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吴于芳 《科技信息》2007,(8):126-126,213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全球经济正在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这将对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国能否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建立在知识、信息基础上的知识经济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那么,作为同经济是孪生兄弟和调控经济重要杠杆的税收,与知识经济的关系怎样?现行税制是否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呢?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知识经济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能够提供持续不断的税收收入。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创造  相似文献   

3.
面对世界知识经济的挑战及发展机遇,本文从知识经济的内涵特征出发,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探讨科研院所如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如何把知识经济的发展观运用到:科技引导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工作中。得出: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经济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与物质经济相比较,知识经济的核心特征应该是:知识经济是主要地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及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  相似文献   

5.
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正对服装文化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服装设计美学思想,将不是对人本性的进一步张扬的人本主义,也不是消极被动的自然主义,而是新人文意识与生态意识在科学基础上更完美的结合;知识经济又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服装品牌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全新的概念,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思想,知识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文章分析河南经济发展特征,提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促进河南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知识是第一生产要素、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是知识经济的三大特征。知识经济时代的地理学在内容上主要研究信息和智力资源的开发与空间配置对世界或区域经济的影响 ,并从更深层次上认识人地关系和地域系统对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影响。在方法上采用科学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 ,地理学的区域性研究更具创造性和实用性 ,综合性研究更具系统性和深刻性。学科创新和人才培养是未来地理学发展应该慎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呼唤循环经济   总被引:105,自引:0,他引:105  
走向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是世纪之交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趋势。前者要求加强经济过程中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实现经济活动的知识化转向;后者要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笔者认为,我们在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程中,在推进知识经济的同时,要重视发展以资源循环使用、避免废物产生为特点的循环经济,从而确保我国以人均资源稀缺为特点的现代化事业能够持续地向前发展。一、从“牧童经济”转向循环经济的世界循环经济是针对工业化运动以来高消耗、高排放的线性…  相似文献   

9.
国外科技创新政策概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知识经济不断崛起的时代,科技创新成为世界各国热切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成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为此,世界各国都制定了科技创新政策,以使科研投入可以确切地使用在重点研究领域,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抉择□肖元真陈美华李秀凡张言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革命性地促动着世界经济的变革。我国跨世纪的发展必须将知识经济作为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战略核心,实现全面深刻的范式转换,才能抢占世界经济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中的重要成员,在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背景下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经济都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结合新兴经济体发展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中国经济全面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三峡工程规模宏大,举世瞩目,具有巨大的防洪、抗旱、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是开发治理长江的骨干工程.它的建成,促进我国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长江中下游,能有效地控制洪水、防涝抗旱、提供清洁能源、改善长江航运;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形成库区淹没和大量移民.三峡工程建设要使有利影响得到充分发挥,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可行性论证、环境影响评价、阶段性评估、后评估和后续工作,使不利影响得到减免.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及其子孙后代需求能力的发展.我国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它是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三峡工程已于1993年12月开工,1997年11月大江截流,2003年6月水库蓄水、永久船闸通航,7月第一批机组发电;2009年全部工程竣工投产.三峡工程将促进西部大开发与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对中国的能源和经济建设做出最大的贡献,也是对长江流域最大的生态与环境保护.三峡工程是一项可持续发展工程.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愈加重要,世界各国的投资公司希望在中国开辟市场。而中国现行的证券监管和金融监管体制还存在很多问题,应从证券监管和金融监管两方面加强和改进监管效力,根据我国的国情选择适当的监管模式,从而保证我国金融证券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巴西是拉美地区经济规模最大的国家,拥有巨大的市场容量、资源体量以及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长期稳定的中巴经济合作关系是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两国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巴西是中国全面实施拉美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是中国产品及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重要目标市场,也是重构国际经济秩序及全球产业链的重要支持力量,与巴西在农产品、资源及能源领域合作对中国未来增长尤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经济全球化角度来看,中国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应该高度重视并积极发展与巴西的经贸合作关系。继续巩固和加强中巴经贸合作关系是中巴两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内生需求。  相似文献   

15.
环境标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的高速增长会给我们的地球带来更大的伤害?国家与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引起了媒体和政府高层的高度关注。环境标准的设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矛盾和冲突中走向和谐,这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环境标准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可以促进环境标准的改进与完善。虽然我国幅员辽阔,物产资源丰富,但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比较贫乏。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环境标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环境标准,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的经济发展中 ,中国没有能够抓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机遇 ,从而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处于“界外”.如今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入世”是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然 ,“入世”对中国企业来说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是中国企业抓住“入世”机遇 ,迎接“入世”挑战的出路 .该文针对中国“入世”后的权利和义务 ,分析了当前我国主要行业企业的现状 ,旨在提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紧迫性及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经济的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本文通过对我国主要省市环境污染状况的分析 ,提出了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经济体制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形势,为提高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竞争能力,必须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科技创新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保证。要尽快在若干科技领域实现突破,要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企业要建立新的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国 ,其中 45种主要矿产的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三位 ,但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矿产资源危机也日益明显 :矿产资源总量剧减 ,各种急需矿种短缺 ,找矿难度增大 ,找矿理论陈旧 ,矿产综合利用效率低下 ,开发环境成本巨大 ,各种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预计到 2 0 10年 ,我国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宗矿产将难以保证需求 ,矿产进口量将达 2× 10 8t左右 ,而到那时 ,整个世界同样面临着矿产资源不足的困境。为了保证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由于我国具有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 ,因而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是行之有效的。为此 ,要正确处理矿产资源问题中的各种矛盾关系 ,坚持“开源与节流”并进的方针 ,不断提高科技水平 ,探寻新理论、新方法 ,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 ,并相应制定各种法规法律。同时 ,还应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经济赶超期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工业化的发展和高速经济增长令世人瞩目。面对中国蒸蒸日上,日本似乎走下坡路的趋势,某些人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幻觉”:中国即将超越日本。中国正在快速崛起。这是事实。但只是部分事实。从诸多指标看,中日两国的差距依然十分悬殊。文章从当前中国国情出发,找出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几个关键,并把它与中国现状进行比较和分析。我们只有虚心学习和借鉴强国的经验,才能尽快地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