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目前治疗UC的药物仍以氨基水杨酸类、皮质类固醇类为首选。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环孢素等多用于重症或难治性UC,临床上显示短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不良反应亦明显,远期疗效仍未明确。临床上运用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是较为理想的方法。本文对ETC的药物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一种以前列腺增生并伴随下尿路症状为特点的常见疾病。目前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有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5α-还原酶抑制剂、植物花粉制剂以及民族医药等。现综述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是猫冠状病毒家族的成员,猫传染性腹膜炎(FIP)难以治愈,死亡率高,虽然目前学术界对于FIP已取得了不少的研究进展,但却始终没有有效的、全面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针对FIPV感染的药物发展缓慢。详细介绍了FIP的发生机制、相关治疗方案以及相关治疗药物对FIP治疗的有效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根据帕金森病的可能发病机制,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水平,降低帕金森病对老年人的威胁,充分挖掘八段锦在医学领域的宝贵功能,并在医学领域发扬。本文使用文献检索法、逻辑分析法在理论层面分析,八段锦的调养功能、作用和特点以及帕金森的产生病理机制临床表现进行了理论研究,进行八段锦锻炼可以对帕金森病的防治起到一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八段锦通过减少体内自由基对帕金森病从病因角度起到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通过锻炼锥体外系功能改善帕金森病的外部临床表现;通过调节植物神经能缓解帕金森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以及癌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基于基因组生物标志物的抗肿瘤精准药物开发成为药物研发的重要方向。介绍了抗肿瘤精准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以及白血病等肿瘤领域表现出的优异治疗效果,剖析了目前已上市以及处于研发阶段的“泛癌种”药物,表明基于生物标志物而非肿瘤组织的治疗药物将成为抗肿瘤药物研发的方向之一。介绍了以“篮子试验”和“雨伞试验”为代表的抗肿瘤药物新型临床试验设计以及PROTACs药物开发新技术,指出新理念新技术的出现将进一步推动抗肿瘤精准药物发展,促进针对耐药或“不可成药靶点”的靶向药物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